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教案(精选3篇).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x****3
  • 文档编号:321358292
  • 上传时间:2022-07-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7.72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教案(精选3篇)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教案 篇一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激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其次自然段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第三、四、五自然段讲“我”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遇,并约定一起爬天都峰第六、七自然段,写“我”与老爷爷,还有爸爸,一起奋力向上爬,最终爬上了天都峰顶第八、九自然段,写“我”与老爷爷登上天都峰以后,相互道谢第十自然段,讲爸爸总结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吸取力气!” 课文最终以爸爸的话结尾,发人深思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相互激励,相互学习这就是“真有意思”的“意思”这句话也告知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共同进步 1、教化学生擅长从别人身上吸取力气,培育他们从小不怕困难,奋勉向上的品行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的问题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生沟通有关天都峰的所查找资料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三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大约有1.5公里长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特殊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3、检查自学状况 (1)检查读音 陡攀辫决勇 (2)字形难点 颤:左右结构第十三笔是“—” (3)理解词语 ①迟疑:拿不定办法 ②奋力:充分鼓起劲来本课指努力向上攀登 ③最终:表示经过种种改变或等待以后出现的状况原来是指“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 ④尽然:表示出乎意料 本课指什么事出乎意料?(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真出乎意料,令人钦佩 吸取:吸取 (三)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其次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交待·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其次自然段。

      1、默读其次自然段,思索: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画出有关语句,出声读一读 2、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的? (1)高:“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 “我爬得上去吗?”这一句是不是怀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天都峰的高 (2)陡:“笔陡”“石阶边上的铁链好像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老师用一根线绳作为“石阶边上铁链”,使学生体会什么叫好像从天上挂下来的 什么叫“发颤”?真的胆怯 吗?(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3、指导读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 学生练读,评读 4、小结 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示意了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须要志气和力气的 (三)学习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读这部分内容,画出老爷爷和“我”的对话 2、出示句子: (1)小挚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2)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3、思索: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相互怀疑吗?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学生分组探讨。

      集体汇报、小结 (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小挚友这么小的年纪,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来爬呢?表面上好像双方都有怀疑,事实上是相互艳羡、钦佩,表现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4、分角色有感情朗读对话 (四)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问:“我”怎么爬天都峰?画出动作的词语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 2.出示句子,填空,再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我()向峰顶爬去用上“奋力’’突出了爬山过程的艰难,要充分鼓起劲来不怕困难、向上攀登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顶最终’’是经过“奋力”的结果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需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3、朗读课文 (五)学习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相互道谢? (1)老爷爷为什么说是“你的志气鼓舞我”?“尽然”在这里说明什么?(其实也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因为老爷爷有那种勇于攀登的精神,就肯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2)小妹妹为什么说“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志气向上爬的?” (3)他们的对话中都有一个什么词?这“志气”体现在哪里?(体现在他们都敢爬天都峰。

      假如没有志气,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 2、你从他们的话中体会出什么?(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志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六)学习课文第十自然段 1、爸爸为什么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因为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但是都从别人身上吸取力气,相互激励,相互学习 2、想想他们是怎样从别人身上吸取力气的 3、你从爸爸的'话中体会出什么?(这句话告知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激励,才能取得进步 (七)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课内练习 1、读读写写下面的词 笔陡——石级——铁链——好像——发颤——奋力————攀登——最终——纪念——辫子——志气——决心——意思——一取得—— 2、要查字——音节——音序——部首——再查几画——组两个词 陡、攀、念、勇 3、推断带点字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后面画√ 好像、暑假、发颤、应当 4、选字填空 纪记 年() ()住 日() ()念 作做 工() 留() ()()业 相像 ()声 ()片 好() 照() 5、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1)我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2)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吸取力气 6、按课文内容填空,并按要求回答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望:啊,峰顶这么___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好像是从挂下来的,真叫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一段写天都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把这段话分两层 (3)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示意—— 《爬天都峰》教案 篇二 学习目标 1、相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决信念战胜困难的过程 4、懂得擅长从别人身上吸取力气,培育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勉向上的品行 课前打算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

      第一课时 创设情景,揭题导入 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 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2、导语激情,揭示课题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很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仔细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肯定觉得大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认字学词 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要求画出自己不相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或小组内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把字音读精确老师可有重点地对学生识字的难点进行指导 2、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检查识字 a.出现带有拼音的词语:笔陡、石级、发颤、仰起脸、奋力、攀着、鲫鱼、纪念、小辫子、笑呵呵、鼓舞、尽然、吸取力气 b.读准多音字:假日、好像、白发苍苍、照相、应当 c.去掉拼音读词语 d.去掉词语读生字 3、小组为单位,轮番认读生字 4、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 读通课文,初步感悟 1、指名小组开火车朗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全班评价、老师指导,重点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分组朗读,要求:反复练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老师巡察,相机指导达到要求后全班齐读 3、细致视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写的11个字,并分别组词 2、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峰蜂: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 辫辩、辨:三个字的左右两边都是辛,关键要看中间和言语说话有关的是辩;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辫和发丝有关,中间是条丝 3、练习书写老师巡察,个别指导 其次课时 巩固生字 1、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状况 2、听写词语,每个词语读两遍 朗读感悟 1、读读想想 课件展示天都峰又高又陡的景观,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在云彩上面、笔陡、好像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等词句所表达的意思 朗读体会两个语气词(啊、哩)的作用 2、读读说说 让学生通过形体演示理解词语老师引导学生朗读: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读后让学生用动作表示出天都峰的高。

      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天都峰的高和陡 3、读读写写 读了其次自然段,我似乎看到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要把这一段抄下来 抄写美丽的段落 4、读读问问 引导学生围绕天都峰的高和陡质疑,如:谁爬天都峰?他们是怎么爬天都峰的?他们爬上去了吗?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去? 这时老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简要地记录在黑板上接着老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索 5、读读议议 老师针对学生围绕题目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答问解疑 a.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他们所说的话中都带有一个也字,经过探讨,让学生体会到:天都峰这么高,又这么陡,你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表面上是双方都有怀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