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2018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pdf
84页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目 录1.1 地球仪经纬线经纬度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1 经纬网定位1.2 地球的公转1.2 地球的自转1.3 地图的阅读1.4 地形图的判读2.1大洲和大洋2.2板块运动2.2沧海桑田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3.1 多变的天气3.2 气温的分布3.2 气温的变化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3.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3.4 气候的地区差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4.1 人口与人种4.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4.3人类的聚居地第五章发展与合作人教版2018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目标】1 .知道地球的形状,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2 .会运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利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教学难点】利用相关的地理自然现象证明地球的形状情景导入生成问题由“中秋赏月”,我们所看到的月球形状引发学生对地球形状的思考学习活动一认识地球的形状【自主探究】学生阅读课本P 2 P 3 页的内容,完成以下任务:1.说一说:我们人类的家园一一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1:蓝色的学生2:美丽的学生3:圆形的学生4:球形的。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和总结,我们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但是在今天看来这样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小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以下历程:天圆地方(直觉)太阳和月亮(推测)麦哲伦环球航行(实证)地球卫星照片(直观)1人教版2018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2 .议一议: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学生讨论结果略)3.思 考:读课本P 3页阅读材料【合作探究】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你能用身边的事例来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吗?学 生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只总是船身先消失有条件的学校学生可做实验演示)学生2: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学 生3:站得高,看得远(或者引用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能作图来说明更好)教师小结:同学们列举的现象能够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但能够准确说明地球形状的还应该是地球卫星照片2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教师小结:通过人类探索地球形状艰难而漫长的历程说明: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和努力,甚至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同时我们更应该坚信科学技术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方法。
因此同学们要从小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树立为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精神拓展探究】1 .太阳的东升西落能否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不能)2 .日食现象能否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不能)学习活动二认识地球的大小2人教版2018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自主探究】读课本图1.2,独立完成以下任务:1 .你知道地球的平均半径、表面积、最大周长分别是多少吗?地球的平均半径6 3 7 1 千米2)地球的最大周长约 包 千 米3)地球的表面积约5.1 亿平方千米2 .结合课本P 4 页活动2,感受一下地球到底有多大?(1)地球的表面积是我国陆地面积的多少倍?(5 3 倍)(2)如果一架飞机以每小时8 0 0 千米的速度飞行,那么环绕地球一圈大约需要多少小时?(5 0 小时)【合作探究】讨论一下描述地球的半径为什么用“平均半径”这个概念?因为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学生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 .本节课的收获:2 .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3人教版2018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地球仪、经纬线、经纬度【教学目标】1 .认识经纬线的含义、特征,经纬度的划分2 .知道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3 .记住特殊的经线与特殊的纬线。
教学重点】经纬线、经纬度的特征与划分教学难点】经纬线、经纬度的判读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展示地球仪,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地球太大,利用地球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学习活动一认识地球仪【自主探究】学生每人一只小地球仪,摆放在书桌上,观察地球仪,独立完成以下任务:1 .说一说:什么是地球仪?地球仪是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缩小了的地球模型2 .指一指:地球仪上都有些什么?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北极、南极、经线、纬线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讨论1:地球仪上有地轴,真实的地球有没有地轴?(无)讨论2:在宇宙中,地球的北极总是指向什么方向?(北极星所在的方向)4人教版2018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讨论3:地球上的最北点、最南点分别在什么位置?(北极、南极)讨 论 4:如果一个人站在北极或南极,其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南方向、北方向)【动手活动】学生用乒乓球、铁丝自制一个简易的地球仪注意思考:地球仪的地轴与地球仪的底座(或桌面)的夹角为多少度?(6 6.5)学习活动二认识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及特征【自主探究】学生观察地球仪,阅读课本P 6 P 7 页内容,独立完成以下任务:1.想一想:将所获得的知识信息填入后面表格的空格线上。
