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泥英德旋窑操作指南.doc
9页台泥英德旋窑操作指南1)RSP 窑在稳定操作条件下相关的信息与参考点在旋窑运转上,烧手必须知道各种参考点的正常值和可容许范围,以资察不正常的偏差而做适当的处理稳定状态的正常值与可容许范围 如 Fig.l2 不正常偏差的影响因素1)进窑室风压如果风压低于-50mmAg 则可能I 旋窑窑皮太厚Ii 生料在进窑室斜槽结皮(2)生料在进窑室 O2 的含量如果 O2 含量低于 0.5%,则可能I 旋窑与煅烧炉之间的燃烧空气平衡不良——开大节流阀假如煅烧炉的燃烧空气比率因上述动作而变得不适当——开大 SP IDF 入口挡板或增加 IDF 转速或开大三次空气控制挡板II 生料在进窑室斜槽结皮检查进窑室 CO 含量,确认是否在窑尾,进窑室或混合室发生二次燃烧3)进窑室气温如果气温低于 850℃时,则可能I 旋窑喂煤量太少熟料品质将会下降入窑气温高于 1100℃时,则可能I 旋窑喂煤量太多II 窑尾发生二次燃烧将使进窑室与节流阀结皮严重4)旋窑烧成带温度会受回灰量多寡,高温辐射计位置方向的影响因此,烧手必须判断符合实际运转的正确值ONODA RSP 系统的 烧成带平均温度如 Fig1如果烧成带温度低于 1300℃,则可能I 窑内掉窑皮II 旋窑烧成状况不良。
将造成出黄料和质量不良如果烧成带温度高于 1550℃,则可能I 旋窑过烧会造成窑内火砖过热而损坏(5)煅烧的空气燃料比(Air fuer ratio) “η”如果低于 η=1 或高于 η=1.1,则可能I 煅烧炉的燃烧空气控制不良在煅烧炉内无法达成有效燃烧(6)煅烧炉出口气温如果煅烧炉出口气温高于 950℃时,则可能I 煅烧炉喂煤量太多会造成脱酸度过高,使煅烧炉,混合室或旋风筒解皮严重如果煅烧炉出口气温低于 800℃时,则可能I 煅烧炉喂煤量太少和(或)燃料燃烧情况不量实际的喂煤量和(或)煤炭燃烧情况需要确认(7)C5 旋风筒出口气温和卸料料温如果气温高于 860 ℃则可能I 煅烧炉和(或)旋窑的喂煤,有部分未燃烧而进入 C 旋风筒内燃烧5II 煅烧炉和(或)旋窑的喂煤量过多III 煅烧炉和(或)旋窑之间的燃烧空气比率不适当将造成旋风筒结皮严重如果气温低于 810℃,则可能I 煅烧炉的喂煤量太少在正常的情况下,C5 旋风筒出口气温与卸料料温相差约 10~20℃(8)C1 旋风筒出口气温如果气温高于 400°C ,则可能I 燃料饲量与生料饲量的平衡不好II 会对 SP IDF 造成损伤。
9) SP IDF 出口 O2 含量如果 O2 含量高于 5%时,则可能I、预热机漏风严重II、煅烧炉与旋窑之间的燃烧空气控制不良如果 O2 含量低于 2%时,则可能I、煅烧室与旋窑之间的燃烧空气控制不良检查 SP IDF 出口 CO 含量3) 旋窑运转从不稳定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为了恢复正常运转,烧手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 查出影响正常运转的原因(2) 恢复到正常运转期间要确认没有其它的异常产生注:有一些情形会导致仪表显示错误讯息,如风压计堵塞,温度计损坏,高温辐射计损坏或 镜头不洁等因为控制室输出讯号与现场反应结果的时间有迟延,所以恢复的动作必须渐次执行由旋窑运转恢复的趋势来判断反应结果4) 旋窑恢复正常运转的检查点与恢复步骤检查项目 检查点 恢复步骤进窑室 O2含量a、SP IDF 出口O2 含量b、节流阀c、进窑室d、旋窑为了获得良好的熟料烧成,保持 O2 含量的期望值是重要的,因此,会导致此值不正常的原因都要检查如果 O2 含量低于 0.5% —清除节流阀或进窑室的结皮—开大节流阀以增加窑尾 O2 含量—开大 SP IDF 入口挡板或增加转速以增加 O2 含量—排除旋窑的结皮如果 O2 含量高于 2.5%—逐渐开小节流阀直至 SP IDF 出口 O2 含量指示到正常值。
