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朝史学家、文学家沈约千古名句《七言绝句千古名句》.doc
10页南朝史学家、文学家沈约千古名句《七言绝句千古名句》 精美的句子,常常以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伤感的句子、搞笑的句子等等面目出现,经过时间的淘洗,流传下来的往往简短而有深意向您推荐南朝史学家、文学家沈约千古名句,希望您能保持好心情 南朝史学家、文学家沈约千古名句 1、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翻译:起了强风,才知道何种草足以抵挡风力;下了冰寒的霜,才知道哪种树能够受耐严寒沈约《宋书》 2、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沈休文《咏芙蓉》 3、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沈约 4、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沈约《宋书》 5、乘长风破万里浪沈约《宋书宗悫传》 6、夜夜曲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孤灯暧不明,寒机晓犹织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沈约《夜夜曲》 延伸阅读 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名人名言大全短句摘抄 班固,东汉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公元32年92年,字孟坚,史学家班彪之子,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班马在班彪续补《史记》之作《后传》的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至汉章帝建初中基本完成。
主要作品为《汉书》,撰有《白虎通德论》,征讨匈奴时为中护军,后死狱中,善辞赋,有《两都赋》等 班固名人名言: 百闻不如一见 公道立,奸邪塞,私权废 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安者非一日之安也,危者非一日之危也,皆以积渐然 侈而无节,则不可赡 凡教化之不立,而万民不正也 父兄之教不先,则子弟之率不谨 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国籍十世之基,家承百年之业 国之将兴,尊师重傅 何可屈曲从俗,苟求富贵 君子独处,守正不挠 乐太盛则阳益,哀太甚则阴损 礼所以防淫,节其侈靡也 吏不廉平,则治道衰 廉者昌,贪者亡 民者,弱而不可胜,愚而不可欺也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青蝇嗜肉汁而忘溺死,众人贪世利而陷罪祸 仁不异远,义不辞难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舜无立锥之地以有天下 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 王者以民为基,民众以财为本,财竭则下叛,下叛则上亡 位历将相,国家之柱石臣也 兴利除害,尊主安民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危于累卵,难于上天。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治天下者当用天下之心为心 因时施宜 腐术不可以为桂 臣门如市,臣心如木 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 贪贾三之,廉贾五之 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赏罚信明,施与有节,记人之功,忽于小过 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天不变,道亦不变 众煦漂山,聚蚊成雷 十围之术,始生如蘖 太刚则折,太柔刚废 听言之道,必以其事观之,则言者莫敢妄言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 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 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 福生有基,祸生有胎 欲人勿阐,莫若勿言;欲人勿知,墓若勿为 欲投鼠而忌器 家富势足,目指气使 直言之路开,则四方众贤不远千里 与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胜也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 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 福善之门莫美于和睦,患咎之首莫大于内离 将不知兵,以其主予敌也;君不择将,以其国予敌也 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善者不疵细瑕。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不可同日而语 知其一未睹其二,见其外不识其内 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 明朝医学家李中梓千古名句 年代:明朝 李中梓作品:《内经知要》《伤寒括要》《诊家正眼》 李中梓简介:李中梓(1588~1655年)李中梓,字士材,号念莪,又号尽凡,汉族,上海浦东惠南镇人他父亲是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故中梓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幼年时擅长文学、兵法,因屡试不第,加之体弱多病,乃弃仕途而学医他悉心钻研医学名家的著作,深得其中精要,对中草药物的药性进行反复研究,并用于临床实践,在实践中创立了自己的医学理论,成为一代名医曾祖李府,字一乐,为抗击倭寇而捐躯 李氏少年博览群书,青年时曾应科举,后因痛感两亲子被庸医药误致死及自己早岁多病,转而习医—生对中医理论研究十分重视,兼取众家之长其论述医理,颇能深入浅出所著诸书,多能通俗易懂,最为初学、登堂入室之捷径,这在当时可称是一套最完整的中医教材因而在吴中医界广为传诵,成为明清间江南一大医家与宗师,在中医学的普及方面作出较大贡献。