1)什么是纬线?纬线是什么形状的?(2)各纬线长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3)找出最长的一条纬线,这条纬线把地球分为哪两个半球?(4)经线在形状、指示方向、长度的分布三个方面与纬线有什么不同?(5)经度是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的?(6)经度的标度范围是多少度?(7)对比纬度的变化规律,说明地球仪上经度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特点?(8)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这样划分的意义是什么?(9)在地球仪上找出主要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大洲,并说出它们的名称纬线与经线纬线经线定义在地球上,与南、北极距离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5人教版2018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纬度与经度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圆弧状况圆,每条纬线组成纬线圈半圆,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长度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纬线在南北两极缩成一点全部等长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2.说一说:地球低、中、高纬度地区是如何划分的?纬度经度度数起始线赤道(0 )本初子午线(0 经线)度数范围0 9 0 0 -1 8 0 符号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变化规律以赤道为界,越向北,北纬度数越大;越向南,南纬度数越大。
规律:北大北纬,南大南纬以本初子午线为界,越向东,东经度数越大;越向西,西经度数越大规律:东大东经,西大西经半球划分赤道是南半球、北半球的分界线2 0 W、1 6 0 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半球、也半球的分界线6人教版2018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球0 3 0 为低纬度地区;3 0 6 0 为中纬度地区;6 0 9 0 为高纬度地区找一找:你所在的城市位于什么纬度区?(学生可先在网上查某市地理坐标,再判断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讨 论1:地球仪上的经线与纬线各有多少条?地球仪上的经线与纬线都有无数条讨论2:一条经线有多长?一条经线的长度是赤道长度的二分之一,约2万千米拓展探究】1 .动手活动:在制作的简易地球仪上描述出以下特殊的纬线、经线:纬线:0 (赤道),3 0 N,3 0 S,6 0 N,6 0 S,9 0 N,9 0 S o经线:0 ,1 8 0 ,2 0 W,1 6 0 Eo2 .观察地球仪,并想一想:东西经度区的划分与东西半球的划分是否一致?不一致二者的联系如下图所示:160E18020W0160E东西经西经,东经西半球东半球2)本初子午线是人为规定的,所以东经和西经是人为划分的任意一个经线圈中两条经线的经度值有什么联系?7人教版2018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二者的度数和为1 8 0 ,如果一条在东经度区,另一条一定在西经度区,0。
和1 8 0 经线除外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 .本节课的收获:2 .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8人教版2018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经纬网定位【教学目标】1 .掌握经纬线的判读技巧2 .学会利用经纬网给地表事物定位置、定方向、定范围教学重点】用经纬网定位置、定方向、定范围教学难点】经纬线的判读技巧训练情景导入生成问题2 0 1 6年8月5 S2 1日,第3 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里约热内卢的经纬度大约是2 3 N,4 3 Wo想一想我们能否用我们刚学过的知识在课本底页的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上标出里约热内卢具体在哪儿?自学互研生成能力学习活动一学会利用经纬网定位置、定方向、定范围1.学生学习任务:展示典型例题,学生独立完成例:出示右图,要求学生填表并寻求判断的规律ABCDE经度1 5 0 E1 5 0 W1 8 0 1 2 0 E1 5 0 W纬度2 0 S6 0 S2 0 N5 0 N6 0 N9人教版2018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南北半球南南北北北东西半球东西分界线东西120150 1801502.老师点拨:(1)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表示某经线和纬线的交点,所以在书写时,后面的字母必须明确标记。
例:北京的经纬度(4 0 N,1 1 6 E)o 0经线、1 8 0 经线、0 纬线除外2)教师总结经纬网定位技巧:以方格状经纬网图为例说明经纬度的判定技巧:A.先定方向一般定向法一一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判断经线和纬线根据经线和纬线的概念得知: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哪是经线、哪是纬线,哪是经度和纬度经度若数值向东越来越大,则是东经;若数值向西越来越大,则是西经纬度若数值向北越来越大,则是北纬;若数值向南越来越大,则是南纬C.东西半球的判定方法10人教版2018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说明判定方向:经度 1 6 0 西半球2 0 1 6 0 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解释:在判定东西半球时,先看经度的度数,如果小于2 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东半球上;如果大于1 6 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西半球上;不在这一范围内的,东经的就在东半球,西经的就在西半球学习活动二 学生合作完成课本P 1 0页活动1教师提供参考答案如下:温哥华0 5 1.5 N悉尼7 4 W4 0 N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 .本节课的收获:2 .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11人教版2018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地球的公转务。
教学目标】1.认识地球公转的特征2.认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教学重点】公转过程的理解、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教学难点】四季的形成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学生欣赏邓丽君 四季歌,感受一年四季的变化,导入本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自学互研生成能力学习活动一认识地球的公转特征【自主探究】1.学生观赏地球公转3D模拟演示图(可从虚拟地球软件中调出),完成以下任(1)看一看:图中,地球运动,哪种是自转?哪种是公转?地球围绕着谁在公转?地球沿着什么方向公转?公转轨道是什么形状?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姿势是什么样?(2)想一想:12人教版2018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地球公转一圈,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地球公转时,地轴空间的指向总是指向什么位置?2.教师点拨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观察到的情况:地球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公转轨道是椭圆形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自西向东3)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4)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合作探究】学生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特征,将比较内容填入下表:地球运动绕转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自转地轴自西向东一天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学习活动二认识地球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自主探究】学生读课本P13P14页内容,读 图1.1 8,简要归纳,完成下列填空:1.地球公转在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情况不同,产生季节的变化,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2.同一时间,纬度不同,受到阳光照射不同;一年之中,不同纬度获得的太阳光热有差别,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