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1].doc
11页第一学习主题第一学习主题 史前时期的人类史前时期的人类 第第 1 课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一、早期人类 1.人类的起源(1)神话和传说:人是由神创造出来的2)科学证明: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许多科学家认为,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就是人类的直系祖先2.人类的进化(1)人类的进化过程古猿―――→完全形成的人(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 ↓距今二三百万年前 距今约 25 万年前后 距今 5 万年前后(2)晚期智人的代表:亚洲有中国的山顶洞人,非洲有阿尔及利亚的阿尔法卢人,欧洲有法国的克罗马农人3.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4.世界三大人种(1)晚期智人出现的时候,现代人种也就形成了2)人类按体貌特征可分为三大人种,即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3)人种的形成主要受自然环境影响二、从野蛮走向文明1.氏族(1)人类社会最初经历的是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的基本组织是氏族2)母系氏族:①最初的氏族是母系氏族﹡②特征:家庭构成—氏族成员组成一个大家庭,共同劳动,共同生活。
由于群婚,人们知其母不知其父,血统以母系计算生产生活—那时人们主要用简单石器作为生产工具,以采集植物和捕捉动物为生社会地位—妇女从事采集和家务劳动,在氏族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氏族的首领多由女性担任3)父系氏族:①时间:在公元前五六千年前后②原因: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繁重而复杂的劳动主要由男子承担,男子取代了妇女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③特征:家庭构成—一夫一妻制家庭出现,血统以父系计算生产和生活—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男子承担繁重复杂的劳动社会地位—氏族首领改由男子担任男子开始处于社会支配地位2.氏族制度的瓦解父系氏族后期,由于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氏族开始瓦解,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国家也随之产生3.最早进入文明时期的国家和地区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印度和希腊的克里特岛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期的国家和地区第二学习主题第二学习主题 古代亚非文明古代亚非文明- 2 -第第 2 课课 上古亚非文明上古亚非文明四大文明古国自西向东的顺序: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一、神奇的金字塔-古代埃及1.地理环境:地处非洲北部,尼罗河流经全境2.金字塔(1)用途:古埃及人建造了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
2)概况:80 余座大小金字塔至今仍然屹立在尼罗河下游的吉萨一带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4)评价: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二、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1.地理环境::古代西亚的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是上古文明的摇篮之一2.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 19 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兴起公元前 18 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公元前 1595 年被北方民族所灭公元前 6 世纪初,新巴比伦王国兴起并强盛一时3. 《汉谟拉比法典》(1)目的: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和奴隶制社会秩序 ﹡(2)内容: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序言和结语宣扬王权神授,诅咒不服从法律的人正文共 282 条,内容涉及诉讼、财产、债务、奴隶、婚姻、赔偿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比较全面地反映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3)地位: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三、种姓制度-古代印度1.地理环境:恒河和印度河流域2.种姓制度(1)含义:古代印度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叫做种姓制度2)内容:种姓制度把古代印度居民从高到低分成四个等级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宗教祭祀,享有崇高地位;第二等级刹帝利充当武士_,掌管军、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是一般平民,以农、牧、工、商为职业,多数人无政治权利;第四等级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土著和沦落的雅利安人,主要从事低贱的职业。
3)规定:种姓之间等级界限森严,低级种姓不允许从事高级种姓的职业,不同种姓之间的男女不能通婚4)影响:严重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第第 3 课课 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一、日本的大化改新1.背景:七世纪中叶,贵族苏我氏父子专权,大和朝廷的统治出现危机2.时间、特点:646 年(大化二年) ,以天皇的名义发布诏令,效仿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3.内容:①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②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③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4.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5.日本文字的特点:汉字与假名(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草书创造的标音字母)并用二、阿拉伯的兴起1.伊斯兰教的创立﹡(1)背景:公元 6 世纪以后,阿拉伯半岛奴隶制度逐渐发展起来这一时期,半岛不断遭到外族入侵,阿拉伯人经营东西方中介贸易的商路从红海逐渐转移到波斯湾和两河流域,导致阿拉伯社会动荡,经济萧条 3 -建立统一国家,抵制外侮,恢复商路,成了阿拉伯人的共同愿望2)创立:7 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
