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裙结构设计.doc
7页第八周塔裙结构设计课堂类型:新课课时:4教学方法:讲解、练习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塔裙的概念、特点、种类以及各种变化款式设计,体会不同面料材质、不同色彩应用产生的不同效果,了解塔裙特有的结构构成与工艺技巧二)技能目标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用手缝工艺的技法表现各种款式的塔裙效果,通过实践,训练学生的观察分析与主动思考的能力,在体验与感受活动中获得独特的视觉感受和丰富的服装语言,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尝试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交流和研究讨论中增进相互之间的友谊;加强团队之间的协作;增强对裙装设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大胆、细心的创作习惯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1.初步掌握塔裙各种类的结构特点与工艺处理,形成规格尺寸设计和面料选用的大致概念2.引导学生大胆、自信地用不同方法和不同面料来表现塔裙效果,并表达自己的个性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面料会产生不同的结构效果,针对不同面料如何在结构和工艺上进行合理的处理学情分析高一新生大多不了解自己所选择的服装专业具体学习什么服装专业在他们心目中往往被理解为画画,立体裁剪这些让人羡慕之类的课程,因此对职高的专业课学习是向往的。
这些学生天真、可爱、活泼、头脑中尽是奇思妙想,对新奇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在服装专业课中尤为活跃但是他们没想过服装专业还要学习穿针引线,脚踩缝纫机,也不喜欢端端正正坐在教室里听讲,喜欢活动学习,喜欢动手为了引导学生对服装专业课的错误认识,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一如既往的向往服装专业的学习又能重新认识专业本质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具备识别面料正、反面和经纬向的能力,能进行基本手缝工艺的技法,具有如何抽细皱的概念以及操作抽皱的能力教学用具(一)教师准备1.各种造型的瓶子,激发学生给瓶子做裙装的兴趣2.一些精美的布料、花边、蕾丝、装饰品和必备的剪刀,针线等工具,多媒体课件3.制作好的几款瓶子裙装,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作为实物指导二)学生准备1.准备适合设计的瓶子2.所需的制作工具:大小剪刀、手缝针、线、划粉、尺子3.准备自己喜欢的面料,装饰材料4.准备网上查找的流行塔裙的款式图几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教师出示课件并摆出啤酒瓶提出问题:什么样的裙子叫塔裙?塔裙的特点是什么?塔裙一般有哪几种变化设计?什么样的面料适合做塔裙?啤酒瓶与裙子有什么关系?(学生根据第一章所学内容知识进行集体讨论)二节塔裙花边装饰三层塔裙雷丝装饰多节塔裙木耳边装饰不同轮廓组合不同面料组合不同轮廓不同面料组合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作答:1•塔裙:是由两层(节)或多层(节)裙片缝合的裙子,其外轮廓越向下,下摆展开越大,呈塔形。
在结构上表现为一节比一节长,一节比一节大2•塔裙的特点:层次丰富,层层叠置,连绵的裙摆线条或规则或随意,显得灵活,具有飘逸动态美,极具女性服装持色3. 塔裙的变化设计有:层节变化,体现在裙片层节数量,层节宽窄上组合变化,体现在运用不同面料,不同轮廓的组合装饰变化,主要体现在裙子塔层衔接处或底边使用不同面料包边、装饰花边、流苏、刺绣等手法上4. 面料选择:塔裙的面料选择范围较广,想要充分表现细褶特点,薄而柔软的材料比较适宜但也有一些较厚重的面料来做塔裙,则因采用折裥而不是细褶的手法来表现5•啤酒瓶的作用:在正式接触塔裙纸样设计之前,我们以酒瓶作为模特,给它设计并制作一条塔裙,目的是通过这样的体会来了解塔裙的概念、特点以及其结构构成和工艺要求因此,学生在下次课真正制做塔裙时就会概念清楚,思路清晰,不至于分不清腰和下摆在哪个位置,并引出课题一一瓶子的新衣『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先用PPT课件中的图片,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用给瓶子制作裙子而不是给人制作裙子这一主题提起学生的好奇心与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激发学生对这节课的期待与激情投入,同时也引出本课主题二)作品欣赏、范例分析1.教师摆出实物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加以分析。
学生答:好看!教师问:作品好看吗?教师问:想不想亲手做几个?:想!?我们能做得起来吗?这是自己做的吗?(此时学生的脸上写满了惊喜和好奇)教师:今天我们利用手中的针和线,来制作塔裙并且将完成的作品象这样穿到已准备好的瓶子上,相信你们会有意外的惊喜和收获,至恫寸可能连自己都不敢相信原来自己有那么能干提起了学生的兴致)不同轮廓不同面料o°在宽度上一层比一层宽,在长度上一层比一层长,面料一般采用同一质地的材料,或均为薄型或均为厚重型,多数是在颜色上进行搭配变化图二的设计特点主要体现在运用不同面料、不同轮廓的组合变化上,这种组合形式在面料变化上比较丰富,可以采用轻薄柔软的面料和厚重面料相拼,也可以在色彩上和外形上进2.规格设定:图三的设计是主要体现在装饰变化上,可以运用各种装饰手法,以形成丰富多彩的效果,例如使用不同面料包边、装饰花边、流苏、刺绣等手法,进行千变万化,各显其通1)了解号型定义以厘米为单位,是设计和选购服装长短的依据,“号”指人体的高度,表示人体的身高,因而“号”可作为设定服装长度的依据型”指人体的围度,表示人体的腰围或胸围,以厘米为单位,是设计和选购服装肥瘦的依据,因而“型”可作为设定服装围度的依据。
