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次供水设备公司员工培训方案(参考).docx
38页泓域/二次供水设备公司员工培训方案二次供水设备公司员工培训方案xx有限责任公司目录一、 项目基本情况 2二、 其他几种模型 5三、 培训需求循环评估模型 5四、 选择企业员工培训方法的程序 7五、 几种常用培训方法的应用 9六、 公司简介 18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19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20七、 项目风险分析 20八、 项目风险对策 23九、 组织机构管理 24劳动定员一览表 24十、 其他几种模型 25十一、 培训需求循环评估模型 25十二、 选择企业员工培训方法的程序 27十三、 几种常用培训方法的应用 29一、 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投资人xx有限责任公司(二)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三)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占地面积约43.00亩四)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五)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1629.1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7008.9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64%;建设期利息476.8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0%;流动资金4143.3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16%六)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1629.18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1897.36万元。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9731.82万元七)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398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32680.09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5198.93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7.50%5、全部投资回收期(Pt):6.35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6938.68万元(产值)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28667.00约43.00亩1.1总建筑面积㎡53043.47容积率1.851.2基底面积㎡18346.88建筑系数64.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81.752总投资万元21629.182.1建设投资万元17008.992.1.1工程费用万元14484.09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2134.542.1.3预备费万元390.362.2建设期利息万元476.852.3流动资金万元4143.343资金筹措万元21629.183.1自筹资金万元11897.363.2银行贷款万元9731.824营业收入万元398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32680.09""6利润总额万元6931.91""7净利润万元5198.93""8所得税万元1732.98""9增值税万元1566.74""10税金及附加万元188.00""11纳税总额万元3487.72""12工业增加值万元11881.54""13盈亏平衡点万元16938.68产值14回收期年6.35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7.50%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5666.19所得税后二、 其他几种模型任务一绩效分析模型、培训需求差距分析模型以及胜任力特征分析模型等。
三、 培训需求循环评估模型培训需求循环评估模型是指对员工培训需求提供一个连续的反馈信息流,以用来周而复始地估计培训需求在每个循环中都需要依次从组织整体层面、作业层面和员工个人层面进行分析具体而言,培训需求循环评估模型需要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一)组织整体层面的分析组织整体层面的分析是指确定组织范围内的培训需求,以保证培训计划符合组织的整体目标与战略要求因此,组织整体层面的培训需求反映的是某一企业的员工在整体上是否需要进行培训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气氛进行分析,这包括政府的产业政策、企业的生产率、事故率、疾病、辞职率、缺勤率和员工的工作行为等,关键问题是发现组织目标与培训需求之间的联系在组织分析层面,组织高层的重视和投入是培训计划成功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因为有效的培训与组织的目标直接相关二)作业层面的分析作业层面的分析需要确定培训的内容,即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绩效所必须掌握的技术和能力该分析包括系统收集反映工作特性的数据,并以这些数据为依据,制定每个岗位的工作标准,同时还要明确员工有效的工作行为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其他特征工作岗位分析、绩效评价、质量控制报告和顾客反映等都为这种培训需求评估提供了重要信息。
