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事业成功史.docx
3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第6章 做自己生命的主宰安利事业为何「值得」做?当我拥有安利事业的「能力」,我可以随时随地做安利,不受时间、区域的限制谁也不能阴止我做谁也不能把我的「能力」夺走我的安利事业完全操控在自己手中,同时我也掌握了自己命运与未来我可以「做自己生命的舵手,做自己灵魂的般长」一、安利事业与传统事业的比较(一)同样的奋斗过程,不同的奋斗过程,不同曲线 1认定安利也是「老鼠会」 3从云端跌到「地下室」 3传统事业起伏不定 4慎重考虑参选国大代表 4当选主席团主席 5前往中国大陆投资 5传统事业过程像计程车码表,经常归零 6安利事业的曲线像飞机起飞的曲线 7同样的十五年,结果天壤之别 7(二)保障的比较 7(三)自由的比较 11(四)风险的比较 13(五)时空限制的比较 16(六)成功机率的比较 17(七)人才累积的比较 19(八)努力的时间与成果的比较 21(八)安利事业是教育熟练的过程 31(九)安利事业是「家庭」的事业 32(一)同样的奋斗过程,不同的奋斗过程,不同曲线台湾第一位安利事业的皇冠大使,也是全世界各地华人从事安利事业的第一位皇冠大使陈婉芬女士(安利事业的伙伴都叫她陈老师),是我马祖的涉同乡,我们是马祖初中的同班同学。
通过她,让我开始与安利事业接触我对安利事业从痛恨到反对,到排斥、到怀疑、到好奇、到了解、到投入,有一段颇为曲折的过程,这过程前后长达十五年之久「痛恨」到「投入」花了十五年时间接着陈老师把餐桌的垫纸翻到背面,在纸上开始划圈圈,讲「安利制度」给我听,讲到「月结奖金」,从百分三到百分之二十一,算了好多数字,我听得一头雾水,事实上也没心再听我忍着对「老鼠会」的痛恨情绪,只看在她是我初中同班同学,我们从小在前线炮火硝烟的岁月中一起长大,有这份深厚的交情,也就不便当面怒形于色她继续讲安利制度,我心里却想,这位小时候的同班同学,不好好在学校当老师,流落到去搞「老鼠会」,被骗上当而不自知,实在可怜,心里不停地盘算怎么救他,怎么帮她,以免她越陷越深,将来可能「倾家荡产」、「身败名裂」,甚至「走投无路」她见我「静静」在听,则越讲越兴奋,一副要拉我加入的架势这时我心里开始有股怒气升上来,心里在想:「你搞老鼠会,要骗应该去骗别人,怎么骗自己老同学呢?」接着也不知道她讲到那里,我忍不住看着腕表对她说:「你讲完了没有?我三点半要回公司开会」她见我不耐烦的表情与神态,结结巴巴地回答:「还没讲完,既然你有事,那我再跟你另外约时间,我一定要很详细的告诉你安利是个伟大的事业」。
最后我实在忍不住想骂她两句,为了保持风度只好换个方式问她:「我问你一个问题」,她以为我要问安利制度:「你说你说」「猪去旅行世界八十圈回来会变成什么?」她眼睛瞪着我看,露出一脸疑惑的表情我心里颇有一份出气后的爽快我接着说:「这个问题蛮难,你回去想想,一个礼拜以后打告诉我」认定安利也是「老鼠会」趁她还没回过神来,我起身说:「对不起,我要赶回公司开会,我先走了」匆忙之间也忘了去付咖啡的钱,即转身离去这件事经过漫长的十五年岁月,她竟然仍耿耿于怀,不时仍在提起,每次讲起这件事,都是是「咬牙切齿」的表情我当然矢口否认有这件事(即使记得也不能承认)安利的朋友们每次听到我和陈老师的这一段对话,都会笑声四起十五年前,陈婉芬第一次向我介绍安利事业时,我已在一家股票上市公司任「协理」的职务,怎能听得进什么,加上铁了心认定安利就是「老鼠会」,因此对它的痛恨、排斥、拒绝始终无法改变之后,陈婉芬仍陆续打过几次邀我见面,我都婉言拒绝,不敢应邀,仿佛怕被「传染」似的她见我如此反应,只好暂时死了这条心,不再找我从云端跌到「地下室」我服务的这家股票上市公司竟然在一九八四年发生经营危机,财务周转失灵,支票退票被银行及民间债主逼债,最后被法院裁定重整。
