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套中学教材全解—第四单元12 淝水之战同步练测(语文版必修2).doc
3页12 淝水之战 一、基础训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B.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C.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 却: (2)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 引: (3)其走者闻风声鹤唳 走: 3.下面句子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融以其参军河南郭褒为淮南太守 B.栅淮以遏东兵 C.欲不战以老秦师 D.又望见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二、课堂练习阅读下文,完成4~6题 甲子,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九月,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
阳平公融等兵三十万,先至颍口 诏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众共八万拒之;使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援寿阳琰,安之子也 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玄围棋赌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至夜乃还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卫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冲对佐吏叹曰:“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 冬,十月,秦阳平公融等攻寿阳癸酉, 克之,执平虏将军徐元喜等融以其参军河南郭褒为淮南太守慕容垂拔郧城胡彬闻寿阳陷,退保硖石,融进攻之秦卫将军梁成等帅众五万屯于洛涧,栅淮以遏东兵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惮成不敢进胡彬粮尽,潜遣使告石等曰:“今贼盛粮尽,恐不复见大军!”秦人获之,送于阳平公融融驰使白秦王坚曰:“贼少易擒,但恐逃去,宜速赴之!”坚乃留大军于项城,引轻骑八千,兼道就融于寿阳。
遣尚书朱序来说谢石等,以为强弱异势,不如速降序私谓石等曰:“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 石闻坚在寿阳,甚惧,欲不战以老秦师谢琰劝石从序言十一月,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斩成及弋阳太守王咏;又分兵断其归津,秦步骑崩溃,争赴淮水,士卒死者万五千人,执秦扬州刺史王显等,尽收其器械军实于是谢石等诸军水陆继进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陈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 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 ,蔽野塞川。
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初,秦兵少却,朱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 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 4.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逼肥水而陈——逼使晋军在肥水列阵 B.蔑不胜矣——藐视敌人就不能胜利 C.麾兵使却——指挥军队向后移动 D.融驰骑略陈——苻融使骑兵迅速布开阵势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反映晋兵以少胜多的原因的一组是( ) ①晋兵部陈严整 ②(秦王坚)谓融曰:“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 ③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 ④(秦兵)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不可复止 ⑤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 ⑥(秦兵)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⑦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 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⑤⑥ 6.下列叙述或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本文段表现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淝水之战,文段中有很多成语今天仍然在使用。
如: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 B.谢玄遣使对阳平公苻融的一段话,意在引发敌人的速胜心理 C.苻坚率领大军深入,在淝水列阵,想利用晋兵渡河之机,一举将晋军消灭,无奈事与愿违,导致的却是自己军队的溃败 D.秦兵因后退而引发溃败,加上自相蹈藉,许多人受伤,在逃跑的路上,因为担心,又因为饥冻,死了十七八个人三、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敌在吾目中矣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障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闲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
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候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节选自《宋史•何灌传》)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辽人常越境而汲 汲:取水B.灌迎高射之,发辄中 迎:面对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敛:躲藏D.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 彻:穿透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何灌有军事才能,射技震惊契丹经略使韩缜极为赏识他,认为终将取代自己;在守边时,何灌大显神威,以致三十年后提及往事契丹太师都惊恐起拜B.何灌深谙西北边事,受到徽宗赞许他任河东将时奋勇击退外敌,经举荐得到徽宗召问,他用笏板指画以助讲解,形象生动,徽宗很快明白了边战形势。
C.何灌善于治理政务,举措得到皇上认可为完成运粮任务,他建议将水运改为陆运;在招募射士时,又提出修渠引水,兴造良田,使剩余劳力乐于应募D.何灌力守京城,拒不降敌,不幸阵亡金兵南下,梁方平弃城逃遁,何灌阻止溃退未成;金兵长驱直下,逼近京城,何灌领命背城抗敌三日,受伤战死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四、语言运用1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哀怨;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着色,少一些灰暗的点染;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激昂的欢唱,少一些悲观的咏叹 五、直击高考11.揣摩文意断句。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韩非子》) 答案与解析1.A(A.连词,表转折,却B.介词,拿;介词,用来C.动词,到达;介词,表被动D.助词,无实义;代词,代秦兵2.(1)向后退 (2)带领 (3)逃跑 3.BC(B、C二项皆为介词,用来A.介词,表凭借D.动词,认为4.C(A.“逼”应为“接近”B.“蔑”应为“无,没有”D.“略”应为“巡视” 5.A(③⑦表现的是秦兵所占的优势 6.D(“什七八”应是“十分之七八” 7.C(敛:收兵8.C(“他建议将水运改为陆运”错误,他建议用运粮食的钱加价就地买粮食9.(1)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上亲自赐酒犒劳他 (2)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
[(1)整弓,整理弓箭第一个“之”代指靶心,第二个“之”指何灌2)“见”指拜见这是一个省略句:乞入见(帝),(帝)不许,而令(之)控守西隅控守,把守]10.示例:学习如一段旅程,应该多一些欣赏的愉悦,少一些疲惫的抱怨学习如一场比赛,应该多一些坚持的韧性,少一些放弃的冲动学习如一次恋爱,应该多一些真诚的投入,少一些虚假的敷衍解答仿写类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同时考虑内在主旨与句间逻辑关系以及题目中对修辞手法的要求本题例句以“人生”为话题,写了三个比喻句,构成排比,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主题11.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翻译: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孩子没有知识,等着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