—逐渐开小 SP IDF 入口挡板或降低 IDF 转速直至 SP IDF出口 O2 含量指示到正常值保持旋窑与锻烧炉之间的燃烧空气平衡是重要的检查项目 检查点 恢复步骤进窑室风压进窑室气温旋窑烧成带温度锻烧炉的燃烧空气和空气燃料比煅烧炉出口气温进窑室气温a、进窑室 O2 含量b、进窑室c、旋窑d、节流阀a、进窑室 O2 含量b、烧成带温度c、C5 旋风筒卸料料温a、进窑室 O2 含量b、C5 旋风筒卸料料温c、旋窑驱动马力d、进窑室风压a、三次空气流量b、进窑室 O2 含量c、SP IDF 出口O2 含量d、节流阀开度a.煅烧炉出口的温度计b.C4 旋风筒卸料挡板的活动性如果进窑室风压不正常而 O2 含量正常,就应该检查风压计如果进窑室风压高于-10mmAg—开小三次空气控制挡板—假如进窑室 O2 含量较低,开大节流阀或 SP IDF 入口挡板如果进窑室风压低于-50mmAg—清除进窑室的结皮—排除旋窑的结皮如果进窑室的气温低于 920°C 和 O2 含量高于 2.5%—增加旋窑饲煤量经以上处理,假如烧成带温度高于 1550°C 和(或)C5旋风筒卸料温度高于 860°C—增加入窑生料饲量烧成带温度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烧成带状况,二次空气温度,进窑室 O2 含量,C5 旋风筒卸料料温。
由于冷却机回灰以及火焰变动,很难测出烧成带的实际温度因此,籍着其它的仪表数据来判断合理的温度值,以资推论烧成状况是很重要的将上述所提的几个因素维持在标准范围内,就能保持所要的烧成带温度如果烧成带温度低于 1300°C—降低旋窑转速—减少入窑生料饲量或增加旋窑饲煤量如果烧成带温度高于 1550°C—增加旋窑转速—增加入窑生料饲量或减少旋窑饲煤量如果空气燃料比低于 η=1—开大三次空气控制挡板—开大 SP IDF 入口挡—开小节流阀为了维持煅烧炉的效率,必须将此气温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检查 C4 旋风筒的卸料挡板,秤锤重量是否适当及任何旋风筒积料的迹象检查项目 检查点 恢复步骤各级旋风筒的气温和料温a、温度计b、温度的变化c、进窑室的 O2 含量要维持旋窑稳定运转,各级旋风筒的气温和料温是重要的因素,因此各点温度都要加以注意如果 C5 旋风筒卸料料温低于 810°C—增加锻烧室饲煤量—减少入窑生料饲量如果 C5 旋风筒卸料料温高于 880°C—减少锻烧室饲煤量—增加入窑生料饲量如果 C1 旋风筒出口气温高于 400°C—减少锻烧室饲煤量—增加入窑生料饲量如果 C1 旋风筒出口气温达到 420°C—打开 SP IDF 冷风门—喷水在改变操作前(期间) ,包括旋窑的各个相关温度都要考虑。
Ⅱ.开窑的操作程序开窑包括以下四个运转阶段:第一阶段:开窑前的准备与检查第二阶段:试车烘窑第三阶段:逐渐加料,加煤第四阶段:逐步调整到正常运转ONODA 的标准开窑时间表,如 Fig.2注:实际的时间表应该在试车后决定.1) 第一阶段: 开窑前的准备与检查主要的检查项目如下:(1) 预热机ⅰ.经由每一个入孔检查各级旋风筒,煅烧炉和风管内的耐火砖与耐火泥是否剥落或损坏;是否积料或有其它异物.必要时,进行整修耐火物和(或)清除积料,异物等工作.在较低级的旋风筒锥部和天花,混合室的较低部位,进窑室等位置特别容易结皮.ⅱ.检查检查各级旋风筒卸料挡板的动作是否平顺.确认即使少量的生料就能平顺地的开启卸料挡板.调整秤锤的动作在 SP IDF 运转的情况下进行.除此之外,彻底地检查是否有任何结皮与异物,以免造成卸料不顺.ⅲ.确认入孔、检查孔和清灰孔都已经关好与气密,不致造成漏风.ⅳ.检查 SP IDF 叶片表面是否结皮.如果叶片表面结皮严重,必须将结皮清楚以免造成风车不正常的震动.如果叶片表面仅是轻微的结皮,就没有必要将其清除,因为少量的结皮可以保护叶片磨损与裂痕.检查 SP IDF 机壳内是否有异物.ⅴ.使用砖块碎片,依序地在各级旋风筒做好通落实验,确认旋风筒与卸料管内没有任何阻塞.