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江苏高考历史复习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W****
  • 文档编号:195821500
  • 上传时间:2021-09-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6.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一、统一中国(一)条件1、国家统一符合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趋势2、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坚实基础3、秦王嬴政雄才大略(招贤纳士、远交近攻)(二)过程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三)意义1、结束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混战局面2、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3、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基础二、巩固统一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①中央:确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②地方:实行郡县制2、军事上:南平百越,北击匈奴3、文化上:统一文字 (小篆)4、经济上: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5、交通上:统一车轨,修建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修驰道、直道、灵渠)三、如何评价秦始皇?★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1、历史情境法: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分析;2、史论结合法:依据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评价历史人物:看他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促进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3、一分为二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4、阶级分析法:看历史人物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一)功:1、顺应历史潮流,统一中国,结束国家长期分裂割据局面,有利于生产发展和社会安定初步奠定中国疆域的基础,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

      2、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3、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和文字,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巩固国家统一(二)过: 暴政(法酷、税重、役多、焚书坑儒)激化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秦朝迅速灭亡,被秦末农民战争推翻(三)总:功大于过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是封建社会初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知识准备:唐朝建立1、背景:农民战争推翻隋朝统治2、时间:618年3、建立:李渊(唐高祖)4、都城:长安5、统一:624年,唐朝统一全国(李世民功劳最大)一、贞观之治(627—649)(一)概念:唐太宗统治时期(627——649),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史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贞观之治”二)原因:1、主观原因:(1)吸取隋亡教训(2)唐太宗励精图治,调整统治政策2、客观原因:(1)隋朝繁荣为唐朝奠定基础(2)人民的辛勤劳动(三)措施:1、政治:①吸取隋亡教训,居安思危 ②任贤、纳谏 ③完善三省六部制(特点:分散相权,加强皇权分工负责,行政效率提高) ④制定唐律,慎用刑法2、经济:①以民为本,休养生息 ②行均田制、轻徭薄赋3、民族:实行开明平等的政策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 ①武力征服、战而后和(如:唐初突厥)②册封少数民族首领③设置机构——羁糜府州(厥)、安西都护府(西突厥)④和亲(如:文成公主入藏)4、对外:开放通商、兼收并蓄5、文化:发展科举,文德治国二、评价唐太宗1、功:①“贞观之治”为大唐盛世奠基②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③其治国理念为统治者提供经验④是封建社会中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对推动封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2、不足:①晚年骄奢,纳谏减少,损耗民力。

      ②贞观之治的实质:只是对封建生产关系作局部调整,未改变地主阶级对农民剥削的本质地主和农民之间的阶级矛盾仍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第3课 清朝康熙帝一、功:(一)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近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1、平定三藩 扫除地方割据,加强对南疆统治,加强中央集权2、三征噶尔丹 打击分裂势力加强对西北管辖3、收复台湾 加强台湾同祖国大陆的了解,促进台湾开发,巩固东南海防4、管理西藏 尊重宗教,册封班禅,加强对西藏管理5、抗击沙俄 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平等谈判维护了国家主权(二)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1、政治统一,制度完备;2、减轻赋税,治河重农,厉行节俭,发展经济;3、崇尚儒学,发展文化二、过:1、大兴文字狱,强化君主专制;2、重农抑商,闭关锁国,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为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受列强侵略埋下隐患四.评价康熙帝1、功绩: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内:平三藩、收台湾、平定噶尔丹叛乱,加强对西藏管理;对外:抗击沙俄侵略,维护国家主权2、局限: 对内加强专制(兴文字狱、设南书房);对外轻视西方,未能紧跟世界先进潮流,为后来中国近代落后受西方侵略埋下隐患。

      总之,康熙在位61年(1661—1722)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开创的康乾盛世是封建社会最后的盛世他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专题总结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时期封建社会初期封建社会中期封建社会晚期主要功绩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中国开创中华民族国家统一新纪元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贞观之治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康乾盛世局限暴政晚年骄奢强化君主专制为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列强埋下隐患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一、创立儒家学派(一)时代背景:春秋时期是奴隶制瓦解的社会大变革时代(“礼崩乐坏”),表现在:①经济:土地私有制出现,井田制瓦解②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二)思想:礼、仁和中庸1、礼①含义:指周礼即:西周以宗法制和分封制为核心的贵贱有序的等级制度②内容:尊尊、亲亲(实质: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等级秩序)③方法:正名(即:用周礼所规定的名分来规范人的言行,使人的言行与名分一致,使社会等级化秩序化)2、仁(核心思想 )①含义:“爱人”A爱亲人;B爱他人;C统治者要实行德治反映儒家注重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并主张将和谐的家庭伦理扩展到社会关系中,从而来稳定社会秩序,形成礼乐文明的社会。

