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农村高中生的叛逆心理研究及对策.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lil****ar
  • 文档编号:288735199
  • 上传时间:2022-05-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农村高中生的叛逆心理研究及对策[关键词]叛逆 青春期 高中生 农村 心理研究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每个人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那些处于青春期的农村高中生大多数生活还不很富裕,整个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相对滞后,以及他们接受新信息新事物的能力和捉襟见肘的经济能力形成反差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很差,心理承受力低,因而出现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叛逆心理问题是青春期情感挫折的突出表现,这种心理在高中阶段尤其突出目前,据可靠资料、记录和观察显示,具有叛逆心理的高中生愈来愈多,程度上也不断加深这是老师、校方、家长都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且亟待重视的情况高中,是一个人成长的十字路口,若没有健康的观念和心理的教育,不仅严重影响到目前在高中的学业,而且从长远来看,对一个即将走出社会,面临无数考验和选择的高中生来说,都起到了关键的影响作用事实上,据我们生活经验和观察,由于个人意识的增强或其他多方原因,多数高中生都会产生不同程度地叛逆意识而这些微不足道的不易被老师和家长察觉和理解的意识的发展和积累,才是真正使高中生们因无人来解读的惶惑,产生迷惘或强硬激进的叛逆心理的无法熄灭的火芯关于叛逆心理,专家有过长期调查研究,并得出不少结论,在下面我们加以整理。

      调查问卷显示,高中生叛逆心理形成原因之中,“不恰当的学习教育”占有10.5%,“不恰当家庭教育”占有15.55%,“不恰当的媒体渲染”占7.5%,“以上三种的综合因素”最高,占66.5%可见,高中生叛逆心理产生与形成同三者都有密切联系农村高中生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是导致学生叛逆心理的主要原因家庭教育失误使当代中学生个体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很多家长倾其所有满足孩子的欲望,对子女抚养重于教育、关心重于训练这种教养,弱化了学生的生存意识和生存能力,使其陷于一种养尊处优的氛围中不同的家庭结构模式如果教育不当,也可能给子女造成不同的心理缺陷大多数父母赋予子女极高的期望值,希望子女能光宗耀祖,但是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许多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把主要精力放在赚钱养家上根本顾不上教育孩子,更不用说情感交流当孩子的学习与家长的期望有所偏差时,家长不是训斥就是喋喋不休地唠叨,诉说赚钱的辛苦、抚养子女的含辛在这种情况下,未成年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感情日渐疏离,加剧了该年龄段固有的心理冲突和矛盾,从而使一些学生产生孤独、逆反这种心理在农村高中学生身上屡见不鲜,表现为竭力摆脱对成人的依附和盲从地位,甚至我行我素,你劝他这样做,他偏要那样做,对教师家庭的规劝往往采取抵触情绪,甚至强词夺理,高唱反调,甚至自暴自弃,颓废丧志。

      与此同时,学校老师的教育方式也是导致学生叛逆的原因之一有些老师自认为是农村中出人头地的“人才”,不去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而是居高临下,指示学生必须怎样想,必须怎样做,根本不与学生交流思想,共同探究,这容易激起学生叛逆心理在中学,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是从升学率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很少有老师是在理解和爱的基础上,将认识传授给学生,疏通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释放心中的压抑亲其师而信其道”,事实可以证明,受欢迎的老师,要比不受欢迎的老师授课的效率高的多另外,大众媒体一些不恰当的渲染也是导致叛逆心理一个因素比如一些影视作品,极为美化叛逆者的个人行为,夸大叛逆者的能力,鼓吹个人主义许多高中生十分欣赏电视、卡通片中描写的“叛逆英雄”根据各类调查和长期的观察和访问我们得出了一些具体的结论,分析出农村高中生阶段容易引起叛逆心理的三大主观方面心理萌芽专家的结论更为倾向于总结外界对高中生心理的影响,能唤起社会各界对高中生的关注然而,高中生才是这个课题的主角,更应该从自身寻找原因当今的高中生应该学会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一、自卑心理在高中阶段,课业繁重,竞争十分激烈许多同学开始感到学习压力一时侵袭而来,却还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这种不适应的状态一时调节不过来,往往会造成同学们焦灼和恐慌,学习状态不佳,久而久之,成绩下滑,长期学习成绩不理想,就会有一种颓丧心理,再加上有些同龄人外出打工赚钱风风光光回家,这更增加了同学们对学习的厌恶和漠视,从而形成某种叛逆情结心理叛逆,从某种程度来看是带有怨愤的抵触情绪,在没有得到心理的疏导的情况下,往往在学习上产生恶性循环比如常常听到同学们抱怨,有的说:“我不喜欢高考,我认为高考是在摧残人性,是在埋葬我自己三年的奋斗只是为了高考,这与过去的科举考试有什么区别?在高考的指挥下,我几乎成了一架高负荷运转的考试机器又如某同学说:“我的学习成绩不好,于是我整日陷入苦恼之中,萎靡不振我感觉到自己的肩头似乎压着一副重担,既抬不起,又放不下,我只好弯腰艰难地向前行进,深感人生的艰辛和生活的可悲 这些抵触情绪使学习和生活更加被动,现实和目标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直接导致了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和没有信心,自我评价降低,形成自卑心理,而自卑心理又演变为叛逆情绪,形成恶性循环再有,正值青春期的同学们,大多开始注重仪表和形象更加关注自身得到的公共评价和关注度渴望表现自己和得到认同但现实常常不近如人意,比如有些同学对自己长相很不满意,有些同学因自己的家境不够富裕感到不满意,等等。

