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等数论(闵嗣鹤、严士健)》第三版课件3-1.pdf
7页1 11第三章同 余第三章同 余同余是数论中的重要概念,同余理论是研究整数 问题的重要工作之一.本章介绍同余的基本概念,剩 余类和完全剩余系.生活中我会经常遇到与余数有关的问题,比如: 某年级有将近400名学生有一次演出节目排队时出 现:如果每8人站成一列则多余1人;如果改为每9人 站成一列则仍多余1人;结果发现现成每10人结成一 列,结果还是多余1人;聪名的你知道该年级共有学 生多少名吗?同余是数论中的重要概念,同余理论是研究整数 问题的重要工作之一.本章介绍同余的基本概念,剩 余类和完全剩余系.生活中我会经常遇到与余数有关的问题,比如: 某年级有将近400名学生有一次演出节目排队时出 现:如果每8人站成一列则多余1人;如果改为每9人 站成一列则仍多余1人;结果发现现成每10人结成一 列,结果还是多余1人;聪名的你知道该年级共有学 生多少名吗?2§3.1同余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一、问题的提出1、今天是星期一,再过100天是星期几?§3.1同余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一、问题的提出1、今天是星期一,再过100天是星期几?1010再过天呢?再过天呢?7747、你知道的个位数是多少吗?、你知道的个位数是多少吗?3、、13511,,13903,,14589被自然数被自然数m除所得余数相同,问除所得余数相同,问m最大值是多少?2、3145×92653=2910 93995的横线处漏写了一个数字,你能以最快的办法补出吗?最大值是多少?2、3145×92653=2910 93995的横线处漏写了一个数字,你能以最快的办法补出吗?3二、同余的定义二、同余的定义,,|(),a bZ mZm ababm 设,如果则称 与 对模设,如果则称 与 对模(mod).abm同余,记作: 同余,记作:(mod).abmabm 否则,称 与 对模 不同余,记作:注:下面的三个表示是等价的:否则,称 与 对模 不同余,记作:注:下面的三个表示是等价的:(1)(mod);abm (2),;qZabqm 使得使得1212(3),,,.q qZaq mr bq mr 使得使得4三、同余的性质三、同余的性质TH1 ① ① a a (mod m);; ②② a b (mod m) b a (mod m);; ③③ a b,,b c (mod m) a c (mod m)。
1a bmm ab 整数对模 同余的充分必要条件为定理112212,,0,.amqr bmqrr rm 证设若 1212mod,,.abmrrabm 则因此反之若 121212,,,m abm m rrm rr则因此但1212,.rrmrr故2 25TH2设设a,,b,,c,,d,,k是整数,并且是整数,并且a b (mod m),,c d (mod m),则①,则①a c b d (mod m);②;②ac bd (mod m); ③③ak bk (mod m).12(1),,abmq cdmq 证设因此12acbdm (1)即得 211 2(2)acbdm bqdqmq q (2)即得63,(0),iiTHa binx y 设,都是整数,设,都是整数,mod(),mod(), 0.iixymabmin 并且并且00(mod)nn ii ii iia xb ym 则:则::(mod)(mod),iixymxym 证明 由得(mod)(mod),ii iiiiabma xb ym 由得00(mod).nn ii ii iia xb ym 再由可加性得7TH4TH4下面的结论成立:①下面的结论成立:①a b (mod m),,d m,,d > 0 a b (mod d);②;②a b (mod m),,k > 0,,k N ak bk (mod mk);③;③a b (mod mi),,1 i k a b (mod [m1, m2, , mk]);;④④a b (mod m) (a, m) = (b, m);⑤;⑤ac bc (mod m),,(c, m) = 1 a b (mod m);⑥⑥(mod)(mod)abcmacbm ⑦⑦11(mod),,,( ,)1abm aa d bb dd m 11(mod)abm⑧⑧(mod),,abm da bm 是及 的任一正公因数,则是及 的任一正公因数,则mod.abm ddd8①①a b (mod m),,d m,,d > 0 a b (mod d);;(mod ).abd(mod)abm 证:证:|m ab|d ab②②a b(mod m),,k> 0,,k N ak bk(mod mk);;(mod)abm 证:证:|m ab| ()mk k ab(mod).akbkmk③③a b(mod mi),,1 i k a b(mod [m1, m2, , mk])(mod)iabm 证:证:im ab1[,,].kmmab④④a b(mod m) (a, m) = (b, m);;2bmqr 同理,同理,1amqr 证:证:( ,)(, ),a mm r ( ,)(, ).b mm r证 明证 明3 39⑤⑤ac bc(mod m),,(c, m) = 1 a b(mod m);(mod)acbcm 证:证:m acbc()m ab c()m ab(mod).abm注:若没有条件注:若没有条件(c, m) = 1,即为,即为TH2③的逆命题,不能成立。