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1)622 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穆罕默德既是伊斯兰教的宗教领袖,也是政府首脑和军事统帅2)630 年,把麦加确定为伊斯兰教的圣地,并把麦加城中的克尔白神庙改为伊斯兰教清真寺3.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 632 年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大体完成第三学习主题第三学习主题 古代欧洲文明古代欧洲文明 第第 4 课课 古代希腊古代希腊一、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1.古希腊的地理范围: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海岸和意大利南部地区2.爱琴文明是希腊历史的开始,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3. 雅典和斯巴达是希腊最著名的城邦,其中雅典是地中海的商贸中心,最繁荣的城邦,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基本情况1、两次改革:①梭伦改革:建立了民主政治;②伯里克利改革:城邦政治充分民主化2、伯里克利时期①民主性表现:A 民主政治时期的雅典没有国王,掌握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B 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国家各级官职向公民开放,通过选举产生C 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公民大会②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进步性: A、伯利克时期,雅典基本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公民左右着国家政权; C 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
局限性:A、这种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专政的基础上的;B、奴隶和妇女都没有政治权利;C 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是拥有公民权的少数雅典人第第 5 课课 古代罗马古代罗马一、罗马共和国1、建立:由意大利台伯河畔的罗马城发展而来公元前 510 年,罗马建立了奴隶制共和国2、称霸地中海:统一意大利半岛,后在布匿战争中击败迦太基,称霸地中海西部3、民主政治:罗马共和国时期最重要的机构是元老院,最高官职是执政官政权主要掌握在贵族奴隶主手中4、衰落:斯巴达克起义震撼了罗马的统治,凯撒独裁时,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二、罗马帝国1、建立: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实行元首制,独揽大权,被尊为“奥古斯都” ,成为罗马帝国第一个皇帝罗马帝国后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2、分裂:公元 395 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分别以君士坦丁堡和罗马为都城3、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 年西罗马帝国在人民起义和日耳曼人入侵下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社会的结束第第 6 课课 中古时代的欧洲中古时代的欧洲一、西欧封建制度 1、进入:5 世纪末,一个个日耳曼国家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西欧进入了封建社会。
2、核心: 封建等级制度这一制度是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推行采邑制逐步建立起来的最大的封建主是教会,最小的封建主是骑士,社会最底层是农奴 4 -3、教会的统治:①教皇国的形成: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将意大利中部领土献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 ②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③教会的统治称为“黑暗时代” 教会统治的表现:(1)政治上:罗马教皇被视为是上帝在人间的最高代表,有权废立国王,地位至高无上2)经济上: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西欧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不但剥削领地上的农民,还要向全体居民征收什一税3)思想文化上:教会是西欧最顽固的封建精神堡垒,垄断教育,宣扬圣经是一切知识的顶峰,反对学习基督教神学以外的知识,禁绝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4、城市的兴起:①原因:11 世纪,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②斗争:获取自治权(典型事件是:琅城起义)③意义:城市的兴起,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作用,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二、拜占庭帝国1、得名:. 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庭,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因繁荣被西欧人视为天堂2、衰落:封闭保守,故步自封,不肯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成果,查士丁尼频频用兵,导致民用财尽。
3、灭亡:1453 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第四学习主题第四学习主题 古代文明的交融古代文明的交融第第 7 课课 古代东方与西方的战争古代东方与西方的战争一、希波战争 1.起止时间:前 492—前 449 年2.交战双方:地中海东部的希腊--东方的强大的波斯帝国3.著名战役:马拉松之战4.结 果:希波战争延续了近半个世纪,希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最后战败了波斯二、亚历山大东征1.开始时间:公元前 334 年,马其顿王国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侵波斯2.目 的:为夺取东方的土地和财富3.著名战役:伊苏斯之战 (公元前 333 年)4.结 果:经过十年的征战,亚历山大夺取了埃及和亚洲的大片土地,灭掉了波斯帝国,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5.影 响:亚历山大东侵给东方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三、罗马对东地中海地区的征服1.亚历山大帝国的分裂:公元前 301 年,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在地中海东部形成马其顿王国、塞琉古王国和托勒密王国2.罗马的征服:(1)过程:公元前 3 世纪末,罗马发动了征服地中海东部的战争先后征服了马其顿王国、希腊、塞琉古王国,至公元前 30 年,最后攻灭了埃及托勒密王国。
2)结果:罗马的征服结束了地中海地区混乱无序的状态,此后,这一地区出现了两个世纪的和平与繁荣﹡四、十字军东侵1.含义:在罗马教皇的策动下,从 1096 年开始,法、德、意等西欧各国组织十字军向东方伊斯兰国家和拜占庭发动了近两个世纪的侵略战争2.入侵地区:小亚细亚、巴勒斯坦,攻破耶路撒冷,占领君士坦丁堡3.反抗人物:埃及萨拉丁收复耶路撒冷4.影响:十字军的屠杀和掠夺,使东方各国人民遭受了深重的灾难,长期的东侵使西欧人民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5 -第第 8 课课 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古代交往的两种方式:战争(或者暴力冲突) 、和平交往(或者商业贸易或者友好往来) 文明交往的例证:马可·波罗东游、阿拉伯数字的西传 东西方文化的传播使者:阿拉伯人一、马可·波罗东游1.马可·波罗是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2.《马可·波罗游记》:详细描绘了他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见到的新奇事物对西方人了解东方起了重要作用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二、阿拉伯数字的西传1.发明:古印度2.西传:大约在 12 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第五学习主题第五学习主题 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第 9 课课 古代的文字与文学古代的文字与文学一、文字 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发明古埃及两河流域时间公元前 3500 年前 3000 年介质纸草、石碑、石柱、木头黏土做成的泥版上特色由表示人物、走兽、禽鸟、及各种器物的象形符号构成,形象、美丽、精致。
简化的图画文字,笔画一头粗一头细二、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