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经典诗词选(2)亲情友情篇(合集).pdf

20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793887
  • 上传时间:2018-09-0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2.93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做聪颖、儒雅、有活力的荣新学子——浸润书香,感悟人文⋯1⋯诵读经典,传承国学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竟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注释〗①游子:离家远游的人②意恐:担心③寸草:小草寸草心:此指游子的心④三春晖:春天的阳光这里比喻母爱三春,初春、仲春、暮春,泛指整个春天晖,阳光〖赏析〗前两句通过 ?线?和?衣?,把母亲对儿子难以割舍的爱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无论儿子远行千万里,母亲缝制的衣服总会穿在身上三、四句写母亲缝衣服时的情景:慈祥的母亲手拿衣服,针针线线,细密缝补惟恐儿子迟迟难归但做母亲的内心里,又何尝不盼望儿子早日平安回家呢?诗人就是通过母亲所做与所想的矛盾,非常细致地表现了慈母的一片深爱之情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心声:以春天的阳光哺育小草,生动地比喻母亲对儿子的温暖,述说儿子报答不尽慈母哺育之恩编选人:黄晓燕)——做聪颖、儒雅、有活力的荣新学子——浸润书香,感悟人文⋯2⋯诵读经典,传承国学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 ,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 天下谁人不识君译文?满天阴沉沉的云, 太阳也变得暗暗的; 北风呼呼地吹, 大雁在纷飞的雪花里朝南飞去你不要担心新去的地方没有朋友 , 世上有谁不知道呢、不敬重你呢? ?注释?①董大 : 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 在兄弟中排行第一 , 故称?董大?②曛 : 昏暗③君 : 指的是董大赏析?这首送别诗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 遮天蔽日, 大雪纷纷扬扬, 群雁排队南飞, 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 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后两句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是对朋友的劝慰 , 话说得多么响亮, 多么有力, 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 , 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 去拼搏这首诗胸襟开阔, 雄壮豪迈, 堪与王勃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的情境相媲美编选人:黄晓燕)——做聪颖、儒雅、有活力的荣新学子——浸润书香,感悟人文⋯3⋯诵读经典,传承国学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译文?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启程,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踏歌声桃花潭水纵然有一千尺那么深,也深不过汪伦送别我的一片真情。

      注释?①汪伦:李白的朋友②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 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③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深千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④不及:不如赏析?公元755 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使读者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 ?深千尺 ?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编选人:黄晓燕)——做聪颖、儒雅、有活力的荣新学子——浸润书香,感悟人文⋯4⋯诵读经典,传承国学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 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译文?清晨的微雨打湿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盖有青瓦的旅店映衬柳树的枝条显得格外新鲜请你再干一杯离别的酒吧,西出阳关后就再没有老朋友了?注释?①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②朝雨:早晨的雨③浥 :润湿④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的名曲一题作《送元二使安西》赴安西必经阳关,即今甘肃敦煌诗的首二句点明送别的时令、地点、景物;三、四句写惜别前两句为送别创造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后两句再写频频劝酒,依依离情此诗后来被编入乐府,广为传诵,成为饯别的名曲或名《阳关曲》,或名《阳关三叠》白居易《对酒五首》之一有:?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句,且注明 ?第四声即‘劝君更尽一杯酒’ ?所谓《阳关三叠》,是因为咏唱时,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都再唱然而,有人认为仅有末句重叠三唱按白乐天所说的 ?第四声 ?,则应是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重叠不然 ?劝君?一句不可能为 ?第四声 ?编选人:黄晓燕)——做聪颖、儒雅、有活力的荣新学子——浸润书香,感悟人文⋯5⋯诵读经典,传承国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律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译文?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离别时,不由得生出无限的感慨,你我都是远离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似在身边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注释?①少府:官名,即县尉之:去,往之任:去就任蜀川:泛指蜀地②城阙:这里指长安辅三秦:以三秦为辅,即在三秦的拱卫下③五津: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合称为五津④宦游:为了做官而远游四方⑤比邻:近邻⑥无为:不要⑦歧路:岔路,指分手的地方赏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 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 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 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 全诗抑扬顿挫, 壮阔谨严编选人:黄晓燕)——做聪颖、儒雅、有活力的荣新学子——浸润书香,感悟人文⋯6⋯诵读经典,传承国学杂诗(唐 ) 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译文?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事态;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注解?①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②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③著花:开花赏析?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二首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简洁而形象地刻划了主人公思乡的情感对于离乡游子而言,故乡可怀念的东西很多然而诗不写眷怀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却写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 ?,寓巧于朴,韵味浓郁,栩栩如生编选人:喻琳)——做聪颖、儒雅、有活力的荣新学子——浸润书香,感悟人文⋯7⋯诵读经典,传承国学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注释?①舍弟:这里指自己的弟弟②戍鼓:戍楼上的更鼓③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④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⑤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⑥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⑦长:一直,老是⑧达:到⑨况乃:何况是⑩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赏析?诗人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 ?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编选人:喻琳)——做聪颖、儒雅、有活力的荣新学子——浸润书香,感悟人文⋯8⋯诵读经典,传承国学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 ,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 一片冰心在玉壶译文?昨夜下了一场秋雨,水涨江满;天亮时送你回洛阳,远望你昨夜,将行经的楚地,使我感到孤独。

