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0年){技术规范标准}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排版.docx

205页
  • 卖家[上传人]:精****库
  • 文档编号:143746266
  • 上传时间:2020-09-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73.95KB
  • / 20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技术规范标准}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排版 目录第一部分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1鼻饲并发症一误吸处置(护理)流程1肌肉注射并发症-断针处置流程2简易人工呼吸气器使用技术操作规程4口腔护理并发症—窒息护理处置流程7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规程9输液并发症—急性肺水肿处置(护理)流程12T管引流护理操作规程13膀胱冲洗操作规程16鼻饲法操作规程18穿脱隔离衣法操作规程21动脉血标本采集操作规程29肛管排气法操作规程32会阴冲洗技术操作规程41静脉留置针输液技术操作规程46静脉注射技术操作规程50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规程53口服给药技术操作规程56口腔护理技术操作规程58静脉输液泵/输注泵使用技术操作规程60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规程63女患者导尿技术操作规程66皮内注射技术操作规程69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程72气管切开伤口护理技术操作规程74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规程78外科换药技术操作规程81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技术操作规程83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规程86无菌技术操作规程89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规程90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规程91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规程94新生儿复苏技术操作规程96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规程99血糖监测技术操作规程102压疮的预防技术操作规程104氧气雾化吸入技术操作规程107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规程109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技术操作规程112轴线翻身技术操作规程114自动洗胃机洗胃技术操作流程116第二部分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20鼻饲并发症-误吸处置(护理)评分标准120肌肉注射并发症-断针处置(护理)评分标准122简易人工呼吸器使用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23口腔护理并发症—窒息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24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评分标准125输液并发症-急性肺水肿处置流程(护理)评分标准126“T”管引流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27膀胱冲洗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28鼻饲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29穿脱隔离衣操作评分标准130床上洗头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31大量不保留灌肠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32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33肛管排气法操作评分标准134患者约束使用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35护士礼仪考核评分标准136会阴冲洗技术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37肌内注射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38静脉留置针输液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39静脉注射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40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41口服给药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42女患者导尿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46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48气管切开伤口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49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50外科换药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51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52胃肠减压技术评分标准153无菌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54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55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57新生儿复苏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58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59血糖监测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60压疮的预防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61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62线轴翻身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64第一部分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鼻饲并发症一误吸处置(护理)流程【评估】1.鼻饲操作评估:患者病情、心理、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患者鼻腔黏膜有无异常、倾听病人的需要和反应。

      2.发生误吸时评估:1)了解患者病情(年龄、意识、是否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既往病史等)2)评估患者体位、鼻饲量、频次或鼻饲滴入速度,胃管管径及胃管是否在位,鼻饲中患者出现呛咳或喘憋程度3)患者有无呼吸加快、口唇紫绀、口腔或鼻腔及痰液中有鼻饲液残留物情况准备】护士:着装整洁、仪表端庄,洗手、戴口罩物品:1.已配置好的鼻饲液200ml(38-40℃)、治疗盘、注射器(20ml)2具、听诊器、治疗巾、弯盘、纱布数块、温开水200ml2.吸痰用物:中心吸痰装置或负压吸痰器、吸痰管、生理盐水、无菌纱布、无菌手套、(必要时备开口器、压舌板、舌钳等)环境:整洁、安全、安静,温、湿度适宜体位:鼻饲时半坐位或抬高床头30角,误吸发生后,昏迷、神志不清的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或头低右侧卧位(根据病情)方法】评估:到病房→核对→评估患者→解释→检查鼻腔情况→回治疗室→洗手→戴口罩→准备好鼻饲用物推车至病房→核对(反问式方法)→调整患者体位(半坐位或抬高床头30角)取下胃管,放于患者枕上→铺治疗巾,放弯盘→检查胃管长度及固定情况,检查有无胃潴留情况,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有三种方法)→注入温水30-50ml→注入鼻饲液→鼻饲过程中,患者出现呛咳或喘憋→立即停止鼻饲→通知医生→按评估要求立即进行评估→给患者头偏向一侧或头低右侧卧位(根据病情)→扣拍背部,安抚患者→将床头放平→连接吸引装置,调节负压、负压吸引→取吸痰管→戴手套→连接吸痰管→尽可能吸出气道、口、鼻内误吸物→气管切开者可经气管套管内吸引→如患者出现神志不清,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加压給氧、心电监护等急救措施→遵照医嘱给予抢救用药→观察呼吸、心率及缺氧症状,遵医嘱给予相应的处理→协助正确体位→再次确认及处理胃管,待病情允许再行管饲→手消→记录(病情-处理-转归过程)。

