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工程安全保证措施.doc
11页1、拆除时安全事项1.1施工现场必须有技术人员统一指挥,严格遵循拆除方法和拆除程序1.2拆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通过行业主管部门指定的培训机构培训,并取得资格证方可施工,从事特种作业人员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无证人员严禁操作1.3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扣紧帽带;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挂点牢固1.4施工现场必须设立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采用警戒措施派专人负责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施工现场,严禁无关人员逗留1.5建筑物拆除时,应自上而下,顺序进行,严禁数层同时拆除当拆除某一部分的时候应防止其它部分倒塌1.6拆除项目竣工后,必须有验罢手续,达成工完、料清、场地净,并保证周边环境整洁和相邻房间、管线的安全1.7每个工作日结束后,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去现场检查,确认拆除物是否用加固,做到安全可靠,无事故隐患1.8工人从事拆除工作时,应当站在专门搭设的脚手架上或其它稳固的结构部分上操作1.9拆除过程中,现场照明不得使用被拆建筑物中的配电线,应此外设立配电线路 2、安全管理2.1施工人员进行拆除工作时,应当站在专门搭设的脚手架或者其他稳固的结构部分上进行操作操作人员要戴安全帽和其他防护用品。
拆除过程多属高空作业,工具、设备、材料杂乱,粉尘较多,作业工人应佩戴安全帽、手套、安全鞋等个人防护用品;为防止砖石、灰尘及切割螺钉等的操作,应佩戴护目镜拆除时,严禁施工人员直接踩踏在干挂龙骨上进行工作,必须使用移动板梯,板梯上端必须挂牢,防止高处坠落2.2拆除过程中,应有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监督指导为保证未拆除部分建筑的稳定,应根据结构特点,有的部位应先进行加固,再继续拆除2.3拆除作业应严格按拆除方案进行:拆除建筑物应当自上而下依次进行; 2.4拆下的物料不准在地面上乱堆乱放必须保护好现场绿植2.5拆除工程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2.6严格用火制度,凡现场使用电气焊或其它明火时,必须按规定办理用火申请,经保卫负责人批准方可在指定期间,指定地点操作,时间或地点变化时要重新申请,保卫负责人必须按规定严格审批,具体办法由现场负责人部按防火规定制定,并要经常进行检查执行情况3、监控措施拆除施工作业全过程中,必须严格监控如下: 3.1坚持从上至下逐层拆除,严禁立体交叉同时拆除3.2坚持检查贯彻拆除施工全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安全保护和文明拆除的措施,实现拆除施工单位对作业安全负责和业主单位安全监控管理双控制。
外人和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拆区的警戒范围,在被拆工程内和也许波及的危险区域内不得有人员居住和歇息;3.3自始至终坚持管好用电用火、用电机具的安全3.4所有拆除人员和驻场管理人员必须贯彻使用安全帽、安全带、口罩、防尘眼镜、工作鞋、手套等劳动安全防护用品,不准赤脚、光膀进行作业 3.5随时监控脚手架的稳定性,是否松动,变形3.6拆除时,需监控其它部位是否松动及有掉落的危险4、做好拆除作业后的安全工作4.1拆卸下来的各种材料应及时清理,按品种、类别堆放在平整的地面上,高度应符合安全规定,并留有一定的间距,防止倒塌伤人4.2拆除堆放的材料场地,要专人看管,加强治安保卫严禁外来人员特别是小孩入内玩耍严禁烟火,配有一定的消防器材,以防万一4.3对于拆除生产、使用、储存危险物品场合物料、器材、设备,不要混杂在与一般物料的存放,或放置到安全场合,或采用清洗措施,或安全销毁4.4拆除的区域,对电线、煤气管道、上下水管、供热设备管道等干线再进行一次检查,以防留下隐患,并要设明显标记4.5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拆迁工程要和建筑工程的施工互相衔接好拆迁场地在所有清理出场料后,再按照施工规定进行新的工程建筑5、安全保证措施5.1抓好安全岗位教育 开工前,对所有上岗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把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印发给各基层单位,对照检查实行。