股票从二十几元跌到二元多,半年多时间我个人也随着公司的风暴负债达一千多万,我不仅从去端跌到地面,还跌到「地下室」之后我和几个朋友经营了一家化学原料进口公司,我任总经理,只做了两年多,因法令改变,无利可图,又告结束不久又和一群朋友买了一家「工程无限公司」,他们推我当董事长,其实我对工程是门外汉,虽然包过几个几千万金额的工程,但亦无厚利因为是「无限公司」,股东要共同负无限责任,大家心里负担都很重最后决定把公司卖了,我再次回到原点接着受聘与筹备开设了一家「会员制」的休闲娱乐公司,我任副总经理,三年多以后接任总经理,这段岁月是我工作最忙碌的时间,经常忙到深更半夜才回家,与家人相处、在家用餐的机会少得可怜,不管我再忙再累,也不过领一份薪水而已最的因为与董事会之间发生经营方向策略的认识差距,只好辞职回家辞职那天我想起徐志摩「再别康桥」里的那句话:「我悄悄的走,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传统事业起伏不定在商场上努力了一十几年,每一项事业都是辛辛苦苦从头开始,有赔有赚,经营的风险如影随形,许多无法掌握的因素却又是决定成败的关键那份无奈与疲惫的感觉异常强烈,真想停下脚步好好休息一阵想想往后的日子要怎么走?正感茫然之际,几位好友正商议投入第二届国大代表选举,并鼓励我回老家马祖参选。
我原本从无从政的念头,加上那时父母相继过世不久,身心俱疲想到父母在世时,我为家庭生计忙于工作,未尽人子之责,愧疚良深,深切感受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那份伤痛心想因马祖参选第二届国大代表,如果能选上,对父母在天之灵会是一份安慰,许多乡亲会认为某某人的独生子颇为争气若有机会进入国民大会参与修宪任务,也是一生中难得的机遇慎重考虑参选国大代表这个计划是否可行,为慎重起见,曾向许多老师、长辈、同乡、同学、亲友请教咨询竟然没有一位泼我冷水,都表示赞成,并且鼓励有加许多同学还承诺如果我决定参选,他们会如何如何以实际行动为我助选经过两个月思考准备,我决定回马祖参选首先参加初选,我幸运入选年底加入选战,经过半年时间的竞选活动,在皇天垂爱,乡亲支持下,有幸顺利当选第二届国民大会代表在国民大会第一次开会之前,我研读了许多专家论述,复习整部宪法内容,抱着「新生入学」的兴奋心情,以为可以在国民大会学到民主政治及国会议事的宝贵知识谁知国民大会第一学习课目竟然是如果「骂人」与「打架」,一颗兴奋的心几乎沉到谷底经历了两年的国民大会会期以后,虽然感到「失望」,但任期还有两年多,无处可退,只有向前,看到前两个会期一些当选主席团主席的代表,在主持会议也不过如此。
心想来到国民大会如果能坐上「主席」的位置,手握议事锤,也不枉这趟政治旅途当选主席团主席第三年会期开始,在好友支持之下,参与主席团主席的竞选以我来自马祖小岛的代表竟然也能选上主席团主席,自己都觉得意外上台主持会议之前,我努力「恶补」国民大会议事规则,希望扮好「主席」的角色几次会议主持下来,颇得同仁的好评在任期中有机会坐上「主席」的宝座,主持大会进行,在短短的政治生涯中,也算划下了美丽的句号四年半的任期结束之前,我已思考清楚,政治舞台非我久留之地,如果继续参选下去,我可能不会学好只会学坏,甚至要扭曲自己的人格,因此决心「浅尝阢止」虽然许多乡亲好友鼓励继续参选连任,但我决心已定,不为所动1996年5月20日,任期届满,我再次回到出发时的原点前往中国大陆投资1994年开始,受朋友之邀,代表台湾一家规模颇大的企业到中国大陆进行投资,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分别在北京与中国铁道部「二七车辆厂」合作,投资一家「隆长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专门生产火车轮轴架及密封套等相关零件;在天津新港保税区内与铁道部直属企业「华铁置业公司」合资开一家「隆津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人占地一百五十亩,总投资达2800万美元,专业经营国际集装箱(台湾称货柜)储运业务。
