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毗河新居配套静逸路改造工程--排水工程设计说明.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liy****000
  • 文档编号:352441392
  • 上传时间:2023-05-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68.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毗河新居配套静逸路改造工程 排水工程设计说明 排水工程设计说明1. 项目概述毗河新居配套静逸路改造工程呈“南-北”走向,道路起点(X=36465.490,Y=14749.042)与规划道路相交,终点(X=36683.672,Y=14932.723)与道路古窑路相交,全长约325.656米,实施长度约147米,道路红线宽为12m道路等级均为城市支路,设计时速为20km/h本次实施范围仅为K0+173.751--K0+325.656段的道路改造工程2. 初步设计批复及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2.1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2022年08月9日完成《毗河新居配套静逸路改造工程-初步设计》评审工作,并汇总形成《成都市新都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毗河新居配套静逸路改造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2022】68号文件,于2022年08月10日下发至各相关单位。

      本次施工图设计在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和初步设计批复意见的基础上优化完善2.2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1、设计说明未明确污水管道、雨水管道管材、接口方式及基础形式等回复1:已根据意见补充,详见设计说明“12.6~12.8”2、海绵城市设计说明未明确本工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请补充回复2:已根据意见补充,详见设计说明“18.7 总体目标”3.主要编制依据和相关的规范标准1、主要设计依据(1)合同规定的内容和要求;(2)甲方提供的规划用地红线图(1:1000地形图);2、主要规范及规程(1)《室外排水设计标准》 (GB50014-2021)(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GB50332-2002)(4)《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3:2002)(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6)《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2015年版)(8)《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 (GB50788-2012)(9)《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 (GB55002-2021) (10)《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 (GB 55019-2021)(11)《球墨铸铁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盖》 (DB510100-T-203-2016)以及其它相关现行各种设计规范、规程、图集和相关道路设计图。

      4. 设计内容概述本工程暂无雨水管网规划,雨水管网按现状以及结合周边管网布设,主要收集周边地块雨水,将雨水集中收集后排入南侧现状雨水管道本工程暂无污水管网规划,静逸路实施段两侧地块污水已被现状污水管网进行收集并排放,但市政道路需考虑远期预留污水管道,根据《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本次污水管网设计为DN500钢筋混凝土管,考虑由北至南接入现有村道污水管线本工程沿线适当预留支管,供周边地块雨污水接入,涉及沿线地块雨污水管均能确保接入设计排水管道5. 工程设计5.1、设计范围和原则1、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城市排水规划、道路两侧地形条件和排水现状,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以利于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保护区域水环境2、充分结合相关规划,依照道路走向、周围功能区规划及地理环境情况,雨水、污水管道 沿规划道路设置,尽可能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的污水能重力流排放,以保证排水顺畅与节省工程投资3、根据道路规划和周围地理环境情况,雨水管道就近排入规划沟渠、现状雨水井,避免长距离输送,以减小管径与埋深,节省工程费用5、雨污水管道尽可能避免穿越地下建筑和其它障碍物,最大限度减少对交通的妨碍,并与其它管线取得优化布置。

      6、尽量布置管线在人行道和控制绿带内,减少在车行道布置管线,避免井盖对行车的影响5.2设计标准及参数5.2.1 设计方法按成都市暴雨强度公式和流域汇水面积计算,根据地块和道路设计的情况选用适当的暴雨重现期P 和径流系数ψ1) 雨水设计采用成都地区暴雨强度公式进行计算(综合径流系数取0.65): (mm/min) 其中:设计重现期(年)取3.0年, 降雨历时t=t1+t2 t1——地面集水时间(min)取12min t2——管道内雨水流行时间(min) t2——管道内雨水流行时间(min)(3)污水系统设计参数本工程污水系统计算采用比流量法,污水量计算公式: Q=Axq其中:Q——服务面积内污水量(L/s) A——服务面积(ha) q——面积比流量 q=1.2L/s·ha5.2.2 基本设计参数最大设计流速:钢筋混凝土管道 Vmax=5.0m/s;玻璃钢夹砂管、塑料管 Vmax=8.0m/s 最小流速: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 Vmin=0.6m/s 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污水按非满流设计。

      5.3管道设计5.3.1 排水管道设计1、雨水排水设计对静逸路范围内雨水排水分析后,静逸路实施段两侧地块雨水已被现状管网收集并排放,故本次设计静逸路雨水管道仅收集道路雨水,按照规划走向由北至南通过现有村道道路雨水管道转输后排入古渭路,最终排入成彭路本工程雨水管道设计包括两个方面: 1)将本次设计道路雨水管道与现有村道雨水管道进行连通;2)设置雨水口,收集路面雨水接入本项目雨水管道内,最终排入成彭路具体雨水管道设计内容:1.雨水主管(管径d600,i=0.0014)布置于归中西1.5m车行道下,该段主要考虑接纳本道路雨水,接入现有村道现有市政雨水管网检查井,再转输至古渭路雨水管网;最终排入成彭路管线末端考虑设置远期预留雨水接口井 2、 污水管网设计对静逸路范围内污水排水分析后,静逸路实施段两侧地块污水已被现状污水管网进行收集并排放,但市政道路需考虑远期预留污水管道,根据《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本次污水管网设计为DN500钢筋混凝土管,考虑由北至南接入现有村道污水管线具体污水管道设计内容:污水主管(管径d500,i=0.0014)布置于归中东1.5m车行道下,该段连接至现有村道上的污水管网上。

