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07第七章2B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ppt

50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77028359
  • 上传时间:2024-08-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84MB
  • / 5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 第一节 透视学基本概念第二节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 返回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第一节第一节 透视学基本概念透视学基本概念透视图概念:透视投影图(简称透视图)是运用画法几何学的中心投影原理画出的图是一种用点和线来表达物体造型或空间造型,具有直观效果的轮廓图透视图具有的特点:1)它表达的图像十分准确和真实,符合人们视觉印象中的物体造型或空间造型轮廓2)它表达的图像是根据一整套完整的科学法则求出来的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1.透视的基本术语 2.视点、视平线和灭点3.视高、视角和视距4.透视图种类 返回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1.透视的基本术语透视的基本术语基面G—相当于水平投影面,物体所在的水平地面。

      画面P—垂直于基面G的平面,相当于正立投影面基线XX—画面P与基面G的交线,相当于投影轴X视点S—透视投射中心,相当于人眼站点s—视点S的水平投影,又称驻点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1.透视的基本术语透视的基本术语主点s′—视点S在画面P上的正投影,又称心点视平线HH—通过S视点作一水平面与画面P相交的交线视高—视点S离基面G的距离在画面P上即视平线HH与基线XX之间的距离视距—视点S与主点s′的距离,即S与P之间的距离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1.透视的基本术语透视的基本术语 视点S与空间点A相连,即视线SA与画面相交于 点, 点即为空间A点的透视投影,简称透视A的水平投影a的透视 称A的次透视或基透视 返回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2.视点、视平线和灭点视点、视平线和灭点视点:视点的位置决定透视图偏上、偏下、偏左或偏右的变化。

      视点的位置确定了,视平线的位置也就确定下来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视平线:视平线的位置对求作透视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处于视平线下面的物体,相当于由上方往下看,看到的是物体上部表面;反之看到的是物体下部表面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灭点:当人们顺着两条笔直的铁轨观看时,感觉眼前两根相互平行的铁轨的间距,随着距离的渐远而变窄;等距的枕木和路两旁的电线杆,看上去不仅愈远愈缩小,而且间距也愈远愈接近,最后汇集到无限远的一个点上这个点一定落在视平线上,该点就是轨道、枕木、电线杆的灭点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两种灭点的规律:两种灭点的规律:第一,当矩形物体与画面处于平行位置时,矩形物体的水平边线永远与画面呈平行状态,而与画面相垂直的边线消失于一个灭点上,这个灭点与心点重合,这就是平行透视平行透视或一点透视一点透视第二,当矩形物体与画面成一定的角度(矩形的四边均不与画面平行)时,则有两个灭点,灭点必定落在视平线上,这就是成角透视成角透视或二点透视二点透视。

      返回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3.视高、视角和视距视高、视角和视距1)视高:视点相对于基面(地面)的位置称为视高其选择主要取决于要表现物体的哪一部位而定一般取人体站立时的视觉效果时,视高可取1.5~1.7m;取人坐视时的视觉效果时,视高可取1.3~1.5m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2)视距:视点相对于画面(图纸)的位置称为视距视距与画幅的关系:D=f∙W 式中:D—视距W—画幅宽度(包括对象的全部景物)f—视距比一般为f=1~3,当视距比f=1.5~2时视域最为理想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视距比与透视图关系视距比与透视图关系一般物体外部透视及配景一般物体外部透视及配景f=1.4~~2.0室内透视室内透视f<<1.4总体布置或鸟瞰透视总体布置或鸟瞰透视f>>2.0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3)视角:视角与视距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视角范围一般在18°~53° 返回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4.透视图种类透视图种类1)一点透视(也称平行透视)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2)两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3)三点透视(也称倾斜透视)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4)鸟瞰透视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5)仰望透视 返回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第二节第二节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1.一点透视(也称平行透视)—量点法 2.两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量点法 3.两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基线迹点法 返回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1.一点透视(也称平行透视)一点透视(也称平行透视) —量点法量点法一点透视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1.一点透视(也称平行透视)一点透视(也称平行透视) —量点法量点法 图步骤如下: (1)确定作图条件。

