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羽毛球教学内容.docx
28页羽毛球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 掌握好羽毛球的基本技术2、 了解羽毛球运动规则,帮助学生学会观赏羽毛球比赛,进而激发他们对羽毛球的学习兴趣3、 提高学生的身体灵活性,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4、 培养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争先的良好品质第一次课认知目标:初步了解羽毛球运动以及羽毛球相关知识以及羽毛球的握拍方法技能目标:学会握拍法、熟悉球性教学内容:一、教学过程导入:各位同学,大家至小学开始便接触、了解了课堂常规这一概念,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四个内容,一是学习体育课堂常规,二是了解羽毛球运动的起源,发展三是认识羽毛球场地四是学习羽毛球运动的握拍方法五是简单的球性练习一、体育课堂常规概念: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大家所必须要遵守的行为准则1、上课的时间、地点的安排2、体育课中运动服、鞋的要求3、身上不宜带比较锐利的东西4、体育课上对迟到、早退等情况的处理5、场地、器材的要求6、师生关系的要求7、准备活动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腰部运动,弓步压腿,侧弓步压腿,踝腕关节运动二、了解羽毛球运动的起源,发展羽毛球的起源羽毛球运动的雏形,出现在19世纪中叶当时印度的「浦那城」裏,有一种类似羽毛球的游戏开展得十分普遍,它用圆形硬纸板或以绒线编织成球形插上羽毛,练习者手持木拍,将球在空中轮流击出。
这项活动在英国驻印度军队裏开展得尤其活跃根据考证,类似羽毛球活动的板羽球游戏在中国古代也早就有了 现代羽毛球运动起源於1873年那年在英国伯明顿镇,有一位鲍费特公爵,在他的庄园组织了一次游艺活动,由於天公不作美,户外活动只能改在室内进行应邀来宾中有好几位是英国驻印度的退役军人,他们建议进行「浦那」游戏当时室内场地呈葫芦状,他们在场地中间拉了一根绳子代替球网,每局比赛只能有两人参加,有一定的分数限制,大家打得非常热闹於是,羽毛球作为一种高雅的娱乐性活动迅速传遍英国,为了纪念此项运动的诞生地,伯明顿(badminton)骄做地成为羽毛球的英文名字而流传於世界 规则的演变 羽毛球游戏刚兴起时,没有人数、分数和场地的限制,参与者只需要互相对击,现代羽毛球从伯明顿庄园开始,有了一定的分数、场地和人数限制;1875年,第一本关於羽毛球规则的书在英国问世当时的规则很简单,规定了场地呈长方形,中间挂网的高度,双方对击的要求,并没有单打,双打的区别随著人们观赏水平的提高及技术、战术的发展,规则也随之变化,出现了单、双打场地的区别及发球区的规定,发球得分及发球得分后的换区等规则,为了使比赛激烈、精彩,又规定了双方打满13平、14平(女子单打打成9平、10平)时要进行加分比赛。
现时国际羽联已制定了新的规则,规定只有双方打满14平(女子单打打成10平)时才可进行加分比赛;又将每局比赛之间的休息时间加以限制,力求使羽毛球比赛更加紧张激烈、精彩纷呈羽毛球运动设备也是从原始的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羽毛球从开始时的硬纸板和绒线团到木托用皮包起来,再发展到用14-16根高级羽毛插在软木托口;羽毛球拍从木板发展成椭圆形穿弦木拍后来,规则规定球拍重95-120克,拍框长25-25.5厘米,宽20-20.5厘米,拍柄长39.5-40厘米,其制作材料也发展成木框钢管拍、铝合金拍、碳素纤维拍、钛合金拍选择球拍时,应以较轻、牢固而有弹性、握在手裏舒适为原则 世界羽毛球的发展史1875年,第一个军人羽毛球俱乐部在英国成立1893年,英国已有14个羽毛球俱乐部,他们举行会议,正式成立了「英国羽毛球协会」当时,英国羽毛球协会对羽毛球运动的开展、提高和传播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项运动首先在欧洲传播,然后发展到美洲、亚洲和澳洲20世纪二三十年代,加拿大、丹麦、马来西亚等国也相继成立了羽毛球协会 为了推动世界羽毛球运动的发展,1934年,由英格兰、法国、爱尔兰、苏格兰、荷兰、加拿大、丹麦、新西兰和威尔斯九个羽毛球协会共同协商成立了「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羽联)。
