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医学免疫学16Regulation.ppt

34页
  • 卖家[上传人]:san****glu
  • 文档编号:49450989
  • 上传时间:2018-07-2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26.50KB
  • / 3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六讲免疫调节免疫调节 ImmunoregulationImmunoregulation1何谓免疫调节?免疫调节是指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系统内部各细胞之间、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之间以及免疫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网络结构,使免疫应答维持合适的强度,从而保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2免疫调节免疫调节• 第一节 免疫系统具有免疫调节能力• 第二节 固有免疫应答的调节• 第三节 抑制性受体介导的免疫调节• 第四节 调节性T细胞参与免疫调节• 第五节 抗独特型网络的免疫调节• 第六节 活化诱导细胞死亡的反馈免疫调节• 第七节 免疫-内分泌-神经系统的相互调节3免疫系统具有免疫调节能力• 1、免疫系统能够感知和调节免疫应答• 2、免疫调节不简单等同于免疫应答• 3、免疫干预与免疫调节• 4、免疫调节与疾病4免疫调节免疫调节• 第一节 免疫系统具有免疫调节能力• 第二节 固有免疫应答的调节• 第三节 抑制性受体介导的免疫调节• 第四节 调节性T细胞参与免疫调节• 第五节 抗独特型网络的免疫调节• 第六节 活化诱导细胞死亡的反馈免疫调节• 第七节 免疫-内分泌-神经系统的相互调节5固有免疫应答的调节• 1、炎症因子分泌的反馈调节固有免疫应答中的双时相负调节6固有免疫应答的调节• 2、SOCS蛋白调控细胞因子的分泌SOCS阻抑信号转导对细胞因子进行负反馈调节7固有免疫应答的调节• 3、补体调节蛋白对补体效应的调节• ⑴、抑制经典途径C1的形成——C1INH• ⑵、抑制补体转化酶的形成和促其解离DAF、C4BP、CR1——竞争C4bI因子、H因子、MCP——C4b和C3b降解→影响C3转化酶、C5转化酶• ⑶、抑制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CD598免疫调节免疫调节• 第一节 免疫系统具有免疫调节能力• 第二节 固有免疫应答的调节• 第三节 抑制性受体介导的免疫调节• 第四节 调节性T细胞参与免疫调节• 第五节 抗独特型网络的免疫调节• 第六节 活化诱导细胞死亡的反馈免疫调节• 第七节 免疫-内分泌-神经系统的相互调节9抑制性受体介导的免疫调节•1、免疫细胞激活信号转导的调节 •⑴、信号转导中两类功能相反的分子蛋白酪氨酸激酶(PTK) —— 蛋白质上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参与免疫细胞的活化——正调节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脱去磷酸化酪氨酸分子上的磷酸根终止活化信号的转导——负调节•⑵、免疫细胞活化中两类功能相反的免疫受体受体分子的胞内段有; ITAM 募集Src-PTK → →启动激活信号的转导 ITIM 募集PTP → → → →抑制激活信号的转导抑制性受体和激活性受体同时被交联才发挥作用10免疫细胞激活与抑制受体的效应免疫细胞激活与抑制受体的效应11抑制性受体介导的免疫调节•2、各种免疫细胞的抑制性受体的反馈调节 •⑴、共刺激分子对T细胞增殖的反馈调节ITAM——正调节 ITIM——负调节CD28 CTLA-4、PD-112抑制性受体介导的免疫调节•2、各种免疫细胞的抑制性受体的反馈调节 •⑵、B细胞FcγRⅡ-BCR对体液免疫应答的反馈调节13抑制性受体介导的免疫调节•2、各种免疫细胞的抑制性受体的反馈调节 •⑶、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调节NK细胞活性14免疫细胞的激活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免疫细细胞激活性受体抑制性受体B细胞BCRFcγRⅡ-BT细胞TCRCTLA-4、KIRNK细胞CD16 (DAP12)KIR CD94/NKG2AγσTVγ9Vσ2TCRCD94/NKG2A肥大细胞FcεRⅠFcγRⅡ-B、 gp49B115免疫调节免疫调节• 第一节 免疫系统具有免疫调节能力• 第二节 固有免疫应答的调节• 第三节 抑制性受体介导的免疫调节• 第四节 调节性T细胞参与免疫调节• 第五节 抗独特型网络的免疫调节• 第六节 活化诱导细胞死亡的反馈免疫调节• 第七节 免疫-内分泌-神经系统的相互调节16调节性T细胞参与免疫调节特点自然调节调节 性T细细胞适应应性调节调节 性T细细胞诱导诱导 部位胸腺外周CD25表达+ + +—/+转录转录 因子foxP3+ + ++抗原特异性自身抗原(胸腺中)组织 特异性抗原和外来抗原发挥发挥 效应应作用的机制细胞接触为主分泌细胞因子为主功能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介导 的病理性应答抑制自身损伤 性炎症反应、 阻遏病原体和移植物引 起 举举例CD4+CD25+T细胞CD4+ Tr和Th3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参与免疫调节Th1和Th2的免疫调节作用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与Th1与Th2之间失衡有关18免疫调节免疫调节• 第一节 免疫系统具有免疫调节能力• 第二节 固有免疫应答的调节• 第三节 抑制性受体介导的免疫调节• 第四节 调节性T细胞参与免疫调节• 第五节 抗独特型网络的免疫调节• 第六节 活化诱导细胞死亡的反馈免疫调节• 第七节 免疫-内分泌-神经系统的相互调节19抗独特型网络的免疫调节• 1974年,Jerne根据现代免疫学对抗体分子独特型 的认识,在Burnet“克隆选择学说“的基础上提 出了著名的免疫网络学说(immune network theory)• 由于Jerne对免疫学理论研究的贡献,他获得1984 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20免疫网络学说21免疫网络学说• 任何抗体分子或淋巴细胞(T、B细胞)的抗原受 体上都存在着独特型(Id)决定簇,它们能被体内另一些淋巴细胞所识别并产生抗独特性抗体( AId)。

