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州方言重重型两字组连读变调研究.docx
20页滨州方言重重型两字组连读变调研究 宋怡琳摘 要:滨州地区单字调共时情况比较复杂,同时存在三调方言、四调方言和五调方言重重型两字组连读变调与单字调联系紧密,在滨州地区既有区域性共同特征,也存在一定的内部差异总的来说,滨州七地方言重重型两字组连读变调受以下区域性规则的制约:邻接交替和前字变调机制、本调调值强势机制、低调域相对稳定机制、简化异化双轨机制、合并分化并存机制和强势调吸引机制Key:滨州方言;连读变调;内部差异;区域性规则一、滨州方言单字调概貌滨州市是山东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山东省北部,现辖两区一市四县,分别是滨城区、沾化区、邹平市、博兴县、阳信县、无棣县和惠民县滨州各区域的单字调比较特殊:有的方言仍存在着主要由清入字构成的独立入声;有的方言存在着古浊平、全浊入与古清上、次浊上在单字调中合并的现象;有的方言则存在着古浊平、全浊入与古去声、全浊上、次浊入在单字调中合并的现象从单字调的数量上来看,滨州地区存在五调方言、四调方言和三调方言,其中,滨城区同时存在三调、四调和五调方言根据调类的不同,滨州的三调和四调方言又可以再各下分两个小类一)滨州五调方言滨城区部分地区存在五调方言,比如滨北地区,其方言既保留了由清入字组成的独立入声调,又不存在古浊平与古清上、次浊上、全浊入声的合并问题,因此,共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五个单字调。
具体如表1所示:从调值情况来看,滨州五调方言的阴平读曲折调213;阳平读高降调53;上声读高平调55;去声读低降调31;入声读高平调44,与周边有入声的四调方言中入声的调值相同具体如表2所示:(二)滨州四调方言滨州四个单字调的地区,主要包括滨城、邹平、阳信、沾化和博兴其中,邹平和滨城部分方言还存在主要由清入字构成的独立入声调,并且古浊平与古清上、次浊上、全浊入声合并为阳平上调;博兴、阳信、沾化及滨城部分地区入声已完全派入其他调类,且不存在调类合并问题,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单字调具体如表3所示:从调值情况来看,滨州四调方言中,阴平全部读曲折调213;去声全部读低降调31古浊平与古清上、次浊上、全浊入声合并为阳平上调的邹平和滨城部分地区,阳平上读为高降调53或54;入声读为中平调33或高平调44在古浊平与古清上、次浊上、全浊入声未合并的四调方言中,阳平全部读高降调,但在具体的调值上各方言点有所不同,比如,在滨城北镇、博兴地区读53调,在阳信、沾化读43调上声在这些地区全部读高平调55具体如表4所示:(三)滨州三调方言滨州有三个单字调的是无棣、惠民和滨城的杨柳雪地区在无棣和滨城杨柳雪部分方言中,独立入声已经消失,古浊平与古清上、次浊上、全浊入声合并为阳平上调。
惠民方言入声也已消失,但是调类合并情况与无棣不同,古浊平与全浊上、古去声、次浊入声合并为一个阳平去调具体如表5所示:从调值情况来看,滨州三调方言中,阴平调读曲折调213,与滨州的四调方言相同无棣方言中的阳平上调和惠民方言中的上声均读高平调55;滨城杨柳雪三调方言的阳平上读53调惠民方言中的阳平去读高降调31,与无棣方言及其他周边古浊平与全浊上、古去声、次浊入声没有合并地区的去声调调值相同具体如表6所示:二、滨州方言重重型两字组连读变调描写滨州共时层面的重重型两字组连读变调情况比较复杂,既有区域性共同特征,也存在一定的內部差异下面,我们分别对滨州各地的连读变调情况进行描写和分析一)滨城方言重重型两字组连读变调滨城同时存在三调、四调和五调方言,其中,三调方言主要出现在邻近惠民的杨柳雪地区,并且该地区还同时存在四调方言我们认为,这里的四调方言或许是三调方言与五调方言语言接触的产物1.五调方言在滨城的五调方言中,共有6种调类组合发生变调其中,“阳平+阴平”“阳平+去声”“阳平+入声”“去声+去声”全部发生变调,“阴平+阴平”和“阳平+阳平”属于部分变调变调产生新调值23,同时,也造成“阴平+去声”与“去声+去声”、“阳平+阴平”与“上声+阴平”、“阳平+去声”与“上声+去声”、“阳平+入声”与“上声+入声”以及部分“阳平+阳平”与“上声+阳平”的合并。