」在南京浦口区与铁道部南京浦镇车辆厂合资开设一家「隆建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人专门从事生产火车客车内的电器设备;在上海宝山区大场镇与上海铁路局等单位合资开一家」「隆申泰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占地一百亩,总投资一亿五千万人民币,专营国际集装箱储运及铁路货运业务以上四项投资,外方从台湾及香港投入现金超过3000万美元为了这四项投资,我每月要奔波于海峡两岸,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四个城市轮流跑,实有疲于奔命之感1997年1月15日,我正式辞去在中国上述公司的工作,只保留其中两家生事及副董事长的职务传统事业过程像计程车码表,经常归零以上是过去十五年岁月的经历,如果在座标上画出一条十五年过程的曲线,更能清楚传统事业「经常开始」「经常结束」,不停的回到原点,重新开始不变的宿命,像计程车码表一样经常要「归零」如下图:0 15十五年前陈婉芬看懂了安利事业的价值、远景,更清楚的了解安利制度的公平、保障及自动的生命力,因此她努力不懈的坚持,不论别人怎么泼她冷水,怎么用异样的眼光相待,她只是勇往直前朝既定目标努力前进安利事业的曲线像飞机起飞的曲线她努力五年做到「钻石」,七年做到「双钻石」,九年九个月做到最高关衔「皇冠大使」,再三年做到「Q12皇冠大使」,目前正努力迈向「双皇冠大使」之路,因此她这十五年座标曲 Q12皇冠大使 皇冠大使 往双皇冠双钻 大使迈进 钻石线如上图:同样的十五年,结果天壤之别同样十五年的岁月,我与陈婉芬在事业努力的结果得到这两条截然不同的曲线,已经明白说明了其真实内涵。
陈婉芬的另一半嵇龙生老师常说:「一生当中只要努力一定会有结果,但是不一定有好结果」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亲爱的朋友,不管您是从事那个行业,您是否愿意试着为自己已经走过的岁月画出一条事业曲线,也为自己的将来,预估了一条可能的走向曲线?画完以后一定会有很深的感悟二)保障的比较「保障」二字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如果有一份工作对我们一生的生活能产生「保障」的效果那该有多好!「保险业」在台湾已非常兴旺记得在二十年前,社会大众对「保险业」还很陌生,对从事「保险业」的经纪人还会投以冷峻的眼光,叫他们「技保险的」其实保险业经纪人是要经过资格考试,在许多先进国家,他们和会计师、医师等拥有类似的社会地位,属于「专业人才」现在「保险」的观念已被社会大众所接受,保险的产品也非常多样化,在台湾「保险业」属于发展蓬勃的事业买保险希望获得「保障」当我们在保险经纪人的建设之下买了一份保单,其目的是要对「将来」取得一份「保障人从签下那份保单开始的每个月都要按时缴「保费」,如果不缴,这份「保障」可能就会出问题我们愿意「长期花钱」就是要买一份「保障」,可见「保障」二字在我们一生中具有多么重要的地位但保险只能在事件发生后,提供一部分的补偿,或在保险人身亡后,提供后人一份安定的因素,对当事人在生前却无法提供应得的保障。
以下就安利事业与传统事业对个人「保障」方面作简单的分析比较:◆安利事业 (1)一次努力,终身有保障安利制度的九种十二项奖金收入中的第三种T领导奖金」百分之四,就是最好的注解只要在安利事业学习、努力一阵子,就能取得终身的「保障」这份「保障」却不必花钱去买,它甚至比「保单」更具「保障」2)学一次能力,可以用一辈子不论做任何一个行业、工作,都要有「专业能力」,这项「能力」均非生来就会,都是学来的很少人一辈子都不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