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经典中国寓言故事文本.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51841721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2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经典中国寓言故事文本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爱听吹竽,手下有300个擅长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爱喧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武,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时机,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出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抖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快乐,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摆身体他也摇摆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马脚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i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公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预备,他将让它300人轮番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观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乐观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行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整理行李逃走了 寓言: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胜利,的方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事,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经典中国寓言故事2 从前,有个人带着一把宝剑坐船船才开出来,突然听见“扑通”一声,他的剑落到水里去了 怎么办呢?他想了半天,最终想到了一个方法,他用小刀在船上刻了一个印记,便悠闲得意的在船上坐着 划船的人很焦急,对他说:“让我把船停下来,你快跳下去把剑捞起来吧!” 可那个人却指着船说:“到了对岸再说吧,反正我在船上划了一条线,剑是从这儿落下去的,到时候从这里下去找就行啦!” 划船的人说:“你的剑掉进了水里,剑又不会跟着船走,怎么还能在对岸找到呢?” 那个人不听船夫的话,于是,船夫把船划到了对岸。

      这时,那个人脱掉衣服,从他划的那条线那里跳了下去,可他捞了很久什么也没捞到 剑掉进了河里,现在船走了这么远,他是不能从船上的线找到剑的 刻舟求剑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舟”是“船”,“求”是“查找”有的人办事不管时间地点的变化,始终不愿转变原来的办法,我们就可以说他是刻舟求剑 经典中国寓言故事3 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美丽的珍宝,他准备把这颗珍宝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宝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名贵的包装,那么珍宝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 这个楚国人找来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超群的匠人,为珍宝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很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美丽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巧美观的工艺品这样,楚人将珍宝当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到市场上不久,许多人都围上来观赏楚人的盒子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最终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楚人以为郑人懊悔了要退货,没等楚人想完,郑人已走到楚人跟前。

      只见郑人将翻开的盒子 里的珍宝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宝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于是郑人将珍宝交给了楚人,然后低着头一边观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 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宝,非常为难地站在那里他原本以为别人会观赏他的珍宝,可是没想到精致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致于“喧宾夺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而楚人的“过分包装”也有些可笑 人的眼睛只盯着那只精致的盒子,结果却丢掉了真正有价值的宝珠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则就会像这位“买椟还珠”的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傻事来所以说,我们应分清主次,不能取舍不当,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经典中国寓言故事4 魏国大夫庞恭和魏国太子一起作为赵国的人质,定于某日启程赴赵都邯郸临行时,庞恭向魏王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假如有一个人对您说,我观察闹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只老虎,君王信任吗?魏王说:我固然不信庞恭又问:假如是两个人对您这样说呢?魏王说:那我也不信庞恭紧接着追问了一句道:假如有三个人都说亲眼观察了闹市中的老虎,君王是否还不信任?魏王说道:既然这么多人都说观察了老虎,确定确有其事,所以我不能不信。

      庞恭听了这话以后,深有感受地说:果真不出我的所料,问题就出在这里!事实上,人虎相怕,各占几分详细地说,某一次毕竟是人怕虎还是虎怕人,要依据力气比照来论众所周知,一只老虎是决不敢闯入闹市之中的如今君王不顾及情理、不深入调查,只凭三人说虎即确定有虎,那么等我到了比闹市还远的邯郸,您要是听见三个或更多不喜爱我的人说我的坏话,岂不是要断言我是坏人吗?临别之前,我向您说出这点疑虑,盼望君王肯定不要轻信人言 庞恭走后,一些平常对他心怀不满的人开头在魏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时间一长,魏王果真听信了这些谗言当庞恭从邯郸回魏国时,魏王再也不情愿召见他了 看起来,谣言惑众,流言蜚语多了,确实足以毁掉一个人随声附和的人一多,白的也会被说成黑的,真是叫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所以我们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分析,不要人云亦云,被假象所蒙蔽 经典中国寓言故事5 楚国有个名叫次非的人,在一次旅游时来到吴国干遂这个地方,得到了一柄特别锐利的宝剑,高快乐兴地回楚国去 次非在返回楚国的途中要过一条大江,便乘船渡江当渡江的小木船行到了江中心时,突然从水底游来两条大蛟,特别凶狠地向这条小木船攻击过来,很快地从两边缠住渡船不放,状况特别危险,全部乘船过江的人都吓呆了。

      这时,次非向摆渡的船夫问道:“您在江上摇橹摆渡多年了,您曾经见到或听到过有两条大蛟缠住船不放而船上的人还能够有活下去的可能吗?”船夫答复说:“我驾船渡江几十年,也不知送过多少人过江,不说没见到,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事情而船上的人是没有危急的次非想:假如不除掉这两条恶蛟的话,全船的人就会有生命的危急于是他马上脱去外衣,捋起衣袖,抽出从吴国干遂得到的宝剑,对船上的人说:“这两条大蛟如此凶狠,也只不过是这江中一堆快要腐烂了的骨和肉,还怕它干什么?为了保全船上全部人的生命,我即使丢掉了这柄刚刚得到的上好宝剑,哪怕是我个人的生命,也没有什么惋惜的说完,他就毫无迟疑地手持宝剑跳到江中向缠住渡船不放的大蛟砍去,经过一场紧急、剧烈的人与恶蚊的争斗,次非挥剑斩了那两条大蚊,沉着不迫地上到船上来就这样,次非斩除了两条大蛟,保住了渡江的小木船,挽救了全船人的生命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在危险存亡的关头,为着群众利益要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不要畏首畏尾,苟且偷安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