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乐的动物》教学案例.doc
8页1《快乐的动物》教学案例与反思桐城市唐湾小学 吴相会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6—47“快乐的动物” 教材分析:本节结合“快乐的动物”的具体情境,学习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事实上, “倍”是一个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材没有给它下定义,而是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这些具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倍”的意义教材“说一说”中的第三个小问题:“你还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解决的问题?”给学生创设了充分的观察、探究、体验、交往的空间这是本节教材的一个特色 “倍”是生活用语,要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感知,发展观察、分析和解决除法问题的能力学生分析: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倍”这个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如果完全让学生自己独立探索,可能达不到教学目标二年级学生多以形象思维为主,爱玩、好动,接受新鲜事物快,又敢于挑战自己和他人因此,教学时要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求异思维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活动三维目标:2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1)会用除法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2)会利用学具摆出或画图形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倍”有关的简单的生活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能力教学重点:体会“倍”的意义教学难点:掌握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的方法,能解决相关的生活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具、图片教学案例一、创设情境:1、 (演示课件“快乐的动物” 情境图)师:秋天到了,一阵雷雨过后,雨过天晴,小动物们都出来聚会了这些快乐的小动物们聚会在一起嬉戏,唱歌,跳舞小朋友们,你们想去看看吗?生齐欢:好!师:好,咱们一起去32、板书课题:快乐的动物3、师:图中都有哪些动物,请小朋友们数一数每种动物分别有多少只?翻开书第 46 页在方框中填一填指名汇报生 1:图上有鸭子、小猴、松鼠、小鸟、孔雀、小鸡 (随学生回答贴图片 )师:数一数,你知道每种动物分别有多少只吗?生 2:有 6 只鸭子,3 只小猴,2 只松鼠,12 只小鸟,1 只孔雀,8 只小鸡 学生一边汇报,教师一边在动物图片旁边添上数字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数一数,摆一摆师:小动物们也很爱学习,它们也想根据自己的数量互相来比一比,算一算,咱们一起去帮它们完成好吗?生:好!师:请你拿出老师发给你的纸条。
(教材 46 页“做一做”的部分 )(1) 我们用圆表示动物的个数咱们先来帮助小猴和小鸭吧,请问应该画几个圆?(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用教具摆在黑板上)师:想一想,现在我们以小猴的只数为标准,把小鸭 3 只一组,3 只一组地圈在一起,这样 6 只小鸭被等分成 2 组,每组小鸭的只4数与小猴一样多实际上,小鸭数是 2 个 3,小猴数是 1 个 3小鸭数有 2 个小猴数那么多,我们就说小鸭数是小猴数的 2 倍可以用算式表示为用算式表示就是 6÷3=2 (板书:6÷3=2) (不需要写单位)(2)小组活动一:要求学生用学具(圆片)表示小猴和小鸭的只数进行摆一摆,分一分,进一步体会“倍”的意义3)小组活动二:师:在这群快乐的小动物种还有哪种动物含有几个另一种动物的吗?请小组讨论,并由组长用算式的形式,记录在纸上挑选两个记得最多的进行汇报师小结:像这种情况下,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我们就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并板书)求小鸡只数是小猴只数的( )倍?想 6 是 3 的( )倍就是求 6 里面有( )个 3用算式表示就是 6÷3=2师:现在要注意的是“倍”不是单位名称,得数 2 后面不要写“倍”字。
2、做一做师: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第 46 页动手帮小松鼠和小鸡来完成表格要求:先用圆画出松鼠、小鸡的数量,注意上下对齐,然后圈一圈,观察 8 只小鸡里面有( )个 2,最后,填空列式做完5的可以同位的同学互相讨论师:(画完后)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生:……师小结:以小松鼠的只数为标准,以 2 只为一份,8 只小鸡里面有 4 个 2 只,所以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 4 倍,用算式表示:8÷2=43、说一说师:下面小组来合作学习,自由选择一种小动物进行操作,列出算式,组长记录好,然后小组交流,其它小组可补充1)鸭子数是松鼠的( )倍 □○□=□(2)猴子数是孔雀的( )倍 □○□=□(3)你还能提出什么除法问题?师小结:我们通过前面的练习,知道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那么多,用除法来计算!(学生齐读一遍)三、实践应用1、(课件演示)师:其实今天来参加这个快乐的聚会的小动物还有很多呢,看看还来了谁吧!(“练一练”第 1 题) 1)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通过看图你知道了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条件,要求的是什么?把第一幅图圈一圈再填空2)尝试解决问题,把你的算式写在书上,行吗?6(3)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2、师:今天可真热闹,还有我们最熟悉的朋友呢?猜猜是谁吧!连咱们的好朋友淘气和机灵狗都被吸引来了 (课件出示淘气、机灵狗比身高的图) (“练一练”第 2 题 )师:瞧!它们正在干什么?生:它们在比身高师:淘气和机灵狗想比一比身高,但是没有尺子,谁来说一说它们在用什么方法比身高?生:用垒南瓜的方法师:咱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南瓜?师生一起数:1,2,3,4,5,6,7,8,9师: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生:淘气的身高有 9 个南瓜那么高,机灵狗的身高有 3 个南瓜那么高师:圈一圈,你知道淘气的身高是机灵狗的几倍吗?谁能试着列出算式?(独立填写)师:能说说你的想法吗?生:9 里面有 3 个 3,所以 9÷3=33、师:小朋友们每天都看天气预报吗?还记得最近的天气吗?(课件演示“练一练”第 3 题 )(1)晴天□天,多云□天,下雨□天2)晴天的天数是下雨的□倍7(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尝试解答①独立完成②自己在书上提问,组内讨论四、思维拓展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和“倍”有关的数学问题吗?五、全课总结师:这节课咱们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解决了这么多问题,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倍” ,小朋友们这节课学得高兴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谁想说一说?生 1:这节课我们学得很高兴。
生 2:我认识了“倍” ,会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了 生 3:知道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那么多,用除法计算 板书设计 : 快乐的动物鸭子 6 只,小猴 3 只,松鼠 2 只,小鸟 12 只,孔雀 1 只,小鸡 8 只鸭的只数是小猴的 2 倍 6÷3=2小鸡的只数是松鼠的 4 倍 8÷2=48教学反思:在认识平均分与除法意义的基础上,本节课结合“快乐的动物”的具体情境学习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教学中通过“做一做”中的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这些具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倍”的意义,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引导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积极思考、探索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通过想—画—算—动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的能力教学中以小组合作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小动物进行操作,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通过讨论交流后,学生自己试着归纳来完成,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本节课学生始终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的,教师注重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同时教学中通过操作活动和交流,让学生获得了学习数学的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