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济南版生物学教科书总体介绍.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精****库
  • 文档编号:136183369
  • 上传时间:2020-06-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94.61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生物科技行业)济南版生物学教科书总体介绍 济南版《生物学》教科书总体介绍时间:2010-02-2708:25来源:未知作者:hcjuan点击:次王振芳(菏泽市教学研究室274016)(壹)教科书的册次及单元划分全套教科书共分四册1.七年级上册第壹单元认识生物第壹章奇妙的生命现象第二章严整的生命结构第三章王振芳(菏泽市教学研究室274016)(壹)教科书的册次及单元划分全套教科书共分四册1.七年级上册第壹单元认识生物第壹章奇妙的生命现象第二章严整的生命结构第三章生物的生活环境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壹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第三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分类第壹节生物的基本特征第二节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第壹节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第二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三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第四节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壹节生物圈和栖息地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作用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作用第壹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第四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第五节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壹节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节动物的运动第三节动物的行为第四节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壹节病毒第二节细菌第三节真菌第四节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2.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壹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四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五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六章免疫和健康第七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壹节食物的营养成分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三节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第壹节人体和外界的气体交换第二节人体怎样获得能量第三节空气质量和健康第壹节物质运输的载体第二节物质运输的器官第三节物质运输的途径第四节关注心血管健康第壹节尿的形成和排出第二节汗液的形成和排出第壹节人体的激素调节第二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第四节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第五节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第壹节人体的免疫功能第二节传染病及其预防第三节安全用药第壹节人类对生物圈的依赖第二节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第三节保护我们的家园3.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第壹章绿色开花植物的壹生第二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三章人的生殖和发育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壹节花的结构和类型第二节传粉和受精第三节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第四节种子的萌发第五节根的结构和功能第六节芽的类型和结构第七节植物的无性生殖第壹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第二节俩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三节鸟的生殖和发育第壹节婴儿的诞生第二节青春期发育第三节计划生育第壹节遗传的物质基础第二节人类染色体和性别决定第三节性状的遗传第四节生物的变异第四节人类优生和基因组计划4.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第六单元生物和环境第七单元生物技术第壹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第二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第壹章生态系统第二章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第壹章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第二章现代生物技术第壹节生命的起源第二节生物进化的证据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历程第四节生物进化的原因第壹节人类的起源第二节人类的进化第壹节生态系统的组成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第三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第四节生态系统的类型第五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第壹节生物多样性第二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第壹节发酵技术第二节食品贮存第壹节基因工程第二节克隆技术教科书如此划分教学单元和安排教学内容,旨在先让学生对生命现象、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的生活环境等方面有壹个初步的认识,再过渡到对生物各个类群直至人自身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生物(包括人自身)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以及生命的诞生、生物的进化和发展等规律;然后,将学生的视野拉回宏观的生态系统及其保护;最后,介绍生物技术及其和人类生活、社会和未来的关系。

      可见,本教科书从整体上突出了“人和生物圈”,且且在每壹部分内容的选取和呈现上也都力求体现这壹主题例如,从章节的名称上能够见出;在动物、微生物部分增加了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内容这壹设计围绕“人和生物圈”主题,以“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采取从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的螺旋式上升方式,力求加深学生对生物圈的认识和关心,使学生建立和生物世界、和整个大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科学理念,认识到人类乱砍滥伐树木、过度利用草原、乱捕滥杀野生动物和污染环境等行为的危害性,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进而逐步确立爱护地球,关爱生物,保持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二)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特点1.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本教科书以《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力求全面体现《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继承传统教科书的精华,吸取生物科学的最新成果,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出发,选取有现实意义的和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内容作为学习素材,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生物科学发展规律为主要依据编排、呈现学习内容,为学生有效地从事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创造必要的条件,为有特殊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进壹步学习的途径,使学生获得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生物学素养、创造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确立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教科书的主要特点(1)通过“任务驱动”,加强“过程能力”的培养教科书力求采用“问题情景——形成知识、理念——解释、应用——拓展”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以“任务驱动”的模式展开教学活动教科书对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设立了相应的情景,且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探究和交流,以使学生经历“做科学”的过程教科书把“观察和思考”、“分析和讨论”和“探究实验”等编排在先,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主动积极思考,经历真正的探究,从而体验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对学生来说,“实验”和“观察和思考”的内容是没学过的新知识,“实验”和“观察和思考”的过程就是探索发现的过程这样安排,可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建构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以期达到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之目的通过探究式的学习可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提高创造思维和能力此外,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分析,仍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使学生认识到集体的作用2)教科书内容具有开放性,以满足不同条件学校的教学和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教科书在内容的选取上具有明显的开放性,这对教师创造性地教和学生创造性地学留有了充分的空间其开放性主要表当下以下几个方面:①设立知识拓展栏目——“相关链接”和“课外阅读”:教科书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同时,也为有更多生物学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了有效的机会和资料。

