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改良型高举平台法在门诊患者尿管固定中的应用.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9023844
  • 上传时间:2021-11-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2.33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改良型高举平台法在门诊患者尿管固定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观察经过改良后的高举平台法对于门诊 留置尿管患者的实用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 月本科门诊98例留置尿管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方法, 观察组采用经改良后的高举平台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管 道牢固性、管道脱出率、患者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的固定 方法牢固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管道脱出率和对尿道的损伤率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平均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管道平均使用天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次性导尿包,内含硅胶双 腔气囊导尿管,统一采用16号规格,按规范操作流程置入 尿管,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10〜15 mL,将导尿管往外牵 拉至感觉阻力后停止,与一次性防逆流集尿袋相连接,构成 一个密闭的引流系统,集尿袋每周更换一次1.2.1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管道固定方法导尿管 水囊内打入15 inL无菌生理盐水作内固定,尿袋上挂钩挂于 轮椅或床沿,高度低于尿道口,活动时手提1.2.2观察组观察组将型号2733-50的3 M加压固定胶带裁剪成6 cmX 3 cm规格,并在2 cm及4 cm胶带正中 处各剪一个小口,将12 cm长的白边带穿过胶带小口即制成 尿管固定胶布。

      使用时从胶布中间撕开,取两块尿管固定胶 布,分别贴于患者两边大腿根部10 cm左右内侧部位,可根 据患者的体型合理调节,患者尿道外口与皮肤固定点的长度 要适中,避免过短而致患者大腿活动时牵拉尿管损伤尿道、 过长导致尿管随大腿活动大幅度移位,达不到固定的效果 [5]另外取1 cmX4 cm规格的胶带环绕尿管气囊与尿袋连 接处一周,形成一空隙,将白边带穿过空隙部位打一个活结 后固定,固定位置以不牵拉尿道口为宜,更换时可两侧大腿 轮流固定[6]尿管以下的引流管要有足够的长度,以备患 者左右翻身之用这种高举平台法的固定,是根据2011年 日本医疗安全、医疗技术委员会关于预防管路脱落所研究和 探讨的几种固定方法,在试验中,他们对几种方法的拉拽力 进行了测试,所得结果是这种“U”形固定与直线固定的拉 拽力和重力对临床导管脱落起着重要的作用[7]1.3评价指标定期对以上患者进行回访及上门随 诊或患者自行复诊评价内容包括:(1)管道的牢固性:记 录有出现尿管松动、漏尿或尿液颜色的改变的例数,平均使 用导管时间;(2)患者的舒适度评价:根据患者主诉有无尿 道疼痛或对日常活动的影响程度,采用数字评分法,分为三 种程度,1〜3分表示不舒适,4〜7分表示中度舒适,8〜10 分表示舒适[8]; (3)管道脱出率:记录非计划性管道脱出 的例数,如因打喷嚏、咳嗽、或下床活动后造成的管道脱出。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 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士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 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观察组的固定方法牢固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管道脱出率 和对尿道的损伤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平均舒适度评分 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管道平均使用天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或P<0. 01),见表1〜23讨论3.1导管牢固性方面根据表2所示,观察组在管道牢 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4 9例患者中只有4例出现导管的 松动,而对照组中49例患者则出现36例导管的松动甚至有 3例管道脱出;对于尿道的损伤方面,根据数据显示,观察 组只出现了 3例尿道损伤,而对照组则有35例,这无疑是 大大地增加了尿道逆行感染的几率,对患者的身心恢复形成 了不利的因素对照组出现的这些不利于患者治疗的并发 症,经核实很有可能是由于尿袋满尿后未及时更换或日常活 动后不小心对尿管产生的牵拉而造成,这不仅仅影响了患者 的正常治疗,还无形地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可见 经改良后的高举平台法对于门诊患者固定尿管的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传统的尿管固定方法对于住院患者的固定效果是值得 肯定的,因其活动范围相对较少,对治疗的依从性较高。

      但 由于门诊患者留置尿管的特殊性,轻症患者基本具备生活自 理能力,会或多或少从事各种日常生活;较重症患者(如敬 老院、临终患者)不能下床活动的也需要陪护人员进行定时 翻身、拍背及各种基础生活护理因此传统固定法会出现患 者在活动过程中因尿管固定不牢固而发生的各种并发症,如 牵拉尿管致损伤尿道出现血尿、各种原因的非计划性拔管、 胶布固定时对皮肤造成的张力性损伤等曾有报道用“纱布 结法”、“空瓶悬挂法”或“双重固定法”固定尿管可有效 减少漏尿的发生,但针对门诊患者仍然有一定的不足[9] 而传统的高举平台法对于相对固定的管道固定效果比较好 (如静脉留置针、PICC导管、中心静脉导管等),但要经常 进行翻身的患者就会出现因左右轮换胶布反复粘贴后固定 不牢固的情况[10]因此本科在对传统的高举平台法进行改 良后,改用白边带作主要固定材料,就不存在粘贴性下降的 问题了白边带采用活结固定,更换时更加容易且方便,从 而使患者或陪护都能够轻松的掌握更换方法,同时减少了因 胶布多次粘贴后出现的自粘问题,从而减少家庭护理的时 间同时导尿管不会随固定侧下肢的活动而移动,也减少了 逆行感染及漏尿的机会,固定侧肢体外展不会引起尿管的牵 拉,减少了尿道损伤及血尿的发生,延长胶布的固定时间。