      ②方法:行“忠恕 ”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 思考:仁和礼的关系?其根本目的?“克己复礼为仁”、“人而不仁,如礼何?” 礼是形式,仁是内容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根本目的:维护奴隶制社会的统治秩序3、中庸①含义:不偏不倚,中正客观②目标:致中和(和而不同二、教育思想:1、教育对象:主张有教无类,扩大教育对象2、教育实践:开创私学,打破学在官府局面3、教学内容:整理六经,强调人的全面发展4、教学方法:因材施教5、学习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学习方法:强调学思结合重视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7、学习目标:主张“内圣外王”的理想政治人才三、孔子的历史影响1、孔子是古代大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思想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 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学派是中国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孔子是古代大教育家,主张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传统,开创“学在民间”教育新模式,对中华文化的建构与传承起到重要作用。

      3、 孔子主张“内圣外王”人才观,成为中国古代人治社会开明君主和政治人才的理想标准4、儒家思想在塑造中国人的精神、性格与心理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孔子还是世界文化名人,对亚洲、欧洲甚至世界产生既深且广的影响(汉唐时期,儒家思想开始传入东亚及东南亚,形成“孔子文化圈”)四、孔子思想的消极方面:①维护奴隶制宗法等级制度②夸大道德的作用,轻视法治③不注重工艺技术等五、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①仁爱思想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②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现代政治建设③强调修身立德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④义重于利思想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⑤大一统思想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第2课 古希腊的先哲——柏拉图一、古典文化的辉煌和终结(一)含义:古希腊文化是指古希腊奴隶制时期,广泛吸收古代西亚和埃及优秀文明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具有希腊民族独特风格的文化其中,古典时代(前5世纪—前4世纪上半叶)是古希腊文化的繁荣时期,史称希腊古典文化二)地位: 古希腊文化是欧洲文明的起源之一 西方人称“希腊是西洋文化之母”黑格尔说,古希腊是“欧洲人的精神家园”三)古典文化繁荣的原因:①外因:希波战争(前492—前449年)胜利促进了雅典经济繁荣(物质基础)②内因: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制度发展到顶峰(政治环境)(四)古典时代结束的原因:①内因:伯里克利时代之后,雅典民主制开始走向衰落②外因:伯罗奔尼撒战争(前431—前404年)失败使雅典由盛而衰;希腊城邦被马其顿帝国征服(前338年)(五)古典时代的三大思想家:苏格拉底(前470年—前399年)柏拉图(前427年-前347年)亚里斯多德(前384—前322年)他们被称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二、柏拉图(一)生平事迹(前427—前347年)1、时代背景:伯里克利时代之后,古希腊城邦制度衰落,社会动荡。

      2、家庭影响:出身贵族家庭,接受过良好教育3、老师教诲:20岁时师从苏格拉底认为苏是那个时代最正直最智慧的人其著述以对话录为主(大多以老师苏格拉底为主要对话者)4、游历生涯:因不满雅典的民主制度的缺陷,游历12年,考察各国政治、经济、法律、宗教制度,探讨学术为柏拉图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奠定了知识基础5、政治实践:三次到叙拉古,试图实现他的理想政体,均告失败6、创办学园:40岁在雅典开办学园,培养政治人才二)柏拉图的主要思想1、哲学思想:理念论(唯心主义)①世界构成:理性世界+感觉世界②两者关系:对立 2、政治思想:(1)《理想国》国家构成美德职能结果实质第一等级(护国者)统治者(哲学家王)统治阶级智慧掌国家权力三个等级各安其位、各司其职,社会和谐、国家正义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国家第二等级(卫国者)武士勇敢对外御敌对内保民第三等级(生产者)劳动者被统治阶级节制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供统治阶级享用(2)思想核心:哲学家王最有智慧的人出任统治者,国家才能实现安宁与正义;哲学家最有智慧;所以哲学家最有资格出任统治者——追求一种理性的独裁统治(本质:人治)(3)评价:①其设想对人类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如:社会分工合理、和谐有序,强调知识对管理国家的作用等②目的是想挽救日趋衰落的希腊城邦制度,但不切实际,是最早的乌托邦。

      三)柏拉图的历史影响:1、其哲学著作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2、其学说是基督教神学最基本的思想来源孔子和柏拉图思想的异同孔子柏拉图同时代背景都处于社会大动荡大动乱的时代根本目的都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本质孔子主张内圣外王,以德治国;柏拉图主张哲学家王,以知识治国实质都重视统治者的人治作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