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校本教材】2022—2023学年初中地理校本教材-三峡工程.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s****6
  • 文档编号:342879821
  • 上传时间:2023-01-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84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校本教材:三 峡 工 程 一、三峡工程的由来1.1  长江是一条怎样的河流?  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上第三大河,干流全长6363公里,年入海水量约9760亿立方米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格拉丹冬雪山南麓,源头为沱沱河,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经上海汇入东海长江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8.8%,流域人口约占全国的1/3,工农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48%  长江流域水系庞大,干支流纵横交汇,河川径流丰沛,落差达5400米,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其理论蕴藏量为2.68亿千瓦,约占全国水能资源的40%可开发的水能为1.97亿千瓦,占全国可开发水能资源的53.4%,年均可发电10270亿度,相当于年产原煤5.6亿吨1.2  为什么要开发治理长江?  长江的治理开发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流域内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特别是中下游地区,是中国社会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由于河道行洪能力不足,洪水高出两岸地面数米至十几米,这一地区也是洪水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地区。

      据历史记载,自汉初至清末2000年间(公元前185年——1911年),长江曾发生大小洪灾214次,平均约十年一次本世纪以来,长江发生过1931年、1935年、1954年三次严重的洪水灾害,每次洪灾都造成了极其惨重的损失1954年汛期,长江流域出现了20世纪以来最大的洪水,洪水位高且持续时间长武汉市仍被洪水围困100天,京广铁路100天不能正常通车,江汉平原、洞庭湖区损失惨重,死亡3.3万人1998年长江遭遇了百年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特大洪水,国家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了近三个月的抗洪抢险,全国各地调用130多亿元的抢险物资,高峰期有670万群众和数十万军队参加抗洪抢险,才避免了长江中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1.3  谁最早提出兴建三峡工程设想?  最早提出三峡工程设想的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1918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改良现存水路及运河”一节中和1924年8月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礼堂作《民生主义》演讲时提出梯级开发三峡、改善川江航道、结合水力发电的设想 1944年5月,国民党政府提出轰动世界的“萨凡奇计划”该“计划”的坝址在南津关上游约2000米处,最大坝高225米,水库正常蓄水位200米高程,水电厂装机总容量1056万千瓦,单机容量11万千瓦,设船闸通航,万吨级船队可通达重庆,还可拦蓄洪水,估计投资9.35亿美元。

      1945年8月,从美国租借了两台钻机和两名钻工,着手进行部分勘测和调查工作1946年4月,萨凡奇博士再度来华复勘三峡坝区1947年5月,国民党政府明令中止了三峡水力发电计划1.4 为什么说葛洲坝工程是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工程?      在长江干流梯级开发规划中,葛洲坝工程是三峡工程的航运反调节梯级,修建三峡工程就必须修建葛洲坝工程这是因为:从航运方面考虑,一则三峡水电站在枯水期担负电网调峰任务时,发电与不发电时的下泄流量变化较大,下游将产生不稳定流,一天24小时内的水位变幅也较大,对船舶航行和港口停泊条件不利,因此,必须利用葛洲坝水库进行反调节;再则三峡坝址三斗坪至南津关有38公里山区河道,如不加以渠化而让其仍处于天然状态,航道条件较差,难以通过万吨级船队,三峡工程的航运效益也难以发挥因此,必须利用葛洲坝水库渠化该段航道从发电方面考虑,从三斗坪到葛洲坝之间,尚有27米水位落差可以用来发电,可发电150多亿千瓦时,效益十分可观1970年12月26日批准兴建葛洲坝工程,并指出这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建设三峡工程作实战准备1981年开始发电1989年全部建成的葛洲坝工程不仅缓解了华中地区电力紧缺的局面,显著改善了三峡河段航道条件,还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受到国内外的广泛赞誉。