因此,共有23种连调类型具体如表7所示:2.四调方言在滨城的四调方言中,共有“阴平+阴平”“阳平上+阴平”“阳平上+阳平上”“阳平上+去声”“去声+去声”5种调类组合发生变调其中,“去声+去声”全部发生变调,其他调类组合属于部分变调变调产生23和55两种新的调值单字调已经合并的古浊平、全浊入和清上、次浊上两类字,在“阳平上+阴平”“阳平上+阳平上”“阳平上+去声”中,可以被区分;同时,连读变调也造成“阴平+去声”与“去声+去声”的合并因此,共有19种连调类型为了行文方便,我们将中古来源为浊平、全浊入,即普通话中通常读作阳平的字称为“A类字”;把中古来源为清上、次浊上,即普通话中通常读作上声的字称为“B类字”具体如表8所示:3.三调方言在滨城的三调方言中,共有“阴平+阴平”“阳平上+去声”“去声+去声”3种调类组合发生变调其中,“去声+去声”全部发生变调,其他调类组合属于部分变调变调产生23和55两种新的调值单字调已经合并的AB两类字,在“阳平上+去声”中可以被区分连读变调同时也造成“阴平+去声”与“去声+去声”的合并因此,共有10种连调类型具体如表9所示:(二)邹平方言重重型两字组连读变调在邹平方言中,共有“阴平+阴平”“阴平+入声”“阳平上+阴平”“阳平上+阳平上”“阳平上+去声”“阳平上+入声”6种调类组合发生变调。
其中,“阴平+阴平”“阴平+入声”“阳平上+入声”全部发生变调,其他调类组合属于部分变调变调产生23和55两种新的调值,但未造成调类合并因此,共有19种连调类型单字调已经合并的AB两类字,部分在“阳平上+阴平”“阳平上+阳平上”“阳平上+去声”中还可以被区分具体如表10所示:邹平方言和滨城四调方言虽然单字调调类相同,调值相近,但在重重型两字组连读变调上却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一,滨城四调方言中,阴平字只在阴平字前部分变为23调,其他保持本调;而邹平方言中,阴平字在阴平字前基本全部变为23调,并且阴平字在入声字前也变为23调第二,滨城四调方言现读为阳平上A类字,无论作阴平、阳平上、去声还是入声的前字,都基本不变调,依旧读53调但B类字,作阴平、阳平上、去声的前字时,大都变为55调;只在作阳平上和入声前字时,部分保持本调而在邹平方言中,A类字作阴平、阳平上、去声的前字时,一部分变为55调,与B类字合流,一部分保留本调54;作入声前字时,更是全部变读为55调B类字作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的前字时,也几乎全部变读为55调第三,滨城四调方言中,去声在作去声前字时,变读为213调;而邹平方言中,去声作去声的前字时也不变调。
三)阳信、沾化、博兴方言重重型两字组连读变调1.阳信在阳信方言中,共有7种调类组合发生变调其中,“阳平+阳平”“阳平+上声”“阳平+去声”“上声+上声”全部发生变调,“阴平+阴平”“阳平+阴平”“去声+去声”仅有部分前字发生变调变调产生新的调值23,并且造成调类合并部分“阴平+阴平”“阳平+阴平”与“上声+阴平”合并,“阳平+阳平”与“去声+阳平”合并,“阳平+上声”“上声+上声”与“去声+上声”合并,“阳平+去声”与“上声+去声”合并因此,共有13种连调类型具体如表11所示:2.沾化在沾化方言中,共有6种调类组合发生变调除“去声+去声”属于部分变调外,“阴平+阴平”“阳平+阳平”“阳平+上声”“阳平+去声”“上声+上声”全部发生变调,且“阴平+阴平”有两种变调类型变调产生新的调值23变调造成调类合并,部分“阴平+阴平”与“上声+阴平”合并,部分“去声+去声”与“阴平+去声”合并,“阳平+阳平”与“去声+阳平”合并,“阳平+上声”“上声+上声”与“去声+上声”合并,“阳平+去声”与“上声+去声”合并因此,共有13种连调类型具体如表12所示:3.博兴在博兴方言中,仅有3种调类组合发生变调。
