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顺义区高三第一次统练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
17页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答题卡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地球上有两位相距非常远的观察者,都发现自己的正上方有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相对自己静止不动,则这两位观察者的位置以及两颗人造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能是A.一人在南极,一人在北极,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相等B. 两人都在赤道上,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相等C. 一人在南极,一人在北极,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以不等,但应成整数倍D.两人都在赤道上,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以不等,但应成整数倍FBA2.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三棱柱B放在斜面A上静止不动若在三棱柱B上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沿斜面下滑 B.可能沿斜面下滑C.一定静止在斜面A上 D.与A间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不变3.如右图所示空间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1 kg的带正电的绝缘小滑块,沿斜面先向上运动,当滑到最高点后又沿斜面下滑。
关于滑块在斜面上的整个运动中所受的洛伦兹力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直垂直斜面向上B.一直垂直斜面向下C.先垂直斜面向上后垂直斜面向下D.先垂直斜面向下后垂直斜面向上4.如图所示某游乐场中的“摩天转轮”,它的直径达98 m,游人乘坐时,转轮始终不停地匀速转动,每转一周用时25 min,每个轿箱共有6个座位试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每时每刻,每个人受到的合力都不等于零B.每个乘客都在做加速度为零的匀速运动C.乘客在乘坐过程中对座位的压力始终不变D.乘客在乘坐过程中的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yxoCAB5.如图所示的电场中,一个正电荷从C点分别沿直线被移动到A点和B点,在这两个过程中,均需克服电场力做功,且做功的数值相同有可能满足这种情况的电场是A.存在沿y轴正向的匀强电场 B.存在沿x轴负向的匀强电场C.在第Ⅰ象限内某位置有一个负点电荷D.在第Ⅳ象限内某位置有一个负点电荷B CA . D 6. 如图所示,A、B是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弧型轨道,B端水平且与水平传送带的左端平滑对接一个物体从A点静止释放,它滑上静止不动的水平皮带后,从C点离开水平皮带做平抛运动,落在水平地面上的D点。
现使皮带轮转动,水平皮带的上表面以某一速率向右匀速运动,小物体仍从A点静止释放,滑到皮带的上表面始终向右运动,且发生相对运动,则小物体的落地点 A. 一定在D点右边 B. 可能是D点左边 C.一定在D点 D.可能在D点 7.如图(1)所示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s时的波形图,图(2)是这列波介质a、b、c、d中的某点从此时开始的振动图线,则该点可能是a b c dA.a点或b点 B.b点或c点 C. b点或d点 D. a点或c点8.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遇到水平方向吹来持续、稳定的风,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 风速越大,雨滴着地时速度越大B. 风速越大,雨滴下落时间越长C.雨滴下落时间与风速有关D雨滴着地速度与风速无关9.1931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从理论上预言:存在只有一个磁极的粒子,即“磁单极子”1982年,美国物理学家卡布莱设计了一个寻找磁单极子的实验:他设想,如果一个只有N极的磁单极子从上向下穿过如图所示的闭合超导线圈,那么,从上向下看,这个线圈中将出现A.先是逆时针方向,然后是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B.先是顺时针方向,然后是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C.顺时针方向的持续流动的感应电流D.逆时针方向的持续流动的感应电流αβ10.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从同一高度沿倾角不同的两个光滑斜面由静止自由滑下,下滑到达斜面底端的过程中A.两物体所受重力做功相同B.两物体所受合外力冲量相同C.两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时间相同D.两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动能不同11.右是测定运动员体能的一种装置,运动员质量m1,绳拴在腰间并沿水平方向跨过滑轮(不计滑轮摩擦、质量)悬挂质量为m2的重物,人用力蹬传送带而人的重心不动,使传送带上侧以速率v向右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人对重物m2做功的功率为m2gvB.人对重物m2做功的功率为m1gvC.人对传送带做功D.人对传送带不做功Bv0RC甲bBv0R乙b图8Bv0R丙baaa12.在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装置中,除导体棒ab可动外,其余部分均固定不动,甲图中的电容器C原来不带电,设导体棒、导轨和直流电源的电阻均可忽略,导体棒和导轨间的摩擦也不计。
