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2020~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B卷.doc
11页苏教版2020~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基础知识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亢奋(kàng) 烧灼(zhuó) 渺远(miǎo) 叹为观止(wéi)B . 晦暗(huǐ) 闭塞(sè) 恬静(tián) 惊心动魄(pò)C . 羁绊(jī) 遗落(yí) 旋风(xuàn) 戛然而止(gá)D . 颤栗(lì) 挣脱(zhèng) 蓦然(mù) 大彻大悟(wù)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旁骛 疲倦不堪 因地治宜 人声鼎沸 B . 静密 惟妙惟肖 花团锦簇 鞠躬尽瘁 C . 绥靖 一代天骄 万象更新 重峦叠障 D . 瞥见 顶礼膜拜 芒刺在背 冥思遐想 3. (2分)请你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 蔚蓝色的天空,剪影般的群峰山松,五彩缤纷的云海霞光,在高空气流的影响下变幻无穷,使人仿佛置身于神奇的仙山琼阁。
仙山琼阁:比喻奇异美好的境界(多指幻境)B . 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幅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C . 岩上长满绿盈盈的桉树、杉树、凤尾竹,清风一吹,萧萧瑟瑟的,想是刘三姐留下的袅袅的歌音吧?萧萧瑟瑟:拟声词,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D . 假使你的眼福好,赶上天气晴朗,水面平得像玻璃,漓江就会画着一片一片淡墨色的山影,晕糊糊的,使人恍惚沉进最恬静的梦境里去恍惚:精神不集中,迷迷糊糊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游泳专家表示:有人溺水时,非专业人士如果盲目下水救人,不仅相当危险,而且施救的难度很大B . 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这将对我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C . 最近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些违法案件,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D . 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5. (2分)对文章《香菱学诗》一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香菱求黛玉教她作诗,黛玉爽快地答应了,表现了黛玉性格的另一面:平等待人,无主奴之分。
B . 香菱给学习的人指出了一条学成之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C . “根并荷花一茎香”是说香菱人只似菱,却香同荷花D . 黛玉指出写诗的一个普遍规律是词句第一要紧,立意究竟还是末事二、 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22分)6. (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①怒而飞________②六月息________(2)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②则其负大翼也无力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A . 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 B . 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C . 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D . 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 (3)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的语言特色。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7. (7分)阅读古诗,完成小题望蓟门祖咏燕台一望客心惊,笳①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② , 论功还欲请长缨③注释】①笳:代指号角②投笔吏: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后投笔从戎被封定远侯③请长缨:终军求汉武帝赐他长绳,俘虏南越王时用缨:绳子1)《望蓟门》紧扣“________”字,描写诗人在边地的见闻;尾联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情感 (2)结合诗歌的前两联,分析“客心惊”的原因有哪些 8. (1分)按照要求填空《水龙吟》这首诗中运用比喻修辞的一句是:________三、 语言运用 (共2题;共7分)9. (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②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③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之后,人类才珍视它们④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⑤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等商品。
