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基础性检测考试历史试题.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e****s
  • 文档编号:250023196
  • 上传时间:2022-02-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1.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无锡市普通高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基础性检测考试历史试题命题单位:锡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制卷单位: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有合族之道’君权既并吞了宗权,于是形成君不见宗的‘有君无宗状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君权与宗权合并,形成了中央集权体制B.君权扩充为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C.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宗法制消亡D.分封制度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2.“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A.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 B.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C.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 D.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3.下表据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编制据该表分析英国议会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时间结果1832年以前5%成年人有选举权,绝大多数是贵族1832年中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1867年城市工人有了选举权1872年施行秘密投票1884年农村工人有了选举权1918年男子21岁,女子30岁获得选举权1928年21岁以上的男女公民均获得选举权(除精神病人、国王、正在服刑的犯人)A.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B.民主进程呈现渐进性C.实现了选举权利平等D.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4.右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

      由此可见,当时A.蒋介石反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蒋介石主张攘外必先安内政策C.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内战开始D.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既相互合作又舆论斗争5.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道:“无论是我,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刻清楚地理解他的话……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分歧”主要是围绕A.《四月提纲》中的主张 B.《和平法令》中的规定C.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 D.《土地法令》中的规定6.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实行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7.“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据此,这一言论最有可能发生在A.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 B.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上C.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 D.1971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8.史学家格奥尔格认为:史识,就是对历史问题的真知灼见,就是对历史的“灵心慧眼”,就是以科学史观作指导,通过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得出科学的结论和认识。

      据此分析,下列属于“史识”的是A.“汴京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B.“城市官民杂处、商民混居,违章建筑侵占街道的现象严重C.“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D.“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9.下列有关隋唐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世界大港”,泉州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B.“水激轮转”,发明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C.“千峰翠色”,法门寺埋藏了极品秘色瓷D.“柜坊飞钱”,具备了现代金融业的某些特征10.16世纪以后,“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从马尼拉(位于菲律宾)横渡太平洋,前往美洲这种贸易持续了二百多年学者认为:马尼拉大帆船代表着一条特殊的流通路线,形成了跨越太平洋的“丝一银”对流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A.中国处于对外贸易的中心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C.西方开始了殖民扩张 D.新航路开辟密切了中外交流11.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变革是全方位的巨大变革,其中生产组织形式的飞跃表现在A.工厂制到垄断组织 B.轻纺工业到重化工业C.蒸汽化到电气化 D.商业资产阶级到工业资产阶级12.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时,中国GDP占全球的1/3,中国的GDP比英国大多了,但是,英国的GDP中钢铁产量不断增加,机器制造不断增加……而中国呢?中国GDP总量都是农产品,手工业品……根据材料所知,鸦片战争前的中国落后在A.经济总量方面 B.经济结构方面 C.思想文化方面 D.社会制度方面13.下列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经济形态①在中国近代逐渐解体地位较低B.经济形态④的发展为民主革命的转化奠定了基础C.经济形态②③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D.经济形态⑤在抗战时期因战时体制迅速膨胀14.结合下图,分析我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956年公有制经济较1952年大幅增长主要是三大改造的推动B.1978年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随着改革的进行被彻底打破C.新时期公有制经济大幅度缩减的根本原因是受到私有制经济和三资企业的冲击D.各年份国民经济成分的变化分别反映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调整15.中国的改革开放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1992年“改革”层面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相对应的“开放”层面是A.四个经济特区 B.14个沿海开放城市C.形成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D.形成沿海开放地带16.1929年《大公报》刊登一则《离婚法论》卖书广告,称:“本书共二十余万言,有学说、有法条、有判例、有轶闻,足为解决离婚问题之圭臬,足供改进法律之参考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A.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 B.北洋政府加强法治建设C.大公报专门提供法律帮助 D.西方法律开始传人中国17.1898年问世的《无锡白话报》是当时在中国极具影响力的一份报刊,其创办者裘廷梁有言“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欲民智大启,必自广学校始,不得已而求其次,必自阅报始。

      报安能人人而阅之,必自白话报始”这说明①白话相比文言更有利于报刊的普及 ②文学革命对报业形成了一定影响③裘氏希望通过办报推动社会变革 ④报业的发展有利于国民素养的提升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8.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有250万青年参与,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此项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其原因是A.调整农林结构并降低了产品价格 B.基本解决就业并消除了危机隐患C.将失业救济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D.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19.“尽管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下列措施体现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的冲击的是A.改革的重点是农业 B.扩大开垦面积,提高粮食产量C.给企业以部分权利 D.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20.下列关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建立的背景相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实行加权投票制度C.世界银行的主要职能是监督国际汇率,提供国际信贷,协调国际货币D.二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21题12分,22题10分,23、24题12分,25题14分,共60分。

      21.(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朝)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人教版必修Ⅰ材料二 “宰相之用舍听之天子,谏官之予夺听之宰相,天子之得失则举而听之谏官;环相为治,而言乃为功谏官者,以绳纠天子,而非以绳纠宰相者也……”——《宋论》材料三 明初朱元璋曾一度效仿元制在中央设御史台,掌监察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撤销御史台,正式创设都察院在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于登《明代监察制度概述》一文根据《明史》列传等资料统计御史209人资格,其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者只29人……1439年,明政府正式颁布了《宪纲条例》,对监督官的地位、职权、选用、监督对象及行使权力的方式和监察纪律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明代有深远影响的监察法规材料四 说到弹劾权,在中国君主时代,有专管弹劾的官,像唐朝谏议大夫和清朝御史之类,就是遇到了君主有过,也可冒死直谏……可见中国从前的考试权和弹劾权都是很好的制度,宪法里头是决不可少的……五权宪法的立法人员就是国会议员,行政首领就是大总统,司法人员就是裁判官,其余行使弹劾权的有监察官,行使考试权的有考试官。

      ——孙中山《五权宪法》材料五 在中国的权力监督体系中,包含着诸多的要素:除执政党和政府的自我监督外还包括人民群众监督(主要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司法监督(主要通过宪法和法律)、舆论监督(主要通过新闻媒体)、民间组织监督(主要是工会、妇联、共青团等)以及民主党派监督等外部监督——《探讨权力监督中的中国民主党派》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朝的御史大夫与宋朝的谏官监察对象有何区别2分)(2)据材料三,概括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2分)(3)据材料四概括孙中山对监察权的认识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在革命实践中是如何落实监察权的2分)(4)据材料五与所学知识,新中国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在自我监督方面进行了哪些制度创新?(2分)(5)纵观上述材料,反思古代、近现代的这些尝试,要建立和完善监察制度,可以从哪些方面提供保障?(2分)2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曾撰文指出,血腥的20世纪目睹了“西方的没落”和朝向东方的“世界重新定向”现实主义者进一步注意到,随着中国力量的日益强大,以及美国地位的逐渐削弱,有两件事很可能会发生:其一,中国将充分利用其日益增长的影响力,重塑国际体系的规则制度,以更好地满足其利益需要;其二,这个体系中的其他国家——尤其是那些正在走下坡路的霸主——将把中国看作一个日益严峻的威胁。

      现实主义者预测,事态如此发展下去,将出现紧张、不信任和冲突这类权力转移过程中的典型现象照这种观点,中国的崛起,会导致日益强大的中国与逐渐衰弱的美国为国际体系规则和领导地位产生声势浩大的争斗——约翰·伊肯伯里《中国崛起与西方世界的未来:自由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