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法的初步认识.docx
7页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P46、47例1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把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正读、写乘法算式,会通过加法算得乘法的积2、初步学会从简单的实际情境中抽象概括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3、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写一写,比一比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4、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简洁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理解什么是乘法,知道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草稿纸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P46主题图师:暑假里有不少小朋友去游乐园玩了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上有哪些好玩的游客项目?生:旋转木马、小飞机、小火车、过山车师: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小飞机仔细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预设:有5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上有3人出示,齐读)师: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个数学问题吗?生: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预设:3+3+3+3+3师:3是什么意思? 生:每架小飞机上有3人师:为什么有5个3? 生:因为有5架小飞机。
师:3+3+3+3+3表示5个3相加, 等于15我们一起来算算)二、自主探索1、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项目,同桌合作,先说一说,再写一写师:了解了小飞机上的数学问题,我们还有旋转木马,小火车,过山车这3个游乐项目没有研究过先听清楚要求:同桌合作,选择你们俩最喜欢的游乐项目来说一说其中的数学信息,并提一个数学问题再把这个算式写下来听懂了吗?2、反馈交流预设:a、研究小火车生1:我研究的是小火车图中有辆小火车,每节车上有6人,有4节车厢,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师:谁也是研究小火车的,再来说一说?谁能像他这样来说一说?谁能把他们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连起来完整的说一说?生2:图中有辆小火车,每节车上有6人,有4节车厢,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师:谁来解决?6+6+6+6=24(人)师:有几个6?(4个6) 师:为什么是4个6?(因为有4节车厢)师:那为什么都是加6,而不是加5,加4呢?(因为每节车厢上都是6人)师:所以6+6+6+6表示有4个6相加的和,是多少?(24)B、研究旋转木马师:谁是研究旋转木马的?生1:有4个旋转木马,木马上共有多少人?生2:3+3+3+2师:跟其他算式有什么不一样?(其他算式加数都一样,这个不一样)师:那么旋转木马上一共有多少人呢?(11人)C、研究过山车。
师:过山车谁来说?生:我研究的是过山车,每节车上有2人,有7节,过山车共有多少人?师:谁来列算式?2+2+2+2+2+2+2=14(人) 师:对啊,这么多的2,写起来真是麻烦,其实相同加数的和有另一种表达方式乘法)板书3、写乘法算式,读算式师:先把相同加数2写下来,再把加数个数7写下来,最后写乘号(跟我一起书空)2×7=14(人),读作:2乘7等于14(人)还可以写成7×2=14(人)师:你会读这个算式吗? (读作:7乘2等于14)4、介绍乘法的各部分名称师:会读算式还不够,还要认识各部分的名称,2和7叫乘数,14是积5、表示意义师:根据这个加法算式,你知道2乘7表示什么吗? (7个2相加)6、改写算式师:认识了乘法算式,你能把黑板上的3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动手写师:刚才在写算式时有什么问题吗?(3+3+3+2不能写乘法算式)师:为什么3+3+3+2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呢?生:因为它们的加数不同师:是啊,只能是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才可以用乘法来计算预设:3×5=15,5×3=15(3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4×6=24,6×4=247、小结:其实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计算,要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初步地认识了乘法——板书完整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三、巩固练习1、出示:P48例2师:在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有3捆气球,每捆气球有5个)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师:( )个( )相加师:你会分别用加法、乘法算式来表示吗?生:5+5+5=15(个)生:5×3=15或3×5=15(3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2、摆一摆师:做完了,让我们动手来摆一摆吧现在请你竖起小耳朵,坐端正,等陈老师说完要求后你要静静地摆小棒,摆好后要举手告诉我你好了1) 请你像我这样摆2根小棒//(这几个小朋友摆的很整齐,两根都合在一起,没有分开)(2) 请你像我这样摆4次 // // // //(分开点)(3) 听问题并回答师:摆完了请你放好你的小手仔细听陈老师的问题请问你用掉了几根小棒?生1:2+2+2+2=8(根)师:简单地说就是几个几相加4个2相加/2×4=8或4×2=8)(4) 加深难度,不摆小棒直接列算式师:看来难不倒你们,现在杨老师要提高难度了,不摆小棒,请你在脑袋中摆,2根2根地摆,摆10次,摆完了并用算式告诉我你用了几根小棒 2+2+2+……+2=20,或2×10=20或10×2=20)师:你比较喜欢用哪种计算方法(乘法,简便)师:那你觉得乘法和加法一样吗?(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计算)3、变一变,使下面的图能直接用乘法算式表示。
○○○○○○○○○○○○师:怎样移动珠子的位置,使它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预设:移动第三行的1颗珠子到第一行,使得每行4颗,4×3=12或3×4=12四、课堂小结1、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位新朋友?它有什么好处?2、什么时候可以用乘法?五、板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3+3+3+3+3=15(人) 5×3=15(人) 3×5=15(人)6+6+6+6=24(人) 4×6=24(人) 6×4=24(人)3+3+3+2=11(人)2+2+2+2+2+2+2=14(人) 2 × 7 = 14(人),7×2=14(人)读作:2乘7等于14 ,7乘2等于14教学反思:“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5~46页的内容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并在合作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最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为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设计时,从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入手,通过游览儿童公园,让学生观察活动项目中的每节车厢的人数都是相同,初步感知相同加数这个概念。
接着让学生观察用小棒摆出图形,并思考每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摆了几个图形,一共用了几根小棒,得出相同加数连加和不相同加数连加两种加法算式,通过让学生观察、探究,得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可以说成几个几,从而为乘法的引入垫定基础;然后凭借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出乘法,并让学生说说乘法算式中的每个数字相当于加法算式中的哪个数,明确乘法的意义,最后通过练习,巩固本课中的知识点 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中,只要能大胆的去想去做,创造自己的教学思路,在不断的失败过程中总结经验我有这几个心德体会: 一、在定好教学内容时,先自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征,设计好适合学生的导入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设计教学环节中,要让导入和新授部分很自然的衔接,为整堂的学习内容作好铺垫 二、在新授部分,要在导入的基础上,将知识有目的有方法的过渡,并有意识的在设计好的问题情景中,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或接受学习中学习这节课的知识内容灵活的处理问题,把握知识的重难点,让学生学得轻松快乐 三、在练习部分,要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丰富知识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把握好知识的连贯性,由易到难,将教学内容通过练习呈现出来并在学生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看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在小结部分,要将教学过程归纳总结,将教学内容中的重难呈现,让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特征,进一步将教学内容的知识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