
中医学资料:小儿推拿调理方案.ppt
57页亲宝宝小儿推拿,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孩子体质建立健康档案,辩质施调,定期进行养生保健指导 针对0-12岁儿童,以小儿推拿为主,配合小儿艾灸、穴位贴敷、火罐刺血等中医外治疗法,为儿童进行疾病和体质调理!,亲宝宝小儿推拿调理方案,小儿推拿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实践经验总结的结晶! 我们要以感恩恭敬的心态来认识、学习、传承这一宝贵的养生之道!,不管是哪个门派小儿推拿,一个推拿师要达到他所追求医疗境界除了要有较高的诊断、选穴、娴熟技术外,在治疗中更要要求自己以意率手,去追求内经中倡导的“迎之、随之、以意和之”的境界1、均匀:手法动作要有节奏性,速度不能时快时慢,用力轻重得当 2、柔和:手法用力要灵活、缓和,不可生硬粗暴,中病即止,不可一味攻伐 3、平稳:要求手法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4、深透:通过均匀、柔和、平稳的操作,达到深透祛病的目的1、循经取穴:以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根据病机和证候,在所属或相关的经脉上选取腧穴如胃痛取足三里 2、局部取穴:是在患病的局部或邻近部位选取有关的腧穴,如头痛取太阳、风池等,咳嗽取膻中,肺腧等 3、对症取穴:根据小儿所患疾病时,出现的不同症状进行加减取穴如小儿久泄后,出现睡眠不安的症状,捣小天心。
腹泻兼有腹痛时加取一窝蜂等4、五行配穴: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如肺气虚而咳嗽者,用培土生金法,补脾经来补益肺气治疗其咳嗽临床还常用抑木扶土法,泻肝清肺法 5、俞募配穴: 根据俞募穴与各脏腑病理有密切关系,脏腑发生病变时,常在俞募穴上得到反应,表现压痛或敏感等凡某一脏腑有病,即可取所属的俞募穴进行治疗如咳嗽捏脊可重提肺腧,配合揉膻中;胃痛呕吐,按揉背部脾胃兪,配合揉中脘望诊,有神与无神,凡精神振作、目光有神、表情活泼、反应灵敏为无病表现或虽病亦轻无神,若精神萎靡、目光无神、表情呆滞、嗜睡或躁动为病势较重 若发育不正常,形瘦发枯,筋骨软弱,面色萎黄,精神萎靡,目光黯淡,为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体弱多病之象面色红润的健康宝宝,小儿面色,无论肤色如何,均以润泽为佳,枯槁无华为病色面色嫩红的新生儿宝宝,新生儿面色嫩红为正常之象面色淡白的宝宝,白为肺脏之本色,面呈白色主虚、主寒面色红赤的宝宝,红赤为心的本色,主热,面呈红色主热证面色黄的宝宝,黄色为脾脏本色,面呈黄色,主虚,主湿面色青的宝宝,青为肝之本色,面呈青色主痛,主惊,主寒,主瘀脸色黑黯的宝宝,黑为肾脏本色,面呈黑色主病危、主痛、主中邪毒,望眼,目为肝之窍,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望目可知五脏病变。
正常小儿目光有神,反之为病态舌诊,舌诊是四诊中重要的部分,它不仅反映心经的病变,而且反映疾病的表里进退,寒热虚实脏腑气血的变化 舌诊包括舌质,舌体,舌苔望舌,舌象 正常小儿为淡红舌、薄白苔,润泽,柔和,为气液自滋之象舌体与体质的关系,阴虚质,阳虚质,舌质,绛红舌,淡舌,红舌,舌质淡,多为血虚,见于营养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慢性肾炎、白血病等表现为面色、唇、指甲苍白、乏力、头晕、食欲不振等 饮食调理:可选用健脾养血的食品,如赤豆、红枣、桂圆、鸡鸭血、猪肝、奶制品、绿叶蔬菜等舌红绛带刺,多为热毒,见于败血症、高热、重症肺炎表现为气促、神昏、抽动等 饮食调理:可选清热养胃食品,如梨、甘蔗汁、米汤、苹果汁等舌苔,舌苔白厚腻,多为寒湿由于受到风寒夹湿所致,常见于感冒、气管炎、腹泻等,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薄、头晕等 饮食调理:可选用健脾温胃化湿的食品,如牛肉汤、羊肉汤、洋葱、薏米仁、桔子、香椿、香菜、胡萝卜等应忌食油炸及甜腻食品舌苔黄腻,多为脾胃湿热,见于各种感染性疾病、消化道功能紊乱表现为发热、口渴、大便干结、食欲不振、小便短赤、腹胀、恶心等 饮食调理:可选用清热利湿的食品,如白萝卜、西红柿、绿豆、丝瓜、山楂、梨、藕粉、猕猴桃、薏米仁等。
