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期健康教育讲座老年人中医药保健.pdf
10页第二期健康教育讲座老年人中医药保健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2018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资料 第 2 期 村卫生室 2018 年 3 月 15 日 2018 年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目录 序号 资料内容 页数 备注 1 记录表 1 2 计划 1 3 通知 1 4 课件 2 5 签到册 1 6 总结 1 7 照片 2 8 9 10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2018年 3 月 15日 活动地点: 村卫生室 活动形式:健康教育讲座 活动主题: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 组织者: 主讲人: 接受健康教育人员类别:中老年人 接受健康教育人数:30 余人 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种类及数量:老年人中医保健 30 份 活动内容: 介绍老年人中医保健常识,引起疾病的一些习惯和平常应注意的事项等 活动总结评价: 讲座后群众对所讲的中医药保健等知识不了解的地方进行了讨论和提问,我都一一的做了解答,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群众反响很激烈,要求多举办此类的讲座来增加群众对健康知识的认识和提高。
存档材料请附后 □书面材料 □图片材料 □印刷材料 □影像材料 □签到表 □其他材料 填表人(签字): 负责人(签字): 填表时间:2018 年 3 月 15 日 2018 年健康教育讲座计划 ——老年人中医药保健知识讲座 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是提高全乡人民的健康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及疾病知识认知率的重要措施为提高健康文明素质、提高全乡人民生活质量,增加辖区居民的防病意识,特制订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计划 一、讲座主题:老年人中医药保健知识讲座 主讲人: 二、时间:2018 年 3 月 15 日 三、地点: 村卫生室 四、参加单位: 村卫生室 五、参加人员: 村村民 六、形式:现场讲座 七、内容:介绍老年人中医保健常识,引起疾病的一些习惯和平常应注意的事项等 村卫生室 2018 年 3 月 10 日 通 知 村民: 为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现举办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其目的是为了让农村居民进一步了解中医药的分类和使用的知识,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
决定举办健康教育讲座活动,现通知如下: 时 间: 2018 年 3 月 15 日 地 点: 村卫生室院内 讲座内容: 介绍老年人中医保健常识,引起疾病的一些习惯和平常应注意的事项等 村卫生室 2018 年 3 月 14 日 通 知 村民: 为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现举办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其目的是为了让农村居民进一步了解中医药的分类和使用的知识,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决定举办健康教育讲座活动,现通知如下: 时 间: 2018 年 3 月 15 日 地 点: 村卫生室院内 讲座内容: 介绍老年人中医保健常识,引起疾病的一些习惯和平常应注意的事项等 村卫生室 2018 年 3 月 14 日 老年人中医保健常识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为“脏腑痿瘁”,脏腑机能减退,如遇饮食不当、起居不适、风寒外感、情绪刺激等因素,均有可能引起脏腑功能的骤然变化,从而各种疾病接踵而至因此,防患于未然,未病先防,预防和减少老年疾病的发生,才是老年人养生长寿的最理想办法。
适应自然,顺天避邪 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运动,影响着人体阴阳之气的盛衰,人体必须顺应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变化,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所谓“天人合一”如果不能适应自然界的这种变化,就会发生疾病,甚至危及生命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自然环境与老年人的健康长寿有着密切联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天然之气应当顺应,自然界的不正之气要及时回避,也就是“适寒温,慎起居” 清净养神,舒畅情志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是说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净,没有杂念,体内的真气就能和顺,精神内守而不耗散,疾病就不会发生中医有“七情”之说,即喜怒忧思悲惊恐一般情况下,七情是人体对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范畴,并不能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精神刺激,才能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使脏腑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尤其是保持乐观的精神,尽量避免过度忧思悲惊恐,正所谓:“笑一笑,十年少”,但也要注意“度”的问题,过犹不及 不同的体质和性格类型,存在着脏腑气血阴阳活动的个体差异,其情志活动也有不同特点,调情志要根据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措施。
老年人脏腑痿瘁,精神耗短,“性气不定,止如小儿”在家庭关系中,晚辈要做到充分理解他们,尽量投其所好,避其所厌,使之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饮食有节,戒除偏嗜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是说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净,没有杂念,体内的真气就能和顺,精神内守而不耗散,疾病就不会发生中医有“七情”之说,即喜怒忧思悲惊恐一般情况下,七情是人体对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范畴,并不能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精神刺激,才能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使脏腑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尤其是保持乐观的精神,尽量避免过度忧思悲惊恐,正所谓:“笑一笑,十年少”,但也要注意“度”的问题,过犹不及 不同的体质和性格类型,存在着脏腑气血阴阳活动的个体差异,其情志活动也有不同特点,调情志要根据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措施老年人脏腑痿瘁,精神耗短,“性气不定,止如小儿”在家庭关系中,晚辈要做到充分理解他们,尽量投其所好,避其所厌,使之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起居有常,劳逸有度 老年人的起居作息,必须有规律起居无常”往往会“半百而衰”根据昼夜季节的变化,制定与之相应的作息制定,有益于老年人的健康。
适当的劳动和体育锻炼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加体力范晔《后汉书》载华佗主张:“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华佗所创的“五禽戏”,对防病很有益,可见老年人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练习一些适当的功法对身体很有好处同时,老年人必须劳逸结合,劳逸适度 未病先防,药饵抗老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掘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种“未雨绸缪”,“防重于治”的精神,很有现实意义老年人体质虚弱,脏腑痿瘁,适当地服用一些补益药物,确实能起到一定程度的抗老强身的作用在具体应用时,必须辨清五脏阴阳气血虚损的具体情况而有针对性的进补辨虚论补,有的放矢,才能补之有效,补而不过,避免出现“虚不受补”、“过补上火”等不利现象虽然,目前社会中补药、保健品林林总总,不可胜数,而且确有许多老年人同时服用多种补益药物,但我们仍然主张不能过分迷信和依赖药物,能用食补的尽量不用药补同时,修身养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孙思邈指出:“虽常服药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长生也”所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老”,才能“度百岁乃去”。
签到册 年 月 日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 工作总结 为了做好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意识和水平,参与人员主要辖区内群众,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医药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应用中药时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通过知识讲座,宣讲中医药健康知识,进一步加强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居民的健康教育意识和健康水平 讲座活动参与者 30 多人,发放“中医药保健知识”宣传单 30 份讲座中介绍了中医药的简单的分类方法,中医把疾病和中药只分为了两类:热型、寒型等;事实上,中医的分类更加细密些,一般分成五类:风、热、湿、燥、寒这种分法实际上是“五行”的体现,讲座后和群众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提问,增强了群众对中医药知识的掌握 本次活动的开展受到了现场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村卫生室 2018 年 3 月 15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