      如果洛阳的亲友向你问起我的情况,你就告诉他们:我的心就象盛在玉壶的冰那样洁白透明注释?①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的西北角②辛渐:王昌龄的朋友③寒雨:秋雨④连江:满江⑤夜入吴:夜晚秋雨入镇江⑥平明:天刚亮⑦客:指辛渐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臵了凄清的气氛二句中的 ?平明?点明送客的时间;?楚山孤?,既写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三、四句,写的是自己,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因为辛渐是诗人的同乡,辛渐返乡,亲友一定要问到诗人的情况,所以诗人送别辛渐时特别嘱托他:?家乡的亲友如果问到我现在的情况,你就说,我的为人就象那晶莹剔透的一块冰,装在洁白的玉壶之中 ?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构思新颖,委屈、怨恨之情含而不露编选人:喻琳)——做聪颖、儒雅、有活力的荣新学子——浸润书香,感悟人文⋯9⋯诵读经典,传承国学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译文?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能不勾起思乡之情吗??注释?①洛城:洛阳( 现在河南洛阳) ②玉笛:精美的笛。

      ③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 鼓角横吹曲“ 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④故园:指故乡,家乡.?赏析?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散入春风满洛城 ?,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第三句说?此夜曲中闻折柳 ?这一句的修辞很讲究,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这 ?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何人不起故园情 ?,好像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吗?(编选人:喻琳)——做聪颖、儒雅、有活力的荣新学子——浸润书香,感悟人文⋯10⋯诵读经典,传承国学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译文〗原野上青草郁郁葱葱,鲜活又茂盛年年岁岁,枯萎了复又苍翠野火再猛,也烧不尽春风一吹,青草复生遥远的古道,弥漫着芳草的馨香,阳光照耀下,一片碧绿连荒城又送友人,踏上古道,满怀离情,眼望着萋萋的芳草〖注释〗①离离:蒙茸披拂的样子②远芳:谓芳草绵延,渐远还生③晴翠:阳光下碧草苍翠④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赏析〗这是一首千古传唱的送别名作诗题一作《赋得古原草送别》春草与别情,早在楚辞时代就已有了联系这首诗从《楚辞》中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演化生发而成,以比兴手法表现送别情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咏春草旺盛的生命力,表现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深含哲理催人奋进,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编选人: 王胜兰)——做聪颖、儒雅、有活力的荣新学子——浸润书香,感悟人文⋯11⋯诵读经典,传承国学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译文〗青山横亘在城郭的北侧,白亮亮的河水环绕在城郭的东方我们即将在这里分手,你就要像孤飞的蓬草一样踏上万里征程空中的白云飘拂不定,仿佛你行无定踪的心绪,即将落山的太阳不忍沉没,亦似我对你的依恋之情我们挥手告别,从这里各奔前程,两匹马似乎也懂得主人的心情,不忍离别同伴而萧萧长鸣〖注释〗①郭:外城②一:助词,加强语气孤蓬:蓬草遇风吹散,飞转无定,诗人常用来比喻游子征:征途③兹:此,现在④萧萧:马鸣声⑤班马:离群的马〖赏析〗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

      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编选人: 王胜兰)——做聪颖、儒雅、有活力的荣新学子——浸润书香,感悟人文⋯12⋯诵读经典,传承国学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电工[技师]职业技能考试笔试试卷[200题]有答案.docx 全国西式面点师[技师]职业技能理论笔试试卷[200题]有答案.docx 特种设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A证考试试卷2[200题]有答案.docx 全国特种设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A证考试试卷[200题]有答案.docx 压力管道巡检维护作业人员考试笔试试卷[200题]有答案.docx 全国低压电工证理论考试笔试试卷1[200题]有答案.docx 全国低压电工操作证理论考试复习题库[200题]有答案.docx 特种设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A证考试试卷[200题]有答案.docx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专业技术人员全真模拟考试试卷[2套]有答案.docx 全国特种设备作业叉车N1证理论考试卷库[200题]有答案.docx 全国低压电工证理论考试笔试试卷[200题]有答案.docx 压力管道巡检维护作业人员考试笔试试卷1[200题]有答案.docx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试卷题库[135题]有答案.docx 西式面点师[技师]职业技能理论考试笔试试卷[200题]有答案.docx 特种设备作业叉车N1证理论考试试卷[200题]有答案.docx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考试试卷题库【有答案】.docx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库及答案(可考95分以上).docx 全国高处作业证理论考试笔试试卷1[200题]有答案.docx 全国特种设备气瓶充装作业P证考试笔试试卷3[200题]有答案.docx 特种设备起重机作业人员理论考试笔试试卷1[200题]有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