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乡土地理.doc
4页泰州乡土地理复习资料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泰州所处的海陆位置和在江苏省的相对位置(注意识图)泰州所处的海陆位置和在江苏省的相对位置(注意识图) 、经纬度位置、交通线位置、经纬度位置、交通线位置 (识记)(识记)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理解);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理解) (分析)(分析) 泰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及淮河下游南部濒临长江,与 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隔江相望北部与盐城毗邻,东临南通, 西接扬州地处江苏南北及东西水陆交通要冲,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泰州市经纬度范围在 32º01´57″~33º10´59″N 之间,经度范 围在 119º38´24″~120º32′20″E 之间,东八区的中央经线 120ºE 正过市域南北 泰州市是苏中地区通江入海的重要交通枢纽 2.行政区划和人口行政区划和人口————总面积,行政区划设置;总人口和人口总面积,行政区划设置;总人口和人口 增长的特征(识记)增长的特征(识记) (理解)(理解) 总面积为 5793 平方千米,下辖海陵、高港、开发区三个区,代管兴化、靖江、泰兴、姜堰四个县级 市 2008 年总人口 500.89 万,人口出生率 7.79‰,人口自然增长率 2‰,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
3.3.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地形特征、气候类型与特点、河流分布(识记)地形特征、气候类型与特点、河流分布(识记) (运用)(运用) 泰州除东南部有一突兀的孤立丘陵(孤山) ,中部还有一古代挖河垒土形成的土丘——泰山外,其余 均为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泰州地处东亚季风气候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区属湿润区) ,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 温和少雨,无霜期长,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常年主导风向以东南风居多,春、夏两季多东南风,秋季 多东北风,冬季以偏北风(西北风)为主 泰州是名副其实的“水乡” ,以通扬公路为界,路北属淮河水系,路南属长江水系 4.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和开发利用的现状(识记)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和开发利用的现状(识记) (利用)(利用) 自然资源特点:a、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水资源危机压力较大; b、土地资源总量丰 富,以耕地为主,林地较少,土地生产潜力大,人均耕地不足,耕地后备资源不足;c、雨热同期,有 利于农作物生长,气候条件较好,气象灾害频发;d、矿产资源品种不多 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a、矿场资源开发种类较少;b、砖瓦粘土为主要开发利用资源,实心砖 生产比例逐年下降;c、二氧化碳气储量大、开发利用程度高(泰兴市黄桥地区有全国最大的二氧化碳 气田) ;d、石油资源较丰富,主要分布在姜堰、兴化两市;e、煤、泥炭等其他矿产资源较少。
5.各项产业各项产业————工农业的特点及分布;交通运输的现状;旅游业的分布与发展(识记)工农业的特点及分布;交通运输的现状;旅游业的分布与发展(识记) (运用)(运用) 泰州农业基础较好,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近几年全市开发了以发展稻麦良种、花卉苗木、生态 渔业、畜牧科技、生态旅游五大产业为重点的农业开发区 (1990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姜堰沈高镇 河横村“生态环境全球 500 佳” ) 泰州市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工商业发达地区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内,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经济 