图中装置均在水平面内,且都处于方向垂直水平面(即纸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导轨足够长今给导体棒ab一个方向向右的初速度v0,在甲、乙、丙三种情形下导体棒ab的最终运动状态是A.三种情形下导体棒ab最终均匀速运动B.甲、丙中,ab棒最终将做匀速运动;乙中,ab棒最终静止C.丙中,ab棒最终将做匀速运动;甲、乙中,ab棒最终静止D.三种情况下ab棒最终均静止第Ⅱ卷(本卷共8小题, 共72分)注意事项:用黑色签字笔直接在答题卡中对应位置做答13.(4分)在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关于入射小球在斜槽轨道上释放点的高低对实验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释放点越低,小球受阻力越小,入射小球速度越小,误差越小B.释放点越低,两球碰后水平位移越小,水平位移测量的相对误差越小,两球速度测量值越精确C.释放点越高,两球相碰时,相互作用的内力越大,碰撞前后动量之差越小,误差越小D.释放点越高,入射小球对被碰小球的作用力越大,支柱对被碰小球的阻力越小14.(6分)如图所示电路为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未知电路R的两种实验电路,甲、乙两图中各同种仪器对应的规格都相同电压表的量程为10V、内电阻RV约为15 kΩ,电流表量程为100mA、内电阻约为50Ω,待测电阻R约为10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最大允许电流0.5A,电池的电动势E=10V,内阻可忽略。
甲RabWV1乙RabWV2(1)请在答题卡内对应位置的虚线框内分别画出这两个实验电路对应的电路图2)关于这两个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图中电压表的b接线柱为负接线柱B.为了使待测电阻两端电压有较大的变化范围,滑动变阻器按甲图所示的接法较为合理C.为了减小由于电表内电阻对测量的影响,电流表按乙图所示的接法较为合理D.若用甲图进行测量,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应调至最左端15. (8分)某同学在实验室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中有如下器材:RGAR滑A. 待测干电池 B. 电流表G(0~3mA,内电阻r1=20Ω)C. 电流表A(0~0.6A,内电阻r2=0.20Ω)D. 滑动变阻器甲(最大阻值10Ω)E. 滑动变阻器乙(最大阻值100Ω)F. 定值电阻R1=100ΩG.定值电阻R2=500ΩH.定值电阻R3=1.5kΩ以及导线和开关由于没有电压表,为此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完成了实验要求的测量1)为了方便并能较准确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 ,定值电阻应选 填写各器材前的序号) (2)若某次测量中电流表G的示数为I1,电流表A的示数为I2;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后,电流表G的示数为I1′,电流表A的示数为I2′。
则可知此电源的内电阻r= ,电动势E= 用给出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16.(9分)如图所示,长为L质量为m的金属棒ab自平行倾斜双轨上高为h处自由滑下,经光滑圆弧连接处进滑入水平平行双轨,水平双轨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倾斜双轨与水平双轨间夹角为θ,在水平双轨上摆放着另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cd,若金属棒光滑,水平双轨很长,两金属棒不可能相碰,且电阻均为R0(导轨电阻不计)求:(1)金属棒ab在倾斜平行双轨滑下时的加速度a; (2)金属棒ab刚滑入水平双轨时产生的电动势E;(3)金属棒ab刚滑入水平双轨产生的电流ID Eh1h2 A θ B θ C 17.(10分)山地滑雪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滑道由AB和BC组成,AB是倾角为θ=37°的斜坡,BC是半径为R=5 m的圆弧面,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也为θ=37°圆弧面和斜面相切于B点,与水平面相切于C点,如图所示,AB竖直高度差h1=7.2 m,竖直台阶CD竖直高度差为h2=6.8 m,运动员连同滑雪装备总质量为m=80 kg,从A点由静止滑下通过C点后飞落到水平地面DE上(不计空气阻力和轨道的摩擦阻力,g取10 m/s2, sin37°=0.6,cos37°=0.8)。
求:(1) 运动员在斜坡AB上运动的时间t;(2) 运动员到达B点的速度VB;(3) 运动员落到DE上的动能EKD18.(10分)有一种试验阶段的超导电磁推进船它取消了传统的螺旋桨,是船舶推进的重大革新,其原理如图所示,强磁场方向竖直向,在垂直于船身方向两边安装正负电极,电极都在海水里当电源接通时海水中产生垂直于船体方向的强电流,其在磁场作用下产生推力F=50 N,推动船体运动如磁感应强度B=5 T(看作匀强磁场),水通道宽L=0.5 m,设电源接通时回路的电阻为R=5Ω求: (1)结合题中的原理图说明船的运动方向;(2)通过电源的电流I;(3)电源两端的路端电压U19. (12分)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圆形有界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其周围对称放置带有中心孔a、b、c的三个相同的平行板电容器,三个电容器两板间距离均为d,接有相同的电压U,在D处有一静止的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释放后从a孔射入匀强磁场中,并先后穿过b、c孔再从a孔穿出回到D处,求:(1)电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R;(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3)电子从D出发到第一次回到D处所用的时间t。
v0mM20.(13分)如图10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辆长平板车,它的中央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物块跟车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平板车的质量M=2m,车与物块一起向右以初速度v0匀速运动,车跟右侧的墙壁相碰设车跟墙壁碰撞的时间很短,碰撞时没有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求:(1)平板车的长度L至少是多长时,小物块才不会从车上落下来;(2)若在车的左侧还有一面墙壁,左右墙壁相距足够远,使得车跟墙壁相碰前,车与小物块总是相对静止的,车在左右墙壁间来回碰撞,碰撞n次后,物块跟车一起运动的速度Vn;(3)在车与左右墙壁来回碰撞的整个过程中,小物块在车表面相对于车滑动的总路程S 2分说明:写出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