      当这些同学对这些客观现状没有一个好的、正确的认识,或者感到无法改变这种不满的状态这些不满情绪就很有可能因积压而扩大化,造成某些不健康地厌世情绪,就如人们常常说的“怨天尤人”,长久了便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二、以“自我”为中心在高中,同学们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习与人合作、相处的能力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从小在溺爱中长大,受到百般呵护和关爱,特别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需要往往是百依百顺,宠爱备至这就导致了某些同学在成长过程中养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以自我为中心的同学往往需求和渴望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到高中阶段,对人生抱有更多幻想和想法,也恰在此时,已更加成熟,开始意识和明白到现实并不如自己所认为的,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在成长中,开始慢慢感到丧失了被娇宠的优越感在某种情况下丧失优越感的人,往往会产生非常个人的,不知来头的不平感这种不平感通常会形成某种程度的叛逆情绪和心理,性格变得个人主义所谓过于个人主义和个人关注,可以用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理论来解释有时候我们感到缺乏宠爱和其他安全感时,常常会采取自我麻木的形式,自欺地认为理所应当地被某种力量关照,赋予了不同于他人的力量但在生活的交流合作中,又往往不是心中所期待的景况,于是造成某种需要宣泄的压力,产生叛逆情绪。

      他们对自己产生本能的自卑,于是他们不认为同别人一样争取可以达到自己的优越感目标他们有了错误的优越感定位,错以为叛逆所带来的泄愤感就是使自己产生凌驾于其他人的错觉三、人生观价值观常常听到同学们产生这样的疑问:“学习学习,学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有些同学则会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为了将来能找到好的工作而有的同学则抱怨说:“真是一点意义也没有让我们来看看这两种同学的区别这里面的意见不一就牵涉到人生和价值观的问题说为了找到好工作的同学,并没有过多地思考关于这些知识的意义,或者这个同学的目标就是为了达到某种程度的物质生活这可以作为一个学习的动力,且已是一种普遍观念和现象而另一种同学的想法,则更有自主思考的意识,不盲目随波逐流,顺应趋势但他们给自己的答案似乎不能让人满意,他们对知识的不屑态度应该要得到正确的修正和引导,应该要有人发出第三种声音——每一门学科都是神圣的,我们应该抱有对知识崇敬的态度,热爱科学,热爱人类伟大的文明任何事情,培养了一份正确的心态和强烈的兴趣,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何况是面对学习这样一件本该最为自主的一件事呢?也就更无逆反心理可言了关于人生观价值观更深入地探讨,则会发现,一些较为成熟和善于思考的同学会思考很多问题,关于人生、理想和生命。

      有了自己的观点、原则和主张有了更多的探讨,于是也有了更多的疑惑很多人开始对人生的意义产生疑问学习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扩大到甚至是成年人也无法准确回复的疑问这样的一些问题,一个人独自闭塞的思考,加之如果生活不顺利或学习压力大等,就有可能促使其往不利于身心发展的方向发展,严重者可导致思想危机,即陷入对人生和世界的阴暗面的绝望之中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产生对学习厌倦,甚至对生活怀疑,不愿意相信人生,逃避现实,以致产生强烈地叛逆情绪叛逆心理对中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和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等病态性格,使之精神萎靡、学习被动、意志衰退、信念动摇、理想泯灭等叛逆心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病态心理犯罪心理转化我们根据整理、查看的资料,和自己的观察研究,得出以下解决问题的建议、方案和对策:1、平等民主的教育方式是消除叛逆心理主要手段这就要求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充分尊重他们,多以平等、友好的态度与子女谈心,决不能专制独裁孩子希望父母采用平等、民主的方式来教育自己,在他们犯错误时,希望家长要给予理解,给予帮助,引导他们认识错误的原因,指导他们吸取经验教训2、学校应当加强对老师在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知识的培训,让老师们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辨识自我,客观评价现实,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教师如能对学生做出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可增进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帮助学生们释放心中的压抑3、家长应该做的是:每当孩子说出过火的话,做出过火事的时候,想办法“熄火灭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决不以“火”压“火”,更不火上烧油,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的空间保护好他们的隐私,父母不能侵犯,但从孩子平常的言行应该猜测得出他们的秘密,然后采取“欲擒故纵”的措施管理孩子,让他们像风筝一样,既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又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一定的约束,这样做才能有利于帮助孩子平安地度过青春期4.中学生应充分认识自己在这个阶段的心理的弱点在这阶段容易情绪冲动,看问题还很不成熟,对事物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所以不要都坚持认为自己是完全正确的,或者对待问题情绪化,甚至总是与他人唱反调应该不断地丰富知识,提高社会的洞察能力,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学会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人类对于这个世界的真正价值体现在你对世界兴趣、你和社会的交流与合作过多的自我关注带给你的只是无限的困惑、愤恨和不安全感和自卑感这是一种消极的情感格调,不仅仅在高中阶段,也可能影响一个人未来的一生所以要学会热爱世界,用乐观健康的心态,对人生和世界怀有美好愿望,并付诸行动,用自己的力量创造你所期望的美好世界。

      [参考文献][1]王建平.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指导解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3[2]郑日昌,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3]孙义农.高中生心理[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9(作者单位:山东省东平县第一中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