第一任主席是汤姆斯,总部设在伦敦 国际羽联的成立对羽毛球技术、战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除了传统的「全英羽毛球锦标赛」照常举行外,在1948年增设了「汤姆斯杯赛」(世界男子团体锦标赛),1956年增设了「优杯赛」(世界女子团体锦标赛),并相继举办了「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世界杯赛」等,使世界羽毛球运动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基於当时的政治原因,以中国为首的许多国家的羽毛球协会未能加入国际羽联,使一些国际性比赛相对逊色,没能真正体现世界级水平直至1978年,在香港成立了「世界羽毛球联合会」(简称世界羽联),先后举办了两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中国共荣获8项冠军,表明中国羽毛球运动已达到世界最高水准为了推动世界羽毛球运动健康、稳步地发展,经过许多国家羽毛球界的共同努力,在1981年,国际羽联和世界羽联正式合并,组成了「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羽联),使世界羽毛球运动产生了新的飞跃,出现了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目前,国际羽联已有9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奥委会」已把羽毛球比赛列入奥运会的正式比赛专案,羽毛球运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最佳发展时机 技术与战术的发展 羽毛球运动从开创至今,技术与战术的发展从简单到全面,从全面到快速灵活,从快速灵活到多变,其中产生了几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是在开创时期,这一时期英国选手垄断整个世界羽坛,虽然他们的技术比较单一,打法陈旧,几乎没有战术变化,但是他们的技术水平一直处於领先地位,为羽毛球运动传播到全世界立下了头功直到1939年,丹麦、加拿大等国选手以良好的体力和进攻型战术向英国选手发起了挑战,这才打破了英国选手称霸羽坛的局面,在第36届全英锦标赛上,英国选手仅获一枚混双金牌;第37、38届全英锦标赛冠军全给丹麦选手囊括而去 第二次飞跃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这是羽毛球的技术与战术全面发展的时期,男子技术优势从欧洲全面转向亚洲,形成了亚洲人在世界羽坛上称雄的局面 第三次飞跃是80年代,世界羽坛技术与战术向快速进攻、全面、多变的方向发展以中国、印尼、印度、丹麦、马来西亚、韩国为代表的各国选手打法更全面,变化更多,速度更快,特长突出,攻守兼备而各领风骚,在技术上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进入了世界羽毛球运动史上的巅峰期 到了90年代,名将们的技术达到更炉火纯青的地步,新的技术又开始形成 世界女子羽毛球运动起步较晚,它的技术也是随著男子的技术提高而提高的20世纪40年代末期至50年代初期,丹麦女子选手的技术领先一步,她们获得全英羽毛球锦标赛七项单打冠军、五次双打冠军,到了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美国女选手吸收了男子快攻、拉吊等羽毛球打法,竞技实力显著增强,从1954年至1967年14届全英锦标赛,她们获得了13次女单冠军,并获3届优杯赛冠军。
60年代末期,日本女队在进攻的基础上加强了防守,以严密的防守,寻找进攻机会,从而显示了相当的优势她们从1965-1981年接连5次获得优杯冠军,6次获全英锦标赛女单、女双冠军 我国羽毛球的发展史新中国成立前,在沿海少数城市虽有羽毛球活动和小型比赛,但范围很小,水平也很低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在天津举行了第1次全国羽毛球比赛,参加的单位有11个城市的男运动员49人,女运动员29人以王文教、陈福寿为代表的一批华侨羽毛球好手的归国,给我国的羽毛球运动带来了当时世界上的先进技术和战术,使我国的羽毛球运动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第1届全国运动会羽毛球即列入正式比赛项目,共有21个省、市和自治区参加了比赛由于政治原因,以我国为首的许多国家的羽毛球协会未能加入国际羽联,使一些国际性比赛相对逊色,没能真正体现世界级水平 1978年,在香港成立了世界羽毛球联合会举办了两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我国共荣获8项冠军,表明我国羽毛球运动已达到世界最高水平为了推动世界羽毛球运动健摩、稳步地发展,经过许多国家羽毛球界的共同努力,1981年,国际羽联和世界羽联正式合并,组成了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使世界羽毛球运动产生了新的飞跃,出现了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