例如:下装160\68A,其中号160表示该人的身高为160cm,型68表示该人的净体腰围为68cm,A(体型分类代号)表示该人体胸围与腰围的差数在14-18之间(2)设定瓶子裙装的规格:长度:在瓶子高度上自由取裙子长度围度:量瓶子最胖处就是腰围3.结构分析4E—4*b*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层节变化结构分析装饰变化结构分析不同轮廓变化结构分析不同轮廓变化结构分析『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作品,分析作品结构形成,并让学生分组讨论与交流,变被动为主动学,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难点问题也迎刃而解三)教师演示教师将准备好的布料、瓶子等材料在短时间内为学生演示一下制作过程,让学生能更清楚规格设定,面料选择,面料裁剪,运针方法等一系列的创作过程,从而降低难度『设计意图』通过教师一步一步动手演示操作,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并找到思考的方向,将学生认为很难的问题明朗化、简单化,能持续吸引学生往更深一层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达到探究实践的目的四)实践探究、大胆创作给学生比较完整、充足的时间讨论、交流、创作,同时结合创作过程发现问题进行,并教于一些制作工艺的技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找到为了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操作中能明确学习的目的和要求,正确的方向,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应告诉学生这次课的评估标准或实践要求。
1.裙子外形设计美观、合理(20分)2.裙子实用性、穿脱是否方便(10分)3.裙装的结构造型合理,臀腰差处理得当,放松量合适(30分)4.不同面料材质与造型的融合性(20分)5.手缝工艺技法(20分)本课的宗旨是让学生体验自己设计,自己制作的乐趣,在真正制作裙子之前先用微型版手工制作的方法给瓶子做裙子,形成独特的效果,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会让学生感到十分新奇,因此,我采用情景导入法,开始由啤酒瓶入手,从学生的好奇心入手,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接下来,欣赏作品,随后进行演示,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也给接下来学生的尝试与实践做了铺垫,然后用讨论制作的方法与步骤,让学生自己进行尝试创作,体验结构不同,面料不同,工艺不同所产生的各种新奇效果,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引路人,从而使学生能在课堂中充分体验服装制作的乐趣『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重点部分,在这节课中,设计了符合实际生活的任务,学生通过概括、讨论、比较后掌握了塔裙的特点、种类和变化款式,将本来枯燥的知识练习暗藏于有趣的任务之中,不但使学生情绪饱满,而且把学到的知识技巧用于实际操作中,体验创作过程的快乐四)自评互判、体验成功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做得都不错,各有特色,现在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对本组展示的作品进行简单的汇报,(包括创作过程,小组合作过程,作品的优缺点,对塔裙的认识以及其他思想认识方面等都可以)。
让学生在组与组之间挑选几幅有特点的作品来评价,评价它的优点、缺点,讲述分享优秀作品的制作过程和技巧,分析作品缺点制作上的不合理之处,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借鉴『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进行评价,肯定学生尝试的结果,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同时鼓励全体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提高评价教学的有效性课堂小结这堂课我和你们一样过得非常愉快,我们的作品已经做出来了你们觉得这裙子穿在瓶子上好看吗?发现自己其实也很能干吧!今天我们不仅学到了如何做裙子,还意外发现了自己的长处,这是服装制作带给我们的快乐回顾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都挺好,但有一部分同学由心于急,做得很毛糙,希望在下次实训时能做得更精细下次课我们就要学习真正的塔裙,而不是缩小版的塔裙,希望同学们能对这次课上的小塔裙进行总结和回顾又摸得设计意图』这节课将本来枯燥乏味又抽象的理论课转化为贴近生活既看得见,着的实践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特别是对一些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无疑是将他们带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他们也能享受成功的快乐作业:制作1:2塔裙教学反思课后我觉得,如果事先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动手能力,在讲解示范的时候再详细一点,速度放慢些,示范多做几次,学生或许能体验更深,更快乐。
另外我也想到了在材料上可以不拘一格,比如可以让学生准备红酒瓶,葡萄酒瓶,芭芘娃娃等材料,那么学生会有更多的体会课堂气氛非常好,如果能做到与设计老师一起来上这堂课,则会更有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