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以明代作品为材料的文言文专题训练.doc

27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41305779
  • 上传时间:2023-06-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7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以明代作品为材料的文言文专题训练教师版一、(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刘健字希贤,洛阳人健少端重,与同邑阎禹锡、白良辅游,得河东薛氏之传举天顺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谢交游,键户读书,人以木强视之然练习典故,有经济志成化初,修《英宗实录》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清宁宫灾,太监李广有罪自杀健与李东阳、谢迁疏言:“古帝王未有不遇灾而惧者,向来奸佞荧惑圣听,贿赂公行,赏罚失当,灾异之积正此之由今幸元恶殄丧①,圣心开悟,而余慝未除,宿弊未革伏愿奋发励精,进贤黜奸,明示赏罚,凡所当行,断在不疑,毋更因循,以贻后悔帝方嘉其言,而广党蔡昭等旋取旨予广祭葬、祠额健等力谏,仅寝祠额南北言官司指陈时政,频有所论劾,一切皆不问国子生江瑢劾健,东阳杜抑言路帝慰留健、东阳,而下瑢于狱二人力救,得释十三年四月,大同告警,京师戒严兵部请甄别京营诸将,帝召镇远侯顾溥督团营时帝视朝颇晏,健等以为言,颔之而已十四年秋,帝以军兴缺饷,屡下廷议健等言:“天下之财,其生有限今光禄岁增供数十倍,诸方织作务为新巧,斋醮日费钜万,太仓所储,不足饷战士而内府取入,动四五十万,宗藩贵戚之求土田、夺盐利者,亦数千万计。

      土木日兴,科敛不已,传奉冗官之俸薪,内府工匠之饩廪,岁增月积,无有穷期,财安得不匮?今陕西、辽东边患方殷,湖广、贵州军旅继动,不知何以应之?望陛下绝无益之费躬行节俭,为中外倡、而今群臣得毕献其诚,讲求革弊之策,天下幸甚明年四月,以灾异陈勤朝讲、节财用、罢斋醮、公赏罚数事及冬,南京、凤阳大水,廷臣多上言时务,久之不下健等因极陈怠政之失,请勤听断,以振纪纲帝皆嘉纳《明史•刘健传》)注:①殄丧:灭亡殄,灭绝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而广党蔡昭等旋取旨予广祭葬、祠额 旋:等待 B.时帝视朝颇晏 晏:晚、C.迟诸方织作务为新巧 务:一定 D.而今群臣得毕献其诚 毕:全、都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现刘健为人“端重”的一项是( )(3分)①谢交游,键户读书,人以木强视之 ②帝慰留健、东阳,而下瑢于狱二人力救,得释③练习典故,有经济志 ④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⑤健等因极陈怠政之失,请勤听断,以振纪纲⑥帝方嘉其言,而广党蔡昭等旋取旨予广祭葬、祠额。

      健等力谏,仅寝祠额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③④⑥ D.①⑤⑥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刘健自幼正直稳重,择友而交,拜薛氏为师平时不喜交游,常常闭门读书,研究历史,有经国济世之志B.太监李广畏罪自杀后,刘健和李东阳、谢迁向皇帝进言革除宿弊,并力谏皇上不要赐予祭葬的旨文和匾额的文字,只为李广坟墓题字C.刘健居官清正敢言,得到皇帝信任,为皇上所敬畏当有人弹劾刘健时,皇帝反而安慰挽留刘健,将进言者关进监狱刘健等再三为进言者求情,该人才得以释放D.刘健注意国家财政现状与百姓的疾苦,力主内廷节俭,控制贵戚巧取豪夺,革除宿弊,造福天下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谢交游,键户读书,人以木强视之4分)译:(2)科敛不已,传奉冗官之俸薪,内府工匠之饩廪,岁增月积,无有穷期,财安得不匮?(6分)译:1、A (旋:不久)2、B、(根据文意,“端重”的意思应是“端正持重”)3、C(“为皇上敬畏”不合文章意思)4、(1)他谢绝交游,关锁门户读书,人们都认为他木讷倔强谢、键、强各1分,句子大意2分)(2)苛捐杂税不能停止,传奉官和冗官的俸禄,内府工匠的薪资,一年一年地增加,一月一月地积累,没有穷尽的日子,国家财力怎么能不匮乏?(科、饩廪、匮各1分,句子大意2分)【参考译文】刘健字希贤,是洛阳人氏。

