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鲜食玉米收获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h****0
  • 文档编号:261828399
  • 上传时间:2022-03-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57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鲜食玉米收获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鲜食玉米是融合了甜、糯、嫩、香于一体的幼嫩玉米,口感优良、老少皆宜,可粮蔬兼用在众多领域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大,但机械化收获程度一直不高,如何提高机械化收获,成为推动鲜食玉米整体发展的重要环节1、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1种植模式不利于机械化推广鲜食玉米在我国种植地域辽阔,种植面积巨大受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鲜食玉米种植模式多样,有平原、山地、低洼地等[1],收获机械很难发挥自身的优势,影响了鲜食玉米收获机械的使用效果,制约着机械化的发展与推广由于鲜食玉米效益较高,导致一些地区盲目的扩大种植在无机械收获的情况下用人工完成,或粮食玉米收获机械代替,导致收获成本增加,果穗破损严重,收获质量下降,甚至产生滞销现象1.2鲜食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进程滞后粮食玉米全程机械化已经被广泛应用,但鲜食玉米机械化收获还是一个技术难题鲜食玉米收获期子粒含水率较高,对机械装置要求较为苛刻[2],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在鲜食玉米机械发展领域资质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差,鲜食玉米收获机械的产品质量、水平、稳定性、可靠性不高,发展效果不理想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机械均存在子粒破损严重、含杂率高、机械功率消耗大等问题[3],一些企业以及科研单位在鲜食玉米机械收获方面重视力度不够,导致相关研究较为薄弱。

      美国十方国际公司代理的阿克斯波(OXBO)鲜食玉米收获机,虽然在黑龙省格球山农场和哈尔滨地区有非常好的表现,由于价格昂贵,机型大等问题,导致市场销售局面不景气鲜食玉米机械需求量增加,但是适应鲜食玉米收获的机型非常少1.3缺乏优秀的机械操作手鲜食玉米收获机械机型较大、功率较高、机体较重、操作难度较大,现阶段驾驶玉米收获机械的大多数都是拖拉机手,没有经过正规的技术培训,缺乏对大型收获机械的操作经验,在驾驶过程中容易犯一些错误,长时间的不当操作导致机械损伤较大,容易出现故障,加之售后服务跟不上,延误收获时间,给栽培人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4]2、鲜食玉米机械化收获产业发展优势2.1国家政策对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支持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从国家政策层面上得到了支持和重视2010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的紧急通知》(交公路发[2010]715号)鲜玉米可享受“绿色通道”政策,免交车辆通行费2016年农业农村部在《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中提出“调减子粒玉米,扩大青贮玉米,适当发展鲜食玉米”适当扩大鲜食玉米种植面积,是适应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2019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

      鲜食玉米栽培可以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的转变,推动了农业结构的调整鲜食玉米机械市场充满机遇,鲜食玉米市场需求大、市场容量大,具有商业开发价值且竞争不激烈2.2鲜食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必要性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鲜食玉米机械化收获可以减轻农民的体力劳动,鲜食玉米收获的效率、收获的质量直接影响鲜食玉米的产量以及品质由于鲜食玉米采摘期短,鲜食玉米收获时间紧、任务重且季节性强,容易受到自然天气的影响,人工收获价格贵,鲜食玉米机械收获迫在眉睫鲜食玉米收获机械化是指在鲜食玉米成熟后对玉米进行采摘、果穗剥皮、茎秆青贮等处理过程,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节省采摘时间、增加加工量、降低收获损失、提升品质、降低环境污染等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3、促进产业化发展探讨3.1加大政府扶持和引导力度农村中农民的基本田面积较小且地块分散不集中,不利于玉米机械化的发展近两年国家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农业人口流失严重政府应该出台政策,引导鼓励农户成立专业合作社,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集中化管理制度;解放劳动力,提质增效;鼓励向鲜食玉米规模化种植转变;扶持育种单位培育出优质高产的品种;扶持科研单位、企业、大学等相关科研院所,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根据鲜食玉米自身的特征特性,进行收获机械的研究、试验与改进,研究创新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可靠的鲜食玉米收获机械。

      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鲜食玉米加工、冷藏、运输、品牌建设、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形成政府部门及生产企业相互配合,一同推动鲜食玉米产业从品种培育、栽培技术推广、加工、销售一条科学化完善的鲜食玉米全程机械化产业3.2加强关键技术研究和创新现阶段我国鲜食玉米收获机械存在子粒破碎率高、含杂率高和功率消耗大等问题[5]缺少鲜食玉米无损摘穗技术,玉米柔性摘穗关键技术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难点之一[6]鲜食玉米收获机械收获时,如果果穗破损率高,含有秸秆、玉米叶片等杂质较多,对后续玉米的保存时间、产品加工、外观的品质影响较大鲜食玉米机械的研究,应注重人机工程学原理,提高操作性根据我国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来研制机械,以适应性强、可靠性高、价格合理为研究方向,向高效、高速方向发展,向扩大机器的通用性和提高适应性发展,以满足不同品种、不同地域、不同栽培模式的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大对鲜食玉米收获机械的资金投入,鼓励技术创新、培养正规的机械驾驶员、加大机械售后三包服务,支持企业企业联合、企业科研院所联合、科研院所与大学联合,研发、生产、销售可靠性强的高效智能鲜食玉米收获机械3.3加大推广鲜食玉米优良品种、产品加工及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普及鲜食玉米相关知识,加大鲜食玉米栽培技术与加工技术及收获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有利于将科研品种配合优质的栽培技术及其特色的产品直接、迅速推广应用到生产中,直接转化成生产力,同时探索出一条创新集成立体生态多元化增品增效适合机收的综合栽培技术模式,从而提高鲜食玉米种植面积,提高鲜食玉米的产量及比重。

      种植鲜食玉米不仅能调整作物的种植结构、提质增效、增加农民及加工厂收入,而且还能解决牲畜粗饲料的问题,同时也能避免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参考文献:[1]孙兆柱,杨永发,王明芝,等.云南玉米种植特点对机械化收获的影响分析与建议[J].南方农机,2019,50(20):29,240.[2]王显仁,耿令新,李心平,等.鲜食玉米低损伤摘穗试验台设计与试验[J].设计制造及理论研究,2016(1):68-72.[3]陈建林,梁学强,刘旭,等.鲜食玉米机械化脱粒效果影响因素[J].农业工程,2014,4(1):10-13,16.[4]杨显国.鲜食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分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8(2):72.[5]张莉.新型仿生玉米摘穗机构理论分析与仿真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唐春双,a,井旭源,a,于琳,a,王聪,田苗.鲜食玉米收获机械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化农业,2020(11):67-6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