      • 以独特型与抗独特型的相互识别为基础,免疫系 统内部构成“网络”联系,通过Id和AId相互识别、相互刺激和相互制约,对免疫应答进行调节22独特性—抗独特型 1、独特型抗原和抗独特型抗体的概念① 独特型的发现② 独特型抗原的分布:独特型抗原存在于Ig、BCR、TCR分子上 ;位于超变区(抗原结合部位)以及邻近 位点;23独特型的发现24构成免疫网络结构的淋巴细胞1、ARC即抗原反应细胞(与外来抗原结合) 2、抗独特型组(识别ARC的Id,抑制ARC) 3、内影像组(抗原受体上的Id与外来抗原相同 ) 4、非特异平行组(抗原受体上的Id与ARC的Id 相同)25构成免疫网络结构的淋巴细胞内影像细胞 抗Id Ab2β ↓ ↓ 抗原反应细胞 Id Ab1 ↑ ↓ 独特型反应细胞 抗Id Ab2α↑ ↓ 非特异平行反应细胞 抗—抗Id Ab326独特型网络的特点1、多层次和独特型级联;2、闭合型网络:Id-antiId反应呈周期性循环,反应逐步减弱,是一种精细调节; 3、Id网络的存在并不依赖外来抗原刺激,而是通 过Id自身免疫原性的刺激;免疫系统是一种在识别自身的基础上识别外来抗 原的精细系统。

      27以独特型为核心的调控1、通过第二抗体增强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应答应用抗原内影像所具有的结构特点,通过诱导产生Ab3,增强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应答(抗感染免疫)2、通过第二抗体抑制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应答大量诱导Ab2的产生,减弱或去除体内原有Ab1所介导的免疫应答,以防治自身免疫病28免疫调节免疫调节• 第一节 免疫系统具有免疫调节能力• 第二节 固有免疫应答的调节• 第三节 抑制性受体介导的免疫调节• 第四节 调节性T细胞参与免疫调节• 第五节 抗独特型网络的免疫调节• 第六节 活化诱导细胞死亡的反馈免疫调节• 第七节 免疫-内分泌-神经系统的相互调节29活化诱导细胞死亡的反馈免疫调节• 1、活化诱导的免疫细胞死亡30活化诱导细胞死亡的反馈免疫调节• 2、AICD的失效引发临床疾病31免疫调节免疫调节• 第一节 免疫系统具有免疫调节能力• 第二节 固有免疫应答的调节• 第三节 抑制性受体介导的免疫调节• 第四节 调节性T细胞参与免疫调节• 第五节 抗独特型网络的免疫调节• 第六节 活化诱导细胞死亡的反馈免疫调节• 第七节 免疫-内分泌-神经系统的相互调节32免疫-内分泌-神经系统的相互调节33小结1、许多免疫细胞具有功能相反的受体——激活性受体、抑制性受体。

      2、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3、独特型网络严格控制特异性免疫应答4、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在整体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