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数字乡村建设规范.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职**
  • 文档编号:351335923
  • 上传时间:2023-05-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8.24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数字乡村建设规范数字乡村建设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数字乡村建设的建设原则、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数字生活、数字治理、运营管理及安全保障等方面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县域数字乡村的建设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20269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GB/T 20270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 GB/T 20271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 20272 信息安全技术 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GB/T 20273 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GB/T 20299.1 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 第1部分:系统通用要求GB/T 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25529 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 GB/T 33407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建设指南GB/T 36346 信息技术 面向设施农业应用的传感器网络技术要求GB/T 37025 信息安全技术 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 GB/T 37690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信息服务导则GB/T 37060 农产品流通信息管理技术通则 GB/T 37802 农田信息监测点选址要求和监测规范 GB/T 38321 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 家庭网络信息化平台GB/T 38354 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服务与管理规范 GB/T 39044 政务服务平台接入规范 GB/T 39925 农业固定设备 畜牧业数据通信网络 GB/T 39972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技术规范GB/T 41444 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基本要求 GY/T 321 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JR/T 0157 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 支付服务点技术规范NB/T 42058 智能电网用户端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NY/T 1782 农田土壤墒情监测技术规范NY/T 3177 农产品分类与代码 NY/T 3500 农业信息基础共享元数据 9 NY/T 3501 农业数据共享技术规范 QX/T 326 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指南WW/T 0082 古建筑壁画数字化测绘技术规程 YD/T 3057 联网社区文化生活服务系统 技术框架DB33/T 2454 景区数字化服务规范 DB33/T 2519 畜禽养殖场数字化建设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数字乡村 digital village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广泛应用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着力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领域数字化转型,建成数据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治理高效有力的智能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来源:DB33/T 2350—2022,3.1.3.6] 4 建设原则4.1 科学规划、统筹推进运用系统思维和方法,注重数字乡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强化跨部门、跨层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作协同,有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4.2 综合运用、深度融合综合运用数字化技术和思维,全面重塑乡村建设的工作模式和业务流程, 推进数字化技术与乡村建设具体内容深度融合 4.3 夯实基础、强化应用依托现有数字化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数据平台,整合已建平台和设施, 统一新建和改建系统标准,实现全域共享共用 4.4 因地制宜、按需发展结合乡村历史状况、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及村民文化素质等因素,以数字化赋能乡村经济产业发展,提升乡村旅游、商贸流通、普惠金融等领域的数字化水平 4.5 完善机制、保障安全完善数字乡村运营管理机制,确保数据的存储、传递等过程完整可控,保障各业务应用安全稳定。

      5 数字基础设施5.1 新型基础设施5.1.1 概述新型基础设施主要由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设施组成 5.1.2 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三网全覆盖,确保城乡一体 “同网同速”应持续升级数字基础设施,优化广播电视业务网络,推进千兆光纤网络全面覆盖、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部署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设施 5.1.3 信息基础设施5.1.3.1 应进行乡村水利、公路等生活设施数字化改造,实现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水利设施应实现水文测报、水利工程监测、水资源及河湖监测等功能 5.1.3.2 构建乡村智慧电网,可进行农网智能配电台区建设,宜配置农网智能配变终端,可按 GB/T 38321、GB/T 20299.1 和NB/T 42058 执行 注: 智能配电台区是指从配电变压器台到用户的供电区域,应用智能配变终端、智能电能表等设备,以及通信、信息等技术手段,实现供用电的综合监控、管理与双向互动功能,并具有 “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智能化特征 5.1.3.3 应运用北斗导航定位、遥感摄影测量、卫星通信等技术和装备,完善基础数据统计调查,确保各项数据实时更新推进物联网、农业环境感知、数据传输、数据处理、终端应用等设施设备运用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应符合 GB/T 41444、GB/T 39972、GB/T 36346 的要求。

      5.2 数据资源5.2.1 建立健全乡村数据资源目录,共享数据和信息,实时掌握动态信息,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5.2.2 建立基础数据库,归集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地理空间、信用等基础数据相关的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主要包括农村居民、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数据,农村耕地、土壤、宅基地、林地、草原、渔业水域等自然资源数据,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数据等 5.2.3 建立专题库,归集与农业生产经营、农业农村管理和服务相关的数据资源包括农产品新分类信息、农业种质资源、农产品市场交易信息、乡村土地数据类型划分、宅基地使用权、农业遥感影像数据及农业面源污染等信息 5.3 数字平台5.3.1 宜贯通使用浙江乡村大脑作为数字乡村应用平台 5.3.2 地方自建平台的总体架构可包括基础设施、数据支撑、业务支撑和应用系统(参见附录 A)平台应与浙江乡村大脑对接,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并能通过浙政钉、浙里办和 PC 端登录,接入要求符合 GB/T 39044 的规定 5.3.3 地方自建平台设计应满足系统安全、设备安全和数据安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升级功能 6 数字经济6.1 数字农业6.1.1 生产6.1.1.1 基本要求6.1.1.1.1 开展农业生产全过程宜机化改造,构建全程机械化作业体系。

