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二讲、老子论道(上).ppt

36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92793533
  • 上传时间:2024-09-2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80.50KB
  • / 3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上篇:老庄学派上篇:老庄学派第一讲:老子论道1——道家智慧—— • 春秋末年任春秋末年任““周守藏室之史周守藏室之史””的老聃• 春秋末年楚国大隐士老莱子• 战国时期的周太史儋一、老子其人其书一、老子其人其书p春秋战国时期的三个春秋战国时期的三个 ““老子老子”” 第二讲、老子论道(上)第二讲、老子论道(上) 第二讲、老子论道(上) 一、老子其人其书2——道家智慧—— 老老聃聃生生活活在在春春秋秋末末期期,,姓姓李李,,名名耳耳,,可可能能耳耳朵朵长长得得比比较较大大,,故故字字““聃聃””((大大耳耳意意)),,故故称称老老聃聃他他是是楚楚国国苦苦县县((今今河河南南鹿鹿邑邑县县东东))厉厉乡乡曲曲仁仁里里人人苦苦县县本本属属陈陈国国,,直直到到春春秋秋时时代代的的最最后后一一年年((476476))陈陈国国灭灭亡亡,,才才被被楚楚国国吞吞并并陈陈国国与与毗毗邻邻的的蔡蔡、、 宋宋等等国国情情况况相相似似,,是是隐士较多的地区隐士较多的地区p老聃事迹老聃事迹Ø籍贯籍贯第二讲、老子论道(上) 一、老子其人其书3——道家智慧—— (常枞)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常枞)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吾舌存乎?”” 老子曰:老子曰:““然。

      然 ““吾齿存乎?吾齿存乎?”” 老子曰:老子曰:““亡 常枞曰:常枞曰:““子知之乎?子知之乎?”” 老老子子曰曰::““夫夫舌舌之之存存也也,,岂岂非非以以其其柔柔耶耶??齿齿之之亡亡也,也, 岂非以其刚耶?岂非以其刚耶?”” 常常枞枞曰曰::““嘻嘻!!是是以以天天下下之之事事巳巳尽尽矣矣无无以以复复语语子哉 《太平御览》卷四百五十九引《新序》《太平御览》卷四百五十九引《新序》Ø 师承商容(常枞)师承商容(常枞)第二讲、老子论道(上) 一、老子其人其书4——道家智慧—— 孔孔子子适适周周,,将将问问礼礼于于老老子子老老子子曰曰::““子子所所言言者者,,棕棕,,独独其其言言在在耳耳且且君君子子得得其其时时则则驾驾,,不不得得其其时时则则蓬蓬累累而而行行吾吾闻闻之之,,良良贾贾深深藏藏若若虚虚,,君君子子盛盛德德,,容容貌貌若若愚愚去去子子之之骄骄气气与与多多欲欲,,态态色色与与淫淫志志,,是是皆皆无无益益于于子子之身。

      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孔子子去去,,谓谓弟弟子子曰曰::““鸟鸟,,吾吾知知其其能能飞飞鱼鱼,,吾吾知知其其能能游游兽兽,,吾吾知知其其能能走走走走者者可可以以为为罔罔,,游游者者可可以以为为纶纶,,飞飞者者可可以以为为矰矰至至于于龙龙吾吾不不能能知知,,其其乘乘风风云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史记《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韩非列传》Ø曾任东周王朝史官,孔子向其问学曾任东周王朝史官,孔子向其问学第二讲、老子论道(上) 一、老子其人其书5——道家智慧—— 老聃死,秦佚吊之,三号而出老聃死,秦佚吊之,三号而出 弟子曰: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非夫子之友邪?”” 曰:曰:““然 ““然则吊焉若此,可乎?然则吊焉若此,可乎?”” 曰:曰:“……“……适来,夫子时也;适去,适来,夫子时也;适去, 夫子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 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庄子《庄子·· 养生主》养生主》 Ø出函谷关,逝世于秦地出函谷关,逝世于秦地第二讲、老子论道(上) 一、老子其人其书6——道家智慧—— 老老子子修修道道德德,,其其学学以以自自隐隐无无名名为为务务居居周周久久之之,,见见周周之之衰衰,,乃乃遂遂去去至至关关,,关关令令尹尹喜喜曰曰::““子子将将隐隐矣矣,,强强为为我我著著书书于于是是老老子子乃乃著著书书上上下下篇篇,,言言道道德德之之意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史记《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韩非列传》p《《道德经道德经》》成书过程成书过程 《道德经》,又称《老子》《道德经》,又称《老子》 ,通行本分上篇《道,通行本分上篇《道经》与下篇《德经》,共经》与下篇《德经》,共8181章,章,50005000余字。