目前,国际羽联已有9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臭委会已把羽毛球比赛列入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羽毛球运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最佳发展时机. 从1958年至1979年,在这一时期,中国虽然没有参加正式世界比赛,但技术与战术水平提高很快,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以汤仙虎,侯加昌为代表的中国选手体现了快攻打法特点快攻打法除了脚步移动快,还表现在后场跳起扣杀后快速上网高点击球、两边起跳突击、发球抢攻等方面,特别是他们“快、狠、准、活”的技术风格,以绝对优势压倒了印尼队和欧洲队,为推动世界羽毛球运动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从此,中国的快攻技术开始被国际羽坛所接受到60年代未70年代初,在研究中国技术特点的基础上,世界羽坛注重了速度和进攻,发展了新技术;出现了以印尼梁海量为代表的劈杀技术,以林水镜为代表的双脚起跳扣球技术,使世界羽毛球技术水平迅速提高 80年代中后期,代表人物有杨阳、赵剑华、熊国宝、罗天宁、阿迪、魏仁芳、拉·西德克、朴柱奉、霍那、拉尔森等杨阳、赵剑华将快、狠、准的打法发展成拉吊进攻和变速突击的打法;阿迪、魏仁芳发展了技术全面、快速、准确的打法 到了90年代,运动健将的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而新的技术又开始形成。
印度尼西亚年轻集团军和韩国的凶狠拼拾作风、马来西亚西德克兄弟的拉吊技术以及中国吴文凯、刘军为代表的快攻型打法在世界羽坛上各领风骚 到了现在,我国羽毛球称霸世界无论是男单女单男双女双混双,都拿到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冠军而且后备人才很多,以后中国将会继续称霸羽毛球界三、认识羽毛球场地四、学习羽毛球运动的握拍方法及击球前的准备姿势1. 单打握拍(以右手为例,左手反之)概念:(1)基本型正手握拍,指在身体右侧及头顶后场运用正拍面击球时的握拍左手握拍中杠,使拍框与地面垂直此时,从左至右可以看见拍框上有四条棱线张开右手,使虎口对准拍框斜棱上的第二条棱线,用近似握手的方法握住拍柄无名指和小指紧握球拍,拇指食指和中指自然放松,帖在派兵两侧的款面上拍柄和掌心留有空隙2)基本型反手握拍,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将拍柄稍向外旋,拇指上提,内侧顶贴在拍柄第一斜棱旁的款面上,也可将拇指放在第一、二斜棱之间的窄面上食指稍向下靠,同拇指一道卡住拍柄其余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贴在拍柄上五、球性练习正反手颠球:在颠球是注意控制击球时拍面的方向,要求击出的球最好直上直下,球被击出的高度越高越好重点:握拍法难点:1.初学者拿球拍容易紧张,所以手指肌肉放松,球拍和手心之间有间隙,好像是握住一个鸡蛋。
2.虎口要对准拍柄内侧的小棱边第二次课认知目标:羽毛球原地正手击高远球技术动作的概念,正手发后场球技术动作概念技能目标: 掌握羽毛球后场原地正手击球技术以及正手发后场球技术教学内容:一、教学过程导入:各位同学,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四个内容,一是高远球的概念,二是羽毛球原地正手发高远球技术讲解三是羽毛球后场原地正手击高远球四是原地发球和用原地正手击高远球的姿势打吊球二、准备活动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腰部运动,弓步压腿,侧弓步压腿,踝腕关节运动三、高远球的概念以较高的弧线将来球击到对方场区底线附近叫击高远球击高远球是一切上手击球动作的基础 高远球的特点是球的弧线高、滞空时间长,它的作用是逼迫对方远离中心位置退到底线去接球,一方面可减弱对方进攻的威力,为我方进攻寻找机会,另一方面在己方被动情况下,有较多的时间来调整站位,摆脱被动局面四、重点讲解正手发后场高远球:是用正手握拍法,以正拍面将球击得又高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