参与施工的人员,熟知和遵守本工种的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操作对特殊工种的人员,如电工、修理工、电焊工、机械操作人员等,须持专业培训证和上岗证书后,才可进行上岗操作5.2设立必要的安全标志和足够的消防设备施工现场设立必要的安全标志并不得擅自拆除交通拥挤的地方,设立警示标志,并设专人对车辆进行调度,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和行人及车辆的安全施工驻地和现场设立足够的消防设备5.3加强与气象等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气象风暴等预报,做好防范工作施工所用的各种机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定期进行检查和必要的维修,保证其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规定5.4机械设备安全保护措施5.4.1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或驾驶员)需通过专门培训,熟悉机械性能,并取得操作证或驾驶执照后方可上机(车)操作机械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技术规程,工作时集中思想,精心操作,不得擅离职守,严禁酒后驾车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检修,严禁带故障运营5.4.2机械操作人员做好各项记录,严格贯彻例保制度,认真执行清洁、润滑、紧固、防腐、安全的“十字”作业法5.4.3建立安全生产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制度每周项目经理部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每月进行一次评选,并配合上级安全检查组进行例行检查。
5.5建立互相监控制度与甲方密切配合,听从甲方安全规定,积极接受甲方现场施工和管理人员的安全监督和检查,遵守甲方的安全规定,配合甲方积极对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安全整改,及时消除生产安全隐患5.6气割安全防火措施5.6.1防火安全规定5.6.1.1从事电焊、气割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专门培训,掌握焊割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过考试合格,取得操作合格证后方准操作操作时应持证上岗徒工学习期间,不能单独操作,必须在师傅的监护下进行操作 5.6.1.2进行电焊、气割前,应由施工员或组长向操作、看火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技术交底,任何领导不能以任何借口纵容电、气焊工人员进行冒险操作5.6.1.3装过或有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管道和设备,在未彻底清洗干净前,不得进入焊割 5.6.1.4严禁在有可燃蒸气、气体、粉尘或严禁明火的危险性场合焊割在这些场合附近进行焊割时,应按有关规定,保持一定的防火距离 5.6.1.5领导及生产技术人员,要合理安排工艺和编排施工进度程序,在有可燃材料保温的部位,不准进行焊割作业必要时,应在工艺安排和施工方法上采用严格的防火措施焊割作业不准与油漆、喷漆、脱漆、木工等易燃操作同时间、同部位上下交叉作业。
5.6.1.6焊割结束或离开操作现场时,必须切断电源、气源赤热的焊嘴、焊钳以及焊条头等,严禁放在易燃、易爆物品和可燃物上 5.6.1.7严禁使用不合格的焊割工具和设备电焊的导线不能与装有气体的气瓶接触,也不能与气割的软管或气体的导管放在一起焊把线和气焊的软管不得从生产、使用、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场合或部位穿过5.6.1.8焊割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材,专人现场监护5.6.2看护(监护)人职责 5.6.2.1清理焊割部位附近的易燃、可燃物品,对不能清除的易燃、可燃物品要用水浇湿或盖上石棉布等非燃材料,以隔绝火星 5.6.2.2 要坚守岗位,不能兼顾其他工作,要与电、气焊工密切配合,随时注视焊割周边的情况,一旦起火及时扑救 5.6.2.3在高空焊割时,要用非燃料做成接火盘和风挡,以接住和控制火花的溅落 5.6.2.4在焊割过程中,要随时进行检查,操作结束后,要对焊割地点进行仔细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可离开在隐蔽场合或部位操作完毕后,要反复检查,以防阴燃起火 5.6.2.5 要根据情况,备好合用的灭火器材和防火设备(石棉瓦、接火盘、风挡等),做好灭火准备5.6.2.6发现电、气焊操作人员违反电、气焊防火规定、操作规程时,有权责令停止操作,并及时向领导或保卫部门报告。
5.6.3防火安全操作规定 5.6.3.1乙炔瓶、氧气瓶和焊割工具的安全设备必须齐全有效 5.6.3.2乙炔瓶、氧气瓶在施工场地内存放,应设立专用房间单独分开存放,并有专人管理;氧气瓶、乙炔罐必须相距5米以上,且距火源不小于10米,要经常检查压力表、安全阀是否灵敏有效;要有灭火器材和防火标志 5.6.3.3乙炔瓶、氧气瓶不准放在高低压架空线路下方或变压器旁在高空焊割时,也不要放在焊割部位的下方,应保持一定的水平距离 5.6.3.4乙炔瓶、氧气瓶应直立使用,严禁平放卧倒使用,防止油类落在氧气瓶上;油脂或沾油的物品,不要接触氧气瓶、导管及其零件 5.6.3.5乙炔瓶、氧气瓶严禁爆晒、撞击,防止受热膨胀启动阀门时要缓慢启动,防止升压过速产生高温、产生火花引起爆炸和火灾 5.6.3.6焊割时,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程序焊割操作时,先开乙炔气点燃,然后再开氧气进行调火操作完毕时,按相反程序关闭瓶内气体不能用尽,必须留有余气。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