      在河流泥沙研究,深水围堰修筑,大流量、高水头截流技术,大型船闸及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大规模机械化施工,洄游珍稀鱼类人工繁殖与资源保护等方面,都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同时,还培养锻炼了一支具有高水平的巨型水利水电工程的科研、设计、施工、管理队伍,为建设三峡工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修建三峡工程作了实战准备1.5 《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是怎样通过的?  1992年3月16日,李鹏总理向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议案》  3月21日,邹家华副总理在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全体会议上作了《关于提请审议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议案的说明》全体代表经过分组审议,于4月3日下午大会表决“三峡决议”,表决结果是:赞成1767票,反对177票,弃权664票,未按表决器25票赞成票占全部票数的67.1%,超过半数,《关于兴建三峡工程决议》通过二、为什么要建三峡工程2.1 三峡工程有哪些显著的防洪效益?  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175米时,有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防洪效益及其连带的环境效益十分显著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防洪作用有:    l)如遇“千年一遇”或类似1870年特大洪水,枝城洪峰流量达11万立方米/秒时,经三峡水库调蓄后,枝城流量可不超过71700~77000立方米/秒,配合运用荆江分洪工程和其它分蓄洪区,可控制沙市水位不超过45米,可使荆江南北两岸、洞庭湖区和江汉平原避免发生毁灭性灾害。

          2)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即遇到不大于“百年一遇”洪水时,经三峡水库调蓄后,可控制枝城流量不超过56700立方米/秒,沙市水位不超过44.5米,可不启用荆江分洪区和其它分蓄洪区    3)提高了对城陵矶以上洪水的控制能力,配合丹江口水库和武汉附近分蓄洪区的运用,可避免武汉市汛期水位失去控制,不但提高了武汉市防洪调度的灵活性,还对武汉市防洪起到保障作用    4)减轻了洪水对洞庭湖区的威胁三峡工程能有效控制上游来水,减少汛期分流入洞庭湖的洪水和泥沙,不但可有效减轻洪水对洞庭湖区的威胁,还可延缓洞庭湖泥沙淤积速度,延长洞庭湖寿命;可对澧水洪水进行错峰调节,减轻其下游的洪水灾害;并为洞庭湖的治理创造了条件    5)增加了长江中下游防洪调度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便于更好地应付各种情况例如:若遇特大洪水需要运用分蓄洪区时,因有三峡水库拦蓄洪水,即可为分蓄洪区人员转移、避免人员伤亡赢得时间  据1991年调查资料综合分析,按1992年价格水平计算,三峡工程防洪多年平均直接经济效益为每年22~25.2亿元另据计算,若遇1870年特大洪水时,直接经济效益为:可减少农村淹没损失510亿元,可减少中小城市和城镇淹没损失240亿元,减少江汉油田淹没损失19亿元,以上3项合计为769亿元。

      除直接经济效益外,还可避免因大堤、垸堤溃决而造成的大量人口伤亡;避免洪水对武汉市的严重威胁,避免京广、汉丹等铁路干线中断或不能正常运行;避免灾区的生态与环境恶化,疾病流行,传染病蔓延;避免洪灾带来的饥荒、救灾、灾民安置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显著的环境效益是很难用经济指标具体表示的2.2 三峡水电站是怎样发出强大电力的?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发电效益巨大  水利水电枢纽在大坝建成、水库蓄水后,大坝上游水库内的水位与大坝下游的水位不一样高,就形成了一定的水位差,专业术语称其为“水头”具有一定水头和水量的水流,通过压力钢管冲动水轮机,和水轮机在一根主轴上的发电机也就跟着转动起来,即发出了强大的电力  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时,大坝下游的最低水位为62米,则三峡水电站的最大水头为113米;汛期限制水位为145米时,大坝下游的最高水位为74米,则三峡水电站的最小水头为71米,一年内的加权平均水头为90.1米三峡工程第11年第一批机组发电时的上游水位为135米,汛期大坝下游的最高水位为74米,则三峡水电站初期运行时的最小水头为61米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额定工况下每秒钟需要通过的水量为950立方米。

