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伸复位椎板扩大开窗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中青年Ⅰ、Ⅱ度腰椎滑脱症【临床医学..doc
5页临床医学论文•过伸复位椎板扩大开窗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中青年I・II度腰椎滑脫症【摘要】 目的探讨I度、u度腰椎滑脫症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18例中 青年I度、II度腰椎滑脫症的患者采用过伸复位椎板扩大开窗椎体间植骨融合内 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10个月, 17例症状消失,优良率94.4% 1例术后偶有下腰痛,能正常工作结论过伸 复位椎板扩大开窗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脫症手术效果满意关键词】 腰椎滑脫;手术;内固定腰椎滑脫是易导致慢性腰痛以及一侧或双侧下肢的放射性麻木疼痛的一种疾病 是指腰椎椎体间部分或全部错位的一种疾患,临床上一般称之为滑椎,一般是上 位椎体向前滑脫腰椎滑脫的发病率在欧洲为3%〜7%,国内还缺乏准确的统计 资料,一般认为,对有腰痛的患者的常规X线摄片检查发现,在成人中约5%冇 腰椎滑脫的倾向〔1〕I、U度滑脫主要见于退行性滑脫及部分腰椎狭部裂引 起的真性滑脫由于其移位较轻,症状主要表现为腰部不适感及疼痛,一般不伴 有下肢的神经症状出现退行性滑脫患者多采用非手术治疗,保守无效者、中青 年需负重体力劳动患者及狭部裂患者应进行手术治疗。
2007年8月〜2008年10 月,我院对18例I、II度滑脫患者采用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式改良的过 伸复位椎板扩人开窗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24〜55岁,平均35.3岁病程1〜5年,平均1.4年临床表现均为下腰痛、腰部不适感、弯腰时腰 部无力感,均无神经症状所有患者术前均行X线正侧位、过伸、过屈、双斜位 及CT、MRI检查影像学查发现L4滑脫6例5 L5滑脫12例,按Mcycrding滑 脫分类标准,I度滑脫8例,II度滑脫10例1・2手术方法(1)硬膜外麻醉后过伸俯卧位,C型臂透视定位后,取滑 脫椎后正中切口,钝性分离椎旁软组织,显露棘突、椎板及双侧小关节2) 椎弓根螺钉打入,椎弓根定位技术按Weinstein等的方法:以横突中轴线与上关 节突外侧缘垂直线的交点为进钉点手锥钻孔进钉方向依不同锥体的TSA角(椎 弓根纵轴与椎体水平轴间的夹角)及SSA角(椎弓根纵轴与椎体矢状轴间的夹角) 采取不同的方向C臂机透视定位,以保证椎弓根螺钉位于椎弓根内安装4枚 椎弓根螺钉,固定滑脫椎及其下位椎3)用椎板咬骨钳咬除一侧部分椎板组 织(以能顺利植骨为宜)及黄韧带、后纵韧带。
松解探查神经根有无粘连4) 安装内固定器械:在适当撑开椎间隙,恢复椎间隙高度的基础上,对滑脫椎体进 行提拉复位,拧紧固定螺帽5)准备植骨床:神经剥离子保护下于滑脫椎及 其下位椎椎体间用锋利刮匙刮除椎间盘上下纤维环及椎体软骨板6)植骨: 取骼骨,将骼骨做成条状或小块状骨作椎间植骨术后负压引流24〜48 h,卧 床休息6〜8周,带腰围下地适当活动1.3术后处理 术后使用抗生素1〜3天,术后3天进行主动直腿抬高试验 术后2周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卧床3周后在支具的保护下下床活动,2个月内1.4结果 本组18例,16例滑脫达到完全复位,2例滑脫复位达90%无一例山现感染及螺钉误植等并发症6例患、者山现下肢沿坐骨神经放射性疼 痛,其中2例为拔除引流管后当天即出现症状,考虑可能为拔引流管吋刺激神经 根导致,其余考虑术中神经根牵拉导致,给予止痛药及神经营养药后,3例患者 2周后症状消失,3例2个月后症状消失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10个月 15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3例患者诉腰部偶有疼痛,但不影响正常工作18例 患者获得脊柱融合,无假关节,无内固定松动、松脫或断裂2讨论I、H度腰椎滑脫症的手术适应证:I、II度腰椎滑脫症患者约80%〜90% 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缓解,最终只有约10%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
•般情况下,I、u度腰椎滑脫手术指征:(1)持续性腰背部疼痛,经保守治疗不缓解;(2) X线片证实滑脫进展;(3)年龄较轻需从事重体力劳动者;(4)狭部裂患者〔2〕I、U度腰椎滑脫症患者以前常用的手术方案,同于HI、IV度滑脫的过伸复 位椎板切开复位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不仅手术创伤大,卧 床及恢复时间均较长,并且由于椎板及棘突等后柱组织的缺失易造成软组织压迫 脊髓,产生神经症状,肌肉组织缺失造成腰部力量减弱,腰部活动较差,并发症 较多改良的过伸复位椎板扩大开窗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保留了双侧的关节 突关节,仅干扰一侧椎管,尽可能的保留了椎管的完整性,避免了软组织对椎管 内神经、脊髓的压迫及粘连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时间较前者明显缩短从 这方面看‘针对I、n度腰椎滑脫症此手术方案优于前者关于腰椎滑脫是否需要复位,一直是争论的热点不主张复位者认为,解除椎体滑脫所致神经根症状,关键在于彻底减压和牢固融合,复位反而容易牵拉神 经根导致并发症,破坏其长期形成适应性稳定结构也有学者认为,脊柱滑移不 稳定是此症状的主要病理基础,特别对重度滑脫者,如果滑脫椎体不复位,则无 法解除因矢状径减少所致椎管狭窄,也就不能重建脊柱的正常序列和恢复其正常 的生理功能。
贾连顺〔3〕认为对于小于50%的滑脫患者,不管滑脫类型、程度 如何,一般只需原位融合喉树勋等〔4〕认为对于<33%的滑脫,不需复位,〉33% 的滑脫,应尽量争取复位Stefee等〔5〕认为为了更好的解除神经压迫因素, 借助于矫形器械,任何滑脫度的椎体都应尽量复位,而且也应该可以复位笔者 认为针对无神经根症状的I、U度腰椎滑脫症应遵循复位的原则因滑脫移位幅 度较小,容易复位,尽量达到解剖复位,恢复滑脫前的解剖稳定性〔2〕参考文献】1金大地•现代脊柱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军医岀版社,2002,452-458.2王宇飞,李勇刚,杨克敏,等.STB椎弓根钢板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脫症.中国伤 残医学2008,16 (2) : 2-3.3贾连顺•腰椎滑脫和退变性腰椎滑脫症•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1,8(8) :815・4侯树勋,史亚民,吴闻文,等.腰椎滑脫手术治疗适应症和术式选择冲华骨科杂志 ‘ 1998 ‘ 18 : 707.5 Stcfcc AD Si tkowski D.Reduct ion and smbi1izat ian of grade IV spondyloli sthesi s.Cl ini Orthop ‘ 1998 ‘ 227 : 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