舌苔干燥,多为伤津液,见于失水、高热等表现为口渴、咽燥、鼻干、口唇开裂、皮肤失去弹性 饮食调理:可选用润燥生津食品,如西瓜、胡萝卜、甘蔗、葡萄、梨、荸荠、山楂、金橘等花剥舌苔,舌苔有多处剥脱,多为气阴两伤,见于湿疹、过敏性哮喘、慢性腹泻等表现为面色苍白、盗汗、食欲不振、气喘、大便干、烦躁等 饮食调理:可选用养阴健脾的食品,如莲子、百合、黄瓜、花菇、豆浆、苹果、银耳、山药等忌食辛热助火的食品,如咖喱、胡椒、羊肉、洋葱、生姜等齿痕:脾虚、湿盛望鼻,鼻为肺之窍 鼻准属脾任何疗法都不是万能的 因为大部分从业的不是医学专业,不会听诊、不会看化验单、不懂西医检查的手法(腹痛)和方法,导致对病情轻重和发展情况不明确,增加风险的概率 必要时建议他到医院检查可以明确病情,同时可增强会员对小儿推拿的认可度 辨病与辨证同等重要 掌握母婴相关知识便于与家长沟通,增加信任度 可以开展不同主题健康讲座,宣传推广小儿推拿和中医科学育儿理念 哺乳期妈妈和宝宝容易出现母子同病现象,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有利于母婴健康通过血常规可以看出:,身体是否存在感染 初步判断感染是病毒性的还是细菌性的 了解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各项参数。
反映出宝宝机体的造血状态,看出宝宝的营养情况 反应出是否存在贫血或者凝血功能问题等白细胞增高-最常见原因是细菌感染,尤其是化脓性细菌感染 白细胞减低-多见于病毒性感染、某些细菌感染如:伤寒、疟疾、粟粒性肺结核等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变化 中性粒细胞增多表明是细菌性感染、减低是病毒性感染 C反应蛋白细菌感染提示脏器病变嗜酸性粒细胞,过多 :可能患有过敏性疾病,如支气 管哮喘、荨麻疹、湿疹、寄生虫病等嗜碱性粒细胞,过多:可能患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值疾病淋巴细胞,过多:可能感染滤过性病毒或者结核菌,过少:可能有免疫缺乏病、再障在急性感染初期,中性粒细胞增加时,淋巴细胞百分比会相对减少化验单仅仅是一个参考,要判断一种疾病还是需要很丰富的临床经验单核细胞,过多:可能正处在急性细菌感染的恢复期,或者是患有单核细胞性白血病,1、艾灸的作用,艾灸是通过艾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病变部位,达到驱寒邪、补阳气、通经络、调正气的目的;起防病治病,保健强身之功效;可以有病治病、未病找病、无病养生;因此达到四效合一和三位一体的作用。
这是其他中医疗法不具备的2、小儿艾灸注意事项,小孩保健艾灸效果极好,而且方法简单方便容易操作,小孩没有痛苦,无副作用,非常适用于推广使用 小孩保健艾灸可根据小孩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施灸方法,一般要坚持1-6个月,直至小孩健壮为止 小孩皮肤对温热疼痛感觉敏感度较差,加上小孩好动,不能配合,故在施灸时要格外小心,大人要将自己的手放在小孩施灸部位,以感知小孩灸温的强弱,谨防烫伤 最好在空气流通,清洁干燥的房间中进行强身保健取身柱、天枢穴 健脾和胃取中脘、脾俞、神阙、天枢穴 补肺益气取风门、肺俞、身柱、大椎、膏肓穴(第四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3寸) 