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华维学校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实验班).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4171064
  • 上传时间:2017-08-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华维学校 2006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实验班用)2006 年 11 月 16 日(本卷为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的学习检测卷,全卷共 25 小题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 120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 )A.僻静(pì) 贫瘠(jí) 悲怆(chuāng)B.甄别(zhēn) 愀然(qiǎo) 纤巧(xiān)C.恣意(cì ) 诳语(kuáng) 安谧(mì)D.慵懒(yōng) 驯服(xún ) 毛骨悚然(sǒng )2、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回光返照 焦躁不安 喷薄而出 惊世骇俗B.纹丝不动 卑微平庸 冯虚御风 苍海一粟C.惴栗不安 施施而行 攒蹙累积 各行其事D.箕踞而遨 无动于衷 饿殍遍野 望其向背3、下列各句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一组词是( )(1)我站在故乡的山岗上,远望西边地平线上,那一抹晚霞渐渐地在天边_______了2)“落霞与孤鹜齐飞” ,那一点孤鹜终于_______不见了。

      3)小华与丽丽就因为那么一点误会已经半个月不说话了,后经团支部书记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向二人说明了真相,终于使二人_______了前嫌,重新和好A.消失 消释 消逝 B.消逝 消失 消释C.消释 消逝 消失 D.消逝 消释 消失4、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这项研究耗费了他几乎一生的心血,如今 功败垂成,他兴奋不已B.学员们长期生活在实事求是的氛围中,耳濡目染,逐渐养成了求真务实的习惯C.这个罪犯的父亲就是横行乡里的痞子,如今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他的父亲还坏D.这两个要素之间休戚相关 ,缺一不可,你平时一定要注意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惫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左右的时间里都得不到复原B.从没有一个人在晚上经过我的屋子,或扣我的门,我仿佛是人类中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人C.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对真正的读者来说,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D.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6、文学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A.罗曼·罗兰是二十世纪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 B.老舍是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茶馆》 《四世同堂》第 一 场 考试 , 小 心 一 点噢 ! 愿 你 顺 利 这 些 都 来 自 课本 , 不 必 紧 张 2《骆驼祥子》等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浓郁的民族色彩C.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是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柳宗元以《永州八记》等典范的古文指导这场运动,韩愈还被苏轼赞为“文起八代之衰” D.《神的一滴》美国作家梭罗写的《瓦尔登湖》一书;《像山那样思考》选自《沙乡年鉴》 ,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7、第三专题第二板块,有关课文的解读错误的一项( )A、 《乡土情结》多处引用古诗,引用古诗的作用:引导读者想像具有特定意义的场景及体现乡土之思的具体行为表现;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思乡情结的久远B、 《前方》一文的立意表面上是写思乡,实际上写的是离家用思乡的苦反衬离家的痛C、 《前方》是一种新兴的文体,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这种新的文体兼具了两种表达手段的审美特点,即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的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

      D、 《我心归去》哲理性很强,但没有抽象的说教而是把哲理藏在形象中,用富有抒情色彩的意象来表达如“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8、第四专题第一、三板块,有关课文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A、 《江南的冬景》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清新、纯朴,和江南名景的清朗相得益彰声调平和、叙述节奏徐缓,有利于作者对描写对象进行各角度的反复渲染,实现景物描写的绘画美B、 《西地平线上》通过对定西高原,罗布淖尔荒原和阿勒泰草原三处观看到的三次落日景象的多地点、多方位、多手法、多角度描写,充分表现了雄阔的境界和深刻的主题,在激发读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时,又给人心灵的震撼和洗礼C、在瓦尔登湖周边的环境遭受破坏时,本来深感遗憾和愤慨的作者,在文中说道:“这儿,去年冬天被砍伐了一片森林,而另一片林子已经拔地而起,在湖边蓬勃华丽地生长,同样的思潮,又涌上来了还是同样水露露的欢乐,内在的喜悦,创造者的喜悦,是的,这可能就是我的喜悦”是因为作者不再关心大自然的杰作、 “神的一滴”——瓦尔登湖的环保问题,只在乎它的外在面貌了D、 《像山那样思考》作者通过对山、狼、鹿、牛、草木之间关系的描写、分析,启示人的尊重自然,从自然的角度思考问题,保持自然的生态的平衡。

      9、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望西山,始指异之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10、下列句子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A.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D.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二、(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 题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日:“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日:“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3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①,踞虎豹,登虬龙②,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③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④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注] ①蒙茸:杂乱的草②虬龙:指盘曲而古老的树 ③冯夷:传说中的水神④畴昔:往日这里指昨日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①顾安所得酒乎 ②道士顾笑,予亦惊寤B.①履巉岩,披蒙茸 ②至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C.①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②而吾与子之所共适D.①攀栖鹘之危巢 ②正襟危坐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归而谋诸妇 ②侣鱼虾而友麋鹿B.①凛乎其不可留也 ②洋洋乎与造物者游C.①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②醉则更相枕以卧D.①予亦悄然而悲 ②揉使之然也13、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用白描手法写景的一组是:( )①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②江流有声,断岸千尺③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④时夜将来,四顾寂寥⑤曾明月之几何 ⑥山鸣谷应,风起云涌A. ②③⑥ B.①④⑤ C. ②④⑥ D. ②③⑤1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动描绘了清幽的江上景色。

      B.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写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赋》中写的则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新秋之景C.作者在散步中为“月白风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复舟游,过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富D.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三.(21 分)15、把上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所学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1)如此良夜何?(2 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4 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3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 分)渡 汉 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宋之问被贬到泷(shuāng)州(今广东罗定) ,因为不适应当地恶劣的自然条件,在没有得到皇帝赦令的情况下就擅自逃离泷州在回故乡的路上,经过汉江,写下这首诗汉江,指湖北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1)请分析一二句中“断”与“复”两字的妙用 (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照常情,三四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 ,而作者却完全出乎常情地写成“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你认为这样写合情理吗?为什么?(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默写下列各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三小题,6 分)(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前赤壁赋》 )(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届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三下学期10月大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八省联考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演练统一监测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三下学期10月大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广东省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八省联考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演练统一监测考-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湖北省腾云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高三下学期9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云南省大理民族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