基础良好,已经形成机电、化工、医药、纺织、食品、轻工、造船、新材料、建材等为主体的支柱行业泰州市对外交通主要有公路、水运、铁路、管道等四种方式其中客运以公路运输为主 公路:宁通、宁靖盐高速,328 国道 铁路:新长线(新沂——长兴)和宁启线(南京——启东) 水运:长江黄金岸线和水网密布的河湖水域泰州港由杨湾、高港、过船三大港区组成 桥梁:中国第一、世界第四的悬索桥——江阴长江大桥已于 1999 年 9 月 28 日正式通车,此桥为苏 南、苏北经济共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也作为中国公路主骨架同三线、京沪线跨江的“咽喉”, 连通了我国面向亚太的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经济发展区;正在建中的泰州长江大 桥将对泰州的交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各方面产生十分重要的意义,旅游:以三水文化、盐税文化、教育文化、佛教文化、建筑文化、戏曲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主要特征的独 特的泰州文化旅游业。
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浑然一体、交相辉印,既显示出现代文明的 暂新风貌,又保留了历史文化遗产的奇光异彩一、泰州地理 1. 溱湖湿地公园是江苏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 AAAA 级旅游区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有“水乡明珠”之称兴化李中水上森林公园,是全省最大的人工生态林)周秦时代, 今泰州即称海阳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 117 年)前置海陵县,东晋设海陵郡,海陵 时与金陵(南京)、广陵(扬州)、兰陵(常州)齐名华夏南唐建州,先民祈盼“国 泰民安”,因名“泰州”,沿袭至今宋熙宁五年(1072)年,泰州属淮南东路元初 领海陵如皋两县,隶扬州路明洪武初,省海陵县入泰州,领如皋县,属扬州府清雍 正三年(1725)年,分如皋入通州,泰州遂为散州民国元年(1912 年)废州为县,泰 州改称泰县民国 38 年(1949 年)1 月 21 日,泰州城区解放,划城区设置泰州市,乡 村设置泰县同年 4 月 21 日,苏北行政公署成立,行署驻泰州,下辖泰州、扬州、盐 城、淮阴、南通 5 个行政区,41 个县(市)泰州行政区辖泰州市、泰兴县、靖江市、泰县、海安县、如皋县、东台县、台北县 等县(市)1950 年 1 月,泰州行政区与扬州行政区合并为泰州行政区,地专机关驻泰 州,下辖泰州市、扬州市、泰县、泰兴县、靖江县、江都县、兴化县、高邮县、宝应县、 仪征县、六合县(1953 年 1 月 1 日又从皖北滁县地区划进江浦县)等县(市),后扬州 市直属苏北行政区。
1953 年 2 月苏北泰州专署改名为江苏省扬州行政公署1950 年 5 月至 10 月 1959 年 1 月至 1962 年 5 月,泰州市与泰县几度划并1996 年 8 月,撤销县 级泰州市,设立地级泰州市,辖海陵区、泰兴市、姜堰市、靖江市、兴化市1997 年 4 月设高港区境内各辖地大多历史悠久,汉置海陵县,五代设泰兴、兴化县,明置靖江 县二、泰州人文1、民俗节庆i.溱潼会船节溱湖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民间传说丰富多彩南宋绍兴元年,一支从山东南 下投奔岳家军的义民队伍行至溱湖,与金兵遭遇,打得金兵落花流水,义民也 伤亡惨重,血染溱湖溱湖百姓含悲收葬为国捐躯的英雄,并于每年清明节撑 船来此祭扫,久而久之,便形成清明撑会船的习俗,由此演化成每年一度的水 乡民间盛会——溱潼会船节每年清明节,四乡八镇的数百船只,上万船民来 此聚会,观众游客超过十万人其恢宏壮观的场面,惊心动魄的争赛、多姿多 彩的表演,堪称民俗文化之大观,水乡风情之博览,被海内外人士盛赞为“天 下会船数溱潼”她是'92 中国友好观光年江浙沪旅游目的地之一,'95 中国江 苏民俗风情游首游式亦在此举行,2001 年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ii.中国泰兴银杏节中国泰兴银杏节由“银杏艺术节”、“银杏科技节”演化而来。