      注意事项】1.吸引时动作轻柔、迅速、敏捷2.从气管套管内吸引时,开始和结束时应加大氧流量再分离呼吸机导管,一次吸引时间不可超过15秒,连续吸引不超过3次,如需继续吸引,应间隔2-3分钟3.吸引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血氧饱和度,观察吸出物的颜色、性状、量肌肉注射并发症-断针处置流程【评估】1.发生断针前:评估患者病情、心理状态、合作程度、环境、药物性质2.发生断针时:1)使用中注射器、针头损坏情况检查针头刺入体内的长度,及断针针体有无完全埋人体内2)注射部位或局部皮肤情况再次检查注射部位是否正确;患者局部皮肤有无炎症、硬结、瘢痕;针尖有无刺及骨质3)药液剂型及注射药量评估药液性质(水性、油性、胶体等)、浓度及刺激性;再次核对医嘱以备评估注射入患者体内的剂量4)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及评估患者主诉,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其有无惊慌、紧张等不良情绪准备】护士:着装整洁、仪表端庄,洗手、戴口罩物品:治疗车、快速手消毒、治疗盘内(棉签、安尔碘、75%酒精、弯盘、抽吸好药液)、无菌持物钳、护理记录单;治疗车下层:污物桶、锐气盒你环境:光线充足、安全、安静、注意遮挡患者体位:肌肉注射体位,注意保暖方法】核对医嘱→检查药物及灭菌物品→注射前再次核对→协助患者取体位→正确选择注射部位→快速手消消毒手→注射部位皮肤消毒方法正确→排气手法正确→注射部位定位准确→进针→注射过程中,发生针头折断(记录时间,评估剩余药液)→通知医生→医务人员应保持镇静→评估患者局部及全身情况→同时稳定患者情绪→嘱患者保持注射体位不动,勿移动肢体或做肢体收缩动作→固定局部组织,防止针头断端在患者体内移位→迅速用无菌止血钳将断端针体夹出→按消毒原则处理创面→如断端针体已完全埋入体内→协助医生在X线下通过手术将针体取出→再次核对药物确认注入药量→评估断针针体,确保患者体内无残留→保留断针针体,以备再次评估上报→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做好病人心理护理→洗手→记录(事件经过及处理过程)→清理用物→上报科室护士长,协助不良事件上报。

      注意事项】1.评估环境,确保环境安全,温、湿度适宜2.如肌肉注射过程中发生针头折断,嘱患者保持注射体位不动3.夹取针头断端应使用无菌止血钳4.如断端针体已完全埋入体内,应立即通知医生5.注意注射药物的配伍禁忌简易人工呼吸气器使用技术操作规程【评估】1、患者年龄、病情、体位、意识状态、配合程度2、患者呼吸及缺氧状况、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呼吸道是否通畅,有无活动义齿等3、简易人工呼吸器的完好性与环境清洁、安全、无有害气体准备】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物品:简易人工呼吸器(不同型号的面罩)、氧气装置、手消、清洁纱布、护理记录单、吸氧装置(湿化瓶、吸氧面罩或鼻导管)、听诊器,物品应处于应急状态,完好率100%环境:清洁、安全、空气流通,无有害气体体位:去枕仰卧位,头后仰操作流程】听到抢救呼叫→携用物至床旁→呼唤姓名→评估病人(呼吸及缺氧状况、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呼吸道是否通畅,有无活动义齿、环境清洁安全、无有害气体等)→看时间→解开患者衣领衣扣及裤腰→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请家属协助将床往后移)→头侧向一侧→清理呼吸道及口腔内分泌物、呕吐物→取下活动义齿→呼吸道梗阻或是舌后坠者置口咽通气管→取仰卧位→将枕头垫于患者肩下,抬起下颌→检查简易人工呼吸器的性能→连接面罩呼吸气囊及氧气→调节氧流量5-10升/分(氧浓度40%-60%)→一手握住呼吸器活瓣处→用“CE”手法将面罩置于患者口鼻部→并用拇指与食指紧扣面罩,以保持密合→其他手指托下颌→一手挤压呼吸气囊→放松→有节律地反复进行(频率16-20次/分,注入空(氧)气500-1000ml,呼吸比为1:1.5~1:2)→观察患者缺氧情况及胸廓起伏情况→遵医嘱停用→取下简易呼吸器→擦净患者面部→遵医嘱予以氧气吸入→整理衣裤及床单元→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告知安慰患者及家属。

      整理用物:面罩、球囊清洗后用75%乙醇消毒→吹干→备用(如为传染病患者,应将各组合配件拆开→经消毒液浸泡→清洁水冲净消毒液后→吹干→装好→检测各组件完好性→定点放置、定时检查)→洗手→记录评价】1、患者体位适宜,呼吸道通畅2、面罩紧扣口鼻,不漏气3、挤压呼吸气囊节律、频率规范4、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好注意事项】1、勿在有毒气体环境中使用2、使用简易人工呼吸器前必须清除呼吸道异物及分泌物3、观察患者胸廓起伏是否与挤压频率一致4、观察患者面部与嘴唇发绀是否有变化5、安有储气袋时要注意袋体是否充满或扁平6、观察胃区是否胀气,避免过多气体挤压到胃部而影响呼吸的改善7、慢阻肺、呼吸窘迫综合症吸呼比为1:2-3,呼吸频率、潮气量均可适当少些8、经由透明盖,观察单向阀是否正常运作,经由面罩透明部分观察患者嘴唇与面部颜色变化,在呼气当中,观察面罩内是否呈雾气状,密切观察病人对呼吸器的适应性,胸腹听诊呼吸音、生命体征、氧饱和度9、在无氧源的情况下,必须卸下储氧袋10、简易人工呼吸器属抢救物品,保证性能完好,完好率100%处于应急状态理论提问】1、挤压呼吸气囊的频率是多少?答:频率16-20次/分,注入空(氧)气500-100ml(8-10ml/kg)。

      2005CPR国际指南指出:人工呼吸潮气量(无氧状态下挤捏球囊的1/2,约800ml,有氧状态下挤捏球囊1/3,约500ml)2、简易人工呼吸器使用的适应症有哪些?答:心肺复苏:各种疾病所致的呼吸抑制和呼吸肌麻痹;各种大型的手术中;转运危重患者时;在意外事件中的应用(突然氧气供应中断或压力过低、停电、呼吸机故障无法正常运作时)3、怎样检测简易呼吸器?答:⑴球体测试:取下单向阀和储气阀,挤压球体,将手松开,球体应很快的自动弹回原状⑵进气阀测试:将出气口用手堵住,挤压球体时,将会发觉球体不易被压下如果发觉球体慢慢地向下漏气,请检查进气阀是否组装正确⑶储气阀和储气袋测试:在患者接头处接上储气袋挤压球体,鱼(鸭)嘴阀会张开,使得储气袋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