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上)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doc
3页七年级(上)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现有一英国旅游团计划参观我国元谋人遗址,假如你是一名导游,应带他们前往( )A.陕西省 B.北京市 C.云南省 D.浙江省2.“距今约70万—20万年,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会使用火并能长时间保存火种,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这描述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3.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烧骨和炭屑这说明当时北京人已经懂得( )A.钻孔技术 B.采集食物 C.磨制石器 D.使用火4.观察右图可以推断,北京人制作石器时所采用的方法是( )A.磨制方法 B.打制方法 C.炼制方法 D.直接使用5.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据右图判断,河姆渡人已开始了( )A.群居生活 B.氏族公社的生活 C.原始农耕生活 D.游牧生活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和骨耜6.远古时期发挥聪明才智,建造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给自己一个宜居环境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7.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
下列属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牺尊 D. 毛公鼎8.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9.被华夏儿女尊称为“人文始祖”的是( )A.蚩尤 B.尧 C.舜 D.炎帝和黄帝10.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这是因为( ) A.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B.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C.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D.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11.炎帝教民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的传说,反映的历史是我国史前时期( ) A.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B.手工业的起源与发展 C.商业的起源与发展 D.畜牧业的起源与发展12.传说继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又出了尧、舜、禹三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
其中舜和禹当地部落联盟首领都是通过( ) A.考试 B.竞选 C.战争 D.禅让13.右图所示人物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治水英雄他因治水有功,深受民众爱戴,后来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他是( ) A.黄帝 B. 炎帝 C.舜 D. 禹14.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它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它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15.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使“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国王是( ) A.尧 B.舜 C.禹 D.启16.“大禹建夏属第一,华夏从此奴隶制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第一”反映的是( ) A.夏朝人是中国已知最早的古人类 B.夏朝人是已知最早种植水稻的人C.大禹是我国第一个部落联盟首领 D.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17.“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大禹建夏 B.商汤灭夏 C.盘庚迁殷 D.武王伐纣18.2006年,中国的殷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上曾经把“殷”作为首都的朝代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19.右图反映了夏朝最后一个国王以人为坐骑的残暴行径这个国王是( ) A.禹 B.启 C.纣 D.桀20.在分封制的作用下,新封的诸侯带领人们迁徙到未开垦的地区,这使得人口由文明中心地区扩展到各地,使蛮荒地区得到开发材料反映了分封制( ) A.提供官职,笼络人心 B.分割土地,提高产量 C.传播文化,扩大领土 D.产生贵族,形成等级21.公元前1046年建立西周,定都( ) A.镐京 B.亳 C.殷 D.牧野22.周王朝对青铜器使用规格有严格的规定,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材料所反映的青铜器的功能是( ) A.饮食用具 B.军事武器 C.农具 D.礼器23.据考古学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鬼斧神工,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材料反映了青铜器( ) A.种类丰富 B.工艺高超 C.用途广泛 D.数量巨大24.小彤为班级举办的历史展览会收集的图片资料如右图所示。
由此 可知,他的班级展览会主题是( ) A.夏朝文化 B.商朝文化 C.西周文化 D.东周文化25.右图铁制农具在我国出现于( )A.原始农耕时代 B.夏商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26.春秋时期齐国官员管仲曾向齐桓公建议,用铁铸造锄、斧头等用具来耕种土地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铁矿得到大量开采 B.铁制农具已经出现C.青铜制造业的发展 D.齐国农业首屈一指27. 右图所示的“古文字”是( )A.甲骨文 B.小篆 C.契丹文 D.西夏文28.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最终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楚庄王 D.晋文公29.据史书记载,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不足,继位的周桓公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资助财物安葬周平王。
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东周时期( )A.周王室经济上依赖诸侯 B.周王室已无力控制诸侯 C.诸侯国经济上非常富有 D.诸侯国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30.古人描述的“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现象发生在( ) A.夏朝时期 B.商朝时期 C.西周时期 D.春秋时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31题6分,第32小题14分,第33小题10分,第34题10分,共34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商周时期有些青铜器上刻有文字,如毛公鼎上铸刻有497个文字这些文字不仅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百卷本●军事卷》(1)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何时?(2分)(2)小历同学认为,材料中的“文字”是甲骨文小历的观点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武王……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北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余各以次受封武王……然后分封功臣谋士,其中吕尚是第一个受封的武王把吕尚封在营丘,国号为齐。
把弟弟周公旦封在曲阜,国号为鲁把召公奭封在燕……其他人各自依次受封 —《史记》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天子到诸侯那里去叫巡狩所谓巡狩,就是巡视诸侯所守的疆土诸侯去朝见天子叫述职所谓述职,就是汇报履行职责的情况 —《孟子》材料三 周初共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40国……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武王分封的对象包括哪几类人(2分)(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想象材料二中诸侯向天子“述职”时,应汇报哪些职责的履行情况(4分)(3)三则材料共同反映了哪一时期的何种政治制度(4分)(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想一想:这种政治制度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4分)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平王即位,把都城东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的袭扰平王的时候,周王室势力日益衰落,诸侯国之中强大的兼并弱小的,齐、楚、秦、晋开始称霸,国家政令取决于称霸的诸侯 —《史记》(1)“平王立,东迁于洛邑”发生在哪一年?它标志着哪个历史时期的开始(4分)(2)“诸侯强并弱”描绘了当时社会什么样的历史现象(2分)(3)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材料描述的现象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桀,奢侈残暴,引起人民强烈不满居于黄河下游的商部落日益强大约公元前年,商部落首领汤,联合周边各部落起兵打败了桀,建立商朝,建都在亳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夏朝建立的时间是哪一年(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8分)七年级(上)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BDBCDABDBADDAD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