但有性质⑧反例:取③的逆命题,不能成立但有性质⑧反例:取m=6,c=2,a=20,b=23.4046(mod6),2023(mod6)这时,有但不成立!这时,有但不成立!10⑥⑥(mod)(mod)abcmacbm (mod)abcm 证:证:m cab()m cba()(mod).acbm⑦⑦11(mod),,,( ,)1abm aa d bb dd m 11(mod).abm(mod)abmm ab 证:证:11()m ab d11()m ab11(mod).abm( ,)1d m 注意:若没有的条件,不能成立!注意:若没有的条件,不能成立!4,6,10,2,mabd 反例: 取反例: 取 610(mod4),35(mod4). 有但不能成立有但不能成立11⑧⑧(mod),,abm da bm 是及 的任一正公因数,则是及 的任一正公因数,则mod.abm ddd:.m abm abd dd 证12四、一些整数的整除特征四、一些整数的整除特征11 10110101010nn nnnnaa aaaaaa 设表示(1)3、9 的整除特征——各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9)整除设表示(1)3、9 的整除特征——各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9)整除 101mod(3)101mod(3)i 10101010mod(3)n nnaaaaaaa例例1检查检查5874192、、435693能否被能否被3((9)整除。
整除033.ni iaa 从而4 413(2) 7、11、13 的整除特征(2) 7、11、13 的整除特征7 11 13100110001(mod7) -1 -110100010001000,nn nnaaaaa 设07(1113)|7(1113)|(-1).ni i iNa 则 或或或或: 10001(mod7,mod11,mod13), 证明或或1 110100010001000nn nnaaaaa 11 110( 1)( 1)( 1)nn nnaaaa 0( 1)(mod7,mod11,mod13).n i i ia 或或特别地,由于,所以特别地,由于,所以101(mod11) 10 011111ninni ia aaa ——奇偶位差法——奇偶位差法 14注:一般地,求注:一般地,求1210nnaaaa a 被被m除的余数时,首先是求出正整数除的余数时,首先是求出正整数k,使得,使得10k 1或或1 (mod m),,0 121021221010kkkkhkaaaa aaaa 再将 写成例再将 写成例3检查检查637693、、75312289能否被能否被7((11,,13)整除。
由)整除由693--637==56,所以,所以637693能被能被7整除,但不能被整除,但不能被 11,,13整除,当然也可以由整除,当然也可以由6+3-7+6-9+3=2知知637693不能被不能被11整除;由整除;由75-312+289==52,所以,所以75312289能被能被13整除,但不 能被整除,但不 能被7,,11整除15771.7.eg求的个位数求的个位数12473(mod10), 71(mod10), 71(mod10) 解:解:77477,k r 记记77477k r 则有则有4(7 )7kr 1 7 (mod10)r 7777,77 (mod10)rr 故只须考虑被4除得的余数 即故只须考虑被4除得的余数 即12671(mod4), 71(mod4), 71(mod4), 由由7713(mod4)3r ,,7777r 所以所以37 277( 1)( 3)3(mod10). 7773.即的个位数是即的个位数是16cbam一般地,求对模 的同余的步骤如下:一般地,求对模 的同余的步骤如下:① 求出整数① 求出整数k,使,使ak 1 (mod m);② 求出正整数;② 求出正整数r,,r < k,使得,使得bc r (mod k);——减小幂指数;——减小幂指数 (mod)cbraam ③③19851949,10|.aZaa 练习:若证明练习:若证明5(mod10)aa 提示:提示:5 517eg2证明:若证明:若n是正整数,则是正整数,则13 42n + 1 3n + 2 。
解 :解 :42n + 1 3n + 2= 4××42n 9××3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