健脑益智取身柱、大椎、膏肓、肾俞穴 艾灸方法 艾条温和灸:每次灸5-10分钟,隔日或每3日灸1次,连续灸1-3个月,间歇7-10天再灸 若小孩出生后体质较弱,可在出生后3-6个月,开始身柱灸,每周或每月1次,连续灸3-6个月3、艾灸疗法常用保健穴,艾灸的常用穴位,风寒感冒:治疗可先用鲜姜涂擦穴位,再依大椎、风门、肺俞穴的顺序,轻轻从上向下刮至皮肤潮红,用艾条灸以上穴位510分钟,每天一次 风寒泄泻:治疗用艾条温和灸中脘、神阙、气海、天枢穴,灸至皮肤潮红,每天一次。
小儿遗尿:治疗用隔姜灸,灸中极、气海、神阙、肾腧、命门穴用花生大小艾炷,每穴灸35壮,每天一次4、艾灸疗法应用,三、挤捏法,医者用双手拇食两指,在选定的穴位捏住,然后再使两手拇食两指一齐用力向里挤,然后放松,反复操作,使局部皮肤色红或紫红色或黑紫色为度,称为挤捏法 常用穴位部位天突穴、大椎、天柱骨、肩井、肺腧、膀胱经等 作用-开於散结,舒筋活血小儿的日常饮食调理,1、饮食有节 2、饮食有方 3、谨和五味 4、荤素搭配,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1、饮食有节 饮食要有节制,不可过饥过饱,过饥则气血来源不足,过饱则易伤脾胃之气进食要有规律,三餐应定进、定量、遵循“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原则,切忌饥饱不调,暴饮暴食,以免伤及脾胃2、饮食有方 饮食要有正确的方法,进食时宜细嚼慢咽,不可进食过快或没有嚼烂就下咽,食物应软硬恰当,冷热适宜,不要一边时食一边干其他的事情,食后不可即卧,应做散步等轻微活动,帮助脾胃的运化,晚上临睡前不要进食饮食不洁可导致胃肠疾病或加重原有病情,食物要新鲜、干净、禁食腐烂、变质、污染的食物及病死的家禽和牲畜3、谨和五味 饮食应多样化,合理搭配,不可偏食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补精益气。
这就是说人体的营养应来源于粮、肉、菜、果等各类食品,所需的营养成分应多样化只有做到饮食的多样化和合理搭配才能摄取到人体必须的各种营养,维持气血阴阳的平衡注意饮食气味的适中也很重要,如过食寒凉易损伤脾胃阳气,过食辛热则易助火伤阴,辛甘酸苦咸五味虽各有所宜,亦各有所偏饮食性味不要过重,尤其应避免过度嗜咸和嗜甜若对饮食的种类或气味过于偏嗜或偏废,易使体内阴阳失调,从而损害健康,发生疾病4、荤素搭配 荤素搭配是饮食的重要原则,也是长寿健康秘诀之一饮食应以谷物、蔬菜、瓜果等素食为主,辅以适当的肉、蛋、鱼类,不可过食油腻厚味益肺防邪保健按摩法(秋做最佳、冬不做、春夏可做) 1.易患感冒咳嗽的宝宝宜选用的方法: 捏脊6-9次 按揉脾兪2分钟左右 按揉肺兪2分钟左右 拿肩井3-5次 2.易伤食、感冒交替出现,或感冒发病前表现食欲旺盛的宝宝适宜选用的方法: 捏脊6-9次 揉板门30-50次 按摩协肋30-50次 按揉肺兪1分钟左右,预防感冒保健按摩法 1.搓掌发热干洗脸 2.鼻两侧做快速上下推擦至鼻内有热感为度 3.揉迎香穴1分钟 4.搓揉耳垂1分钟 5.全掌横擦大椎、丰隆、肺腧,健脾和胃保健按摩法: 1.补脾经3分钟 2.揉中脘1分钟 3.摩腹,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1分钟左右 4.分腹阴阳200次 5.捏脊3-5遍 6.按揉两侧足三里各半分钟,小儿经络保健按摩法 1.分推头阴阳2分钟 2.分推腹阴阳2分钟 3.用拇指来回轻推脊2分钟 4.按顺时针方向绕肚脐揉腹 5.运内八卦2分钟 6.补脾经和肾经 7.轻按足三里,最后祝愿做小儿推拿的我们耐得住寂寞,扑下身子,站稳马步,扩大根系,积攒能量,按兵不动,蓄势待发。
一旦时机成熟,定会拔地窜天!力争用小儿推拿造福所有孩子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