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中等教育论文.doc
3页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创新思维的培养_中等教育论文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多方面、多渠道和途径有目的地去培养、去训练,才能形成创新的思维习惯、创新的世界观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论述了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思想品德;创新思维;培养 中国 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却是创造小国中国是手提等产品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却没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生产这些产品只是获得微薄的加工费,大部分利润被外国拿走要扭转这种局面,就要把我国由制造大国变为创造大国这关键是 教育 创新和科技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对初中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 一、重视创新,激发创新兴趣 初中思品课不仅是一门知识学科,而且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在初中思品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初中学生有他自己的个性,好奇,容易对各种事物提出疑问,作为初中思品课教师,我们要抓住学生的特点,激发他们对创新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 发展 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
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 规律 ,挖掘初中思品课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推动学习的进程在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教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想品德课的最大特点就是阐明观点,怎么讲清观点呢,这是个教学 艺术 的问题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设疑、情境、探究等方法,每种方法都有着不同的效果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应该认真挖掘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最终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从而激发其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动机,进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其思维,让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到学习的情境中,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笔者在讲解我国环境状况这个问题时,提出一个疑问:按目前情况,我们虽然生活在西江边,但是不久的将来,会望着滔滔西江水而无水喝当学生对这个观点产生怀疑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我们这个小镇,有成千上万个家庭,每天向西江排放几万桶的生活污水和化粪池水,还有大量 工业 废水。
加上游大小城镇所排放的污水,达到一定程度,河流失去了自净能力我们就无水喝了再启发学生提出创新的解决办法学生非常有兴趣,并提出了许多新的解决方法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思维的独创性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没有思维的独创性,也就没有思维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思品教学中,我们应把书本观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思品课的内容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分析比如“让一切财富源泉充分涌流”这个问题,结合本地的柑橘种植,技术越好的赚钱越多,无技术的要亏本同样,我们也应该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今天许多的新产品都是把前人的想象变为现实的所以,在思品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都必须与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在现实的训练中,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改善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让他们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在思品课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的独创思维大家知道,在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常常想了许多问题,也找到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只有找到了最佳最妙的办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真正体现独创思维。
中国 之所以未成为创造大国,就因为欠缺独创思维,某厂生产的热水煲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很激烈,难以取胜,而该厂将热水煲的出水口的形状稍微改变,使它在水开时会发出响声,引人注意,从而提高了安全性,没有增加成本,却受消费者的喜爱,在竞争中取胜因此,独创思维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平时的 教育 教学工作中,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去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思维 三、容许质疑,鼓励创新 初中学生思维是最活跃的,教师应及时启迪引导,开拓其思路,诱导学生多思考,多质疑,以疑启思,提高思维的变通性,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揭示,这时,教师放开让学生各抒己见,以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特别是学生在学习中,如果能自觉地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将对于其学业成绩以及素质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笔者在上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中讲到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要一个领导核心,这个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有学生提出疑问:中国是否还有其它政党,其它政党是否也有能力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问题是高中思想 政治 课的内容,既然学生提出来就不能回避,向学生解释,新中国成立前国内有很多政党,他们曾经都试图领导中国革命,但都失败了,甚至国民党掌权20多年也无法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命运。
现在我国还有8个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患难与共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解答和鼓励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去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并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比如要经常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要轻易否定,教师要经过认真分析思考后才可以做出决断,哪怕学生回答的是错误的答案,也要对其学习的积极态度给予肯定和赏识,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否则,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将很快熄灭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创新的基础创新意识源自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使学生置身于思考探索的气氛中教师的点拨应尽可能将已知信息沿着不同的途径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展,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变通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促进创新能力的 发展 四、授人以渔,加强学法指导 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放飞他们自己,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只在必要时做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
使他们掌握足够的知识,以促进学生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再次发现我们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合作学习,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而且能够渐渐养成敢于除旧、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习惯事实证明,从教导学生创新,到放手让学生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种重要方式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多方面、多渠道和途径有目的地去培养、去训练,才能形成创新的思维习惯、创新的世界观,使学生成祖国建设的人才 参考 文献 : [1]吴金.怎样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 考试 周刊,2010(7). [2]石正平.试论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教育学文摘,201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