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集体备课.doc
6页加强集体备课 提升教学效果——关于加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集体备课的专题讲座集体备课是同年级、同专业或同学科的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在个人充分备课的基础上,由中心发言人主持,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等展开讨论,求得共识的一种教学活动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中同伴互助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分享经验的平台它是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它的出发点是让教师合作研讨,以集中群体的智慧,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扬长避短,共同研究教学中的一般问题,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特长,保证教学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高效率地进行,使其教育教学效益最大化,从而提高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人文学科,人的主观能动性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人的认识是受到每个人的经历、阅历等因素的限制,表现在教学中,往往会顾此失彼而集体备课可以充分发挥大家的智慧,取长补短,集集体智慧于一身所以,加强集体备课,既可以使每个思品老师更快地提高教学水平,又可以提高整个思品学科的教学质量一、集体备课的意义1、能有效凝聚集体的智慧由于教师的教学年限、业务水平、学科专长和教学经验各有不同,尤其是担任思品教学的老师大都是非专业的,这就导致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而开展集体备课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通过同科教师的积极讨论,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2、能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面对新课程,人们缺的不是先进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对于象思品这样师资比较薄弱的学科而言,其效果更为显著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都应当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一起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一起探究如何把教学内容落到实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突破重难点集体备课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集体备课形成的教学方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与个人备课相比,对教材把握更加透彻,对学情的分析更加细致因此,集体备课的教案会更切合学生的实际要求,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3、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集体备课要求同科教师人人参与,所以每人都要精心准备尤其是对于主讲人来说,更是如此作为一个人,都希望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现给大家那么每一个老师当自己是主讲人时,他在集体备课前都会认真去背,常常是我们集体备课需要四十分钟左右,但他查各种资料准备时间要几小时,甚至更多。
我们说厚积才能薄发,在这个准备的过程中,教师一定会学习到更广泛的专业知识,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再经过相互的交流与切磋,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既可以学习到他人的长处,又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通过扬长避短,实现共同提高同时,集体备课的开展,一方面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另一方面也让老教师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具有创新意识4、能大力促进学校的教科研氛围学校的教研工作离不开课堂教学的研究,集体备课所解决的就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实际和最有效的问题集体备课过程中,一些大家感兴趣的课题,由于集体智慧的交流而得到认识上的结晶,这种认识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同时,在集体参与备课的行动研究与反思中,潜移默化的浓厚了学校教育科学研究的氛围、5、能丰富教学的课程资源每个教师在备课前,往往依据课程标准,做一些前期准备,有针对性的搜集一些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典型案例、课堂设计、课件等集体备课为教师提供了展示与交流这些资源的平台,参与者通过广泛的交流和分享,就可以互通有无,有选择的处理资源信息,并把有用的课程资源归纳充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集体备课,不仅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而且还可以不断积累和丰富教学的课程资源 二、如何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当前基础教育中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那么,如何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共同研究,真正、有效的进行集体备课,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1、安排内容 为了减少盲目性,开学初,学科组长组织一次全科性集体备课,主要讨论本学期的教学方向、重点研讨内容、教学时间的调配等宏观性的问题再根据教材编排体系,制订好本学科集体备课计划各年级备课组长根据学科计划制定年级备课计划,安排好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让每个教师都心中有数选为集体备课的内容不宜过多最多不能超过整册教材内容的一半一般来说,所选集体备课的内容应是教师公认为在教法上难处理的、别人研究过但又上不出新意的、别人很少研究的内容等这样,每次集体备课都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 2、确定主题 