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从英汉委婉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文化研究论文.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h****0
  • 文档编号:313250294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从英汉委婉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_文化研究论文 摘 要:委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通过对英汉委婉语反映出的中西文化在等级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背景、审美观等五个方面的差异,进一步指出学习委婉语所依托的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助于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委婉语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委婉语是一种修辞格,是普遍存在于不同社会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有其独特的来源及构成方法,并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折射出中西方国家不同的等级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宗教背景以及审美观等委婉语在日常交流及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渗透到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和日常生活等各个层面,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使用者的心理、感情和态度 我们对委婉语的理解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出于种种考虑,有些话语不便或不能直说,需要用含蓄曲折而又能传达本意的词语代替,可以避免冒昧或无礼,达到取悦人的目的,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英语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最早来源于宗教迷信,意为goodspeech或wordsofgoodomen(说好听的或吉言)可见,英汉语言对委婉语的定义、施用功能基本上是一致的。

      英汉两种语言的委婉语,既属于语言现象又属于文化现象,记录并反映着各自的特定文化 二、英汉委婉语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 1、中西等级观念的差异 汉文化更为注重等级观念,在封建社会中有国讳、家讳、圣讳、官讳种种所谓国讳,主要是避开皇帝本人的名姓及服饰,比如与皇帝名姓相同的字音要回避东汉时要避光武帝刘秀讳,秀才改称“茂才”;而为了避明帝刘庄讳,把几百年前就已作古的庄子的“庄”姓改姓“严”,“老庄”改称“老严”家讳指后辈在言行中回避祖先父母的名字,以示敬祖尤记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当幼年郭靖受蒙古人的影响,直呼其母为“李萍”时,李氏竟大惊失色,以为郭靖“中邪了” 在现代社会中,对于上级、领导,人们同样谨言慎行,惟恐不敬,大多不敢直呼其名,而冠以职位,对单位的首要领导,出现了像“一把手”、“头儿”、“老板”、“老大”之类的婉称而在西方,不论职位高低、年龄大小,大多数人都喜欢别人直呼其名,常常听到小孩直呼一个比他大得多的人的名字,这并不表示不敬,只表明人与人相互之间是平等相处,没有名字禁忌的此外,在西方家庭里,晚辈可用父母或祖父母的名字来命名,最典型的如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JohnKennedy)的儿子的名字与他完全一样,对于41任与43任总统乔治·布什(GeorgeBush)父子俩,人们要通过称呼大布什、小布什来区分他们二人。

      在这方面,中西文化大相径庭 2、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受几千年来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自古就有谦恭礼让的美德,在交际中往往不愿锋芒毕露,它要求人们跟长辈或上级甚至同辈说话时,要用敬语,否则就认为用词不当而失礼,而用于己方,则采用自谦的方式 比如:大人——下官,兄台——晚生,贵姓——敝姓,令尊——家父,府上——寒舍,高见——愚见,贵庚——虚度等等在中国人看来,言谈之中表现出的这种谦虚或恭敬,会给对方一种尊重感,从而使对方乐于倾听和接受,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同时也表现出讲话者的修养而现代汉语中人们最常用的对对方的尊称“您”,更是日常生活中的一支“润滑剂”:“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吗?”“您保重您辛苦了您太棒了听到表示赞美与尊敬之词时,汉语中多用“太客气了”、“过奖了”、“区区小事何足挂齿”等谦词而英语中的敬语谦词却远远少于汉语 在英语中,不管对方年龄多大、地位多高,you就是you,I就是I,用不着像汉语那样用许多诸如“您、某某董事长、某某主任”等冠以职位的敬语谦称西方人喜欢直接明了,他们听到赞美之词会欣然接受,用“Thankyou”(谢谢)“It’sverykindofyoutosayso”(你这样说太好了。

      I’mverygladyoulikeit”(我很高兴你喜欢等回答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可见两种语言的表达差异反映了含蓄和直率两种不同的民族风格 3、中西价值观念的差异 西方人崇尚个体主义价值观,个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挥自身的潜在能力,维护自己的利益,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因此,在这种充满竞争意识的价值观推动下,人人注重自立,自我奋斗、自由进取成为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 就以“老”为例,“老”是西方人忌讳的词语,因为一旦变老,就意味着思想僵化、迟钝、固执、怪癖、爱唠叨等;老龄意味着被逐出主流社会,得不到尊敬与关心,因此,英美人怕老,忌讳old(老)一词 于是英语中出现了许多关于老的委婉语,人们常用ageful(上了岁数)、elderly(上了年纪)、notyounganymore(不再年轻)代替old,把老年人说成themature(成熟的)、theadvancedinage(上年纪)、thelongerliving(生活经历较长的人)、seniorcitizen(资深公民),有时甚至用ofcertainage的含糊说法代替middle-aged另外,还出现了homeforadults/theaged(养老院)、anadultcommunity(老人区)等等词汇。