      刘健少时品行端正,行为持重;与同乡阎禹修、白良辅交游,得到河东薜氏的指教刘健在天顺四年考中进士,后任庶吉士,授为编修他谢绝交游,关锁门户读书,人们都认为他木讷倔犟然而,他掌握了许多古代道理,有治理天下、拯济百姓的大志咸化初年,编纂《英宗实录》刘健学问精深纯正,为人庄重严肃,敢于说公道话,期许自己担当天下大任清宁宫发生灾祸之后,太监李广畏罪自杀刘健与李东阳、谢迁上疏:“帝王没有不遇到灾难就惧怕的,自古以来,奸佞小人就惑乱圣听,贿赂公开地流行,致使奖赏处罚失去恰当的尺度,灾祸异端的酝酿就是从这里开始的现在幸而首恶灭亡了,圣上虽然拨开了迷雾,但是残余的社员根还没有消除,积久的弊端还没有革净敬请您振作精神,提拔贤能之人,罢黜奸佞小人,明确地昭示赏罚,凡是应当推行的事,要当机立断,不要迟疑不要再因袭旧的做法,而留下日后的悔恨皇帝正赞赏他的谏言,而李广的同党蔡昭等不久向皇上讨取祭葬的旨文和匾额文字刘健等极力谏诤,要皇上不要给李广的坟墓题字各地对官场的言谈也都指陈当时的当政者,多有议论弹劾之处,皇上一切都不过问国子生江熔弹劾刘健,李东阳阻断了刘健的言路,皇上却安慰挽留刘健,将进言的江熔关进了监狱经过刘健、李东阳的极力相救才得以获释。

      十三年四月,大同告知有警,京城戒严兵部请求鉴别京中各营之将,皇上召来镇远侯顾溥督察团营当时,皇上到朝的时间很晚,刘健等提的建议,他只是点点头而已十四年秋,皇上因扩充军队缺少粮饷,多次当廷斥责大臣刘健等说:“天下的财物,生成是有限的现在,仅皇上赐给的俸禄每年增加数十倍,各地方官员穿的用的一定要新颖精巧,斋醮每天耗费万万;太仓里储备的钱粮,不够给前方兵士发饷可是内府的支出,动辄四五十万皇亲国戚求得土地、夺取盐税,也用数千万计算土木工程一天一天地兴建,苛捐杂税不能停止,固定的俸禄,内府工匠的薪资,一年一年地增加,一月一月地积累,没有穷尽的日子,国家财力怎么能不匮乏?现在陕西、辽东边境战患正勤,湖广、贵州的军队相继建立功勋,不各用什么来应酬这些?希望陛下不要无所事事,要亲自实行节俭,为的是在朝廷内外都提倡节俭而今各位大臣都能向您敬献诚意,宣讲并寻求革除弊端的办法,这是天下的大幸运第二年四月,因灾异宣讲勤政、节约财物费用、免除斋醮、公正赏罚等事到了冬天,南京、凤阳发生大水,廷臣中有很多向朝廷进言时务的,这些进言,好久不能停息刘健因极力陈述怠于正事的过失,请求勤听臣下之言,振兴纲纪,受到赞赏和采纳。

      二、(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年十七,举于乡御史欲即鹿鸣宴①冠之,以未奉父命辞隆庆二年成进士万历初,《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尝讲罢,帝出御府图画,令讲官分题慎行不善书,诗成,属人书之,具以实对帝悦,尝大书“责难陈善”四字赐之,词林传为盛事御史刘台以劾张居正被逮,僚友悉避匿,慎行独往视之及居正夺情②,偕同官具疏谏吕调阳格之,不得上居正闻而怒,他日谓慎行曰:“子吾所厚,亦为此耶?”慎行从容对曰:“正以公见厚故耳居正怫然慎行寻以疾归居正卒,起故官时居正已败,侍郎丘橓往籍其家慎行遗书,言居正母老,诸子覆巢之下,颠沛可伤,宜推明主帷盖③恩,全大臣簪履之谊词极恳挚,时论韪之慎行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先是,嘉靖中孝烈后升祔④,祧⑤仁宗万历改元,穆宗升祔,复祧宣宗慎行谓非礼,作《太庙祧迁考》,引晋、唐、宋故事为据,其言辨而核事虽不行,识者服其知礼又言:“南昌、寿春等十六王,世次既远,宜别祭陵园,不宜拊享太庙亦寝不行十八年正月,疏请早建东宫,出阁讲读及冬,又请帝怒,再严旨诘责。