每年在银杏 成熟的时候举办此节,旨在以银杏为媒、宣传泰兴银杏节期间,一般都要举 办论坛、科技市场、产品交易、信息发布、项目洽谈、人才引进以及大型文艺 演出等活动,以促进泰兴与外界的交流沟通,进一步提高泰兴的知名度,强化 招商引资、院企对接、项目开发等工作,推进全市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12 年来,银杏节为泰兴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iii.中国兴化—郑板桥艺术节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的杰出代表人物,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兴化是郑板桥先生的故乡为纪念板桥,宣传兴化,扩大交往, 加快发展,从 1993 年 11 月 22 日郑板桥诞辰 300 周年之际举办了首届“中国兴 化—郑板桥艺术节“后,每两年举办一次 郑板桥艺术节通过“文艺搭台、经贸唱戏”的形式,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各界人 士和全市市民的广泛参与,促进了郑板桥艺术思想的深入研究和文化事业的繁 荣,推出了一批郑板桥艺术思想研究成果;经贸活动取得累累硕果,一批批外 资、合资企业落户兴化,推动全市的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2、泰州名人2. 王艮(1483-1541) 3. 明代哲学家、泰州学派创始人原名银,王守仁为之改名艮,字汝止,号心斋。
明泰州 安丰场(今属江苏省东台市)人王艮出身灶户,幼年家贫辍学,18 岁后经商致富,24 岁概然有任道之志从此发奋学习儒家经典,常闭门静思,默坐体会,以自己解悟诠解 经典,以经典注释自己解悟后拜王守仁为师,成为王门弟子中之佼佼者嘉靖四年 (1525 年)以后,先后会讲广德复初书院、泰州安定书院、金陵新泉书院等处王守仁 病逝后,王艮定居泰州安丰,开门授徒,阐发以尊身立本为内涵的“格物说”,与具有 社会改良思想的“王道论”,逐渐形成为泰州学派王艮有门人收辑的《心斋全集)6 卷 传世施耐庵(约 1296-1370)元末明初文学家,名彦端,字耐庵,兴化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 年)自驹场盐民 张士诚起义,兴化一带社会动乱,施耐庵迁居浙江杭州等地社会安定以后回到兴化, 不久迁至白驹,死后葬于施家桥白驹施氏后裔奉施耐庵为一世祖,建有施氏宗祠施 耐庵结合自身的体验,对广为流传的水浒故事进行加工,著成《水浒传》这部古典文学 名著柳敬亭(1587-约 1670)本姓曹,名逢春(一作遇春),明末清初泰州人,后变姓柳,号敬亭柳敬亭精研 说书技艺,受教于云间(今上海松江)儒生莫后光,技艺大进,几达“使人之性情不能 自主”的境界,曾在宁南侯左良玉军中作幕僚,南明王朝覆亡后,重操说书旧业。
由于 亲历破国失家的变故,说书更加感人且为人慷慨有大节,明末清初的名士多与他有交 往所说书目有《水浒》、《隋唐》、《三国》、《岳传》等,为扬州评话创始人之一黄龙士(1651-?)名虬,又名霞,字月天,姜堰人清康熙明围棋国手,着法在元明以后机沿的成法 上有所提高,开辟了后来程兰如、梁魏今、施定庵、范西屏诸家的先路,有棋圣之称 著有《弈括》、《黄龙士全图》郑板桥(1693-1766)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人,童年生活清苦,青年时期做过么塾教师,也曾到 扬州卖画谋生40 岁中举,44 岁中进士,49 岁任山东范县县令,53 岁调任山东潍县县 令他勤于政务,清正廉明,同情百姓,与民休息,后因得罪权贵而罢官郑板桥是清 代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诗、书、画“三绝”诗文面向现实,关心民瘼,立志高 远,通俗易懂;书法融合正楷、录书,掺和了行、草的笔法,形成独特的“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画以兰、竹石为主,气韵生动,形神兼备他还善于将诗、书、画、 印有机地组合在同一幅作品上,收到很好的整体艺术效果 4. 名人故居 5. 崇儒祠又名泰州学派纪念馆,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万历三年(1575 年), 历代有所修缮,至今保持了明代建筑的原貌。
崇儒祠是王艮弟子、泰州地方官吏为纪念 儒家大学者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而集资兴建的2001 年,市政府对崇儒祠的扩建维修, 增加展览内容,改善陈列条件,恢复调整崇儒西侧的回廊等建筑,使崇儒祠的对外开放 更有历史性、学术性、可观性板桥故居郑板桥故居,俗称郑家大堂屋,座落在兴化市东城外古板桥西郑家巷 9 号故居始 建于清代,板桥中进士前居此,1983 年重修,为兴化市文物保护单位 6. 故居座北朝南,粉墙黛瓦,有门堂、上下屋、小书斋、小厨房等建筑,庭院清幽,兰竹 萧疏,朴实无华,保持了“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意境,大门门额上嵌有赵朴初 手书“郑板桥故居”石刻,门堂内上悬刘海粟题书“郑燮故居”木匾一块,堂屋正中长 几上陈列有郑板桥全身古铜色塑像一尊,栩栩如生,背后壁板为翠竹漆画,饶有雅意, 东西房为卧室,陈列有郑氏祖传钱柜床、站柜、书桌、洗脸架,壁上悬满板桥木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