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5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生活与哲学》重点知识梳理汇编(精华版).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一***
  • 文档编号:596384714
  • 上传时间:2025-01-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4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5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生活与哲学》重点知识梳理汇编(精华版)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一、二、三课)1、什么是哲学? (1)从本义上看,哲学是指爱智慧和追求智慧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3)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4)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5)从与生活的关系看:是美好生活的向导,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什么? (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4、哲学起源于人类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5、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6、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7、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三种形态(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8、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两种形态 (1)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当成本原的东西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做世界的主宰和本原9、 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他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10、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意义11、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什么是真正的哲学?12、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具体表现: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最主要的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1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2)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5、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要的基本的观点1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辩证唯物论(四、五课)1、物质的含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2、自然的物质性:【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在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方法论】:⑴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⑵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5、运动的含义: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相对静止的含义: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6、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要求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观的观点和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7、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②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要求坚持世界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8、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8、意识的本质和作用本质:(1)从起源: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生理基础:人脑的机能3)内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能动作用:(1)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2)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12、意识活动的特征: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1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第4、5课)——原理及方法论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②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③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3、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原理】 A、规律是客观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B、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方法论】 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人类造福4、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原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5、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原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方法论】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6、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①首先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实际出发②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④既要反对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六课)1、实践的含义: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的活动 基本形式: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是变革社会的实践③是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2、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3、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 ⑴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活动;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3、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3、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原理内容】:⑴认识具有反复性 原因: ⑵认识具有无限性原因:(3)认识具有上升性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三、唯物辩证法(一)联系的观点 (第7课)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是普遍的 具体表现: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⑴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⑵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 ⑴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①含义不同: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②地位和作用不同: 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⑵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① 相互依存: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能成为部分②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