既然是研讨,就要有一定的主题主题明确,教师才不会在研讨活动中为备课而备课备课组长要提前谋划集体备课的主题主题要有根据,不是某个人的“闭门造车”,而应来自于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如“怎样充分利用思品教材中的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怎样通过思品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等集体备课时,大家有备而来,踊跃发言,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步入教坛的年轻教师,都自觉地把个体纳入到群体中去,集思广益,教师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同时也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9月11日我校全体思品教师进行了一次集体备课,活动的主题是:“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评价语本次活动分两个阶段完成上午先由杨桂荣老师上研讨课——四年级上册内容《美丽的生命》,通过课堂让老师们直观地感受到如何处理教材,如何通过几个板块来设计一堂品德的活动课,如何抓住书上的关键词进行教学设计下午的教研活动时间由宋萍老师针对《品德与生活》四年级上册的教材进行系统解读,她从《品德与生活》教材的指导思想和结构体系,各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把握,课堂教学建议及每一课有哪些好的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等方面帮助老师们全方位地解读了教材,为四年级教师正确把握教材指明了方向之后,参加备课的老师对于“在课堂上怎样恰当地运用评价语”进行了互相交流,老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大家都有了不少的收获本次培训活动虽然用时不多,但大家都觉得收获却是颇多的老师们认识到了品德课程的重要性通过这一天的培训,很多老师都感叹:原来品德课也可以上得这么生动有趣大家深深地感受到:教学要设计有效活动,教师就必须在认真、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生活入手,结合他们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这样同学们才会有更多地感悟,更多地收获再如,上一学期我们曾以“如何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渗透情感教学”为主题进行集体备课。
先由聂淑霞老师执教《自立自强》一课,她在课堂伊始,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先投影张海迪坐着轮椅认真学习的幻灯片,接着放映张海迪在全国各地巡回讲演的场面,同时老师用充满情感的语调反复朗读课文中相关的内容在这种情境交融的气氛之中,唤起学生的情感,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讨论,用事实讲述“自立自强”的含义,并引导学生说出他们自己的真实感悟:张海迪面对困难,不是依赖别人,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用顽强拼搏的精神,去占胜困难她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通过这样的形式既激发了学生对模范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又树立起他们以自立自强为荣,依赖他人为耻的荣辱观,加强了对自立自强精神的理解,同时也坚定了自己克服困难,不断前进的信心这就是聂老师给我们呈现的方法之一: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情感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各位老师又各抒己见,总结出了另外几种参透情感教学的方法,如充分利用插图来挖掘情感,通过身临其来体验情感,通过引导体验来调节情感等 3、固定时间 集体备课的时间要固定,这样,教师间的相互研讨才能有保障否则会流于形式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每周的集体备课,备课组长做好考勤记录我们学校就定在双周二的下午两节课后进行教研活动。
由于教师在工作时间内开展这一活动,而且这样的活动有主题、见实效,教师们由刚开始的不愿参加、硬付差事,到现在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备课,热情很高,畅所欲言,不时地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4、备课形式 我校集体备课的形式主要有两种:(1)“线性集体备课”:一位教师根据“主题”独立备一节课或一小章节内容——主备教师进行说课,备课组内的教师畅谈各自的意见和想法——主备教师修改教学设计并上一节研究课——组内教师再次集中进行评课2)“循环集体备课”:一位教师根据“主题”独立备课上课,组内教师听课一组内教师评课,集体修改教学设计并请另一位教师第二次上课(还可继续循环下去,由第三位教师执教)——再次评课,修改教学设计,最后由第一位主备教师上一次主题式的汇报课 5、统一设计 主备教师在综合其他老师的意见之后,备出详案,制成统一教学设计统一教学设计右边留有“个性化修改”空白栏,教师可以根据学情进行再度调整,设计出个性化教学设计统一教学设计最后留有“教学反思”空白栏,供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提出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以便在下次集体备课中讨论、交流 6、及时“调整”——日新月异 集体备课中,由于主备教学设计代表的只是主备教师个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同时,由于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起点、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也会有所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使主备教学设计难以为其他教师所用。
而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而另一方面,新课标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课堂上的不可预料在所难免,对于临时出现的“节外生枝”,教师就需要及时地进行调整 (1)个人设想——一度调整 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执教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有异,故他人所备教学设计难以“放之四海而皆准”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在集体备课活动后,认真钻研主备教师的教学设计,参阅相关的资料,并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和个人的教学风格进行个性化的“剪裁”“修饰”,立体化地解构,在原教学设计的1/4处注上调整意见这就是一度调整,也可称为个人设想调整 (2)组内交流——二度调整 主备教师的备与辅备教师的一度调整都是个体行为,为了实现信息的交换、资源的共享、智慧的碰撞,在集体备课集中活动时,辅备教师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谈个人见解,讨论交流主备教师教学设计的调整,然后再次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博采众长,在空白处做好调整、修改、尽可能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教学设计这就是二度调整,也可称为组内交流调整此次调整意在张扬个性,博采众长,它既有“百家争鸣”的态势,又有“兼收并蓄”的智慧。
(3)静心反思——三度调整 如果我们的教学止于预设、调整、实践,那一节节课可能就是一次次的“唱老调”“走老路”,很难实现质的飞跃因此,我们主张在课后对教学预案的实施情况及自己的教学处理进行反思,静心琢磨所得、所失、所惑,适时整理思路,调整心态精备课以教学案例或教学叙事的形式加以记录,其他课以教学日志的形式加以叙写,以期在无数次这样的“上下求索”中得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长此以往,反思定会成为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源泉和动力 (4) 整体驾驭——四度调整 为了更广泛地分享成功,深入地探究问题,尽可能地弥补教学中的遗憾,我们提出了分组活动时的四度调整,即就主备教师的研讨课及辅备教师各自的课堂实践展开讨论,针对一些共性的反思来调整教学设计中不适合学生实际、不符合学生需求的环节,设计可行性方案四度调整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主观上强调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做高屋建瓴的整体驾驭的调整当然,由于精力与水平限制,要讲究策略,重视对某一片断,特别是重、难点片断的调整 7、 重视“评价”——博采众长 对集体备课的评价,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评价时,我们重在评过程,看看该老师能否积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