著有《内经知要》、《药性解》6卷、《医宗必读》10卷、《伤寒括要》2卷、《本草通玄》2卷、《病机沙篆》2卷、《诊家正眼》2卷、《删补颐生微论》4卷、《李中梓医案》等《诊家正眼》、《本草通玄》、《病机沙篆》三书,1667年汇刊在一起,署曰《士材三书》《李中梓医案》本书共收医案50多则,不分门类,不立标题,大多为内科杂病疑难治案书中体现出李氏长于脉诊和辨证,处方灵活,案语明晰初未刊行,后收入李延昰《脉诀汇辨》中 1、不根于虚静者,即是邪术;不归于易简者,即是旁门——李中梓《内经知要》 2、世有古今,时有寒暑,地有南北,药有良犷,人有强弱,惟明达者,随在变通为得耳——李中梓《伤寒括要》 3、病机繁杂,变迁无穷,如珠走盘,纵横不可测虽纵横不可测,而终不出此盘也——李中梓《内经知要》 4、切脉之道,贵于精诚,嫌其扰乱,故必心虚而无他想,身静而不言动,然后可以察脉之微而不失病情也.——李中梓《诊家正眼》 5、就天地而言,谓之云雨;就人身而言,谓之精气,人身一小天地,迈不信然——李中梓《内经知要》 6、审病察脉,以决死生,非指下了然,将安所凭借乎!——李中梓《诊家正眼》 7、脉者,血气之征兆也。
病态万殊,尽欲以三指测其变化,非天下之至巧者,孰能与于斯?——李中梓《内经知要》 8、论治之则,载由经籍,圆通之用,妙出吾心,如必按图索骥,则后先易辙,未有不出者矣——李中梓《内经知要》 9、望闻问切,谓之四诊,而望色居四诊之先,未有独凭一脉,可以施疗者——李中梓《内经知要》 10、古之神圣未尝不以望闻问切四者互相参考,审察病情——李中梓《诊家正眼》 11、医经充栋,不越于阴阳——李中梓《内经知要》 12、伤寒者,病势险重,症绪繁多若非问因、察症、正名,未有不误者也——李中梓《伤寒括要》 文学家刘义庆名句名言 文学家刘义庆名句名言 1、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刘义庆《世说新语》 2、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刘义庆《世说新语》 3、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刘义庆《世说新语》 4、乘兴而行,兴尽而返——刘义庆 5、芳林列于轩庭,清流激于堂宇——刘义庆 6、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7、昔伯成耦耕,不慕诸侯之荣,原宪桑枢,不易有官之宅——刘义庆《世说新语》 8、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
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9、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在有些时候,结果并不重要,兴致就是最好的目的地——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 10、势力之交,古人羞之——刘义庆 11、以明防前,以智虑后——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 12、华歆避难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迫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刘义庆《世说新语》 1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刘义庆《咏雪》 14、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公曰:‘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刘义庆《世说新语》 1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 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的名言诗句 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的名言诗句 1、交浅而言深者,愚也;在贱而望贵者,惑也;未信而纳忠者,谤也——范晔 2、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范晔 3、神龙失势,与蚯蚓同——范晔 4、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范晔 5、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原——范晔 6、独步天下,谁与为偶!——范晔《后汉书·戴良传》 7、德不称,其祸必酷;能不称,其殃必大——范晔 8、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峣(yáo摇)峣:高峻的样子缺:残破皦(jiǎo绞)皦:洁白貌这两句大意是:高峻的东西容易残破,洁白的东西容易被玷污)——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9、峣峣者缺,皎皎者易污。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 10、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范晔《后汉书·马援传》 11、拨乱反正,以宁天下——范晔 12、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有志——范晔 13、士者贵其用也,不必求备——范晔 14、传闻之事,恒多失实——范晔《后汉书.臧宫传》 15、男儿当死中求生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公孙后传》 16、创基冰泮之上,立足枳棘之林——范晔 17、枳棘非鸾凤所栖——范晔《后汉书·仇览传》 18、救奢必于俭约,拯薄无若敦厚——范晔 19、羊质虎皮,见豺则恐——范晔 20、墙高基下,虽得必失——范晔《后汉书·郭太传》 21、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同品德高尚的人相处,就会天天得到美好的教益;和行为不轨的人鬼混,就会天天产生邪恶的思想)——范晔《后汉书·爰延列传》 22、人各有能,因艺受任——范晔 23、”岁月骛过,山陵浸远——范晔《后汉书》” 24、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