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9月模考好题精选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lu****9
  • 文档编号:363439379
  • 上传时间:2023-10-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1.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模考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2024届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高三二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本题共2小题,9分)寒食寄郑起侍郎杨徽之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注】杨徽之与郑起二人均负诗名,同为五代后周的宰相范质所赏识,擢任台省之职宋太祖代周称帝之初,二人被贬为外官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寒食后两日为清明,首联第一句“清明”后缀以“时节”二字,即将寒食包括在内;“山城”,点明诗人出游的地点;“寂寂”,用叠词渲染周围的环境气氛B、颔联两句两景,一远一近,一朦胧一清晰,如画家构图,色调淡雅,风物凄清,与“寂寂山城”相呼应,较为直接地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愁思C、颈联即景抒情天寒”,点出寒食节乍暖还寒的气候特点;“酒薄”,暗示诗人心有愁绪,饮而无味,不能成欢D、尾联之妙,王以问句作结诗人本有一腔心绪,喷涌欲出,这里以“向谁言”出之,仍不失为唱叹之音,与全诗的基调和谐一致16、请结合全诗分析颈联“易断魂”的原因。

      6分)二、(2023年湖北黄冈市高三年级9月调研)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2小题,9分)读  书陆  游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①蝇头二万言读  书辛弃疾是非得失两茫茫,闲把遗书细较量掩卷古人堪笑处,起来摩腹步长廊注】①课: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学习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诗前两句直抒胸臆,表明了读书的目的,后两句描写了灯下读书的情景B、辛诗首句感慨是非难分、得失难明,这可能与作者在现实中屡屡碰壁有关C、辛诗三四句写诗人读书时的反应,体现了诗人恃才傲物、目空一切的特点D、两首诗语言都浅显平易,描写的也是普普通通的生活细节,但浅中有深意16、读书目的往往对读书行为有影响,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这一现象三、(2024届厦门一中高三9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2小题,9分)次韵子瞻新城道中苏辙春深溪路少人行,时听田间耒耜声饥就野农分饷黍,迎嫌尉卒闹金钲闲花开尽香仍在,白酒沽来厌未清此味暂时犹觉胜,问兄何日便归耕[注]①子瞻新城道中:苏轼因厌弃朝廷党争而请求外调杭州,在出巡杭州西南新城途中有感而发,写下《新城道中》,诗中有“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之句。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时间、地点等要素,很有画面感,将读者带入乡间生活特有的氛围中B、乐与野农共食却嫌时卒扰人,其背后的心态与陶潜所写的桃花源中的村民有相似之处C、闲花落尽说明春意已深,白酒未清说明生活清贫只买得起浊酒,美中不足而令人惆怅D、 多种感官交织,自然风景与田园生活融合,诗人最终形成“犹觉胜”的整体印象16、对苏轼发出的“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的感慨,苏辙在这首诗中是如何回应的?四、(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9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本题共2小题,9分)沁园春·问杜鹃  陈人杰为问杜鹃,抵死催归,汝胡不归?似辽东白鹤,尚寻华表;海中玄鸟,犹记鸟衣吴蜀非通,羽毛自好,合趁东风飞向西何为者,却身羁荒树,血洒劳枝兴亡常事休悲,算人世荣华都几时看锦江好在,卧龙已炎;玉山无卷,跃马何之不解自宽,徒然相劝,我辈行藏君岂知?阔山路,待封侯事了,归去非迟[注]①传说丁令威在灵虚山学道成仙,化为仙鹳,飞返家乡辽东,止息于城门前面的雕刻着花纹的石柱②跃马,指公孙述公孙述跃马称帝,不久败亡③行藏,对于出仕和退隐的处世态度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开篇单刀直人责问杜鹃对别人抵死催归自己却不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引出归与不归的主题。

      B、“身羁荒树,血洒芳枝”极言杜鹃断肠思故园之凄惨而词人却并无思乡之意,一心进取,建功报国C、“看锦江……何之”四句使用诸葛亮等人的典故,蕴含着对杜鹃的劝诫,闸明江山永存、人生却很短暂的道理D、“我辈行藏君岂知”,词人以自豪的口吻嘲弄杜鹃不理解词人心志,却要一个劲地催归,注定徒劳16、前人评此词“诙谐其表,严肃其里”,在亦谐亦庄中尽显家国情怀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附:参考答案和解析一、15.B “较为直接”错误,应为委婉含蓄颔联“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两句意思是隔水烟霭中,看得见佛寺修竹成荫,一路上细雨萧疏,经过的村庄落花阵阵诗人借烟霭、疏雨、落花抒发了被贬后的愁思,是借景抒情16.【参考答案】①贬官后的愁闷,有不遇之感;②故乡远在千里之外,有怀乡之愁;③与故人分别,有别离之绪,孤独寂寞之感解析】①据注释可知,诗人被贬为外官;“酒薄难成醉”,指诗人因被贬而心有愁绪,饮而无味,不能成欢,所以,贬官后的愁闷,有不遇之感是“易断魂”的原因之一;②“回首故山千里外”,意思是回望故家远在千里以外故山千里外”表明诗人远离故乡,在千里之外,充满怀乡的浓愁,这是“易断魂”又一个原因;③“别离心绪向谁言?”意思是满怀离情别绪又去讲给谁听?诗人离别家乡,与故人长久分别、内心充满离愁别绪,又无人倾诉,顿生孤独寂寞之感。