      本段管末端检查井兼做远期污水预留接口5.3.2 预留支管设计为了利于用地开发和便于地块内雨污水收集,在工程沿线适当位置设置雨污水预埋支管,预埋管位置详见排水平面设计图 5.3.3 排水管材本工程雨污水管均采用钢筋砼承插管(GB/T11836-2009),弹性密封橡胶圈承插连接,接口作法详06MS201-1-23采用钢筋砼承插管,橡胶圈柔性接口当管顶覆土 0.7m≤H≤4.5m 时,采用Ⅱ级管;管顶覆土 4.5m<H≤7.0m 时,采用Ⅲ级管5.3.4地基基础(1)地基处理管道及构筑物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12Mpa沟槽在填方地段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5%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具体采用材料及换填深由不同的地质情况确定2)管道基础排水管道基础根据覆土深度采用180°砂石基础,做法参照06MS201-1 P11雨水口联络管、覆土深度未达到700mm的主管均采用满包砼加固,每隔 20~25m 设置一道伸缩逢,接口为现浇混凝土内套弹性密封圈柔性接口,作法详见国标图集 06MS201-1 第 32~37 页(管道定货时应向供货商注明道路车辆荷载等级、管道覆土厚度、管道级别等),其柔性接口处混凝土基础分缝,缝内填 2cm 厚沥青木板。

      3)沟槽回填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到80%以上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相关密实度详见沟槽开挖回填图回填材料详见大样图;在道路范围内,压实度应达到道路路基密实度要求,同时必须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相关规定管区(沟槽底至管顶以上1.0m范围内)禁止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回填管顶严禁使用重锤夯实本工程管道埋设于道路路基砂砾石回填范围内,管周回填均采用砂砾石回填,砂砾石回填相关要求均需满足道路路基回填要求本工程沟槽回填参照《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1中要求进行回填材料及压实度应严格执行本设计相关图集要求,同时必须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设计规范》(GB50268-2008)相关规定5.4附属构筑物 5.4.1检查井1、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检查井,检查井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满足 GB50014-2006(2016 年版)表 4.4.2 的要求2、检查井井盖按照“成城发〔2012〕241 号”文要求,井盖荷载等级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检查井盖 GB/T23858-2009》,车行道采用D400级,其他采用C250级。

      若检查井位于非机动道或车行道上,井盖面与设计地面齐平;若检查井位于绿化带内,井盖面应高出地面 0.2m排水检查井井盖均为Φ680,井盖面应分别有“雨”“污”标志,不得盖错,须符合《检查井盖》(GB/T 23858-2009)、《成都市城市道路各类地下管线检查井、井圈、井盖设计施工补充规定(2012 年版)》(成建委【2012】600 号文)、《成都市道路桥梁检查井盖监督管理技术规定》(成城发[2012]241号文)、《球墨铸铁可调试防沉降检查井盖》 DB510100/T 203-2016的要求1)车行道上检查井采用 D400 级“五防”扩盘式球墨铸铁井盖井座,外翻180度开启,并应符合《球墨铸铁件》(GB/T1348-2009)和《球墨铸铁可调试防沉降检查井盖》 DB510100/T 203-2016的相关要求图 1 球墨铸铁五防井盖2)排水检查井采用Φ1250、Φ1850、2000*1700混凝土检查井,作法详 20S515~P29,30,80其安装应与路面齐平,井面标高可根据现场路面作相应调整3、雨水篦子采用“五防”球墨铸铁篦子,其荷载等级为D400图 2 五防”球墨铸铁篦子4、排水检查井井口处一律设防坠安全网,满足 GB50014-2006(2016 年版)4.4.7A 条要求,作法详设计图。

      图 3 防坠安全网5、车行道上检查井应采用检查井井周加强,井周 80cm 范围内采用 5%水稳碎石回填,作法详设计图6、车行道上检查井井圈应采用扩盘式井圈座,扩盘顶面带齿状物,增强与沥青层的摩擦系数扩盘预留 3×120°孔洞,井筒浇注时预埋相应的螺栓,井圈座与井筒顶面之间采用螺栓连接井圈座与井筒顶面连接处的螺栓强度应符合要求,并紧密固定,井盖与井座应保证配套井圈与井盖之间设厚度为1cm 的防震响橡胶垫圈,垫圈上下面均应有凹凸纹,避免噪音和位移,防震响橡胶垫圈应确保在10年内不脱落、不老化失效井盖需满足《球墨铸铁可调试防沉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