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化学全册3.4《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知识梳理鲁教版.pdf
5页第四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知识梳理1. 有关溶液的几个概念(1)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 _、_的, _叫做溶液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_;被溶解的物质叫做 _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 _或_,溶剂一般是液体,最常用的溶剂是_,此外酒精、汽油也可以作溶剂溶液的质量等于_加上 _2) 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 或离子 ) 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_; 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 ( 或离子 ) 和水分子作用,生成_ ( 或_) ,这一过程 _热量 _溶于水时,溶液温度会上升;_溶于水时,溶液温度会下降3) 蔗糖水中溶质的粒子是以_形式存在的,食盐水中溶质的粒子是以_形式存在的4) 食盐水与纯水相比,食盐水的_降低了 , 冬天常在汽车水箱中加入_等物质以防止水箱结冰5) 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存在_的离子和 _离子6) 表面活性剂能使食用油等物质以细小的液滴分散到水中,形成_液,这种现象称为_作用答案: (1) 均一稳定混合物溶剂溶质气体液体水溶质溶剂 (2)吸热水合分子水合离子放出氢氧化钠硝酸铵 (3)分子离子 (4)凝固点乙二醇 (5)自由移动钠氯 (6)乳浊液乳化2. 掌握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质量分数准确知道一定量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多少,要定量地表示溶液的组成,方法很多,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的组成。
1) 定义:溶质质量分数是指_2) 计算关系: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100% (3)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用品主要有:_ 具体的四步操作为:_、_、_、_答案: (1) 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的比值 (3)烧杯、托盘天平、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疑难突破怎样在计算前准确找出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剖析: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对于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之间有如下关系: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所谓真实的溶质的质量是指被溶解在溶剂中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不能计算在内此时的溶液的质量就应该等于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加上溶剂的质量,不一定都等于所给物质的质量总和若溶质全部溶解又不与溶剂发生反应,则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就比较容易确定若溶质不与水反应,但又不全部溶于水,则溶质质量只计算溶解部分,未溶解部分不能参与计算问题探究问题如何准确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探究: 求溶质的质量分数:在进行计算时要注意带入公式的是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的百分比,而不是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 计算配制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所需溶质、溶剂的质量: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100% 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中涉及溶液体积的计算:溶液质量 =溶液体积溶液密度典题精讲例 1 实验室制氢气要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的稀硫酸 400 mL,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的浓硫酸 ( 密度为 1.84 gcm-3) 多少毫升?水多少毫升?(20%的硫酸密度为1.14 gcm-3) 解:设需98% 的浓硫酸的体积为x 400 mL1.14 gcm-320%=x 1.84 gcm-398% x=50.6 mL 需要加水的质量为:400 mL1.14 g cm-3-50.6 mL 1.84 g cm-3=362.9 g 需水的体积为:119.362mLgg=362.9 mL 答:需要质量分数为98% 的浓硫酸50.6 mL ,需要水362.9 mL 。
例 2 对家庭居室和公共场所进行环境消毒时,人们常常用过氧乙酸商品过氧乙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一定要稀释要配制1 L 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 密度约为1 g mL-1), 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的商品过氧乙酸溶液_ 思路解析本题计算时要首先将体积换算成质量,根据溶液加水稀释时溶质质量不变进行计算20% 的过氧乙酸中所含的溶质的质量也就是1 L 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所含的溶质的质量,据此可以列出方程,不需计算加入的水的质量答案: 解:设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20% 的商品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x x20%=1 L 1 g mL-10.5% x=25 g 答: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20% 的商品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25 g 知识导学理解溶液的概念要把握:溶液属于混合物,它具有均一和稳定的特性( 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在溶剂里,由于这些粒子和溶剂中的粒子的无规则运动,以及相互碰撞,使溶质分子或离子在溶剂中均匀分布,溶液宏观上表现为均一性;又因为这些粒子质量小,几乎不受重力影响,因此溶液具有稳定性) 当固体或气体溶于液体时,一般把液体看成溶剂,而把固体或气体看成溶质;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常把量多的看成溶剂,量少的看为溶质;当有水时,无论水的量多少,一般把水看成溶剂。
要注意:溶液的质量具有加和性,体积则不能简单地相加物质的溶解过程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质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吸热(Q1), 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形成水合分子的过程放热(Q2) Q1Q2: 溶解吸热,温度降低,如硝酸氨 Q1Q2: 溶解放热,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 Q1=Q2: 溶解没有热现象,温度不变,如食盐等溶质粒子可以以分子或者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溶剂里; 水溶液中溶解了其他物质以后, 某些性质会发生变化 , 如凝固点会降低纯水的凝固点是0 ( 冰的熔点 ), 若水中溶有食盐后, 凝固点低于0 , 这就是下雪天为防止路面结冰, 在路面撒些食盐的原因所在氯化钠等物质溶于水中, 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注意电离发生的条件是溶于水, 与通电无关,要区分电离和电解的不同不是所有的物质溶于水时都能发生电离, 像蔗糖溶于水时, 是蔗糖分子运动于水中 , 不会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 所以不导电食用油类等物质加入洗涤剂( 表面活性剂 ) 后 , 变成小油滴分散到水中不会分层形成乳浊液, 这一过程叫乳化作用在溶液里进行的反应是比较快的因此溶液在生产和科研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溶液对动植物的生理活动有着很大意义。
准确知道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多少, 要定量地表示溶液的组成, 方法很多 , 常用溶质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的组成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要掌握: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它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溶质质量分数数学表示式中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的单位一定要统一,且溶质的质量是指被溶解在溶剂中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不能计算在内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利用公式变形可以相互求算溶液的体积不能简单地相加,质量才有加和性疑难导析计算前要找到真实的溶质质量和真实的溶液质量,关键在于要把握溶液的概念,分清楚溶质和溶剂,知道溶质和溶剂的概念以及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明确真实的溶质的质量与被溶解在溶剂中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有关,与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无关;此时的溶液的质量也与被溶解在溶剂中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有关,与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无关在计算前准确找出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可分两种情况考虑:即溶质全部溶解又不与溶剂发生反应和溶质不与水反应,但又不全部溶于水,前者要在计算前准确找出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较容易确定;后者要注意溶质质量只与溶解部分有关,与未溶解部分无关。
问题导思要准确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可分三种情况考虑:求溶质的质量分数:已知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可直接用公式求出计算配制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所需溶质、溶剂的质量可根据公式变换求得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是我们进行溶液稀释计算的依据抓住这一规律非常重要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中涉及溶液体积的计算:溶液的量用体积表示,都要通过密度换算成质量应注意的是:计算时要先将体积通过密度换算成质量,然后才能代入有关公式进行运算,注意单位一定要统一典题导考绿色通道在进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时溶质质量分数涉及的量是物质的质量,题目中的有关体积要首先换算成质量再进行计算,因为在溶液稀释前后溶液的体积没有加和性,不能简单将体积进行叠加,而是要依据密度公式将体积(m=V)换算成质量 , 然后才能代入进行计算可见,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典题变式要使 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 的硝酸钾溶液质量分数变为20% ,计算:(1) 需加入硝酸钾的质量是多少?(2) 需蒸发掉多少克水?答案: (1)12.5 g (2)100 g 绿色通道在进行关于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时,“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是我们进行溶液稀释计算的依据。
因此找到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列出等式进行计算,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典题变式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20% 的商品过氧乙酸溶液25 g, 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 ( 密度约为 1 g mL-1) 多少 ? 答案: 解:设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的体积为x 25 g 20%=x 1 g mL-10.5% x=1000 mL 答: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的体积为1000 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