      推进北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作业装备深度融合 6.1.1.1.2 应实行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实名制购买、定额制施用,实现数字化全程溯源, 农业信息基础数据按NY/T 3500、NY/T 3501 规定的要求执行 6.1.1.2 数字种植业6.1.1.2.1 借助信息化手段,对墒情、苗情和灾情等“三情”和气象进行预测预报,精准指导生产农村气象灾害预警可按 QX/T 326 执行,大型农业园区、农业合作社、大型农场等“三情”监测应符合GB/T 37690、GB/T 37802、NY/T 1782 等规定的要求 6.1.1.2.2 配备标准化、智能化病虫害监测设备,配备自动识别虫情测报灯、自动计数害虫性诱捕器、流行性病害自动监测预报器等 6.1.1.2.3 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可通过 APP 和小程序等,监测作物生长信息,并根据作物生长需要自动调控设施环境,开展灌溉、施肥、防病、除虫、除草等自动化生产管理,可按 GB/T 33407、NY/T 3177 执行 6.1.1.2.4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建立数字工厂等建设,实现生产智能化、精准化管理,可按《浙江省数字农业工厂建设指南(试行)》执行。

      6.1.1.3 数字养殖业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建立数字牧场、数字渔场,通过收集环境指标、投入品管理、环保指标等关键传感数据,实现畜牧、水产等养殖全过程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智能控制和信息追溯等,相关设施数据通信按GB/T 39925执行,畜禽养殖场数字化建设按DB33/T 2519执行 6.1.2 流通6.1.2.1 开展乡村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农业生产运输设施数字化改造,推动质质量检测、环境监测、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技术与装备在农业生产中的集成应用,实现智慧农业、智慧物流,农产品流通信息管理可按 GB/T 37060 执行 6.1.2.2 冷链和物流设施应满足农村居民 30 公里以内商品采购需求;倡导建立满足生产生活所需的常温仓库和冷库,降低果蔬、肉类、水产品等在流通环节的腐损率 6.1.2.3 引进推广先进数字化技术和装备,加速智能农机装备推广应用;农业生产加工宜对接省级数字化系统,归集全过程生产流通交易数据,实现从农田、车间到餐桌的闭环管理 6.2 农村电商6.2.1 农村电子商务站点建设可按 GB/T 38354 执行可建立快递网点和行政村快递智能柜,快递服务可达一日一投。

      6.2.2 应拓宽农产品、农创产品线上销售渠道,可培育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等模式开展云展销、云洽谈等活动,发展“农文旅体+互联网”的业态与模式 6.2.3 应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站、益农信息社、村级供销合作社、邮政服务站等 6.2.4 宜建立智慧物流配送中心,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 6.3 数字农旅6.3.1 应开展渔村和农庄等休闲乡村、农家乐、民宿、乡村康养和文创基地等经营 6.3.2 应实现对乡村民宿、景区村庄、文创基地和采摘基地等应用场景的数据展现 6.3.3 景区化村庄及 4A 级以上景区应建立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提供数字化的公共服务、预约预订、检票服务、导游导览、应急救援等服务内容,按 DB33/T 2454 执行 6.3.4 培育创建智慧景区,推动景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依托智慧景区,满足旅客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开发和提供集吃、住、行、游、娱、购为一体的菜单式组合产品基于各类线上平台开展视频内容的制作和宣传;结合夜间经济、传统文化等市场需求,建设各类沉浸式数字化应用体验 6.4 普惠金融6.4.1 应推广农村金融多功能自助服务终端,包括便捷金融服务、涉农信贷服务、新型农业保险等, 采集农民信用信息,提供农业保险政策等信息。

      6.4.2 应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支付服务点建设,可按 JR/T 0157 执行 7 数字生活7.1 数字服务7.1.1 应推动“最多跑一次”向村级延伸,建立村级“帮办点”,引导村民使用“浙里办”宜布设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村民一生事网上办、自助办、掌上办 注: 村民一生事指出生、入(园)学、就业、婚姻、就医、建房、救助、殡葬等 7.1.2 应建立线上村民沟通反馈渠道,便捷响应、处理、反馈村民反映的各类生活问题 7.1.3 应提供农村困难群众救助“一件事”服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