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一次函数(第4课时)》示范教学设计.docx
9页一次函数(第4课时)教学目标 1.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 2.能从图象的角度理解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3.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解析式y=kx+b(k≠0)理解当k>0和k<0时图象的变化情况,从而理解一次函数的增减性. 4.通过观察图象、类比正比例函数的性质概括一次函数的性质的活动,发展数学感知、数学表征和数学概括的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几何直观.教学重点 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通过画图观察,概括一次函数的性质.教学难点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应用.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1.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当b=0时,y=kx+b即y=kx,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2.“三步法”辨别一次函数:(1)看形式:观察整理后的函数解析式是否符合y=kx+b(k,b是常数,k≠0)的形式;(2)看系数:看比例系数k是否可能等于0,对b的取值不用考虑;(3)下结论:确定是否为一次函数. 3.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应满足的条件: 某函数是一次函数应满足的条件为:自变量的次数为1,系数不为0.而正比例函数没有常数项这个“小尾巴”,所以某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应满足的条件在“自变量的次数为1,系数不为0”的基础上,还需添加一个条件——常数项为0. 新知探究 一、新课导入1.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那么一次函数的图象也会是一条直线吗?2.从函数解析式上看,一次函数y=kx+b与正比例函数y=kx只差一个常数b,体现在图象上,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二、探究学习 【问题】画出函数y=-6x与y=-6x+5的图象.【师生活动】学生代表板书,其余学生自己在草稿纸上作答.教师提问:你画出的图象与该图相同吗?学生作答即可.【答案】解:函数y=-6x与y=-6x+5中,自变量x可以是任意实数.列表表示几组对应值.x-2-1012y=-6x1260-6-12y=-6x+517115-1-7画出函数y=-6x与y=-6x+5的图象.【设计意图】通过列表、描点、连线,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画函数图象的方法,能够用同样的方法画一次函数的图象. 【思考】比较上面两个函数的图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填出你的观察结果: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图象,得出结论: 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形状都是 直线 ,并且倾斜程度 相同 .函数y=-6x的图象经过原点,函数y=-6x+5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 (0,5) ,即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6x向 上 平移 5 个单位长度而得到. 【问题】比较两个函数解析式,你能说出两个函数的图象有上述关系的道理吗? 联系上面结果,考虑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它与直线y=kx(k≠0)有什么关系.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两个函数解析式的异同,然后对比函数图象提出猜想,教师给出正确的结论. 【新知】比较一次函数y=kx+b(k≠0)与正比例函数y=kx(k≠0)的解析式,容易得出: 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可以由直线y=kx平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当b<0时,向下平移).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也是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b.由一次函数y=kx+b(k≠0)的解析式可以得到,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与y轴的交点为(0,b).由于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因此只要确定两个点就能画出它的图象. 【设计意图】通过画出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比较两者解析式和图象的不同点,得出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可以由直线y=kx平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 【问题】画出函数y=2x+3,y=-x,y=-x+3,y=5x-2的图象. 【师生活动】学生代表板书,其余学生自己在草稿纸上作答.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比例系数k和常数项b的关系. 【答案】列表、描点、连线,得到函数图象如图.x01y=2x+335y=-x0-1y=-x+332y=5x-2-23 【思考】由这四个函数的图象联想: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k≠0)中,随着x的增大,y的值分别如何变化?【新知】观察前面一次函数的图象,可以发现规律:当k>0时,直线y=kx+b从左向右上升;当k<0时,直线y=kx+b从左向右下降.由此可知,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k≠0)具有如下性质: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直线y=kx+b的变化趋势和倾斜程度,都只由k决定.【思考】直线y=2x+3与直线y=-x+3有什么共同点?一般地,你能从函数y=kx+b的图象上直接看出b的数值吗? 【答案】两条直线与y轴相交于同一点(0,3).【新知】直线y=kx+b与y轴交点的坐标就是(0,b),一般能从函数y=kx+b的图象上直接看出b的数值.【问题】上述四个函数的图象分别经过哪些象限? 【答案】(1)函数y=2x+3的图象经过 第一、第二、第三 象限; (2)函数y=-x的图象经过 第二、第四 象限; (3)函数y=-x+3的图象经过 第一、第二、第四 象限; (4)函数y=5x-2的图象经过 第一、第三、第四 象限.【新知】确定一次函数y=kx+b(k≠0)所经过的象限:y=kx+b(k≠0)k>0k<0b>0b=0b<0b>0b=0b<0图象经过象限第一、二、三象限第一、三象限第一、三、四象限第一、二、四象限第二、四象限第二、三、四象限 通过观察图象(形)的规律,再根据这些规律得出关于数值大小的性质,这种数形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数学学习中很重要. 【设计意图】通过对具体的一次函数进行分析,得出一般情况下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比例系数k和常数项b的关系,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三、典例精讲 【例1】下列函数中,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的函数是( ). A.y=-2x B.y=-2x+1 C.y=x-2 D.y=-x-2 【答案】C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一次函数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例2】直线y=3x-2可由直线y=3x向______平移___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y=x+2可由直线y=x-1向______平移______个单位长度得到. 【答案】下 2 上 3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例3】函数y=2x-4与y轴的交点为________,与x轴交于点_______.【答案】(0,-4) (2,0)【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y轴交点的掌握情况.【例4】画出函数y=2x-1与y=-0.5x+1的图象.【答案】解:列表表示当x=0,x=1时两个函数的对应值.x01y=2x-1-11y=-0.5x+110.5过点(0,-1)与点(1,1)画出直线y=2x-1;过点(0,1)与点(1,0.5)画出直线y=-0.5x+1.先画直线y=2x与y=-0.5x,再分别平移它们,也能得到直线y=2x-1与y=-0.5x+1.【归纳】一次函数图象的两种画法:(1)两点法:当b≠0时,一般先选取(0,b)和两点,再描点连线.有时为了描点方便,也可取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2)平移法:将直线y=kx平移|b|个单位长度,即可得到直线y=kx+b.当b>0时,向上平移;当b<0时,向下平移.【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画一次函数图象的掌握情况,总结归纳一次函数图象的两种画法.四、课堂活动观察下列动图,进一步体会和理解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等知识.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一、一次函数的图象 二、一次函数的性质课后任务 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第1~3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