三)员工个人层面的分析员工个人层面的分析是将员工目前的实际工作绩效与企业员工绩效标准进行比较,或将员工现有的技能水平与预期未来对员工技能的要求进行比照,发现两者是否存在差距该分析的信息来源包括业绩考核记录、员工技能测试以及员工个人填写的培训需求问卷为评估培训的结果和未来培训的需要,对培训需求的分析要形成制度这种评估模型的优势在于:从组织整体到员工个人全面分析培训需求,避免发生遗漏;提供了循环方案,使培训需求分析成为定期进行的工作,问及时发现管理者和员工在三个层面上的培训需求,使培训工作成为企业一项长期性制度这种评估模型也存在着不足,主要是工作量大,需要专门人员定期进行,同时需要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四、 选择企业员工培训方法的程序(一)确定培训活动的领域企业培训的目的和特性形成培训目标,在具体实施培训活动时要划定培训的领域要在这些领域中有效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就要选择恰当的技巧和方法对企业培训的领域进行整理和分类,并把它们与培训课程相对照,研究并选择适当的培训方法和技巧,以适应培训目标所设定的领域二)分析培训方法的适用性培训方法是为了有效实现培训目标而挑选出的手段和技法它必须与培训需求、培训课程、培训目标相适应,同时,它的选择必须符合培训对象的要求。
从培训方法与培训内容、培训目标的相关关系出发,对企业培训中的培训方法可做如下分类1、与事实和概念的教育培训相适应的培训方法,如讲义法、项目指导法、演示法、参观等2、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训相适应的培训方法,如案例分析法、文件分析法、课题研究法和商务游戏法等3、与创造性培训相适应的培训方法,如头脑风暴法、形象训练法和等价变换的思考方法等4、与技能培训相适应的培训方法,如实习或练习、工作传授法、个人指导法和模拟训练等5、与态度、价值观以及陶冶人格情操教育相适应的培训方法,如面谈法、集体讨论法、集体决策法、角色扮演法、悟性训练和管理方格理论培训等6、基本能力的开发方法,如自我开发的支持、集中培训等三)根据培训要求优选培训方法每一种培训方法都有它的长处与短处,有一定的适用领域优选培训方法,即选择最优的培训方法,也就是要选最合适的培训方法优选培训方法应考虑以下几点要求1、保证培训方法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即针对具体的工作任务来选择2、保证培训方法与培训目的、课程目标相适应3、保证选用的培训方法与受训者群体特征相适应分析受训者群体特征可使用三个参数1)学员构成在目标参数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学员构成这一参数通过学员的职务特征、技术心理成熟度与学员个性特征三方面来影响培训方式的选择。
2)工作压力当企业中员工的工作压力很大、内外部竞争激烈时(3)即使企业不组织集中正式培训;员工也会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而去自学此时适合采用控制力较弱的学习方式当企业中员工的工作压力较小时,由于其控制力弱,员工的学习惰性往往会导致培训的失败,因而此时适合正式的培训例如,企业在制度中对员工的职业资格、素质标准作出硬性规定通过对员工施加制度压力的方式来促进企业内学习风气的养成4、培训方式方法要与企业的培训文化相适应5、培训方法的选择还取决于培训的资源与可能性(设备、花销、场地时间等)五、 几种常用培训方法的应用(一)案例分析法的操作程序1、培训前的准备工作培训者根据培训目标和培训对象确定培训课程的具体内容,并从平时积累的案例中选择适当的案例作为研讨内容,同时制订培训计划,确定培训时间、地点2、培训前的介绍工作介绍工作包括培训者自我介绍,案例分析法的基本内容、特点,案例分析法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应用后期望达到的效果,本次培训课程的计划安排,学员的自我介绍,学员分组等3、案例讨论先由培训者展示案例资料,让学员了解、熟悉案例内容各小组再分别研讨案例,确定核心问题,并通过讨论选择最佳方案,最后全体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4、分析总结培训者就案例内容及解决方案进行总结,并针对本次培训课程的学习要点进行总结,对讨论质量作出评价5、案例编写的步骤案例一般包括说明(如目的、对象、使用建议、作者等内容)、正文、附件(如数据、图表、有关规章制度、有关背景知识等)、思考题简单的案例至少要包括正文和思考题,其中正文一般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展开,对于复杂的案例还应先介绍事件发生的背景;思考题可以不止一道,提问方式也可多种多样,如“你认为案例中主人公的行为有无不妥之处”“针对A公司的问题应采取什么对策”等具体编写步骤如下1)确定培训目的案例的编写要以培训目的为依据,培训目的应当具体、明确2)收集信息信息的来源一般有四个:一是公开出版发行的报刊书籍,二是内部的文件资料,三是有关人员的叙述,四是自己的经历如果仅依据公开的报刊书籍而不进行深入调查,很难编写出高水平的案例3)写作事件的起因、发展、结果应忠于事实,引用的数据要准确(不便于公开的除外)涉及的机构和人名可隐去如果案例需要公开,应征得有关机构、人员的同意4)检测请不熟悉案例的人或经验丰富的人来审阅案例,看其是否存在缺陷或遗漏5)定稿根据审阅者的意见对案例进行修改,最后定稿。
二)事件处理法的操作程序1、准备阶段1)指导者确定培训对象及人数2)指导者确定议题的大致范围,范围不宜过细,以免学员无话可说每位学员根据议题制作个人亲历案例3)指导者将学员分组,每组5-6人4)确定会议地点和会议时间5)指导者应准备的知识包括个案研究法的一般方法、实施要点及其他应用个案研究法进行培训时应注意的问题,事件处理法特有的方法、注意点、背景特色以及会议后的评价2、实施阶段1)指导者向各小组成员介绍事件处理法实施概要、背景特色及注意事项2)各小组简单介绍小组成员所提出的个案,包括问题名称及发生状况3)从较容易讨论的内容开始,由指导者或组长排定讨论程序4)各组开始进行讨论先提出个案,由各组员收集实情个案制作者在讨论其制作的个案时,应作为这一轮讨论的主持人,其他组员收集实情时可质询主持人发现问题时,组员相互讨论,并阐述个人的解决方法组长或指导者组织学员进行评价,讨论“学到些什么”3,实施要点5)指导者确定的议题范围不宜过细,以免学员没有问题可讨论;若议题涉及问题太少,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