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中心护理管理体系建设与考评方案.ppt
88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护理部主任 张琳琪,新生儿中心护理管理体系建设与考评,历史悠久—建院72年,1955,2012,1990,1942,建院:1942年 1949年捐赠于北京市政府 占地面积:109亩 建筑面积:12万平米 固定资产:11.71亿元 全院现有职工:2232人 批复床位总数:1053张,医院概况,护理单元47个 (其中病房29个) 现有护理人员1021名 临床一线护士占全院护士的比例为98.5%,护理工作基本情况,新生儿中心,床位数:120张 科室:新生儿内科、新生儿外科、NICU 护理人员:95人 支持:辅医、服务员、保洁员 仪器设备,长颈鹿多功能培育箱43台 Ohmeda闭式暖箱6台 常频呼吸机14台 高频呼吸机4台 无创呼吸机21台 监护仪80台、输液泵120台,,,,单间:5个 层流室:1个 换血室:1个,新生儿中心设施设备,床旁TCD、 DR、超声、纤支镜、视频脑电图检查,病房内备有,血气分析、微量生化血糖仪、经皮测胆仪,护理管理组织结构,主 管 院 长,护 理 部 主 任,护 理 二 部 长,护 理 二 部 长,护 理 四 部 长,护 理 七 部 长,护 理 六 部 长,副 主 任,副 主 任,,,,,,,,,,,护 理 五 部 长,,,,,护 理 一 部 长,护 理 三 部 长,护 理 八 部 长,,,,护理专业建设,护理专业获批2013-2014年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护理学院儿童护理学系 目前有重症监护、急诊、手术室、糖尿病、肿瘤、静脉治疗、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共计76人 在中华护理学会、北京护理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任职23人 中华及北京护理学会ICU、急诊、手术室及糖尿病健康教育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目 录,一、 绩效管理体系建设,三、 护理安全管理,二、护理人员管理与培养,四、护理质量管理与考评,岗位管理目标,科学设置护理岗位 合理配置护士数量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加强护士岗位培训 保障合同制护士权益,同工同酬 多劳多得 优绩优酬,科主任负责制,岗位管理“四步棋”,管理结构 绩效管理 人员管理 完善机制,护 理 垂 直 管 理 ——,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为主线,护理人、财、物 与 责、权、利相统一,与岗位相结合的绩效管理,原 则,注重岗位、能力,淡化职称、年资,,岗位倾斜,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工作量大 风险系数高 技术性强 夜 班,绩 效 管 理——,,,,全方位,,,满意度,效益,工效,职称,年 资,绩,核,岗 位,人 员 配 置,,特殊科室:按照卫计委要求配置 如:ICU 手术室 新生儿,人员调整原则: 占床率每增加10%,人员增加1名 占床率每减少10%,人员减少1名,普通病房:卫计委标准:床护比1:0.4 我院配置:床护比1:0.55,绩 效 与 配 置 相 匹 配,分配要素权重,技术含量 工作风险 满意度,工作量 成本核算,护理单元定档定级,病房护理单元共分二级、四类,,,岗 位 分 类,管理岗 责任护士岗 主班岗 辅助治疗岗 夜班岗 …,管理岗 专业治疗岗 夜班岗 分诊岗 …,病 房 系 统,门 诊 系 统,全员定岗,反复论证,赋予系数,,病 房 系 统,方案调整,全院范围护理人员意见征询 2 轮,共28场,,绩 效 方 案 的 群 体 参 与,绩 效,,患 者 参 与,护士长授 权,医 疗 参 与,,优质护理服务奖励 ——患者满意度,,患 者 参 与,,护士长依据各护理单元人员情况进行岗位系数匹配 绩效考评小组 根据人员岗位胜任力进行 0.1系数调整 每人次200-500元奖励,护士长授权,,医疗参与,,,,目 录,一、 绩效管理体系建设,三、 护理安全管理,二、护理人员管理与培养,四、护理质量管理与考评,30,一切问题首先都是人的问题。