      具有上述水头和水量的水流,从底部高程为110米的水电站进水口,流入内径为12.4米的压力钢管,通过压力钢管再流入坝后式电站厂房的蜗壳,水流的巨大冲击力使水轮机以每分钟75转的速度转动起来,与水轮机在同一根主轴上的发电机也以同样的速度转动起来,即可发出强大的电力  三峡水电站建成后,无论从装机总容量来看,还是从多年平均年发电量来看,在一定时期内,都将是世界上第一大水电站  三峡水电站左岸厂房安装14台水轮发电机组,右岸厂房安装12台,总共装机26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装机总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846.8亿千瓦时三峡水电站地处我国中部,它所供电的华中、华东和广东地区,供电距离都在400~1000千米的经济输电范围以内三峡水电站全部投入发电后,可以把华中、华东、华南电网联成跨区的大电力系统,可取得地区之间的错峰效益、水电站群的补偿调节效益和水火电厂容量交换效益仅华中、华东两大电网联网,就可取得300~400万千瓦的错峰效益同时,还具备了北联华北、西北,西联西南,组成全国联合电力系统的条件按华中、华东地区1990年每千瓦时电量创造工农业产值6元计算,三峡水电站每年可为增加工农业产值5040亿元提供电力保证。

      这一产值相当于华中地区四省1990年全年的工农业总产值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是位于南美洲巴拉那河上的伊泰普水电站,总共装机18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装机总容量为 126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710亿千瓦时2.3 水力发电是清洁和永不枯竭的能源,环境效益好   水力发电是清洁的能源据测算,每发1千瓦时火电要向大气中排放0.l公斤二氧化碳燃煤发电还排放出许多其它有害气体和大量灰尘,产生大量废灰、废渣大力开发水力发电来取代部分燃煤发电,就可以大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三峡水电站为例,每年可减少排放1000万吨二氧化碳、100~200万吨二氧化硫、30~40万吨氮氧化合物,1万吨一氧化碳和15万吨灰尘(已按火电厂除尘效率99%计算)毫无疑问,这是三峡水电站对环境保护的巨大贡献,也就是三峡工程巨大的环境效益的一部分  水力发电与燃煤、燃油、核能发电相比,能源是可再生的、永不枯竭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矿石都是埋藏在地下的矿藏,开采利用一吨,就减少一吨,不可能再生而水力资源则只有丰水、平水或枯水之分,却无枯竭之虞难怪说:“长江滚滚向东流,流的都是煤和油长江三峡工程兴建后,相当于每年减少使用5000万吨原煤或2500万吨原油。

      2.4  三峡工程显著的航运效益     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部到西部,水量充沛,终年不冻,水运条件十分优越,干流通航里程达2800多千米,历来就是沟通我国东南沿海和西南腹地的交通运输大动脉,也是联结我国东、中、西部的重要经济纽带,目前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内河航运体系,年货运量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3600万吨上升到目前的近3亿吨因此,长江干流素有“黄金水道”之称汉口至重庆航道,特别是其中的宜昌至重庆航道仍然处于航行条件极为复杂的天然状态,严重阻碍着长江中、上游航运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宜昌至重庆航道是一段有待改造的“黄金水道” 三峡工程位于南津关上游38千米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对上可以渠化三斗坪至重庆江段,对下可以增加葛洲坝工程以下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流量和水深,能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汉口间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期发展的需要三峡工程与葛洲坝工程联合运行,对长江上中游的航运效益十分显著   1) 万吨级船队可以从重庆直达汉口和上海重庆至宜昌660千米范围内,原有急流滩、险滩、浅滩共139处,绞滩站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双减”背景下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趣味化教学策略探析.docx 超越表面趣味: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真实情境创设与高阶思维培育的优化路径.docx 高中语文整本书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探究——新课标背景下的模式创新与能力培养.docx 新课标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反思与能力提升路径探析.docx 初中班主任在日常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实践路径与策略研究.docx 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实践路径探究.docx 基于真实学情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索.docx 手术器械物品清点安全管理与操作规范.docx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docx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docx 10《苏武传》(教案)-【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09《屈原列传》(教案)-【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0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训练答案.docx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和反思.docx 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docx 浅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的现状及应用策略.docx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生习作水平.docx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索.docx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优化策略.docx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