其中,“阳平+去声”“去声+去声”全部发生变调,“阴平+阴平”仅有部分前字发生变调变调产生新的调值23变调造成调类合并,部分“阴平+阴平”与“上声+阴平”合并,“阳平+去声”与“上声+去声”合并因此,共有15种连调类型具体如表13所示:阳信、沾化、博兴三点都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单字调,调值也基本一致,但在重重型两字组连读变调上仍存在一定差异,具体表现为:第一,沾化和阳信异化型变调特征明显,前字后字调类相同时,前字大都变调,仅有少部分保留本调博兴方言则只有阴平作阴平前字、去声作去声前字时部分变调第二,它们的差异还体现在重重型两字组连读变调中阳平和上声作前字时的合流情况:阳信合流程度最高,沾化次之,博兴最低阳信方言中的阳平字在上声前变读为31调,在去声前变读为55调,与上声和去声前的上声合流;阳平字在阴平前也有相当一部分变读为55调,与阴平前的上声合流沾化方言中的阳平字在上声前变读为31,与上声之前的上声字合流;阳平字在去声之前大都变读为55调,也与去声之前的上声合流而博兴方言中的阳平字只有在作去声前字时部分变读为55调,与去声之前的上声合流四)无棣方言重重型两字组连读变调在无棣方言中,仅有“阴平+阴平”“阳平上+阳平上”“去声+去声”3种调类组合发生变调,均为部分变调。
变调不产生新的调值,但会造成调类合并部分“阴平+阴平”与“阳平上+阴平”合并,部分“阳平上+阳平上”与“去声+阳平上”合并,部分“去声+去声”与“阴平+去声”合并因此,共有9种连调类型具体如表14所示:(五)惠民方言重重型两字组连读变调在惠民方言中,仅有3种调类组合发生变调其中,“阳平去+阴平”“阳平去+阳平去”为部分前字发生变调,“阴平+阴平”有两种变调变调产生新的调值23,并造成调类合并部分“阴平+阴平”、部分“阳平去+阴平”与“上声+阴平”合并,部分“阳平去+阳平去”与“阴平+阳平去”合并因此,共有9种连调类型具体如表15所示:三、滨州方言重重型两字组连读变调的区域性规则尽管滨州方言的连读变调情况相对复杂,即使是单字调调类调值都完全相同的地区,连读变调情况也有不同之处,但该地区的重重型两字组连读也受到以下区域性规则的制约一)邻接交替和前字变调机制从变调条件来看,滨州方言重重型两字组连调大多属于邻接交替式变调王洪君指出,汉语方言非轻声的连读变调,除与浮游调有关的连读变调外,从基本类型上看,可以分为三大类:邻接交替式、自身交替式和特征延伸式其中,邻接交替式的特点是:某字(一般是前字)的单字调以同一连调域中邻接字(一般是后字)的单字调为条件而发生交替;自身交替式变调的特点是:某字的单字调进入连调后,不管邻接条件如何,都以自身调形为条件而发生调型的变化;特征延伸式的特点是:第一音节后的音节均失去调型,是第一字调型的延伸[1](P250-254)。
滨州方言重重型两字组连读发生变调时,全部为前字變调,后字不变调前字变调与否、变调后的调值,大都以后字为条件,属于邻接交替式变调比如,在阳信方言中,阳平字作阴平前字时部分变为55调,作阳平和上声前字时变为31调,作去声前字时全部变为55调同时,滨州地区也存在个别自身交替式变调比如,邹平方言中,阳平上无论作什么调类的前字,大都变为55调需要指出的是,滨州方言不存在特征延伸式变调二)本调调值强势机制滨州方言重重型两字组发生变调后,大都不产生单字调之外的新调值关于一些方言点阴平字在阴平字以及去声字在去声字前,所产生的变调调值23,我们认为,这是曲折调213在作连读变调前字时,时长被压缩后而产生的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