—美国管理学家T.彼得斯 人才是企业的活力和生命 —松下幸之助破格提拔山下俊彦为总经理 1977,人力资源管理,科室人 医院人,,变,三级儿童医院评审标准(第四章) 普通新生儿科 新生儿室护士人数与实际开放床位之比应当为0.6:1以上 对上岗护士有新生儿诊疗培训与教育 全体护理人员每年度有关于新生儿诊疗的再培训与教育,新生儿科护理人力管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护士与患儿之比不低于1.5-1.8:1 NICU80%的护士应具有大专或以上学历,并具有专科培训经历 护理梯队合理、技术职称比例应满足NICU护理服务要求 2008年后上岗的NICU护士取得ICU专科护士培训资格证≥70%(C级) ;≥80%(B级),100%(A级),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护士应熟练掌握暖箱、辐射抢救台、微量输液泵以及生命体征监护仪等设备的应用 NICU护士应熟练掌握高危新生儿和早产儿护理、PICC维护技术等专科护理技术,对从事PICC置管操作实行准入授权管理,三级儿童医院评审标准(第五章) 新生儿室实施责任制护理1名护理人员负责≤6名普通患儿或≤3名重症患儿 (C级) 新生儿室1名护理人员负责≤4名普通患儿或≤2名重症患儿。
(A级),,,新生儿重症监护 护士培训方案,人 才 培 养,规范化培训 分层使用和培训 专科护士培养 管理后备人员 教学后备人员,1.护士规范化培训,在培训期内轮转急诊室或重症监护病房(PICU或NICU),每人不少于2个月2. 分层使用和培训,促进专业成长,能级分级标准,能级分级考核标准,分级培训课程达标要求,3.专科护士培养,ICU 急诊 手术室 肿瘤 血透 糖尿病健康教育 静脉治疗,院内专科护士,PICU、NICU 急诊 手术室,护理学会认证专科护士,4.建立专业小组,挖掘和培养管理教学后备人员,静脉输液小组 造口小组 科研小组 临床护理教学 操作督导员,目 录,一、 绩效管理体系建设,三、 护理安全管理,二、护理人员管理与培养,四、护理质量管理与考评,住院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 很难被接受,安全是品质的先决条件,我们不可能在没有安全 的情况下拥有品质,病人安全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1859年南丁格尔就曾经说过“医院首先须具备的条件就是不伤害生病的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First do no harm,3.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管理,实施无责上报 对主动上报以及上报的事件能促进护理质量获得重大改进,或对流程再造有显著帮助,每例事件给予50-500元奖励。
院内感染的控制,,1.分区管理,重症监护室:病情危重 监护室:病情较重 早产婴室: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 隔离室:隔离病人 普通病室:恢复期病人 陪住室:特殊病人,病室相对独立,感染区与非感染区相对划分,病情不同患儿分室放置2.洗手: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病室设有非手触式洗手设施、干手设备、手消毒设施,,洗手提示卡,3.限制人员进入,建立探视系统,4.环境及物品的清洁消毒,奶瓶、奶嘴(包括安慰奶嘴)消毒---配奶室 婴儿及早产儿奶配制---配奶室或使用“水奶” 空气消毒:通风、紫外线、空气净化机 病室消毒:定期刷地 暖箱消毒:每周一次,湿化罐每日换水(灭菌注射用水) 呼吸机管道消毒---消毒供应中心 监护仪、呼吸机等物表——每日擦拭消毒,终末消毒:登记(本) 禁止仪器共用,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 各种污物处理,保持室内清洁 定期执行微生物学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奶瓶、奶嘴、暖箱 对卫生员工作的监管,,新生儿身份识别,100%使用腕带识别新生儿身份 字迹清晰,信息齐全 腕带、床头牌的统一,,出入筐管理,新生儿静脉输液管理,输液外渗的预防 防止针刺伤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输液泵的安全使用,输液外渗的原因,,药物因素:与药物pH值、渗透压、浓度、药物本身的毒 性作用有关 物理因素:环境温度、输液量、液体温度、速度、时间、压力等 血管因素:输液局部血管的舒缩状态、营养状态及充盈状态,静脉管壁是否发生痉挛,通透性是否增加 机械因素:穿刺技术不熟练,体位不当,输液速度过快,时间过长,各种穿刺的损伤 固定:固定不稳固、方法不正确;活动或轻微碰撞、牵扯导致针尖脱出,输液外渗的预防,外周留置 