      三视图给出物体形状尺寸,选定物体与画面的相对位置,使物体前面与画面重合,视点位于物体右侧,确定主点S′位置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2)作视平线HH确定主点S ′的位置即灭点M,取ML等于视距,得量点L的位置3)作基线XX,画出正面各点的实际位置(c、d、e),并分别向灭点M引线,得正面的消失线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4)在基线XX上画出侧面各点的实际位置(a、b),分别向量点L引线,得深度方向的透视位置,即可得底面的透视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5)在高度量线上确定物体的真高,过正面各点的实际位置(c、d、e)作基线XX的垂线,交于高度量线,并分别向灭点M引线,得正面的消失线同样,用(4)步骤的方法求出顶面的透视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6)再将各相对应顶角作垂线连接,擦去辅助作图线,加深可见轮廓线,即得到整个物体的一点透视图(也称平行透视)。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返回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2.两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两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 —量点法量点法作图步骤如下: (1)确定作图条件三视图给出物体形状尺寸,选定物体与画面的相对位置,使物体前面与画面夹角为30°(偏角),视距为SS′成角透视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作图步骤如下:作图步骤如下:(1)确定作图条件三视图给出物体形状尺寸,选定物体与画面的相对位置,使物体前面与画面夹角为30°(偏角),视距为SS′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作图步骤如下:作图步骤如下:(2)按作图条件画平面图、画面P和站点S自S点分别引正面、侧面的平行线并交于画面P线上的M1、M2灭点以M1为圆心,M1S为半径画圆弧,交于画面P线上于L1,L1即为灭点M1方向各线的透视长度量点;再以M2为圆心,M2S为半径画圆弧,交于画面P线上于L2,L2即为灭点M2方向各线的透视长度量点。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作图步骤如下:作图步骤如下:(3)画视平线HH和基线XX,间距为视高,并将已求出的灭点、量点和主点在视平线HH上;过主点S′作基线XX的垂线,交于A点,过A点向M1、M2灭点作出两个方向的全长透视线;在基线A点两侧标出各点的实际位置(a1、a2、b1、b2),然后由各点的实际位置向L1、L2量点作直线,与AM1、AM2全长透视线相交即得相应的透视位置,并分别向两灭点连线得立体底面的次透视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作图步骤如下:作图步骤如下:(3)画视平线HH和基线XX,间距为视高,并将已求出的灭点、量点和主点在视平线HH上;过主点S′作基线XX的垂线,交于A点,过A点向M1、M2灭点作出两个方向的全长透视线;在基线A点两侧标出各点的实际位置(a1、a2、b1、b2),然后由各点的实际位置向L1、L2量点作直线,与AM1、AM2全长透视线相交即得相应的透视位置,并分别向两灭点连线得立体底面的次透视。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作图步骤如下:作图步骤如下:(3)画视平线HH和基线XX,间距为视高,并将已求出的灭点、量点和主点在视平线HH上;过主点S′作基线XX的垂线,交于A点,过A点向M1、M2灭点作出两个方向的全长透视线;在基线A点两侧标出各点的实际位置(a1、a2、b1、b2),然后由各点的实际位置向L1、L2量点作直线,与AM1、AM2全长透视线相交即得相应的透视位置,并分别向两灭点连线得立体底面的次透视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作图步骤如下:作图步骤如下:(3)画视平线HH和基线XX,间距为视高,并将已求出的灭点、量点和主点在视平线HH上;过主点S′作基线XX的垂线,交于A点,过A点向M1、M2灭点作出两个方向的全长透视线;在基线A点两侧标出各点的实际位置(a1、a2、b1、b2),然后由各点的实际位置向L1、L2量点作直线,与AM1、AM2全长透视线相交即得相应的透视位置,并分别向两灭点连线得立体底面的次透视。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作图步骤如下:作图步骤如下:(4)在高度量线上确定物体的真高,标出A'点位置同样,用(3)步骤的方法求出顶面的透视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作图步骤如下:作图步骤如下:(4)在高度量线上确定物体的真高,标出A'点位置同样,用(3)步骤的方法求出顶面的透视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作图步骤如下:作图步骤如下:(4)在高度量线上确定物体的真高,标出A'点位置同样,用(3)步骤的方法求出顶面的透视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作图步骤如下:作图步骤如下:(4)在高度量线上确定物体的真高,标出A'点位置同样,用(3)步骤的方法求出顶面的透视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作图步骤如下:作图步骤如下:(5)再将各相对应顶角作垂线连接,擦去辅助作图线,加深可见轮廓线,即得到整个物体的两点透视图(也称成角透视)。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作图步骤如下:作图步骤如下:(5)再将各相对应顶角作垂线连接,擦去辅助作图线,加深可见轮廓线,即得到整个物体的两点透视图(也称成角透视)返回量点计算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量点、灭点的位置计算量点、灭点的位置计算 假设立体的主方向与画面的偏角为θ,视距为SS′,则可通过计算得出量点和灭点的位置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 灭点、量点的位置灭点、量点的位置 单位:单位:m视距视距视角视角θ(度)(度)M1S''M2S''M1L1M2L2M1M22.5206.870.917.312.667.78255.361.175.922.766.53304.331.445.002.895.77353.571.754.363.055.32402.982.103.893.265.08452.502.503.543.545.003.5209.621.2710.233.7210.89257.511.638.283.869.14306.062.027.004.048.08355.002.456.104.277.45404.172.945.454.577.11453.503.504.954.957.00返回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3.两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两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 —基线迹点法基线迹点法1)将平面图两组直线全部延长于画面P,得全部迹点,然后自各迹点引垂线到立面的基线XX上。

      自s点分别引两组直线的平行线并交于画面P线上的V1、V2点成角透视图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3.两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两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 —基线迹点法基线迹点法1)将平面图两组直线全部延长于画面P,得全部迹点,然后自各迹点引垂线到立面的基线XX上自s点分别引两组直线的平行线并交于画面P线上的V1、V2点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3.两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两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 —基线迹点法基线迹点法2)过V1、V2点向视平线HH作垂线,得两交点即为30°、60°线的两个灭点通过基线上两组线段各迹点分别作直线至灭点1和灭点2,此消失线相互交叉形成交点,得物体底部平面透视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3.两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两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 —基线迹点法基线迹点法3)在高度量线上确定物体的真高真高,引Ll线与基线平行并和各迹点垂线相交,得顶部各直线的迹点。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3.两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两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 —基线迹点法基线迹点法4)同第2)步的方法,将Ll线上各段迹点分别向灭点1和灭点2作消失线,得到物体顶部平面透视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3.两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两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 —基线迹点法基线迹点法5)再将各相对应顶角作垂线连接,擦去辅助作图线,即得到整个物体的透视图 第七章第七章 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透视图基本作图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永良杨永良3.两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两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 —基线迹点法基线迹点法5)再将各相对应顶角作垂线连接,擦去辅助作图线,即得到整个物体的透视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