A . ②④①⑤③ B . ②⑤④③① C . ④③②①⑤ D . ④⑤①③② 10. (5分)仿照例句的句式和修辞,写出你对家的感受例句:如果人生是一场旅行,那么家是一夜星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次次抚平你行走的创伤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11. (25分)阅读下面一组文章,完成相关练习一)长征路是什么路?严格说是没有路在沟壑纵横、激流咆哮的漫漫征途中,是红军用双脚踩出了一条路、用枪炮打出了一条路、用鲜血和身躯铺出了一条路在这条路上,作为一名军人,要挑战生理极限、心理极限,要忍受饥饿和伤病的折磨,要经受风霜雪雨和枪林弹雨即使高级将领,也要随时准备牺牲在这条路上,作为一支军队,时刻面临着战斗考验,大仗、小仗、险仗、恶仗、遭遇战、伏击战……仗仗打得惨烈,战战生死攸关在这条路上,作为一个政党,要战胜教条主义桎梏,要经受党内路线斗争的考验,要领导中国革命走出危机,要为抗日救亡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寻找出路二万五千里长征,只有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毛泽东豪迈地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有过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长征路,是一座激励后人的镜子,是一面昭示后人的丰碑。
二)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三) 十送红军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 江上(里格)船儿(介支个)穿梭忙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 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 十万百姓泪汪汪问一声亲人红军啊 恩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回乡九送红军上大道 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 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 台高(里格)十丈白玉柱心像(里格)黄连脸在笑 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 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 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1) 第一则材料中有两个词颠倒了位置,请把这两个词找出来。
2)长征诗中主要抒发了红军战士的何种情怀?为了突出这种情怀,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 十送红军中军民之间的深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请你简单分析一下4)仿照第一则材料写句子学习路是什么路?(5)这三则材料都是针对一个主题——长征而创作的,你认为这三则材料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请说说你的看法12. (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渡向大海黎衍俊初识渡船,是在一个初冬我有急事到乡下找人帮忙,抄捷径,途中得渡江初次路过,人生地不熟,面对横亘的江水,心里着急经路人指点,我到江边小平台上挥挥手,一只小船便从对岸箭般漂了过来艄公察出我的心情,礼貌地对我说:“大哥别急,小心点,渡船载你过江,很快的听到体己语,看着满头大汗的艄公,我心中充满感激坐在渡船上,我打量艄公:中等个子,留着短发,面上常带微笑,一身憨厚;穿着短裤,光着膀子,系着腰带,皮肤黝黑得油光可鉴,肌肉壮实如健美运动员摇桨动作有劲而有节奏,好像在为吹着的口哨打拍船儿伴着口哨的优美旋律,在江上漂荡……上岸时,我问:“多少钱?”艄公说:“随意吧我来不及细问,只按艄公的指点往船头的小箩筐中丢点钱,急急忙忙地离开渡船,也忘记感谢一声回来后,我发现渡船在我的脑海里已挥之不去。
常梦到,群山之间那段美丽的江面上来回漂荡的一叶小舟一年夏季,我又到渡头来夜里,江面凉风习习,萤火点点,渡船上,我和艄公长聊你几岁摆渡的?”“十五岁,是接班他说,父亲是这里的摆渡人,始于新中国成立前,从竹排到拥有木船已是几十年一次晚上摆渡,山洪暴发,渡船颠簸,客人不慎坠入江中,父亲水性很好,但因年老,体力不支,推起客人后已无力上岸,被狂洪卷走了自己读书成绩很好,曾想靠读书另寻出路,但父亲早去,要维持家计,只好弃学接班可以排班摆渡,能轻松一些客人赶路难啊,不能耽误他们当我问到为什么不定价时,他笑笑说:“不定价,不讲价,给就领,多少随意,风雨昼夜都一样他补充一句:“这是家规你今年多大了?孩子呢?”“五十了摆渡忙,没时间,姑娘找上门的时候我都四十啦现在有两个孩子,大孩十岁艄公和我讲了一宵,讲的都是蓝天白云,清风摇曳,月朗星稀,夜鹤声声,都是寒冬送客时的愉悦,烈日摆渡时的欢欣,急人所急时的快乐,看到客人远去时的幸福此后又多年没再见渡船,再到渡头,艄公不在渡船已静卧于沙滩一隅此时,南方的深秋,江水绿如蓝,层层山岭依然苍翠,看不出秋意江边上,芒花开得正旺,几枝斜入水面,花枝上一鱼翠全神贯注地搜寻着水底,不理会我。
江边木屋废墟中站着的雀子,默默地注视着我,兜一圈僻静和寂寞给我,使我坐在渡船上,思绪浮泛,难以平静——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句,向我涌来……我打量渡船,从船头到船尾,从船舷到船底,发现那斑驳的船体一直有人养护,油刷不久,而且对船体内那双深陷的足印,刷得特别新船头下两块底板也已换新,好像老人口中重镶上两颗牙船体外,薄薄的青苔,增添了船的沧桑和硬朗看得出来,有人总是惦记着渡船,想让它长留人间在我思绪飞驰之时,一只黄狗跳上船来,开始以怀疑的眼光看着我,并向船的四周走了一圈,像在“检查”船体是否“受伤害”后来靠近我,闻了一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