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月上旬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基础试卷(附答案).docx
26页一月上旬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基础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选对每题得一分,没选或选错均不得分)1、下列不属于意义学习的条件的一项是()A、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B、学习者认知结构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C、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并使两者相互作用D、学习材料要高于学习者的能力范围【参考答案】:D【解析】:A属于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B、C属于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2、下列活动中,属于心智技能活动的是()A、下棋B、体操C、书法D、游泳【参考答案】:A【解析】:心智技能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加工外在的信息下棋属于心智技能活动,体操、书法、游泳属于动作技能3、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著《教育心理学》开始的,该书出版的年份是()A、1803年B、1879年C、1903年D、1923年【参考答案】:C4、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外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参考答案】:C【解析】:能力和任务难度是稳定性因素,运气和努力属于不稳定因素;任务难度、运气是属于外部因素,能力、努力属于内部因素。
5、个体在了解一些基本的动作机制后,试图尝试做出某种动作行为属于()A、操作熟练B、操作整合C、操作模仿D、操作定向【参考答案】:C【解析】:定向阶段了解了一些基本的动作机制,而模仿阶段则试图尝试做出某种动作6、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称为()A、常模参照评价B、正式评价C、标准参照评价D、非正式评价【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常模参照分析和标准参照分析,题干为标准参照分析的定义7、群体在共同活动中表现出的占优势的较稳定的情绪状态,称为()A、心理状态B、心理气氛C、群体规范D、群体舆论【参考答案】:B8、动作技能熟练后,什么控制增强()A、听觉控制B、视觉控制C、动觉控制D、味觉控制【参考答案】:C9、短时记忆的容量很有限,一般只能贮存的信息项目为()A、3—5个B、5—9个C、9—11个D、11—15个【参考答案】:B【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较之记忆的其他两个阶段,它储存的信息要少得多一般贮存的信息项目为5-9个10、()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
A、教学效能感B、教师期待C、教学监控能力D、教师威信【参考答案】:A【解析】:教学效能感的定义11、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教育心理研究的中心问题是()A、课堂教学B、因材施教C、学与教D、个体差异【参考答案】:C【解析】: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教育心理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学校情景中的学与教12、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A、与生俱来的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参考答案】:D【解析】:态度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13、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情绪反应()A、热情B、心境C、激情D、应激【参考答案】:D【解析】:心境: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激情: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题干为应激的定义,如面临危险或突发事件时,身心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心率、呼吸变快,肌肉紧张、血压、血糖升高14、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A、有影响B、没有影响C、几乎没有影响D、有实质性影响【参考答案】:A【解析】:有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有影响,不同的座位对于不同要求的学生学习的影响不同。
15、对于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时,属于个人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的是()A、能力B、运气C、努力D、任务难度【参考答案】:A16、()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A、知识B、应用C、评价D、综合【参考答案】:C【解析】: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它们是由低到高的阶梯,评价目标是最高层次的认知目标17、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A、开始和结尾部分B、中间部分C、不一定D、都一样【参考答案】:A【解析】:中间部分受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一般效果不好18、气质与性格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方面A、特性与共性B、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C、能力与人格D、生理与社会【参考答案】:D【解析】: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不像气质那样具有天赋性,没有好坏之分,它是后天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19、根据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分期理论,“惩罚与服从的定向”属于()A、第一期B、第二期C、第三期D、第四期【参考答案】:A【解析】:前习俗阶段中的第一期为惩罚与服从的定向;第二期为操作与关系倾向。
20、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直接强化D、替代强化【参考答案】:D【解析】:班杜拉把强化分为三种: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其中题干内容为替代强化的含义21、教师期望效应是由()研究发现的A、皮格马里翁B、勒温C、罗森塔尔D、夸美纽斯【参考答案】:C【解析】:教师期望效应是罗森塔尔在工厂做研究时发现的,后来才应用于教师研究22、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参考答案】:B23、“迁移”一词最初来源于()A、罗杰斯B、桑代克C、斯金纳D、奥苏贝尔【参考答案】:B24、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A、学生B、教学目标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参考答案】:B【解析】:学校教育需要教师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25、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参考答案】:D【解析】: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动机说26、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行为的是()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B、他总是烟酒不离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参考答案】:C27、个别教学系统也称PSl系统,它可用于一门完整的课程,其开发者是()A、加涅B、布里格斯C、凯勒D、波思尔思韦特【参考答案】:C【解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凯勒开发了个别教学系统。
28、社会观察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斯金纳B、加涅C、托尔曼D、班杜拉【参考答案】:D【解析】:斯金纳是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的代表人物;加涅提出了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的理论;托尔曼提出了有关学习的认识地图理论;班杜拉是社会观察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29、操作技能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可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与()型操作技能A、连续B、闭合C、粗放D、徒手【参考答案】:C【解析】:操作技能从不同角度划分有不同种类,根据动作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与粗放型操作技能30、下列著作中,加涅的代表作是()A、《教育心理学》B、《教育目标分类》C、《人类的特征与学习》D、《学习的条件》【参考答案】:D31、个体为了获得教师、家长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叫做()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求学内驱力【参考答案】:C32、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A、特别迟钝B、无反应C、特别敏感D、一般反应【参考答案】:C【解析】: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33、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参考答案】:B【解析】:发现教学,也称启发式教学,一般经历四个阶段,题干中提到的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是发现教学的第一步34、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A、能否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B、能否充分考察教学情境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D、能否更多地考虑班集体的建设【参考答案】:C【解析】:教师的成长第三阶段为关注学生阶段,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35、考试后,学生分析考试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做出下一步的计划和安排他所运用的学习策略是()A、精加工策略B、元认知策略_C、组织策略D、复述策略【参考答案】:B【解析】:元认知策略是通过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监控和调节,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的学习策略,主要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36、与创造性思维关系最密切的是()A、发散思维B、形象思维C、逻辑思维D、动作思维【参考答案】:A【解析】:发散思维与创造思维的关系最为密切,发散思维的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创造性思维的指标。
37、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A、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B、教学媒体C、教师的爱好D、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参考答案】:A【解析】:略38、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属性的反映A、个别B、整体C、外部D、本质【参考答案】:A【解析】: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3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低层次的需要是()A、尊重需要B、归属需要C、生存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参考答案】:C【解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下到上包括生理和组织的需要、关系和社会的需要、成就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40、走迷宫是一种()A、发现学习B、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D、知识学习【参考答案】:A【解析】:发现学习,在缺乏经验传授的条件下,个体自己去独立发现、创造经验的过程接受学习是指教师把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二、多项选择题1、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A、本我B、自我C、超我D、力比多【参考答案】:A,B,C2、根据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有意义学习可以分为()A、并列结合学习B、总括学习C、代表学习D、概念学习E、命题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