做通落实验时,必须将卸料挡板的舌阀举起并固定,温度计与气体取样计也要抽出.ⅵ.节流阀的操作a. 点火前,节流阀必须全关.b. 当窑内饲煤量增加时,节流阀的开度也要增加.开度增加会减少节流阀的压损,增加旋窑排气.因此,节流阀可以用来调节因为进窑室和旋窑结皮所造成的压损.c. 节流阀应该以每 20~30mm 逐步开启.此动作须在确认进窑室 O2含量和三次空气流量后执行.ⅶ.三次空气控制挡板的操作a. 饲煤到煅烧炉之前,三次空气控制挡板必须全关.b. 当煅烧炉开始饲煤并渐增时,挡板开度要依照最适宜的空气燃料比来调整.(2)各部门的一般检查项目ⅰ.每台单独开机或群组开机的机器要经过试车(无负荷),确认设备都正常运转.ⅱ.依照正常检查和巡逻程序,检查预热机系统、旋窑系统、冷却机系统和其它相关设备.2) 第二阶段:试车/烘窑在这个阶段里,必须依照一定的规范来提升窑内温度,以避免因过热而损及耐火物.再者,由于开窑期间生料的脱酸度较低,为了防止黄料产生,烘窑的程度也要依照一定的规范.旋窑预热的情形可以由进窑室的温度来观察.在此期间,窑内的烧成必须维持 6~8%过量的 O2..旋窑饲煤量应该控制在正常运转值锝 60%.进窑室的温度必须保持在 750~800oC.窑速 1.33~1.50rpm.(1) 辅助设备的运转烘窑之前,所有的辅助设备都要检查.(2) 烘窑的程序如下 :ⅰ.在入口挡板全关之下启动生料 EP IDF.ⅱ.在入口挡板全关之下启动 SP IDF,并以低速运转.ⅲ.在窑出口端点燃一些木头.ⅳ.启动一次空气风车.控制 SP IDF 转速使窑头风压接近-2mmAg.ⅴ.点燃旋窑喷燃器并慢慢增加饲煤量,然后按照饲煤增加的比例,调整生料 EP IDF和 SP IDF 入口挡板或 IDF 转速来控制气体流量.依据旋窑烧成带温度,进旋窑O2含量和 SP IDF 出口温度,适当地控制旋窑饲煤量.ⅵ.点火后的 100 分钟内,每 20 分钟转窑 180o.(100 分钟后,连续慢转)ⅶ.在入口挡板全关之下启动冷却机 EP IDF,控制 IDF 转速使窑头风压接近-2mmAg. ⅷ.启动熟料盘运机,冷却机各室风车和冷却机.ⅸ.点火 4 小时后启动饲料输送设备,同时以低速连续运转窑.然而,生料秤饲机先不要运转.ⅹ.一面监视进窑室和各级旋风筒的气温,一面增加旋窑饲煤量,同时增加旋窑转速.3) 第三阶段:逐渐增加生料和燃料饲量在这个阶段,将饲料到预热机并配合饲煤量,逐渐增加到额定产能的 70~80%.在这个阶段,亦将饲煤到煅烧炉并逐渐增加饲煤量.RSP 系统的煅烧炉喷燃器是直接点火没有喷燃管.饲料数小时后,也就是在煅烧炉温度和三次空气温度达到稳定时,开始饲煤到煅烧炉.(1) 当进窑室气温达到 750~800 oC 时,设定入窑生料饲量并启动生料秤饲机.此时,入窑生料饲量应该是额定产能的 25~30%.(2) 确认生料顺利地通过各级旋风筒没有任何阻塞之后,保持连续饲料. (3) 开始饲煤到煅烧炉并适当地打开三次空气控制挡板.(4) 一面监视各级旋风筒出口气温和进窑室 O2含量,一面慢慢地增加入窑生料饲量.除此之外,烧手必须控制 C5 旋风筒卸料料温在 830~850 oC 之间;C4 旋风筒卸料料温在 750~780oC 之间.任何入窑生料饲量增加之前,煅烧炉和旋窑的饲煤量应该先增加.(5) 恰好在饲料到达窑出口端之前,启动冷却机各室风车并调整风车挡板开度到相关的操作点.(6) 调整三次空气流量使空气燃料比 n=1.05~1.10.(7) 检查 SP IDF 出口 O2和 CO 含量.4) 第四阶段:逐步调整至正常运转这个阶段是开窑的最后步骤.(1) 当各级旋风筒和煅烧炉出口的气温和料温,以及旋窑烧成带温度都达到稳定状态时,就可以全力运转.(2) 控制冷却机 EP IDF 入口挡板,使窑头风压接近-2mmAg.IV 不稳定状态的现象与对策1 旋窑产生黄料(1)原因发现这种现象的主因是因为脱酸太低。
RSP 窑在正常运转情况下很少发生这种现象然而在开窑程序的第三阶段的运转不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