      余字第二讲、老子论道(上) 一、老子其人其书7——道家智慧—— ①① 郭郭店店出出土土的的战战国国中中期期竹竹简简本本为为最最早早,,有有甲甲、、乙乙、、丙三组文字,丙三组文字,20462046字,涉及今本中字,涉及今本中3131章的内容章的内容 ② ②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次之,上篇为次之,上篇为““德篇德篇””,下篇为,下篇为““道篇道篇””,均,均不分章次不分章次① ① 唐宋以来流传本,有唐宋以来流传本,有3 3种:种: a)a)约成书于汉晋之际的《老子河上公章句》约成书于汉晋之际的《老子河上公章句》 b)b)曹魏曹魏·· 王弼王弼 《老子道德经注》《老子道德经注》 c)c)唐唐··傅奕校定《道德经古本篇》傅奕校定《道德经古本篇》Ø三种文本三种文本p《《道德经道德经》》版本版本第二讲、老子论道(上) 一、老子其人其书8——道家智慧—— •现现存存最最早早的的《《老老子子》》的的木木刻刻本本,,以以宋宋刊刊《《老老子子道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为古,《四部丛刊》影印。

      德经河上公章句》为古,《四部丛刊》影印•明明正正统统《《道道藏藏》》收收集集的的《《道道德德经经》》本本文文及及历历代代注注本有本有4141种•近近代代以以来来校校释释本本甚甚多多大大陆陆较较流流行行的的为为陈陈鼓鼓应应::《老子注释与评价》,中华书局,《老子注释与评价》,中华书局,19841984年版Ø流传版本流传版本第二讲、老子论道(上) 一、老子其人其书9——道家智慧—— § 源于远古时代治国的源于远古时代治国的““道术道术”” (《庄子(《庄子··天下》)天下》)§ 源于周王朝的史官源于周王朝的史官(《汉书(《汉书··艺文志》艺文志》 )) q思想来源思想来源§ 源于母系氏族社会的政治文化传统源于母系氏族社会的政治文化传统§ 源于春秋时代的隐士文化源于春秋时代的隐士文化Ø现代学者说现代学者说Ø古人说古人说第二讲、老子论道(上) 一、老子其人其书10——道家智慧—— 二、宇宙大道二、宇宙大道q什么是什么是“道道”Ø““道道””是万物必然遵循的规律是万物必然遵循的规律 道:无形,简称道:无形,简称““无无””。

      万物:有形,简称万物:有形,简称““有有”” 第二讲、老子论道(上) 二、宇宙大道11——道家智慧—— Ø为何将为何将““规律规律””称为称为““道道”” 规律是无形的,无法命名规律是无形的,无法命名 称其为称其为““道道” ” ,是取人类出行必遵,是取人类出行必遵循循““道路道路” ” 之意 夫夫““道道””也者,取乎万物之所由也也者,取乎万物之所由也 王弼王弼《《老子指略老子指略》》 第二讲、老子论道(上) 二、宇宙大道12——道家智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众妙之门 《老子《老子·第第1章》章》 •常道(宇宙大道)常道(宇宙大道) :宇宙总规律,不可言说。