      在中国,情况却正好相反,因为中国历来有“尊老敬幼”的传统,老人普遍受到尊重和照顾,因此老人不怕“老”,社会也自然不忌讳老,汉语中暗示年龄的委婉语很少在汉语文化中,“老”代表了经验、学识、成熟、可靠等,如“老师”、“老板”、“老大”、“老张”、“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老当益壮”、“老成持重”、“姜还是老的辣”等许多对“老”表示敬重、赞誉的词语;婉称年龄大的人为“老同志、老师傅、老干部、老革命”;称呼高龄或德高望重者,通常在其姓氏后加一个“老”字以示恭敬,如“张老、李老”等另外,中西文化中不同的价值观在“死亡”的委婉语上的反映也较为明显汉文化注重死亡的社会价值,必要时舍生取义,所以汉语中称英雄勇士之死为“永生”、“捐躯”、“殉国”、“牺牲”、“永垂不朽”、“流芳百世”等而西方文化则注重个人愿望的实现,希望死后能与上帝同在,哪怕是英雄的死也是完成了上帝赋予其拯救他人的使命,如laydownone’slife(躺下)、fall(倒下)、bepresentatthelastrollcall(出席最后一次点名)、fireone’slastshot(射出最后一发子弹)等源于军旅生活的委婉语也大都不带悲壮色彩。

      4、中西宗教背景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中国人民在宗教上从来没有形成统一的信仰,对于汉文化来说,佛教和道教的影响比较大一些同样以“死”为例,道教的宗教思想,反映的是达观、淡泊的生死观,追求的最终目标是生命不死、习化成仙道家否认世间万事万物的差别,认为人从“生”到“死”没有极端差别,只是“随物而化”,于是人死婉称为“物化”,以及“隐化”、“遁化”等 佛教讲究生死轮回,认为只有皈依佛门,才能摆脱轮回之苦,进入修行的最高境界佛教的最终目的,是要人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达到不生不死没有轮回的成佛境界,即“涅”他们对死亡的委婉表达有“迁化、示化、圆寂、舍身、归净土”等而西方人一般信奉基督教,比较注重赎罪,以便使灵魂得到拯救,升入天堂与上帝同在 如上帝用泥土创造了人,因此人死去也就应该“toreturntodust/earth”(归于尘土);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为了赎罪,因此死去就是“topaythedebtofnature”(偿清欠大自然的债务);上帝是万物之主,人死后就得“tobecalledtoGod,toanswerthefinalsummons”(被召到上帝身边),并且要“tohandinone’saccounts”(上交自己的帐本),如实汇报一生的所作所为,听候上帝的“thelastjudgement”(最后审判),正因为此,人生在世,只有积德行善,死时才能“togotoabetterworld”(到一个更美好的地方去),即“togotoheaven/paradise”(进入天国),然后就能“tobewithgod”(与上帝同在),因而感到“tobeatpeace”(心神俱宁)。

      可见,由于宗教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委婉语在表达上差别还是很大的 5、中西审美观的差异 中西方对身体胖瘦的审美观有着不同的取向中国传统审美观比较注重“胖”的审美价值,“胖”往往使人联想到殷实富足的生活,而被婉称为“壮”、“丰满”、“富态”、“福相”、“发福”古代仕女图女子脸部轮廓都是非常圆满;对男性的要求也重在“壮” 可在西方,胖的往往是穷人,健康、精干的往往是富人,因为他们有钱为健康投资人们通常用wellstacked,pleasinglyplump、nicelyplump,welldeveloped等词来代替fat(肥胖)而skinny(过瘦,皮包骨头)和fat一样,都是贬义词,一般用delicate、slender、slight、slim、spare、svelte、willowy等词婉而代之中西方对肤色美也有不同看法,中国人喜爱皮肤白皙,忌说皮肤“黑”,而婉称“深” 三、结束语 委婉语是人们在社交中为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适当的语言表达形式,从它一产生起就紧密地和社会文化联系在一起因此,正确理解、把握委婉语在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运用和含义,才能更好地发挥委婉语在跨文化交际中良好的作用,减少交际中的失误,顺利成功地达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李军华汉语委婉语的社会文化构成及语用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05,(12) [3]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379 [4]葛校琴英汉语言禁忌的深层文化映视[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