      慎行不为慑,明日复言:“册立臣部职掌,臣等不言,罪有所归幸速决大计,放归田里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山东乡试,预传典试者名,已而果然言者遂劾礼官,皆停俸慎行引罪乞休章累上,乃许家居十余年,中外屡荐,率报寝三十三年,始起掌詹事府疏辞,复留不下居二年,廷推阁臣七人,首慎行诏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再辞不允,乃就道时慎行已得疾及廷谢,拜起不如仪,上疏请罪归卧于家,遂草遗疏,请帝亲大臣、录遗逸、补言官数日卒,年六十三节选自《明史•于慎行传》)【注】①鹿鸣宴:乡试放榜次日,按例举行乡饮之礼,欢宴考官和中试举人②夺情:古礼,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守制,服满再行补职张居正父亲病故,他不想遵制守丧,提出“夺情”③帷盖:受恩乞恩之典④升祔:升入祖庙附祭于先祖⑤祧(tiāo):迁庙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十七,举于乡 举:举荐 B.属人书之,具以实对 属:委托C.偕同官具疏谏 谏:规劝 D.亦寝不行 寝:废止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于慎行“厚道”和“耿直”的一组是 ( )A.慎行遗书,言居正母老,诸子覆巢之下,颠沛可伤 居二年,廷推阁臣七人,首慎行B.御史欲即鹿鸣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辞 十八年正月,疏请早建东宫,出阁讲读C.属人书之,具以实对 及居正夺情,偕同官具疏谏D.词极恳挚,时论韪之 再辞不允,乃就道3.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慎行充当日讲官后,皇上曾经让日讲官分别在图画上赋诗题字,于慎行写成诗后,委托人书写,并把实情告诉了皇上。

      B.于慎行为人正直坦荡,对因得罪张居正而被捕的刘台,他仍去探视对张居正不合礼制的做法,不因为张居正对自己的厚爱而放弃原则C.直到万历年间,明朝的宗族祠庙祭祖礼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于慎行熟悉历代典章制度,引古代有关的事例来论说,令有见识的人敬佩D.万历十八年,于慎行上书建议早立太子,皇上两次降旨责备,于慎行以辞官归乡再次劝谏,万历皇上很不高兴,停了他的薪俸,于慎行引咎辞职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5分)译:(2)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5分)译:1.A(应为“中举”)2.C(A项后局是记叙于慎行被推荐做内阁大臣之事;B前句写于慎行淡泊内敛的个性,后句只写于慎行提出建议;D项写当时人们对他的赞誉,辞职没被允许的情况3.D(“停了他的薪俸,于慎行引咎辞职”有误,停的是他下属的薪俸,于慎行引咎辞职是因为考试出了问题4.①按旧例,都用翰林院年高资深的官吏充当日讲官,没有到史官这一级别的5分,“故事”“率”“直”“及”译对各得l分,句意1分②皇上更加不高兴,拿要挟君主怀疑圣上、使国家的根本混乱来责难他,把他的下属官员都停了俸禄。

      5分,“责”“要”“夺”各1分,句意正确,语句通顺2分)【参考译文】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今山东平阴县)人l7岁时乡试中举御史想在鹿鸣宴上为他举行加冠礼(即成人之礼),他以未奉父命而婉言谢绝隆庆二年成为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万历初年,《穆宗实录》编成,他被推荐为修撰,担任日讲官按旧例,都用翰林院年高资深的官吏充当日讲官,没有到史官这一级别的于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都以史官得到这一职位,有不同一般的命数啊曾经讲课完毕,皇帝拿出御府的图画,叫讲官分别赋诗题字慎行不擅长写字,自己写成诗后,委托人写在上面,把实际情况全部告知皇上皇上很高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