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压》教学设计案例(一)于永建MicrosoftWord文档(2).doc
5页《电压》教学设计(一)——“教师引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设计案例 单位:北大培文学校 郑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450041) 设计人:于永建 特级教师 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 郑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450041)设计背景:2011年10月为河南师范大学“国培计划”初中教师培训班讲座案例,一己之见,欢迎提意见,督促我进步教材版本: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课题类型:新授课 概念课【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编写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按照“从什么是电压,到怎样测电压,如何连接电压表”的从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过度的主线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对“电压”多数只具有生活中获得的前概念,来源途径多元、理解多元,教学应该从生活中的前概念入手,理解电压概念,学会电压测量电压概念比较抽象,应该采用与水位差的类比来理解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将:一、 知识和技能● 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 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的信息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会阅读说明书,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教学重、难点】1.会使用电压表,会读数2.能正确知道电压的含义及作用教学器材】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教学过程】课程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初识电压一、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引导各小组按照教材要求做“想想做做”模块的实验,观察现象?找出现象的原因必要时进行适当引导二、问题驱动,引领学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4-5页电压相关知识解决如下问题:问题展示:①举出生活中涉及到电压的例子②电源的作用是什么?电压的作用是什么?③你掌握电压的符号和电压单位以及单位转换了么?④你知道了生活中那些常见的电压呢?一、进入情境,开始课题学生做实验,观察现象,进行讨论,得出;接入电路中的电池是两节时比一节电池时灯泡要亮在讨论和老师启发下获得关于“电压”的初步了解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A、阅读教材及资料学习电压的相关知识B、将自己疑问与同学交流,互相解答问题C、小组代表发言为全班同学解答问题D、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问提出来,其它小组答疑或老师引导帮助(如果没有则该步骤不用进行)实验导入 从试验中获得直接经验 自主学习关键词诠释,提出问题: “导体两端的电压”中的“两端的”应该怎样理解?关键词:导体“两端的”电压中的“两端的”应该怎样理解?承上启下,引起警示!突出和隐含电压表的连接必须“并联”在导体两端!2电压表的连接引导学生观察电压表并阅读“说明书”。
然后回答问题:①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用电器怎样连接?(并联还是串联)②电压表的红色、黑色的接线柱应该怎样连接?(电流哪边进?哪边出?)③什么情况下使用“3”接线柱?什么情况下使用“15”接线柱?④从说明书中你还看懂了什么?请你和同学们交流一下教师:学生进行回答的同时进行板书并纠正学生表达过程的错误和不足学生观察电压表,说出电压表的构成并带着问题阅读电压表的说明书学生通过观察阅读得出连线方法与注意事项电压表的读数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那谁知道如何进行读数呢?教师适时引导教师: 板书读数的方法:学生观察表盘,自愿回答如何进行读数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全面的回答则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如何进行读数) 其他同学评价并及时说出自己观点,纠正其他同学表述的错误之处过渡语,引导学生进如新的问题实施测量教师:现在各小组利用现有的器材按照下面的电路图进行连接并测量出两只灯泡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伏?看那一组做的最好?学生:按照电路图进行连接电路进行测量,反馈现在各小组利用现有的器材按照下面的电路图进行连接并测量出两只灯泡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伏?看那一组做的最好?学生:按照电路图进行连接电路 亲身经历过,体验感受强,技能的训练知能两益彰,四、归纳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河水流动水位差,电流产生靠电压单位伏特符号U,电压表要并两头正柱进来负流出,量程选取勿疏忽偏角大来误差小,超出量程烧坏了三、课堂检测1. 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00V= k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mV干电池两极间的电压为1.5 V= mV电视信号在天线上感应的电压约为0.1 mV= V kV2. 教材P7-9第1-4题【课后活动】巩固复习本节内容;了解家中各种用电器的电压值,观察家里的可调亮度的台灯是怎样调节亮度的?【教学反思】本节重点是电压表的使用,由于本节是下学期开学第一节课,部分学生可能遗忘了上学期的内容,容易将串、并联电路混淆,教师可先化出电路图,然后让学生动手连接并测量。
在学生进行连接测量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各小组的指导,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马上纠正,读数可以在学生动手测量后进行,应多测几遍,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并使学生体会使用的电压表量程不同,读数也会不同作者简介:于永建,教育硕士毕业,教育部“国培”专家(第三批)、物理特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高中数理化》杂志特约编委(2014年第10期责编)郑州市第一、第二届名师、郑州市首批教师教育专家、郑州市名师工作室特聘导师(郑州外国语学校司主任工作室),河南师范大学省级新课程培训与国培计划兼职教师、曾到新加坡、澳大利亚学习交流应邀到北师大、河师大、郑州一中物理组等地做学术报告、学术交流或师训工作发表关于课堂教学改革、新课改、高考备考等方面的CN学术论文近100篇,主编、翻译图书资料等50多本2014年3月以来发表文章15篇左右注:文中观点,难免偏颇,不足之处欢迎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进步,联系方式, 9212030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