腋静脉留置 股静脉留置 脐静脉留置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正确选择输液途径及工具,股静脉:主要用于外周静脉穿刺困难,无条件做PICC,暂时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急救时需快速输液、输血、给药,腋静脉:为上肢深静脉,解剖位置相对固定,容易穿刺,成功率高,外周留置:保留时间短,不能耐受高葡萄糖浓度,外渗后易发生组织坏死,PICC:需长期静脉输液的患儿,早产儿(体重1500g),胃肠外营养(PN、TPN),刺激性药物,缺乏外周静脉通路,输液外渗的预防,正确选择穿刺血管 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加强工作责任心,按时巡视病人 妥善固定,避免移位 加强护理人员输液知识教育 熟悉药液的性质 适当调节室温及穿刺部位的保暖,防止针刺伤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无针接头使用的意义,分隔膜输液接头,防止针刺伤害,减少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降低污染的风险 减少因穿刺肝素帽引起的胶塞颗粒 用药更加精准,保证药物的有效输注 减少导管堵塞 安全连接(螺口连接)— 防止因意外松脱导致的针刺伤及药物 浪费 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输液泵的安全使用,准确调整输液泵速率并详细记录。
定期检查“已输入液体总量”与设定值是否相符,以保证输液疗程的准确性,防止意外发生 输注时应注意观察患儿穿刺部位液体有无渗漏并及时处理;输注速度缓慢时应注意观察有无回血/导管堵塞的现象 更换时,应事先配好药液,尽量缩短中断给药时间 输液泵一旦发生警报情况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处理 妥善放置,确保稳定安全用药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同时注意五个准确,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五个准确,新生儿用药安全,护士需要准确的将医嘱开具的药量换算为抽取的药量 如地西泮针剂,规格为每支10mg/2ml,医嘱开具的药物剂量为4mg ,抽取的剂量,=4mg÷10mg×2ml=0.8 ml,儿童给药剂量的换算,,必须单独存放,且有醒目标识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包括15%Kcl、超过0.9%Nacl等) 细胞毒化药物、注射用抗凝剂、胰岛素、肌肉松弛剂等,哪些药品属于高危药品?,暖箱和光疗的使用安全,防止烫伤 保护皮肤:手、脚 保护眼睛 保护生殖器:遮盖会阴 病情观察,,喂养安全—误吸和窒息,,易发生溢奶、呛奶和呕吐 胃食管反流:易发生于新生儿期,尤其是早产儿,儿童呕吐物吸入窒息风险评估量表,皮 肤 护 理,臀红 皮肤擦伤、压伤 粘贴胶布导致的皮肤损伤,自粘绷带 超薄敷料等,护理用具的改进,电子体温计 电子血压计 电动剃毛器 电子体重计 密闭式吸痰系统 抗返流引流袋 人工鼻 手套、脚套 一次性浴盆罩,加强沟通,医患沟通不良的原因 无家属陪住 高危新生儿病情变化快 抢救时家长不在现场等,做好出入院宣教 开设健康知识课堂 发放宣教卡片,新生儿疼痛管理,母乳喂养及搂抱 与父母的肌肤接触及搂抱 安慰奶嘴 舒适的包裹于屈曲位 音乐疗法 口服蔗糖缓解操作所致的早产儿疼痛,目 录,一、 绩效管理体系建设,三、 护理安全管理,二、护理人员管理与培养,四、护理质量管理与考评,一、实行三级管理:护理部——部长——护士长 二、组织形式为质控委员会:分为7个专项检查组,分别对全院21项质控标准进行检查,检查周期为1个季度,季度统计分析汇总。
护理质量委员会每季度按专项检查组进行排班 设立专职病案质控员,对病房归档病历每月按比例进 行抽查,每月反馈检查结果,护理质控检查内容,消毒隔离 急救物品 护理文件 基础护理 分级护理 危重症 规范输血 护理安全 优质护理服务 特殊专科,护理质控标准及反馈单,,反馈单,三、应用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工具 1.统计图、表 2.鱼骨图、根本原因分析(RCA) 3.PDCA,危重、一级、基础护理检查记录,护士长 检查记录,新生儿科护理记录,,新生儿入院护理评估单,,护理记录单(通用版),年龄:以日龄计算 生命体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