      宇宙总规律,不可言说Ø两种两种“道道”:非常道与常道:非常道与常道•非非 常道:各种事物的具体规律,可言说常道:各种事物的具体规律,可言说第二讲、老子论道(上) 二、宇宙大道13——道家智慧—— q宇宙大道(常道)是万物之本宇宙大道(常道)是万物之本Ø天地万物的生成者天地万物的生成者 道道生生一一,,一一生生二二,,二二生生三三,,三三生生万万物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老子··第第4242章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老子··第第4040章章》》 第二讲、老子论道(上) 二、宇宙大道14——道家智慧—— Ø天地万物得以完善的动力天地万物得以完善的动力 昔之得一者: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盈,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万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老子老子··第第3939章章》》 第二讲、老子论道(上) 二、宇宙大道15——道家智慧—— Ø““大道大道””是无形的存是无形的存在在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老子老子··第章第章2121》》第二讲、老子论道(上) 二、宇宙大道16——道家智慧—— Ø““有有””以以““无无””为用为用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老子··第第1111章章》》 有形的万物依靠无形的有形的万物依靠无形的““道道””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发挥作用第二讲、老子论道(上) 二、宇宙大道17——道家智慧—— Ø““大道大道””之名的由来之名的由来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寂兮兮寥寥兮兮,,独独立立不不改改,,周周行行而而不不殆,可以为天下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吾不不知知其其名名,,强强字字之之曰曰““道道””,,强为之名曰强为之名曰““大大”” 《《老子老子··第第2525章章》》 第二讲、老子论道(上) 二、宇宙大道18——道家智慧——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老子《老子·第第40章》章》q大道的运行规律大道的运行规律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无形,道隐无名 《《老子老子··第第4141章章》》 Ø与常识相反与常识相反第二讲、老子论道(上) 二、宇宙大道19——道家智慧—— Ø损有余而补不足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老子老子··第第7777章章》》 第二讲、老子论道(上) 二、宇宙大道20——道家智慧—— Ø贵以贱为本贵以贱为本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 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璐璐如玉,珞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璐璐如玉,珞珞如石 《《老子老子··第第3939章章》》 第二讲、老子论道(上) 二、宇宙大道21——道家智慧—— Ø相反相成相反相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老子老子··第第2 2章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荒兮,其未央哉!荒兮,其未央哉! 《《老子老子··第第2020章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老子··第第5858章章》》第二讲、老子论道(上) 二、宇宙大道22——道家智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老子·第第25章》章》q道法自然道法自然Ø道的总规律是以道的总规律是以““无为无为””顺应事物的顺应事物的““自然自然””本本性性 法自然者,在方而法,在圆而法圆,于自法自然者,在方而法,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然无所违也 《老子《老子··第第2525章》王弼注章》王弼注 第二讲、老子论道(上) 二、宇宙大道23——道家智慧—— Ø“自然自然”本性不可改变本性不可改变只能顺应万物的自然之性试图改变,必然失败只能顺应万物的自然之性试图改变,必然失败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老子《老子··第第2 29 9章》章》————————————————王弼注:王弼注:““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因而不可为也,可通而不可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因而不可为也,可通而不可执也物有常性而造为之,故必败也;物有往来,而执之故必执也物有常性而造为之,故必败也;物有往来,而执之故必失矣失矣 第二讲、老子论道(上) 二、宇宙大道24——道家智慧—— 五色令人目盲,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老子《老子·第第12章》章》Ø改变生理自然,导致病态改变生理自然,导致病态Ø改变伦理自然,导致道德沦丧改变伦理自然,导致道德沦丧 大道废,有仁义;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老子·第第18章》章》第二讲、老子论道(上) 二、宇宙大道25——道家智慧—— q珍视生命珍视生命Ø名利与生命哪个更重要?名利与生命哪个更重要?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老子··第第4444章章》》三、修身之道三、修身之道第三讲、老子论道(上) 三、修身之道26——道家智慧—— Ø宠辱若惊宠辱若惊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老子老子··第第1313章章》》第三讲、老子论道(上) 三、修身之道27——道家智慧—— Ø摈弃错误的知识摈弃错误的知识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老子《老子·第第81章》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老子·第第56章》章》q无知无欲无知无欲第三讲、老子论道(上) 三、修身之道28——道家智慧—— Ø致虚守静致虚守静 致虚极,守静笃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常,妄作凶 《《老子老子··第第1616章章》》 第三讲、老子论道(上) 三、修身之道29——道家智慧—— Ø““啬啬”——”——爱惜精力爱惜精力 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唯啬,是谓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是谓深根固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柢,长生久视之道 《老子《老子·第第59章》章》第三讲、老子论道(上) 三、修身之道30——道家智慧—— Ø抱朴寡欲抱朴寡欲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以静,天下将自定 《《老子老子··第第3737章章》》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老子·第第19章》章》第三讲、老子论道(上) 三、修身之道31——道家智慧——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不据,攫( (juejue) )鸟不搏骨若筋柔而握固未鸟不搏骨若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知牝(pinpin))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

      《老子《老子·第第55章》章》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老子《老子·第第20章》章》Ø回归赤子之心回归赤子之心第三讲、老子论道(上) 三、修身之道32——道家智慧——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老子·第第48章》章》Ø内省内省q悟道悟道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出弥远,其知弥少 《《老子老子··第第4747章章》》第三讲、老子论道(上) 三、修身之道33——道家智慧——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老子老子··第第1010章章》》 Ø玄览:直觉体悟玄览:直觉体悟第三讲、老子论道(上) 三、修身之道34——道家智慧—— Ø得道之人得道之人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不笑不足以为道 《《老子老子··第第4141章章》》 第三讲、老子论道(上) 三、修身之道35——道家智慧—— 你认为是否存在你认为是否存在““常道常道””(宇宙大道)宇宙大道)思考题思考题思考题36——道家智慧——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