      这是“易断魂”的第三个原因二、15. C “体现了诗人的恃才傲物、目空一切”错误,体现的是作者对自己人生遭遇的激愤和思考16.【参考答案】①陆诗:诗人读书的目的是为天下黎民百姓谋福祉,所以宁可不要“五亩园”,即使年老眼花,也要坚持读书;②辛诗:为解是非得失迷茫,所以仔细比照揣摩前人留下的书籍,读到古人可笑之处便掩卷起身,在长廊中摩腹行走思量解析】陆诗:根据“读书本意在元元”可知,陆游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为天下黎民百姓谋福祉,“归志宁无五亩园”“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体现了他读书的行为,意思是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即使眼力不好了,也要读上万的文字辛诗:“是非得失两茫茫,闲把遗书细较量”,意思是感慨是非不分、得失难明,自己把平时无用卷册书籍拿来仔细评读这两句是说辛弃疾正是对是非得失感到迷茫,便到书中去寻找答案由此可知,辛弃疾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为解是非得失迷茫三四句写读到古人有趣的情节时,诗人会大笑,笑过之后,站起来揉揉肚子,到长廊下散散步,回味思考三、15.C “美中不足而令人惆怅”错误,“闲花开尽香仍在”,尽管春已深花落尽,但其香气仍在,美好仍在;“白酒沽来厌未清”中的“厌”应理解为“餍”,“满足”之意。

      且诗人又说“此味暂时犹觉胜”,可见即使是开尽的闲花与未清的浊酒也别有一番风味,并非“美中不足”的“惆怅”16.【参考答案】①苏轼的感慨表明他厌弃官场,并对乡间生活心动,有归隐之心;②苏辙在诗中描写的乡间人情和谐、风景清幽、生活自在等美好情景,与苏轼感慨的“人间多岐路”形成对比,以坚定苏轼远离官场、回归田园的信念;③尾联直接追问苏轼何日归耕,表达了苏辙对兄长回归田园的期盼 【解析】“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意为:人间的歧路能知多少?问问田里耕作的农民吧这两句暗用《论语·微子》中两位隐士长沮、桀溺祸耦而耕,孔子命子路向他们问路的典故,隐喻诗人的归隐之意人间歧路”指官场,“知多少”一句写出诗人觉得宦海浮沉没有尽头,令人厌倦;“向桑田”“问耦耕”则明显表露出诗人对田园乡间生活充满兴趣,有归隐之心苏辙这首和诗,则着重描写了乡间生活的情景,“春深溪路少人行,时听田间耒耜声”写其闲静,“饥就野农分饷黍,迎嫌尉卒闹金钲”突出乡间人情和睦友善,不似官场的勾心斗角;“闲花开尽香仍在,白酒沽来厌未清”写景色优美,生活悠闲,自由自在由此可见,苏辙对于兄长归隐田园的想法是很赞同的,这些情景与“人间歧路知多少”形成对比,能让苏轼坚定远离官场、回归田园的信念。

      此味暂时犹觉胜,问兄何日便归耕”,直接询问苏轼什么时候回归田园耕种,表达了苏辙对兄长回归田园的期盼四、15.B  “词人却并无思乡之意”分析错误,从下片“闽山路,待封侯事了,归去非迟”可知16.①“诙谐其表”是指作者把杜鹃人格化,通篇用责问杜鹃、开解杜鹃、嘲笑杜鹃的形式展开,构思新颖,幽默风趣;②“严肃其里”是指词人在与杜鹃的对话中寄寓了深沉严肃的情感和思考末尾三句表现出词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反映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重大主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历史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板块一 第三单元 阶段贯通3 魏晋至隋唐时期.pptx 2025历史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板块一 第二单元 阶段贯通2 秦汉时期.pptx 2025历史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板块一 第二单元 第4讲 汉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pptx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易错单词汇总(共20类).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词性搭配分类汇总(副词结构+介宾结构).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主题词分析(汽车驾驶+健康行为+惊讶惊奇+旅行方式+饮品种类).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语法复习宾语从句和定语从句知识讲解.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高频动词词块(共288个).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语法复习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知识讲解.doc 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二重点派生词总结.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同义互换(同义词互换+同义词组互换).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高频动词和词块(按字母顺序编排).doc 高中语文2026届高考高频易混易错成语(共九类100个).doc 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参考解答.pdf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第2讲 因式分解.pdf 2025秋初升高衔接新高一数学答案解析-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pdf 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pdf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第1讲 乘法公式.pdf 2025秋初升高衔接新高一数学答案解析-第三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pdf 重庆市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