      患者也能随意活动肢体,更换体位,减少了老年患者因活动 少而诱发的下肢静脉血栓的机会,患者也能够放松紧张的心 情,更容易得到良好的休息与睡眠,有利于疾病的康复[11] 对于卧床患者,尿管以下的引流管要牢牢固定于床沿边,位 置合适,确保不会出现引流袋过重而牵拉尿管使之脱出的情 形可见经改良后的高举平台法对于门诊患者固定尿管的效果有明显提高3.2患者舒适度方面根据表1所示,观察组的管道平均使用天数比对照组多2. 12 d,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新的固定方法对减少患者治疗 费用是有帮助的而在患者舒适度评分对比中,观察组得分 为(8. 491.3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 941.41)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合表2不难看出,由于观 察组中使用改良型的高举平台法作固定,固定效果好,对患 者的日常生活影响少;尿道损伤率低使出现血尿的情况减 少,患者的尿道口疼痛也明显减少,从而使患者对新型的尿 管固定方法表示肯定,自然满意度随之提高传统方法对于轻症患者下床活动时,需要自身手提尿 袋,往往有些患者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尿袋高于导尿管,就会 造成尿液的反流,增加了尿道感染的几率。

      同时手提尿袋进 行日常活动也会造成生活上的很多不便,甚至有些患者会出 现心理上的负面情绪,觉得受到歧视,不敢外出传统固定 方法为了防止患者活动或疏忽产生的外力,致使尿管与集尿 袋连接口脱开或尿管的意外拉出,损伤尿道,所以在固定时 必须预留一定的长度,以给患者一定的活动度[12]因此, 导管在身体外部长度较长,特别容易出现导管的扭曲、折叠 盒受压,导致尿液引流不畅,使尿液在膀胱中提留时间延长, 增加尿感的几率有些患者则会用较多胶布贴于大腿处固定 尿袋,传统的胶布较窄,固定面积小,受患者皮肤出汗、皮 脂分泌影响时,胶布粘性会降低,反复更换胶布会造成明显 的不适甚至疼痛,特别对于汗毛比较长的患者尤为明显,大 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13]患者活动时因牵拉导尿管在尿道 内移动,易刺激尿道,引起不适,患者因活动后有不适感而 不敢再活动,造成精神紧张,影响休息和睡眠质量而改良 定法可有效地解放患者的双手,因边带本身具有一定的摩 擦性,固定位置在尿管的“Y”型处,绑紧后不容易松开, 下床活动时只要放空尿袋,基本上不会对尿道造成牵拉效 果在固定前先用一条胶布打底,再黏贴尿管,可以有效地 减少尿管因移动致胶布牵拉皮肤引起的不适感。

      以人为本的 护理理念贯穿于护理实践的每一个细节中,既增加了患者的 舒适度,又不影响患者的美观,使患者更容易接受[14]从 力学原理看,胶布和皮肤的黏附力与皮肤的受粘面积成正 比,导尿管反复牵拉、移动可致胶布黏性降低,有效固定时 间缩短,而老年患者皮肤弹性差,胶布的反复固定、撕脱易造成皮肤的受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舒适程度 可见,改良型高举平台尿管固定法对于门诊患者的生活质量 及舒适度方面有着明显提高3.3管道脱出方面根据表2所示,观察组经固定后49 例患者无一例出现管道脱出,而对照组则出现3例管道脱出,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无疑是具有可比性的 实际上管道脱出率与管道固定的牢固性是直接相关的,因此 观察组的零脱出就直接说明了经改良后的尿管固定方法明 显比传统方法更加牢传统固定方法因只对导尿管作内固定效果,因此当患者 出现咳嗽、打喷嚏、外出活动时,就很容易使管道脱出,出 现尿道损伤等并发症改良后的固定法由于对尿管作了近距 离的外固定,双固定效果保证了尿管始终处于耻骨联合之 下,即使有外力情况下,尿管也无法回缩,水囊压迫的位置 良好,从而大大减少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再者,传统 定方法普遍使用宽胶布或3M胶布固定尿管,由于患者体位 改变等情况,经常会出现尿管弯曲打折而引起尿液引流不畅 的现象,从而导致患者膀胱痉挛、腹部胀痛,长时间会导致 血凝块的淤积,这不但给患者带来痛苦,也使尿路感染几率 大大增加[15]有报道称,留置导尿患者明显细菌感染由72 h内的44%上升到17 d后的90%,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每天以 10%〜20%的速度递增[16]而牢固的固定,使漏尿现象减少,尿液逆流的可能性减少,尿管的回缩性减少,也很大程度上 避免了逆行感染,减少CAITTI率的发生可见经改良后的高 举平台尿管固定法对于门诊患者防止非计划性拔管、减少尿 道逆行感染机会也有明显的作用本研究表明,对于门诊患者来说,不影响其生活质量的 治疗手法是最值得采用的,改良型高举平台尿管固定法不但 在舒适度方面有显著提高,在其使用时长方面明显增加,从 而有效地节约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其美观的外形、方便的使 用方法也减少了很多护理上的难度,更适合于家庭病床的普 及;牢固性的明显增加大大减少了管道的脱出率和尿道损伤 率,减少了漏尿的发生及尿路感染的机会;还增加了门诊患 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治疗的信心,得到了广大患者及其家属、 陪护人员的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 吴娟,单君.留置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预防现状 [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 (10): 958-960.[2] 闫惠敏.对门诊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J].中国社区 医师(医学专业),2012,14 (10): 385.[3] 陈晓竹.气囊尿管留置过程中的问题及处理技巧[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 (8): 55-56.[4] Hooton T M, Bradley S F, Cardenas D, et al. Diagnosis , prevention , and treatment of 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adults: 2009 Internation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rom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J]. Clin Infect Dis, 2010, 50 (5): 625-663.[5] 胡明明,王清,陈瑶,等.留置导尿管不同外固定法对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 (10):912-913.[6] 程念开.两种留置尿管固定方法在I⑶患者中的比较 [J].当代护士 (专科版),2013,2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