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流动党员管理新途径的经验交流与思考.doc
5页关于流动党员管理新途径的经验交流与思考关于流动党员管理新途径的经验交流与思考南昌市安义县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支以经 营塑钢建材为主,网点遍布全国的销售队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大环境下,安义县共有707名流动党员在外务工经商,约占全县 党员总数的7%o为加强对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安义县从2001年9 月第一个流动党员党支部 石鼻镇党委驻上海流动党员党支部成 立开始,先后建立了驻北京、上海、无锡等14个流动党员党支部和 1个驻沪党总支,共接纳管理流出党员400多名,联系安义籍经商人 员600多名,探索出一套以“双建互联共管"为主要特征的流动党员管 理模式一、主要做法以“双建"模式,破解驻外党组织组建难题安义县结合自身特 色,针对流动党组织班子难配备、经费难保障等问题,把党组织建立 在商会之上,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双建”模式一是“党总支+商会”的 组建模式2006年9月,安义县委组织部利用组建上海市江西商会(安义)窗业分会的契机,成立1个驻沪党总支对辖属的7个驻沪党 支部进行统一管理在人员构成方面,党总支书记兼任商会会长,党 总支委员与商会班子成员交叉任职二是“党费+会费”的资金集约化 使用模式。
安义县委在驻沪党总支成立之前,先从党费中拨出一部分, 用于配班子、租房子和挂牌子,为党总支的成立提供资金支持安义 窗业分会在驻沪党总支的领导下,按照《商会章程》的有关规定,广 泛吸纳会员,合理收取会费,将收取到的会费作为活动经费,用于为 会员和会员中的党员服务,实现了经费的集约化使用以“互联”方式,拓展驻外党组织发展空间安义县在流动党 员管理中,逐步探索出“1+2”双向“互联”发展方式,实现了“1+2>3,啲 效果一是通过“1联2”的方式,通过签订《党员一会员“互联”帮助 自愿书》,让1名党员联系2名商会会员,引导商会会员诚实守信、 合法经营,并把条件成熟的会员及时推荐给党组织,探索出“以党组 织促服务,以服务强党组织”的良性发展之路二是采取“2帮1”的方 式,通过2名商会会员帮扶1户经营困难党员,利用商会会员在经商 上的优势,解决党员的经济困难截至目前,已有15名经营亏损的 党员在会员的帮扶下,走出了经营困境三是驻外党总支充分发挥组 织优势,大力宣传安义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为全县招商引资牵线 搭桥,构建“回馈家乡”渠道目前,通过流动党员的引介,安义县已 成功引进项目10个,资金近亿元,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共管”方式,构建流动党员管理长效机制2005年之前, 安义县的流动党员党支部建设一直是单独组建,与流入地缺乏有效配 合,存在着流出地党组织“建后难管"、流入地“管时难接的问题为 了争取到流入地党组织的支持,形成对外出流动党员管理的合力, 2006年9月安义县与张家港市组织部门密切配合,在组建张家港市 杨舍镇流动党员党支部的过程中,探索流动党员党支部共建共管方 式安义县负责支部班子配备、支部制度建设、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等, 确定由县直机关工委负责对流动党员党支部的管理;张家港市则负责 党员的教育培训、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党费的收缴,并把流动 党员党支部纳入当地党组织的考核、评比和表彰流动党员党支部负 责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及时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协助将条件 适合的流动党员编入当地党组织通过共建共管,实现了流出地与流 入地有效衔接,使流动党员党支部既有“娘家,,也有“婆家”,进一步 增强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效果二、主要成效安义县将驻外党组织建设成为流动的战斗堡垒,有力地发挥了 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外出流动党员服务家乡发展搭建了新舞台流动党员党 支部以宣传安义发展战略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为契机,在组织引导外 山务工人员为家乡经济建设出谋划策,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的同时, 对一些在外创业经营大户进行引导,鼓励他们冋乡创业。
2006年底, 雄鹰实业、凤凰纱业等一大批企业落户安义县工业园区,呈现出“人 回乡、厂回迁、钱回流”的良好局面二是为流入地构建和谐社会注入新力量流动党员党支部在积 极协助流入地党组织加强对流动党员管理,把流动党员纳入当地的党 员管理体系的同时,还主动参与流入地的平安社区、文明城市创建, 引导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争当创建文明城市的宣传员、遵纪守法的监督 员和处理纠纷的调解员,努力维护当地的社会稳定与和谐三是为外出流动党员干事创业增添了新动力为了加强对党员 的监督和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安义县各流动党员党支部要求 党员亮牌经营,并公布了向党支部投诉的自从采取上述两项措 施后,岀现了意想不到的“三多,效果,即上门做生意的多,业务谈成 的多,收入增加的多如石鼻镇在上海的17名党员,自亮牌经营以 来,业务明显增长,人均每月增收千元以上四是为培养锻炼村组后备干部提供了新途径流动党员党支部 注重对务工经商人员中的优秀青年、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培养通 过对他们创业的扶持和帮助,提高“双带致富唯力,并积极鼓励他们 参加村“两委"换届选举,争当农村“双带标兵"目前,一大批通过外 出经商开阔了视野、熟悉了市场、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青年进入了 农村实用人才库和村组后备干部队伍,有39名回乡创业青年担任了 村“两委,,干部;务工经商优秀青年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109份, 有13名同志加入了党组织,86位同志被确定为培养考察对象,为全 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三、几点思考一是流动党员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将管理与服务有机 地结合起来流动党员党组织在对流动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 过程中,要摒弃视流动党员为管理包袱的错误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 思想,强化服务意识,寓教育管理于服务当中流动党员党组织通过 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在就业、居住以及子女入学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以 此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的归属感,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 挥,使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取得实效二是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必须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 起来通过把流动党员党组织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把党组织 建在一定的组织载体特别是各种新型经济社会组织之上,党员的先锋 模范作用能够通过其他经济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而充分体现出来,在 推动流入地和流出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增强了党组织的生 命力和影响力三是对流动党员必须坚持双向管理,将流出地管理和流入地管 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流动党员作为党员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 一身牵两头的特点流出地或流入地任何…方党组织的单向管理,都 有局限性只有当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构建有机衔接的 双向管理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出流动党组织和流动党员的“两个作 用",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