      相关链接”、“课外阅读”栏目提供了包括有关生物史料或背景知识的介绍、有关生物学知识的延伸等,目的在于使部分学生能够更广泛地了解生物学知识、研究生命规律②教科书的检测体系分层要求:教科书中的习题分为俩类:“思考和”和“应用和实践”其中,“思考和”的内容面向全体学生,以熟悉、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或加深对相关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属于基本要求;“应用和实践”则仅仅面向有条件的学校和对生物学学习有更多需求的学生,以进壹步理解和研究有关知识和方法,属于较高要求,这部分内容不要求全体学生都尝试去完成它们③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多样性:例如,教科书第17页“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的实验内容,教科书中所提供的俩组实验,在教学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让每组学生只做其中任壹个,也可俩个都做许多实验的实验材料、内容等,也都是能够替换的④许多问题的答案是不固定的:例如,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你仍能举出其他的例子吗?⑤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教科书中所设计的“活动”,有些在课堂上就能够完成,有的则不能当堂完成如“调查本班同学的近视率”,在课堂上学会调查方法,而调查统计过程要在课外才能完成3)人文精神和科学理念有机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科书注重引用传统文化资源和喜闻乐见的文学材料,将人文精神和生命现象、规律或者科学理念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摆脱了传统教材对生物学知识的完全客观的描述例如,以和所述内容相关的名诗佳句或谚语等为切入语,不仅使文字生动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人文品味,仍可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和激发学习兴趣等4)围绕“人和生物圈”主题,以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构建新的内容体系①构建“人和生物圈”课程体系是《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明确指出,本标准的内容标准不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出发,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突出了人和生物圈,意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和生物圈的关系,学会健康地生活教科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同样体现了内容标准的这些思路,且且做了进壹步的落实②构建“人和生物圈”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A.构建“人和生物圈”课程体系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0世纪科学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社会和经济的繁荣,但同时也带来了威胁人类生活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持续性发展营造人类持续繁荣的环境,进行保护环境的生产活动和持续发展,更好地解决资源、人口、疾病等问题,显然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

      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而对环境的损坏行为主要是由于人们对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构建“人和生物圈”课程体系,加强环境教育,使初中生提高环境意识,且使其行为和环境相和谐,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B.构建“人和生物圈”课程体系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共处所必备的知识,树立起生态学观念,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理解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学会健康地生活C.构建“人和生物圈”课程体系,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因为这样的课程体系是以生物科学的宏观研究为主线,精选和串联了生物科学重要的知识和观念,不仅克服了过去那种繁、难、偏、旧的弊端,符合初中生认知水平,也有利于学科内综合教科书以“人和生物圈”为主线,改变了沿用多年的“动物学”、“植物学”、“生理卫生”的课程体系,这是教科书编写上的壹大突破三)教科书的栏目设置本套教科书共设有“观察和思考”、“分析和讨论”、“实验”、“演示实验”、“探究活动”、“调查活动”、“思考和”、“应用和实践”、“相关链接”、“课外阅读”、“网站和书库”和“回顾和总结”等10多个栏目现分类简要介绍如下:1.观察和思考和分析和讨论“观察和思考”、“分析和讨论”俩个栏目比较接近。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所提供的资料有所不同,前者提供的主要是各种图片资料(如生物形态结构图,生命现象和生理过程示意图以及生物和生物之间、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图等),后者提供的则以文字资料为主其目的是让学生经过观察或阅读,分析、比较和概括且通过讨论交流,从而获得基本概念或结论等,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等2.实验和演示实验“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安排“演示实验”,壹般是由于受时间(如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材料、安全等因素所限,不能让每个学生都亲手做的实验,或考虑到在同壹章节中避免学生活动安排得过多等,有些实验由教师进行演示3.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经历探究的过程,初步学会探索生命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